如果真的爆發戰爭,普通老百姓應該做什麼?專家說出最重要原則

2021-01-10 北鬥觀察者

值得慶幸,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了富足的和平年代,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所有的百姓就進入了一個安樂的發展階段,不用每天提心弔膽地擔心敵人會打進家門,這是一種多麼幸福的生活。但是,居安思危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有的態度,畢竟國際局勢瞬息萬變,誰都不能肯定明天的太陽究竟會不會照常升起,所以,即使是如今繁榮穩定的中國,也需要做好隨時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

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關於戰爭的部署,而我國一旦遇到什麼突發狀況,就會開啟「一級戰備狀態」,此時的情況應該已經相當嚴峻了,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戰爭,而國家接下來做的一切事情,也都會為了應對戰爭做出準備。比如所有的軍人都要放棄休假以及手中的各種事宜,全天候24小時隨時待命等候通知,並且其訓練強度也會大幅度提升,完全以展開戰爭為訓練目的。

同時,已經退伍的老兵也會被召回,畢竟那句「若有戰,召必回」絕對不是空口白話而已,我國的軍人凝聚力相當之高,一旦真的有什麼突發狀況,這些昔日的老兵絕對可以重新拿起武器,上戰場為人民而戰。但這是所有與軍營有關的人應當做的事情,那麼如果真的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甚至爆發戰爭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會受到影響嗎?此時我們這些普通人最應該做的事情又是什麼呢?專家表示,此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做好手中的本職工作,這樣準不會出錯。

有很多愛國網友表示,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即使是普通人也想要為國家做出貢獻,甚至有人還表示,如果需要的話,自己也可以拿起武器衝上戰場!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錯誤的,所有能夠上戰場的人,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的軍人,即使是退伍老兵,他們也有一定基本的軍事素養,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扛槍打仗。而普通人如果就這麼大喇喇地走上戰場,恐怕最終只會淪為活靶子。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力量都來自於普通民眾,必須要有一定的人口基數,才能夠延續自身的發展,所以保護老百姓的安全就是首要條件。況且,普通老百姓也並不是一定要上戰場才能給國家幫忙,做好本職工作,繼續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讓國家不至於因為一場戰爭而影響到經濟發展,就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最大的貢獻了。

相關焦點

  • 如果戰爭爆發,咱們老百姓該如何躲藏?很簡單,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戰爭來了,咱們老百姓該如此躲藏?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戰爭降臨到我們頭上,我們也用不著害怕,因為應對的方式有很多種。現代戰爭模式和以前不一樣了,現代戰爭主要是重點攻擊,精確打擊,目標為重點城市、機場、兵營、發電廠等等,至於小縣城和農村是絕對安全的,入侵者絕對不會把價值數以十萬,百萬美元的炸彈、飛彈投到小縣城和農村。
  • 如果國家進入一級戰備,普通老百姓應該如何應對?聽聽專家怎麼說
    一級戰備時軍隊高度緊張,普通民眾應該如何做? 中國也有戰備分類,按照事態的嚴重程度分為1-4級,1級意味著事態最嚴重。在中國的近幾十年來,僅實行過7次「一級戰備」,可以看出一級戰備的嚴重性。如果國家宣布進入一級戰備,意味著國家可能會隨時發生戰爭,提醒民眾要做好心理準備。
  • 如果戰爭爆發,老百姓躲在哪個地方最安全,其實國家早有打算!
    據統計世界上的戰爭大大小小加起來達到1萬五千次,在戰爭中犧牲的人更是多達36個億的人口,那麼如果戰爭爆發,哪裡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大家能想到的就是防空洞,不過,大家不知道是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每個大城市都有防空洞的國家。
  • 臺海戰爭最可能爆發時間?兩岸專家的預測揭示重要信息!
    文丨零一 審丨堯蘇據臺媒報導,日前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發聲質疑臺灣當局蔡英文的種種行為正在把臺灣推向戰爭的深淵。對此,一位研究兩岸關係的專家趙春山在出席馬英九的會議時,分析了兩岸關係的現狀,預測了臺海戰爭最有可能爆發的兩大時機。專家趙立春分析兩岸情勢據香港媒體報導,日前趙春山出席了馬英九舉辦的名為「臺灣不安全」的研討會。
  • 如果爆發戰爭,普通人需要知道的常識,只有兩點
    我們期望和平,拒絕戰爭,但也必須為戰爭做好準備,因為我們已經見過太多處在戰火中的人們遭受的苦難了。我們只是普通人,在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戰爭時,更多的應該就是手忙腳亂和手足無措,所以我們需要做一些事來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而這些事情不多,就兩點。
  • 如果戰爭爆發,世界哪些國家最安全?英國給出3個最安全國家名單
    當時很多人產生厭戰情緒,有些人懷疑,如果戰爭爆發,世界哪些國家最安全?英國給出3個最安全國家名單。01在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很大改變。為了避免再一次世界戰爭發生,於是成立聯合國,基本上包含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當時成立這個目的是想要保護世界和平,不過這個對於美國來講,基本上沒有什麼限制,照樣實行自己霸權主義。
  • 如果將來戰爭爆發,誰會是中國最堅定盟友?專家:只有這四個!
    現如今世界各國表面上友好相處,可實際上在背地裡卻暗潮湧動,經常互相針對,最典型的就是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他們都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經常在國際會議中碰面。不過兩國的關係卻不是很好,經常發生矛盾衝突。
  • 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誰能跟美國一戰?美國前國務卿說出真相
    美國前國務卿說出真相雖然現在世界上一些地方會爆發小規模衝突,但是整體局勢還是相對穩定,而人類自從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迎來了久違的和平,但是在這種和平的表面之下也是暗流湧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可能爆發出第三次世界大戰。
  • 如果全球最強的兩個國家爆發戰爭,最終誰能贏?美專家給出答案
    導語:如果全球最強的兩個國家爆發戰爭,最終誰能贏?美專家給出答案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結束。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膨脹,如今已成為了世界格局中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和俄羅斯在國際上衝突不斷,對峙可謂緊張,人們覺得可能會爆發戰爭,設想如果世界最強的兩個國家開戰,誰能贏?美國專家曾有預料,美俄兩國必有一戰。美國專家指出,俄羅斯是個好戰的民族,從不怕美國的制裁。曾經的海灣對峙的情勢看出,俄羅斯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可以毫不畏懼美軍的艦艇。
  • 戰爭爆發前有哪些前兆?專家給出3個答案,歷史已經證明
    目前國際上存在著不少矛盾,無論是美伊,還是美俄,都深深威脅著世界和平,很多人好奇,戰爭會不會爆發,如果戰爭真的爆發,會不會出現一些前兆?有專家給出答案:戰爭爆發前會出現3個前兆,而且,這3個前兆已經在歷史長河中被驗證。
  • 法學專家解讀物權法:財產平等是最重要原則
    為此,本報特別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物權法》起草組成員尹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國資法》起草工作小組專家成員李曙光從農民土地權、公產與私產、國有資產等具體制度視角,進行了分析。    市場經濟大法    《21世紀》:您如何理解《物權法》起草的背景?它與1986年《民法通則》的起草背景有什麼異同?
  • 一旦戰爭爆發,全球哪個地方能成「世外桃源」?專家回答出乎意料
    如今中東的局勢是一天比一天嚴峻,一旦衝突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局面,很有可能就會爆發世界大戰。那麼,一旦世界大戰爆發,全球哪個地方會最安全呢?一位非常有名的中東將領回答出乎大多數人的預料,他表示,一旦戰爭爆發,全球最安全的地方就是非洲和南美洲地區。
  • 日本投降後,中國和日本還爆發了一場戰爭,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很多人以為,日本宣布投降之後,戰爭就徹底結束,其實不然。在日本投降之後,中國與日本還爆發過一場戰爭,但是這場戰爭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場戰爭爆發的地點在高郵。這個城市裡面還有一些日軍,他們盤踞在城池裡面,繼續欺壓老百姓。這些日軍手裡還有一些槍枝彈藥,生活物資也非常充足。
  • 《紫羅蘭永恆花園》:最後說出的「我愛你」,真的是愛情嗎?
    動漫《紫羅蘭永恆花園》:最後說出的「我愛你」,真的是愛情嗎?今天,小編想為大家推薦一部日本動漫《紫羅蘭永恆花園》,首先,我覺得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就是作者描寫的以薇爾莉特作為故事的敘述者,來描繪的那個經歷過戰爭的創傷而依然溫暖的世界。
  • 戰爭爆發前的預兆,如果出現這四種情況,必須警惕了
    戰爭向來是殘酷的,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一場嚴重的災難。從歷史上來看,每一場戰爭的爆發前夕,都是有預兆的,就像地震海嘯來臨時,大自然也會給人類預警。二戰爆發之前,法國也是一片祥和,就在人們還沉浸在安寧的冬天之時,戰爭在一夜之間就爆發了。
  • 法學專家解讀物權法:財產平等是最重要的原則
    為此,本報特別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物權法》起草組成員尹田,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國資法》起草工作小組專家成員李曙光從農民土地權、公產與私產、國有資產等具體制度視角,進行了分析。   市場經濟大法   《21世紀》:您如何理解《物權法》起草的背景?它與1986年《民法通則》的起草背景有什麼異同?
  • 從德意志內戰到歐洲大混戰,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十年戰爭的爆發?
    「三十年戰爭」發生於17世紀上半葉,由德意志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發展為席捲歐洲的大混戰,對歐洲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人們常認為這是歐洲從中世紀跨入近代社會的轉折,是歐洲歷史上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這場戰爭結束了歐洲神權大統一的局面,打破了傳統的基督教帝國觀念,使得近代主權國家意識開始誕生。三十年戰爭是歷史上迄今為止最錯綜複雜、涉及衝突最多的戰爭之一。
  • 如果戰爭爆發,是否可以徵召民航飛行員上戰場?
    李三萬摘要:如果戰爭爆發,飛行員出現較大缺口,是否可以徵召民航飛行員,再進行必要訓練後作為戰機飛行員上戰場?如果戰爭爆發,飛行員出現較大缺口,是否可以徵召民航飛行員,再進行必要訓練後作為戰機飛行員上戰場?
  • 社會學家丁學良解讀:中美最壞的結局是什麼?會不會爆發戰爭?
    為什麼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戰略經濟安全那麼重要?在90年代,中國進口的石油能源從中東過來的80%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不管是發生了戰爭,還是發生了恐怖主義襲擊,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影響面極其巨大,而當時中國預測的是到了21世紀初期的時候,我們就會嚴重依賴於進口能源,所以當時就開始做一些備案。
  • 假如戰爭爆發,全國每人捐款100元,一共夠打幾天?答案出乎想像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結束了近半個世紀受人欺負的屈辱歷史,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地恢復和發展,因為我們經歷過戰爭,所以知道和平的來之不易,我國也並不願意輕易地挑起戰爭,在外交上,我們也是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從不主動發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