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衛生室、保健室、校醫的那些規定~

2021-02-22 江蘇衛監

      2. 保健室是指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學校衛生機構,在衛生專業人員指導下開展學校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學校衛生日常檢查。

      3. 寄宿制學校必須設立衛生室,非寄宿制學校可視學校規模設立衛生室或保健室。

(二)衛生(保健)室人員配備要求

      1. 寄宿制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學校應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持有衛生專業執業資格證書。

      2. 600名學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學校,應配備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保健教師由現任具有教師資格的教師擔任。

      3.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和保健教師應接受學校衛生專業知識和急救技能培訓,並取得相應的合格證書。

(三)衛生保健室設施與設備

1. 衛生室。

      (1) 衛生室建築面積應大於40平方米,並有適應學校衛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區。

      (2) 衛生室應具備以下基本設備:視力表燈箱、槓桿式體重秤、身高坐高計、課桌椅測量尺、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急救箱、壓舌板、診察床、診察桌、診察凳、注射器、敷料缸、方盤、鑷子、止血帶、藥品櫃、汙物桶、紫外線燈、高壓滅菌鍋等。

      2. 保健室。

      (1) 保健室建築面積應大於15平方米,並有適應學校衛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區。

      (2) 保健室應具備以下基本設備:視力表燈箱、槓桿式體重秤、身高坐高計、課桌椅測量尺、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急救箱、壓舌板、觀察床、診察桌、診察凳、止血帶、汙物桶等。

相關焦點

  • 保健室、衛生室,學校應該設立哪種?
    有的學校設置衛生室,有的學校設置了保健室,保健室、衛生室究竟有什麼區別?學校應該如何設置?聽生煎同學細細道來。
  • 學校保健室、衛生室傻傻分不清楚?看這裡!
    學校裡的衛生室、保健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學生在校看病拿藥打針的地方?說的對,但也不全對有的學校設置了衛生室,有的學校卻只有保健室。那麼保健室、衛生室有什麼區別?學校應該如何設置?今天衛監小編就帶你來了解一下。
  • 加強校園衛生室和校醫隊伍建設
    □ 民建陝西省委會鹹陽市政協銅川市政協 學校衛生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師生健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乃至社會穩定。目前,我省中小學校的衛生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短板: 一是大部分中小學均沒有設置衛生保健室及專職校醫。 二是校醫配備數量不足,非專業技術人員兼任校醫現象較為普遍。 三是校醫難以評定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流失嚴重,隊伍逐年萎縮。
  • 教育部:各級學校要配備合格校醫或專(兼)職保健教師
    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健康第一」理念樹立、政策制度建設、工作機制建立、辦學行為規範、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環境與條件改善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等規定,設立校醫務室或衛生室,配備合格的校醫或專(兼)職保健教師。
  • 業務交流 | 學校應該如何設置「保健室」或「醫務室」?
    「保健室」「醫務室」有關規定 一、《學校衛生工作條例》(1990年)規定第二十條 普通高等學校設校醫院或者衛生科。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學校衛生機構,在衛生專業人員指導下開展學校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學校衛生日常檢查。3.寄宿制學校必須設立衛生室,非寄宿制學校可視學校規模設立衛生室或保健室。(二)衛生(保健)室人員配備要求1.寄宿制學校或600名學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學校應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 廣州一小學生球賽中猝死,校醫被質疑未用AED……判了!
    對於這一爭議焦點,廣州中院在判決書中釋疑稱,校醫對小錢進行急救時選擇自身熟悉的人工心肺復甦書,並無不當,且AED設備並非法律規定學校必備的醫療急救器械,校醫在事發時沒有選擇使用AED設備,並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過錯。
  • 部分學校衛生保健室形同虛設,學校衛生安全存在隱患
    (一)衛生(保健)室設置1.衛生室是指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學校衛生機構,承擔學校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學校衛生日常檢查並為師生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2.保健室是指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學校衛生機構,在衛生專業人員指導下開展學校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學校衛生日常檢查。
  • 「朝陽計劃」625所衛生室落成儀式在貴陽舉行
    「朝陽計劃」625所衛生室落成儀式在貴陽舉行 2015-05-20 18:26:33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貴陽5月20日電(記者 張希敏)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的「朝陽計劃」首批625所「朝陽衛生室
  • 託育機構要設保健室或衛生室
    其中,在必達項目中,包括盥洗室內有流動水洗手裝置、設立保健室或衛生室、配備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保健人員、食堂要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等,確保寶寶在安全健康的託育環境中成長。需要注意的是,《備案指南》適用於在深圳市行政區域內,經編制部門、民政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註冊登記,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託育服務的機構。幼兒園開設託班不適用。
  • 廣州:幼兒園保健室保健員不具開藥資格
    不過專家也提醒,廣州幼兒園保健室的保健員並不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無權給孩子開藥,提醒家長注意。  幼兒園醫生有無開藥資格?  需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才能開藥  在「集體餵藥」事件爆光後,幼兒園「醫生」有無開藥資格成為許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耳溫槍」篩查校醫嚴格把關 上海學校嚴防甲流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滬上中小學都 「繃」緊嚴防甲流這根「弦」,不少學校的校醫和校長一起站在校門口,迎接每位學生的到來。少數體溫超過37.5℃的學生都被勸回,部分發燒的孩子也自覺留在家休息。  體溫超過37.5℃被勸回  今天上午7: 30,盧灣區某學校門口,校醫王老師早早等候,手拿紅外線測溫儀,對準學生們的眉間,約三秒鐘,體溫一目了然。
  • 招聘新校醫不如返聘老醫生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中小學的校醫逐漸成為了學校的「標配」。根據教育部和衛計委等部分頒布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為保障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城市普通中小學、農村中小學和普通中學要設衛生室,按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
  • 教育部答覆「配置中小學專職校醫」建議:將完善政策制度體系
    教育部在成文於11月17日的《答覆》中指出,配齊配強校醫對於開展學校衛生工作、保障師生健康非常重要。近年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在「健康第一」理念樹立、政策制度建設、工作機制建立、辦學行為規範、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環境與條件改善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依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等規定,設立校醫務室或衛生室,配備合格的校醫或專(兼)職保健教師。
  • 瑞安醫療中標「深圳東部最美校園」學校醫務室項目
    疫情之下,瑞安醫療持續助力眾多企業與學校,克服防疫重重困難,並已安全順利復工複課。而在近日,瑞安醫療又再添一重要新項目:深圳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醫務室整體外包服務。該項目經歷了諸多供應商公平公正的激烈競爭,通過層層嚴謹的考核與評估,最終由該學校各級領導一致決定,交由瑞安醫療團隊承接校園內的整體醫療健康管理項目。瑞安醫療為該項目共甄選多位醫護人員,長期全日制入駐展開各項學校健康管理服務工作,整體覆蓋3000名師生。
  • 齊魯社評|解決校醫不足,可以在編制之外趟出新路子
    按照有關規定,「城市普通中小學、農村中心小學和普通中學設衛生室,按學生人數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備專業衛生技術人員」,濟南應配備校醫近1500名,而現實不足700人,缺口率近六成。校醫承擔著學校師生疾病防治、衛生保健等方面的工作,是學校教學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實施者。
  • 10歲學生校內被「噎著」後身亡,家屬稱學校無校醫、沒搶救
    如學校當時沒有給予師某某足夠的時間就餐,因此導致師某某被食物噎住,而在師某某被噎住後又沒有盡到及時、合理的救助義務的話,那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學校應當根據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家屬如追責,可以和學校協商,或向法院起訴。」
  • 抗擊疫情江西在行動 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九項制度
    學校疫情報告人可由校醫兼任,在校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校疫情、疑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的報告工作。建立衛生應急協作機制,明確屬地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定點醫院)、衛生健康部門以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的聯繫人及聯繫方式,加強疫情信息溝通。
  • 劉紹華:建議政府購買服務為中小學配備校醫
    為此,淄博市人大代表、淄博四中校長劉紹華建議,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為中小學校配備校醫。  據介紹,1990年6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的《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明確提出:「城市普通中小學、農村中心小學和普通中學設衛生室,按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可以根據需要,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學生人數不足600人的學校,可以配備專職或兼職保健老師,開展學校衛生工作。」
  • 哈爾濱市疾控中心發布兒童青少年用眼提醒學校篇
    近日,哈爾濱市疾控中心發布兒童青少年用眼提醒學校篇寄宿制學校要縮短學生晚上學習時間。科學布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減少機械、重複訓練。改善學生視覺環境,嚴格按照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採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於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每月調整學生座位,每學期對學生課桌椅高度進行個性化調整,使其適應學生生長發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