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開啟新徵程|礦業學院「十三五」發展紀實

2021-02-18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編者按

時間的刻度,標註歷史坐標,昭示前進方向。建校72年來,我校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經濟欠發達地區闖出一條非中心城市辦一流大學的特色之路。「十三五」時期,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校「雙一流」建設目標,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各項事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向黨和國家、廣大師生員工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開啟了學校建設的新徵程。

回眸是為了更好地出發。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校黨委宣傳部特在校內全媒體平臺組織推出「回眸十三五,開啟新徵程」主題宣傳報導活動,講述全校上下攻堅克難、創新發展的奮鬥故事,擘畫「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藍圖,激發廣大師生員工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接續奮鬥,銳意進取,用實幹擔當譜寫新時代一流大學建設嶄新篇章!

立德樹人,爭創一流,十三五成果斐然

凝心聚力,奮進追夢,新徵程任重道遠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這是奮進的五年,是披荊斬棘的五年,也是碩果纍纍的五年。「十三五」時期,礦業學院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爭創一流」的發展理念,持續營造「凝心聚力」的發展氛圍,努力奔跑在「奮進追夢」的徵程上,全力推進了學院各項工作的高質量發展,為學校全面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內高水平研究應用型大學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礦業學院黨委守初心、擔使命,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政治功能和引領作用。建立政治理論學習共同體,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高質量完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任務,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積極開展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等特色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我和我的祖國」師生紅歌擂臺賽,唱響愛國榮校主旋律。設立「紅色講堂」,教育廣大師生傳承紅色基因;成立「太陽石精神」宣講團,引導廣大師生傳承學校精神文脈。湧現了「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邢經緯、「遼寧省優秀畢業生黨員」張謙、顧凱琳,有5名學生在抗疫志願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火線入黨」。採礦教工黨支部獲評2019年度遼寧省優秀黨組織,學院獲評2018-2020年度校先進集體,獲評2019-2020年度校統戰工作先進集體

學院結合工作實際需求,堅持引育結合,全力構建高水平師資隊伍。

教師團隊建設成效顯著。採礦工程教師團隊獲批遼寧省「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煤礦動力災害防控理論與技術」科研團隊獲批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地質動力區劃與礦井動力災害防治創新團隊」獲評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創新團隊;露天開採與邊坡工程獲評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行業優秀創新團隊;錨固力學與巷道圍巖控制團隊獲批遼寧省教育廳高水平創新團隊國(境)外培養項目。

人才引進量質並進。5年來,學院全職引進人才21名,包括6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11名講師。聘請金智新、Syd S.Peng、寧宇、馬念傑、齊慶新、Ting Ren、Jan Nemcik等國內外著名專家為兼職教授。人才引進為學科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

高層次師資隊伍建設效果明顯。1名教師獲評遼寧傑出科技工作者,2名教師受聘遼寧特聘教授,3名教師獲評煤炭青年科技獎,3名教師獲評全國煤炭青年五四獎章,1名教師獲評遼寧青年科技獎、遼寧青年五四獎章,1名教師獲評全國礦業石油安全領域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3名教師入選遼寧省高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3名教師入選「興遼英才計劃」,8名教師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7名教師獲國家留學基金公派訪問學者項目。

教師在學術組織和行業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韓軍教授獲聘「中國煤炭工業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第六屆頂板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煤炭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大數據技術與應用聯盟智慧礦山工業網際網路5G+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馬志軍教授獲聘「遼寧省教學指導委員會礦業類」副主任委員;宋衛華教授獲聘「遼寧省教學指導委員會礦業類」委員;張軍教授獲聘中國煤炭工業學會選煤專家委員;趙利安副教授獲聘「中國煤炭學會煤礦運輸專業委員會第二屆漿體運輸與管道輸送學術委員會」委員。另有10餘名教師獲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 Technology 》《煤炭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煤田地質與勘探》《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治》等學術期刊編委、科學編輯、青年編委、青年專家等職務。

五年來,學院全體教職工凝心聚力,科研產出量質並重,行業影響力不斷增強,實現一流學科建設高質量快速發展。

學科方向重特色,強優勢。學科在礦井動力災害防治理論及技術、露天開採與邊坡穩定性控制等方面優勢特色顯著,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針對煤礦開採中的衝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等礦井動力災害,開創了地質動力區劃研究的全新體系。針對我國露天煤礦安全高效綠色開採問題,提出了露天礦邊坡形態、開採境界與開採程序協同優化理念,創立了深部橫採內排追蹤壓幫開採技術體系。

學科考核評估成績一路向好。礦業工程學科在2017年度、2018年度遼寧省一流學科績效考核中獲評為良好,在2019年度績效考核中獲評為優秀,在遼寧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特色學科類別中取得組內第一。完成礦業工程遼寧省一流學科3項重大標誌性成果和4項重大標誌性衝擊成果。

基金項目獲批數量不斷突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項,其中面上項目12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9項;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獲批省教育廳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

學術成果產出量質並舉。獲批發明專利53項;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其中SCI論文近百篇;出版專著11部。

科技成果獲獎碩果纍纍。5年來共計榮獲省部級科研項目獎勵30餘項,其中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遼寧省「三大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優化教學資源,強化教學內涵建設,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用「太陽石精神」為人才培養育德鑄魂,努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專業建設成效明顯。採礦工程專業獲批「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獲批遼寧省向應用型轉型示範專業和遼寧省高校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和礦物加工工程獲批遼寧省一流專業並申報「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採礦工程專業、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和資源勘查工程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課程建設不斷有新進展。課程思政改革不斷深入,所有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元素、質量全面提升,《採煤方法》《煤礦綜採工藝虛擬仿真教學實驗系統》《選煤廠工藝設計與管理》獲批遼寧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巖土錨固與支擋工程》《礦井通風與安全》獲批遼寧省線下一流課程。出版教材7部,其中1部教材獲評遼寧省優秀教材。

實驗室建設穩步推進。獲批了遼寧省採礦工程重點實驗室,與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共建深部衝擊地壓災害山東省工程實驗室。採礦工程實驗室被遼寧省列入首批全省開放共享實驗室。煤礦綜採工作面回採工藝虛擬仿真實驗系統獲批遼寧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並申報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選煤工藝虛擬仿真實驗系統申報遼寧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學院實驗室每年為校內其他學科提供檢測服務數超過800個/次。

建立2個海外交流實踐基地,堅持本科生海外實習實踐項目。5年來,學院選派31名本科生到澳大利亞和俄羅斯開展海外實習實踐,實現了本科專業海外實習的全覆蓋。

發揮典範引領作用,立德樹人效果凸顯。

學生社會實踐團隊獲評2018年度遼寧省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獲評2019年度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學生抗疫紀實短片《同心戰疫,青春聚力》獲評2020年教育部主題教育優秀網絡文化作品獎。

學院獲評2018年度校宿舍管理先進單位,獲評2019年度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院團委榮獲2016年度「阜新市五四紅旗團委」、2017年度遼寧省先進團委、2019年度校五四紅旗團委、2020年度校先進團委,學生黨支部獲評阜新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湧現出了「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全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獲得者學生邢經緯,「全國煤炭行業優秀共青團員」「遼寧省大學生年度人物」「遼寧好人」獲得者學生代連朋。學生張謙、顧琳凱獲評「遼寧省優秀畢業生黨員」;學生吳賢名被授予「阜新好人·最美人物」榮譽稱號;熊輝、賈策、洪任申、徐令金等4名學生榮獲校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賈策獲評校「十佳科技學術標兵」「校十佳團支書」;徐令金、侯唐業獲評校「十佳班長」。

學生生在各級各類大學生學術科技競賽、創新創業大賽中斬獲佳績,榮獲國家級競賽一等獎7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28項;省部級競賽一等獎12項、二等獎35項、三等獎82項。

學院瞄準礦業工程領域礦井動力災害防治、露天礦開採工藝與邊坡控制等方面,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問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制定法規標準,舉辦學術會議,全面服務煤炭行業和「一帶一路」交流與合作。

瞄準行業科技前沿,破解關鍵共性難題。建立了地質動力環境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和礦井動力災害多因素模式識概率預測方法,在礦井動力災害預測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提出了露天礦邊坡形態、開採境界與開採程序協同優化理念,創立了露天煤礦深部橫採內排追蹤壓幫開採技術體系。牽頭組建煤礦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發起國際智慧礦山創新論壇,引領煤炭工業智能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學科研究成果服務於國家能源、晉能控股、中煤能源等大型國有煤炭企業的 40餘個礦區,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搭建協同創新平臺,助力遼寧振興發展。學院牽頭成立遼寧省礦產資源綠色開發與潔淨利用產業校企聯盟,聯合成員單位共同承擔撫順西露天礦和阜新海州露天礦綜合治理項目、礦井開採強度評估、生產能力核定、礦井災害防治、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煤炭伴生資源高值化利用等,為遼寧省煤炭資源保障提供技術支撐,全面助力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

制定衝擊地壓政策法規標準,提高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學院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發揮特色優勢,主持和參加了多項法規、標準制定工作。作為執筆人單位全面參加了《煤礦安全規程》衝擊地壓部分的修訂,參加了《防治煤礦衝擊地壓細則》《防治煤礦衝擊地壓細則專家解讀》的制定。主持制定了煤層鑽孔卸壓防治方法(GB/T25217.10-2019)和煤層卸載爆破防治方(GB/T25217.11-2019)等國家標準2項,參加制定了煤層注水防治方法、開採保護層防治方法、頂板深孔爆破防治方法、採動應力監測方法、煤巖組合試件衝擊傾向性分類及指數的測定方法等國家標準5項。

創辦國際智慧礦山創新論壇,引領煤炭行業智能化高質量發展。學院於2017年發起了國際智慧礦山創新論壇,是國內外智慧礦山領域的首個學術會議。論壇已連續舉辦4屆,被列為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專業論壇。論壇按照綠色開發、節約集約和智能發展的理念,緊緊圍繞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的全面躍升,智慧礦山技術裝備、生態礦山與資源節約和礦山綠色開採等關鍵技術的形成為研討和交流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蔡美峰、王國法、邵安林、康紅普,美國工程院院士Syd S.Peng等著名專家學者在會議中分別擔任論壇主席或顧問。論壇的舉辦為廣大專家學者以及相關企業提供了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推進煤炭開發的智能化水平,促進智慧礦山技術與裝備推廣應用。

走出國門深度融入能源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煤炭開發。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學科優勢,紮實推進與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全力打造合作「立交橋」,為共建「一帶一路」積極貢獻智慧力量。與巴基斯坦信德安格魯公司於2017年始先後籤訂了「塔爾煤田 II 區塊露天煤礦首採區東幫邊坡穩定性研究」等系列技術服務合同,創立的露天煤礦橫採內排追蹤壓幫開採技術體系得到認可,實現了中國技術輸出的國際化標準;承擔了「巴基斯坦基礎能源領域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計劃」,保證了學科露天開採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走出去」質量。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成立了「中俄地下資源綠色開發與潔淨利用國際聯合研究院」,實現了科研和人文的「多元化」交流。與烏茲別克斯坦鐵路股份公司籤署共建採礦工程學院協議,獲批了「烏茲別克斯坦急需緊缺型礦業工程師計劃」絲綢之路獎學金項目,為「烏煤」集團培養碩士生22名。

回眸,是為了更好的出發,展望,是為了錨定前行的方向。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已經開啟。對照黨中央和遼寧省提出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照「雙一流」建設重點任務,學院統籌推進,科學謀劃,已聘請校內外專家召開學科發展論證會問策「十四五」,提升學科建設內涵質量,全面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未來的徵途中,礦業人將以奮進者的勇氣、追求卓越的智慧,披荊斬棘,續寫輝煌!

素材來源 |礦業學院

素材整理 | 孔曉茵  通訊員 | 聶仁東

編輯 | 虞贏贏  校對 | 王 靜

責任編輯 | 張 燕

審核 | 陳永華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嶗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為全面回顧「十三五」發展成就、科學擘畫「十四五」發展藍圖,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勇爭一流的激情,凝聚起奮進新時代、起航新徵程的磅礴力量,「微嶗山」公眾號開闢「回眸十三五」專欄,圍繞企業發展、生活變化、居民身邊小事等,以小話題引出大政策,以小故事呈現大發展,以小變化折射大改革。
  • 輝煌「十三五」 | 《對話高校》之棗莊學院
    輝煌「十三五」 | 《對話高校》之棗莊學院 2020-12-01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砥礪奮進又一程——仁和區「十三五」發展回眸
    砥礪奮進又一程——仁和區「十三五」發展回眸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1-01-06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農民變身帶貨主播 「村播」賦能鄉村...
    」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偉大目標、邁向新徵程的開始。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的成就,柯城傳媒集團開設《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專欄,講述我們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充分展現柯城兒女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激勵全區幹部群眾砥礪奮進、頑強拼搏,繼續為奮戰「四個區」 而努力奮鬥。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十三五」甘肅專利質押融資累計達...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十三五」甘肅專利質押融資累計達31億元  中國甘肅網12月24日訊
  • 【回眸 「 十三五 」 喜看新變化】我縣學前教育得到有效普及
    【回眸 「 十三五 」 喜看新變化】我縣學前教育得到有效普及 2020-12-17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強基礎抓發展 文體旅事業生機勃勃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強基礎抓發展 文體旅事業生機勃勃 2021-01-17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輝煌「十三五」| 新發展理念引領深圳成就輝煌「十三五」
    「十三五」期間,深圳經濟特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朝著既定目標闊步前行,成績令人矚目。向創新要動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增長主引擎「創新才有出路。我們每年1000多億元的『彈藥』中,研發近600億元、市場服務五六百億元,炮轟這個『城牆口』,最終領先世界。」
  •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十三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我市的文化旅遊體育事業取得較快發展,不斷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5年來,我市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益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完成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現市、鎮、村三級圖書館(服務點)資源共享、通借通還。目前,全市建有特級文化站3個、一級文化站8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74個,農家書屋195家。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靈臺縣:文化惠民 內有馨香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靈臺縣:文化惠民 內有馨香 2020-12-11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體育事業...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2020-12-07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未來五年,東興區是什麼樣?區委書記...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迎接「十四五」的關鍵一年。5年來,內江改革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為此,「最內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專欄,邀請內江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相關負責人等暢談「十三五」以來,甜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展望「十四五」的美好藍圖。
  • 廈門大學: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百年
    「十三五」期間,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努力下,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學校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辦學聲譽日益提高,整體完成了「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 「輝煌十三五專欄」翻翻巴林左旗「十三五」成績單
    此刻,我們來到了「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揚帆在即的重要節點。回眸過去的五年,我旗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不斷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工作,這座小城從上到下、由裡及外,始終洋溢著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城市前進的腳步更加科學務實,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回眸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明年,「十四五」大幕將宏大開啟,巴林左旗亦將再一次滿載希冀出發。
  • 佳木斯市稅務系統「十三五」時期稅收改革發展紀實
    改革潮湧風帆勁砥礪奮進拓新程——佳木斯市稅務系統「十三五」時期稅收改革發展紀實「十三五」期間,佳木斯市稅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回眸「十三五」這些數字和故事見證幸福昆明
    12月23日,昆明市召開首場「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新聞發布會。會上,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集中發布昆明市「十三五」成就。從12月23日起,昆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聯合舉辦「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實現新跨越擔當領跑全省經濟的「火車頭」會上,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郭志宏介紹,「十三五」時期,是昆明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複雜多變的五年。
  • 「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春上黔北花枝俏
    從「富、學、樂、美」早出發,到今天「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從「八大農業」結構調整,到今天鄉村振興「四新一高」新跨越,「糧倉」變「錢倉」,成為遵義農業初心使命徵程的生動詮釋和演繹。 這五年,遵義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培育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發展新模式、形成新業態、實現高效益,「四新一高」成為發展主基調。新理念引領新變革。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斷推進的農村產業革命,縱深突破調出產業新結構,叩響千年沉寂的黔北大地,好一片勃勃生機。
  • 「十三五」之「交誼舞」:中國與世界共同演繹華美舞步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之「交誼舞」:中國與世界共同演繹華美舞步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十三五」之「交誼舞」:中國與世界共同演繹華美舞步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回顧過去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與此同時,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持續拓展「朋友圈」,形成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良性互動。中國與世界共同演繹了一支配合默契的「交誼舞」。「十三五」期間,中國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支持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旗幟鮮明地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
  • 農村電影「十三五」發展紀實:內蒙古自治區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農村...
    據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編輯部了解,「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內蒙古自治區廣大農村、牧區公益電影放映隊緊緊圍繞國家、自治區黨委、自治區電影局部署,農村、牧區電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電影訂購和放映總數均實現逐年遞增。  「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廣大農村、牧區公益電影放映隊伍緊緊圍繞國家、自治區黨委部署,農村、牧區電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一支永不止步的夢之隊丨福州教育「十三五」回眸
    編者按「十三五」以來,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高質量發展超越,圍繞「補短板」「促發展」核心任務,創新教育發展模式,推進以優質、均衡為特徵的內涵發展,堅持抓質量促公平、抓改革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