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散韻,筆墨生煙。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們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著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呢,那就趕快來看一看吧!
說到晏殊,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他從小就被譽為「神童」,是北宋的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壇上以詞著稱,具有很高的成就。虎父無犬子,身為文壇大家的晏殊,兒子又怎麼會是泛泛之輩。他的兒子晏幾道同樣在詞上享有盛名,還與自己的父親並稱為「二晏」。光看詞,晏幾道在這方面的造詣甚至不下於其父,且有過之,今天便來介紹他的一首著名的宋詞《南鄉子·新月又如眉》。
《南鄉子·新月又如眉》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漫道行人雁後歸。意欲夢佳期。夢裡關山路不知。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晏幾道出身名門世家,在其父晏幾道的關愛下,晏幾道的生活能說得上是春風得意,沒有什麼煩惱,是溫室裡的一朵花。但在父親去世之後。他的這種春風得意的生活便戛然而止。沒有社會經驗的他,立刻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雖然晏幾道是世家子弟,但是他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他曾經因為一首詞而得罪了宋神宗,後來雖然被釋放,但是自己的家境卻每況愈下,這首詞便是在這個時期寫的。
這首詞是晏幾道抒寫離愁思緒的懷人之作。以景物開頭,於最後歸結為情思。開頭的「新月」與「故人」相對應。而「如眉」二字則指出了月亮並不是圓滿了,奠定了整首詞的情感基調。一個「又」字說明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言語之中透著苦澀。此時的月下曲又是如此的不合時機,觸動了詞人對情人的相思。自己獨坐在高樓之上,看見了一群南飛的大雁,都說行人雁後歸,但詞人卻說「莫道」二字,代表著一種空盼,有一種深深的哀傷。
詞的下片從情思開頭,而最後又歸結於景物,與上片對應。這時詞人已經不敢奢望什麼所謂的「佳期」,只求能與佳人再見上一面,可是卻連這個小小的要求也無法得償所願。詞人說關山苦,她不怕關山有多苦,只是奈何找不到關山路。好不容易等到了她的「短書」,卻也已經是歲月悠悠,涼生玉枕時了。
晏幾道的這首詞,雖然篇幅短小,但是所賦予的意象卻是非常的豐富。月光、曲子、大雁、短書無不渲染了一種悽涼的色彩,這種深沉的思念,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激蕩著人們的內心,用詞雖然不是很深奧,但是卻抑揚頓挫、令人回味無窮。
好了,今天的文化鑑賞就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妨給光明史冊小小的點一個贊和點一點關注哦。你們不斷的支持就是我不竭的動力,我會繼續帶來更多好的文化知識鑑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