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行為學,從哪裡學?

2021-02-19 HR實名俱樂部

打開任何一版教科書《組織行為學》,內容結構其他都差不多的,關鍵是多讀幾遍。

 

一、版本推薦

 

目前最常見的,京東熱賣的是史蒂芬羅賓斯(Stephen P. Robbins)《組織行為學(16版)》,這個教授編的教材質量非常高,不僅在組織行為學,他的《管理學(13版)》教材也一直很暢銷,推薦入手,案例豐富。

國內的教材,在微信讀書可以直接讀到的是丁敏版《組織行為學(第2版)》,她是安徽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系主任,管理學博士,本書簡單易讀。

 

二、組織行為學內容邏輯

 

按丁敏的整理,組織行為學(organization behavior,簡稱OB)nei'r 邏輯如下圖所示,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展開。

丁敏認為,組織行為學是研究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及其規律,提高管理人員預測、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的能力,以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科學。

 

羅賓斯認為,組織行為學研究人們在組織中做什麼以及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組織績效。重點關注組織行為中的三個要素:個體、群體、結構。

 

羅賓斯的談的「結構」跟丁敏的「宏觀」邏輯是一致,總的來說,組織行為主要三層:

 

(1)個體行為:包括知覺、個性、價值觀、態度、情感、情緒、動機和挫折等;

 

(2)群體行為:包括群體形成、動力、溝通、衝突、群體決策、團隊建設、領導有效性等;

 

(3)組織行為:包括組織結構設計、組織發展、組織變革、組織文化等。

 

我們先看一下群體行為的核心知識點:

 

三、群體行為的核心知識點

 

1、群體行為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認為,影響群體行為的因素眾多,如群體規模、群體規範、群體領導者、群體的任務類型、群體結構、群體環境等。所以,群體行為實質上是上述眾多因素的函數,

 

即群體行為=f(規模、領導者、任務、規範、結構、環境……)

 

2、群體動力

 

群體動力學是心理學家勒溫(Kurt Lewin)於1932年創立,群體動力,就是論述群體中的各種力量對個體的作用和影響,我們之前寫過《群體動力學,要學習什麼?》

 

勒溫認為,人和群體的行為方向取決於內部力場和情境力場(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或者說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

 

B = f(P, E)

 

其中,B為Behavior ,P為Personality, E為Environment。

 

3、群體溝通

 

談溝通,最基礎的,是從SMCR溝通模式開始談起的。

 

S→M→C→R

 

S為信息來源(Sender), M為信息(message), C為渠道(Channel), R為收信者(Receiver)。

當然,談到群體溝通的時候,還會涉及到不同的溝通類型:

(1)根據溝通渠道和方式——語言與非語言溝通、口頭與書面溝通

 

(2)根據溝通對象和內容——上行溝通、下行溝通、平行溝通

 

(3)根據不同的溝通網絡——Y型、軸型、鏈型、圓型

 

4、衝突管理

群體行為中,衝突是最常見的現象,以下是衝突過程模型:

根據不同的衝突分類:

(1)根據產生原因——利益衝突、觀念衝突、角色衝突

(2)根據產生後果——建設性衝突、破壞性衝突

(3)根據衝突規模——局部衝突、全局衝突

 

四、個體行為核心知識點

 

1、知覺

 

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各個部分和屬性的整體反映。

 

與感覺不同,知覺要利用主體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獲得的感覺信息進行加工,通過大腦的組織和解釋,使之成為有意義的整體。

 

根據不同的角度,知覺可以分類為:

(1)知覺的典型偏差: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

 

(2)根據對象不同:對他人的知覺、自我知覺、人際知覺、角色知覺。

 

2、態度

 

態度是個體對特定對象所持有的評價和行為意向。它反映的是一個人對某事物的感受。態度一般由三種成分構成,即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意向成分。

 

組織行為學比較關注的態度:

(1)工作滿意度——決定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公平的報酬、支持性的工作環境和融洽的同事關係等。

 

(2)工作參與——工作參與程度高,意味著員工對他們所做的工作有強烈的參與感和投入度。前幾天寫過《作為HR,你了解員工參與度嗎?》

 

(3)組織承諾——組織承諾是員工對於特定組織及其目標的認同,並且希望維持組織成員身份的一種狀態。

 

3、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總評價和總看法。

 

價值觀從內容角度來看,包括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價值觀從程度角度去看,表現為價值尺度,包括價值的有無和大小、重要性程度等的標準。

我們之前寫過《作為HR,你了解價值觀嗎?》,可借鑑。

 

4、情緒與情感

 

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情感分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心境——一種深入、微弱而持久的情緒狀態。

 

(2)激情——往往發生在強烈刺激、對立意向的衝突或過度的壓抑之後。

 

(3)應激——在出乎意料的緊張或危急狀態下出現的情緒狀態

 

(4)道德感——人的舉止、行為、思想、意圖是否符合社會道德行為標準和客觀的社會價值的情感體驗。

 

(5)理智感——在人的智力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高級體驗,與人的認識活動、求知慾、認識興趣的滿足和對真理的探求相聯繫。

 

(6)美感——按照個人的審美標準,對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各種事物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

 

五、宏觀組織行為知識點

 

1、 組織發展

關於組織發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簡稱OD),主流觀點認為,組織發展OD是指將行為科學知識廣泛運用在根據計劃發展、改進和加強那些促進組織有效性的戰略、結構和過程中。

 

組織發展OD與傳統的變革區別在於:

(1)價值觀——OD強調人本主義價值觀,主張開誠布公地溝通,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對員工的成長潛能和追求持積極的態度。

 

(2)啟用顧問——OD變革通常要聘用一個或幾個外部的變革顧問,任務是激發、促進並協調變革。

 

(3)解決問題方法——OD解決問題能力的方法稱之為行動科學,讓員工明確係統問題,搜集有關數據,採取糾正性行動,評價發展進度,不斷地進行調整。

 

(4)體驗式學習——參加者在經歷培訓時能夠學到他們在工作中面臨的一些問題,這個方法稱為體驗式學習。

 

(5)多層次幹預——OD總體目標是建立更加有效的組織,能夠不斷學習和適應,不斷進步的組織。

 

前段我們寫過幾篇OD的文章,可以參考《OD是什麼?、誰適合做OD?》

2、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作為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的管理新理論,具有目標導向、凝聚、創新、約束和效率等功能。

 

在新的公司(或組織)裡,其創始人或少數的關鍵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決定著組織的文化。

3、組織變革

組織變革,一般由外部因素驅動,包括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法律、人口、生態和文化。

4、組織設計

在進行組織結構設計時,一般要考慮6個關鍵問題:

六、組織行為學周邊學科

 

組織行為學是一個典型的跨學科的研究,知識地圖如下:

(1)核心知識:應用兩大學科的概念、理論、模式和方法,一是行為科學(主要指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二是管理學(主要指人事管理學、組織管理學)

 

(2)周邊知識:吸取了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生物學、生理學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中有關論述人類行為、心理的內容。

 

今天文章內容很短,內容連結和知識地圖較豐富,如果你有足夠時間,可順藤摸瓜去學習。

相關焦點

  • 組織行為學心得
    經過了兩個月的暑假,同學們能夠再次齊聚在課堂大家都感到非常的興奮,特別是由程志超老師為我們帶來精彩的組織行為學的課程讓我們收穫巨大。程志超老師在課程中首先為描述了我們在經濟活動當中最常見的組織企業,告訴我們什麼是企業企業的本質。他更是用自己獨到的見解觀點為我們大家精彩的闡述了組織行為學,告訴大家,格物的重點在「知所先後,知其左右」。同時也告訴我們大家每個人在組織員工,工作是拿時間再換空間,金錢也是空間的一種代表。每個人最剛性的資源既是時間,時間的剛性是不可調和的。
  • Yolanda:《組織行為學》課程總結(君課 |《組織行為學》第十二講)
    【君課】MBA分享學習計劃課程名:《組織行為學》第十二講本文分享者:Yolanda本文知識點:組織行為學課程總結
  • 組織行為學複習題
    緒論1.組織行為學的縮寫:OB2.OB的研究對象是:一定組織中的人的心理與行為
  • 豐富組織行為學研究理論
    組織行為學是研究組織中人的心理及其行為反應規律,以實現組織目標的科學。圍繞該學科的最新動態,近日記者採訪了有關學者。暨南大學教授凌文輇表示,儘管有關人的積極特性的研究有如此好的開端,但傳統組織行為學領域仍更多地聚焦於組織、團隊、管理者和員工的機能不良等方面。在他看來,這主要是由於以往的研究過分強調費效分析的價值取向。近年來,一些心理學家開始意識到積極的、發掘人類優點的取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們發起了積極心理學運動,採用科學方法去發掘和促進那些讓個人、群體、組織和社區繁榮的因素。
  • 「組織行為學」-串講學習筆記
    —1— 第一部分、組織行為學的基本邏輯是什麼? 1、組織行為學是什麼? 組織行為學和管理學,它們的區別就好像你做西餐和做中餐一樣。
  • 經典教科書:《組織行為學》譯感
    《組織行為學》今年迎來第16版的出版,羅賓斯的《組織行為學》一直被看作所有組織行為學教材的權威標準,第16版的內容也進行全面徹底的更新,在保留最核心內容的同時,這一版反映了最前沿的組織行為學研究成果以及組織、管理者和員工正面臨的重要議題。孫健敏教授是此書的主要譯者,華夏基石e洞察管理思想群總第162期【思享會】上,他分享了翻譯過程中的感謝心得。
  • 《組織行為學》讀書心得
    有幸拜讀了于斌老師編纂的《組織行為學》一書,全書有16個章節,近400餘頁。通過一個月斷斷續續的研讀,現在有以下幾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 作者:魏秀麗 著 出版日期:2019年8月開本:16開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系統地覆蓋了微觀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主要內容,從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三個層面論述了管理中的人的行為問題,囊括了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系統而完整地闡述了組織行為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包括個體知覺、個性心理與行為、動機與激勵
  • 組織行為學:我們是什麼樣的個體,生活在什麼樣的組織?
    組織行為學是系統地研究人在組織中所表現的行為和態度的學科。它是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以行為學為基礎,與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相交叉的邊緣性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的發展促使了企業組織的發展,組織行為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組織行為學》複習思考題及答案
    第一章 研究對象與學科性質   1.什麼是組織行為學?   答:組織行為學是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性的科學。
  • 組織行為學(一)考試衝刺模擬試卷
    第2頁:組織行為學 (一)參考答案第3頁:組織行為學 (二)第4頁:組織行為學 (二)參考答案第5頁:組織行為學 (三)第6頁:組織行為學  21.人們對組織概念的認識經歷了以下過程 ( )  A.從物的組織到人的組織 B.從靜態的組織到動態的組織  C.從封閉的組織到開放的組織 D.從單個的組織到系統的組織  E.從人的組織到物的組織  22.組織行為學是一門 ( )  A.邊緣性學科 B.純理論性學科  C.兩重性學科 D.應用性學科
  • 2018年自考警察組織行為學知識點整理一
    第一章 警察組織行為學概述組織: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成員為了達成共同的目標而相互協作組成的社會單元。 警察組織行為學:應用社會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只是和原理,從個體群體組織系統的角度來研究警察組織中人的行為規律的科學。
  • 睿知·學與思|李明德《組織行為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2018級MBA晚6班同學在學習李明德老師講授的《組織行為學》時,便深刻感受大學之道。李老師年近古稀,從事教學30餘年,但在授課時依然一絲不苟。李老師的課程內容緊湊又獨一無二,課堂上會為大家補充最前沿的系統理論知識,並將理論知識聯繫實際案例深入分析,同學們下課時都感覺意猶未盡。深入於至理,淺出於現象。
  • 組織行為學第一次實驗報告
    編者按:這是組織行為學第一次實驗,由於編輯的原因,有些數據和圖片沒有上傳,基本不影響閱讀。今天是一班的實驗報告。
  • 組織行為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國內外的實踐證明,組織行為理論在研究員工的各種需要、行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研究上述諸因素與組織目標的關係,並據此進一步研究改進生產環境,組織結構,管理方法,協調人際的關係,從精神上、物質上引導員工充分發揮他們的勞動創造性和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本論文首先對基本的組織行為理論進行了重點研究;在此基礎上對中國的海爾集團和日本的松下公司應用組織行為理論來管理企業進行了實證分析和對比分析
  • 《組織行為學》特色課堂—企業導師進課堂
    5月18日下午,我院企業導師朱國祥先生應邀走進MBA課堂,與主講教師張識宇老師一起為2018級MBA濟南班學員講授《組織行為學》課程。在本次特色課堂上,朱國祥先生結合《組織行為學》的理論知識,就《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與學員們進行了分享。他以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戰略視角,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運用詳實的案例,對《組織行為學》課程的核心問題——如何識人用人進行了形象生動地闡釋,分享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 活學活用組織行為學心得丨大翟門
    親們中午好,非常有幸聽了翟老師的組織行為學課程,兩天的課程緊張的結束了,消化起來還得有很長時間,其中很多問題理解不到的還要向老師和群內各位多學習求教,接下來我想先談談這兩天的初步感受,請大家指點。1.總體感受:一個人在組織中表現的各種行為,態度和組織根據人的表現行為制定的各類政策及給予的各種引導都是在組織行為學中可以找到理論依據,將理論可以活化為具體實踐活動的。
  • 四川大學MBA課程:陳維政《組織行為學》
    【MBA中國網訊】「同學,你們是不是上陳維政老師《組織行為學》?可以發一份課表給我們嗎,我們想去旁聽。」帶著好奇與憧憬,我開始期待陳老師的第一節《組織行為學》課程。 星期天起了個大早,也沒能搶到第一排的「黃金席位」。抬眼望去,商學院211的階梯教室已人頭攢動,有的是大老遠趕來蹭課的,有的是加班請假來求教的。
  • 組織行為學自考試題有哪些考點?
    1.組織行為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起始於 p8A.心理學 B.哲學C.組織學 D.行為科學2.組織行為學的多層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現為P10A.三層結構 B.四層結構C.五層結構 D.六層結構3.用於揭示兩組變量或幾組變量之間關係的方法是P35A.抉擇分析 B.回歸分析C.因素分析
  • 2018年自考《組織行為學(二)》簡答、論述、案例一
    2018年自考《組織行為學(二)》簡答、論述、案例一組織行為學:簡答、論述、案例分析一.簡述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 二、簡述企業組織設計的主要內容? 三.簡述法約爾的經營六職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論? 四.組織結構的要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