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是胎兒鮮活生命的象徵,很多第一次懷孕的媽媽,當感受胎兒胎動開始,才真正體會到母性榮耀,所以對於胎動孕媽媽們交流中總少不了關於胎動的話題。
「我家寶寶總是拳打腳踢,有時還有點疼」
「我家寶寶很溫柔,最多也就是蠕動幾下。」
「那你家八成是個溫柔的小姑娘。」
相信這樣的對話不少聽到吧。
懷孕後肚裡的寶寶是男還是女,似乎可以與任何事情掛鈎,包括胎動。首先我們來看看,關於胎動與是男是女傳言有哪些?
有的媽媽在孕4個多月的時候就感受到胎動了,還有一些媽媽在孕5月才出現胎動。對此,有人說胎動出現早的人一般懷男孩子,胎動出現晚的人則懷女孩子。
關於胎動時間正解
正常胎動從18-20周開始,可見有一個時間範圍,只要在此範圍內均屬於正常。最初時胎動很輕微,有過來人說就像輕輕划過肚皮的感覺一樣,如果不在安靜的環境下仔細去感受,可能根本感受不到,所以這也可能是許多粗心的孕媽媽沒有感受到的原因。
隨著孕期胎兒生長發育,胎動越來越強,這時部分孕媽媽才感受到胎動的存在。
另外,還有一些孕媽媽初次懷孕,根本不知道是自己的腸蠕動,還是胎兒在動,無論正確判斷,也導致判斷胎動出現時間有誤。
因此,各種主觀以及生理因素綜合結果,均可以影響計算胎動時間。所以,懷男孩子胎動早,懷女孩胎動晚不科學,也不靠譜。
男左女右大家都不陌生吧,有一種說法是左邊胎動是男寶,右邊胎動是女寶,貌似也與這「男左女右」有契機。
關於胎動位置正解
胎動位置一般是指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主動性運動,包括呼吸、張嘴運動、翻滾運動等。如果媽媽打噴嚏或呼吸等影響,所產生的被動性胎動,並不屬於胎動位置。
通常來說,胎動並沒有固定的位置,尤其是孕中期,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空間足夠,TA們可以做轉身、翻滾各種動作。總體而言,胎動位置與胎兒宮內姿勢,月份等相關。
一般在臍周圍比較常,有些孕媽媽可能經常出現在左上腹,有些媽媽經常出現在右上腹,均屬於正常現象,與男寶寶還是女寶寶毫無關係。
男孩子天性好動,因此有些孕媽媽感受到拳打腳踢的胎動,揣著媽媽的肚子比較痛,就會以為自己懷的是男寶。有些媽媽總感覺到肚臍周圍像小魚一樣遊動,認為懷的是女寶。能這樣理解,無可厚非,但卻毫無科學依據。
關於胎動感受正解
孕20-35周
這時寶寶活動空間大,只要是健康的寶寶均比較活躍,因此胎動往往非常激烈。如果剛好寶寶手腳正對著媽媽腹壁,能感受到拳打腳踢很正常。
孕35-38周
懷孕35~38周後,胎動稍有減少,因為臨近分娩,胎寶寶長大後宮腔空間變小,胎動反而略有減少。再加上胎兒會慢慢入盆,胎動也會隨之減少,孕媽媽晚期可能感覺寶寶打嗝的胎動多一些。
以前還聽到過一個媽媽說,男寶一般在夜裡鬧騰,女寶在白天鬧騰,因為閨女貼心小棉襖心疼媽媽,讓孕媽媽在晚上睡一個好覺。
這聽起來,更顯得比較荒唐了。胎兒那麼小,正值生長發育期,哪能顧及到那麼多啊,這些只不過是孕媽媽的自我安慰罷了。
關於胎動頻率正解
一般正常情況下,一天中孕媽媽早晨胎動最少,晚上6點-10點胎動較頻繁,當然也有人說凌晨1點胎動多,所以胎動頻率因人而異。可能與媽媽生活習慣、就寢習慣、睡眠環境等相關。
總體而言,以上四種所謂的「經驗之談」,並沒有科學依據,如果按照那些方法判斷男寶還是女寶,未免太草率了一些吧。再者,如果認定自己懷的是女寶,恰巧生一個女寶,會不會很失落呢?真心沒有必要。
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孕媽媽一旦發現胎動異常,決不可掉以輕心,應立即去產科求治,及時治療,常可轉危為安。
具體做法如下:
懷孕32-36周,孕媽媽應每周進行胎動計數2次,懷孕36周以後應每天進行胎動計數,尤其B超檢查有臍帶繞頸的孕媽媽。
孕婦取左側臥位,雙手置於腹部,每日分早中晚3次檢查胎動,每次1小時,3次胎動次數相加乘4,即為12小時的胎動數。
什麼樣胎動危險?
孕媽媽突然發現胎動次數變少,甚至胎動停止,預示胎兒健康情況不好或出現異常。
胎動可以觀察胎寶寶的安危狀況,至於生的是男寶還是女寶,只要是健康的寶寶,都是值得被疼愛的,都是降落人間的小天使。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