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春上黔北花枝俏

2020-12-17 天眼新聞

彈指一揮,回望,又五年。

十三五,一個五指成拳的新時空。

春上黔北,風得意,春滿園,花枝俏。

站在百年之大變局的風景臺,打量風光同在的黔北,遵義農業,回頭一笑生百媚,依門含笑映桃花。

這五年,值得記取的民生大事,莫過於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十三五」期末的2020年3月,隨著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正安最後「減貧摘帽」,遵義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籤。歷史性的這一時刻,遵義率先在全省宣告整市退出貧困序列,同樣站在中國西部革命老區的新高度,一抹穿越百年時空的「遵義紅」,瞬間激蕩多少心潮澎湃的故事!

遵義向來頗具自信的動力源泉。細數時過境遷的時代印記,這些年,遵義農民最高興的事兒,是站在二十年前「四在農家」的幸福門坎,遞望到今天的全面小康。從「富、學、樂、美」早出發,到今天「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從「八大農業」結構調整,到今天鄉村振興「四新一高」新跨越,「糧倉」變「錢倉」,成為遵義農業初心使命徵程的生動詮釋和演繹。

 這五年,遵義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

培育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發展新模式、形成新業態、實現高效益,「四新一高」成為發展主基調。

新理念引領新變革。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斷推進的農村產業革命,縱深突破調出產業新結構,叩響千年沉寂的黔北大地,好一片勃勃生機。

茶葉、辣椒、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紅粱、生態畜牧漁業、竹、花椒8大農業產業欣欣向榮。茶園、辣椒麵積均突破200萬畝,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地級市第1位,「品味溫醇、香辣協調」的遵義朝天椒列全國十大名椒之首。

遵義獲得「世界辣椒之都」美譽,「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全國唯一,「中國辣椒、遵義定價、買賣全球」格局正在形成,「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不僅茶葉、辣椒名聲大,遵義還擁有面積132萬畝的全省最大的紅粱基地,以及全球「最貴的紅高粱」。

「糧豬安天下」,變挑戰為機遇,生豬產業化「危」為「機」,率先在全省實現「縣縣有龍頭」,2020年生豬出欄將實現440萬頭,生豬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發展,不斷湧現的黔北麻羊、竹鄉烏骨雞、鳳岡小黃牛,鋪出遵義鄉村「六畜興旺」新畫卷。

「龍頭」強了。全市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800家,其中,國家級10家、省級以上174家,均位列全省第1位。

基礎穩了。「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6萬畝,農機總動力達到53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44%,預計2020年農業增加值達457.8億元,為「十二五」期末的1.3倍,年均增長6.14%,總量穩居西部非省會城市前列。

 這五年,遵義農產品由生產大市向綠色食品工業強市跨越

聚焦重點、突破難點、快速突圍,緊盯全國優質綠色食品工業基地建設,遵義將食品工業作為結構調整、產業精良、農業蛻變的強力引擎,推動農產品生產大市向綠色食品工業強市轉變。

藉助農村產業革命發展起來的各大主導產業,遵義蓄勢聚焦白酒製造、精製茶加工、辣椒製品、生態畜禽肉及肉製品加工、竹筍和食用菌為重點的蔬菜加工、調味品製造、地方優質食品加工,務力在產業鏈上尋求突破,形成一批結構優、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食品產業集群,實現「一業興百業旺」乘數效應。

2019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總值504.76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56.2%,位居全省第一,預計2020年加工總值將達到540億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獲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1個、中國馳名商標5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累計達802張,全省第一。

到目前,遵義市1800餘家企業進入國家農產品追溯平臺,300餘家生產經營企業進入省級農產品追溯平臺,追溯產品涵蓋茶葉、水果、蔬菜、禽蛋和豬、牛、羊肉,位居全省第一。播州、習水、鳳岡三縣區獲農業農村部授予「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

這五年,「黔北糧倉」向「黔北錢倉」加速跨越

遵義首創「壩長制」,實施「321工程」,為全市農村產業革命提供強有力支撐,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並在全省推廣。

全市以壩區為突破口,著力打造一批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可持續的產業,讓「優勢」升級,讓增收加碼,「黔北糧倉」加速向「黔北錢倉」轉變,成果日益明顯。

這兩年,全市建設241個壩區,面積69.7萬畝。其中,10000畝以上壩區18個、5000—10000畝20個,創建省級樣板壩區15個、達標壩區73個,分別列全省第1位和第2位。2020年截至目前,壩區種植面積達87萬畝(含複種)、增長7%,平均畝產10600元、增長37%。

展現「新氣質」,增強新活力。探索實施「稻+N」模式,推廣馬鈴薯高產種植技術及紅粱種植等,深入實施綠色防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糧食品質不斷提升,「十三五」連續5年,遵義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900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220萬噸以上,產值不斷提升,經濟穩步增長。

好花連連開。遵義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9249元,預計增長到2020年的14950元,為「十二五」期末的1.6倍,年均增長10%,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增速連續6年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這五年,美麗鄉村正向鄉村全面振興跨越

遵義創造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品牌,20餘年來歷久彌新。

「富學樂美」,接續發力。在傳承基礎上創新,遵義市探索形成建強基層組織、做好鄉村規劃、壯大優勢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開展健康文化活動、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打造美麗宜居村莊「八個重點」,強力推進富在鄉村產業升級、學在鄉村人才升級、樂在鄉村文明升級、美在鄉村生態升級、強在鄉村組織升級「五個升級」,努力建設富裕、活力、文明、宜居、和諧「五個鄉村」的「855」鄉村振興「四梁八柱」框架體系。

不懈努力的「十三五」,遵義的農村環境越來越美,農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幸福指數越來越高,「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畫卷,點亮綠水青山,孕育金山銀山。

遵義農村向富。2019年全市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7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92.2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脫貧。

遵義農村向美。持續深化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面源汙染、村容村貌、村莊清潔「六個專項行動」,全市農村基本實現「道路硬化、衛生淨化、環境美化、村寨亮化」,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全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工作覆蓋1700多個村(居),惠澤90%以上農村人口。「小青瓦、穿鬥枋、坡屋頂、雕花窗、三合院、白粉牆、轉角樓」,水泥道路貫村莊,青山綠水繞白牆。黔北民居已成為遵義鄉村的一道獨特風景。

遵義農村變活。遵義是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國家級整市試點」,到目前,1848個村(居)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69萬戶農村居民全面納入集體成員參與管理及收益分配。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為主體的農業農村系列改革「組合拳」,激活各類資源要素,農村發展不斷迸發出新動能、新活力。

遵義農村富「腦」。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有「顏值」,還要有「氣質」「內涵」。遵義始終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齊步走,讓群眾既「富口袋」也「富腦袋」。「十三五」期間,著力推動縣級以上文明村鎮創建,成功創建縣級以上文明村鎮647個,創建率達68.6%,播州區、桐梓縣列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完善村黨組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制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湧現出湄潭「管家寨」、道真「自管委」、鳳岡「黨群直議」等鄉村治理遵義經驗。餘慶縣、鳳岡縣琊川鎮、全市11個村分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縣、鄉、村。

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可圈可點;展望「十四五」,遵義農業激情飛揚。

新時代,新目標,新高度。「十四五」,遵義致力於全省當先鋒「火車頭」、鑄重要「增長極」,向著全市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建設黔川渝結合部中心城市「一地一市」建設新願景,將遵義打造成為黔川渝結合部現代農業強市、全國優質綠色食品工業基地、鄉村振興「西部樣板」,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新未來。

未來已來,遵義農業,疾蹄遠方。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其倫 孟錦群

圖 遵義農業農村局

編輯 蔣洪飛

編審 陳富強

相關焦點

  • 「婁山越」守正創新的遵義故事
    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足跡,尋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十三五」時期,遵義宣傳思想戰線堅持守正創新,講好遵義故事,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力量。   舉旗定向,深學篤用新思想新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標註了時代高度、彰顯了實踐深度,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樹立起思想之旗,為實現強黨強國、民族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 黔北古城遵義的特色美食小吃
    遵義(簡稱:遵),貴州省下轄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中國長壽之鄉,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臺酒的故鄉。黔北古城遵義歷史悠久,不僅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也在千年歷史中,在民族融合中,積澱了豐富的美食,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去嘗一嘗遵義的美食。
  • 遵義鄉村振興關鍵詞解讀
    「『十三五』以來,遵義市始終堅持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黔北大地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市委書記魏樹旺認為,目前,遵義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四梁八柱」基本構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願景正逐步實現。
  •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未來五年,東興區是什麼樣?區委書記...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迎接「十四五」的關鍵一年。5年來,內江改革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為此,「最內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專欄,邀請內江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相關負責人等暢談「十三五」以來,甜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展望「十四五」的美好藍圖。
  • 貴州省域副中心只有黔北遵義嗎?黔西地區800多萬人口,不可忽視
    在我的印象裡,遵義作為貴州省域副中心的說法挺久了,至少有七八年以上,但是如今各地發展迅速,一天一個變化,就拿貴州來說,除了省會貴陽及黔北的遵義這兩個主要經濟活躍地區之外,黔西及黔南地區的經濟也追趕上來了。
  •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回眸
  • 「公考考點清單」關於「遵義會議」你知道多少?
    4.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會議起因1.湘江戰役後,中央紅軍仍按原定計劃,繼續向湘西前進。這時,蔣介石已判明紅軍的行動企圖,在紅軍前進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2.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分別從回龍場江界河、茶山關渡過烏江,1月7日晨,紅軍先頭部隊進佔黔北重鎮遵義。
  • 「遇見·冬季貴州」醉美遵義紅色、養生之旅
    先帶大家走進「醉美遵義養生之旅」經典線路,一探遵義自然風光。線路推薦:仁懷茅臺酒鎮—赤水河谷旅遊公路(茅臺驛站段)—綏陽十二背後—中國湄潭茶海—遵義會議會址旅遊景區—婁山關景區—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景區第一站:遊古鎮,借酒香,品酒魂「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
  • 來自遵義的5大特產美食,少吃一樣都不好意思說是遵義人
    遵義是一座美食之城,數都數不過來的美食在這裡紮根,發芽,開花,結果再擴散到全中國,一問到遵義有什麼好吃的,很多小夥伴都可以如數家珍的,列舉出一大堆。那麼對於遵義的美食,你了解多少呢?茅貢米自古以來,湄潭縣素有雲貴「小江南」、黔北「小花溪」、「黔北糧倉」的美譽,農業歷史悠久。因其獨特的地形、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所產稻米品質優良。明嘉慶年間,湄潭縣大米作為貢品進奉朝廷,故稱為「茅貢米」。茅貢米,米粒大且長寬,比例協調、外形獨特、色澤光亮、晶瑩飽滿,煮食漿汁如乳,飯粒油亮滋潤,入口鬆軟有彈性,自然清香可口。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12月11日在昆舉行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透露,「十三五」期間,我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千方百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產業加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威遠縣委書記於進川:未來5年,威遠將變...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迎接「十四五」的關鍵一年。5年來,內江改革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為此,「最內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專欄,邀請內江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相關負責人等暢談「十三五」以來,甜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展望「十四五」的美好藍圖。威遠,又名婆城,以穹窿山水聞名於世,「威」名遠震。
  • 「輝煌十三五專欄」翻翻巴林左旗「十三五」成績單
    此刻,我們來到了「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揚帆在即的重要節點。回眸過去的五年,我旗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不斷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工作,這座小城從上到下、由裡及外,始終洋溢著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城市前進的腳步更加科學務實,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回眸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明年,「十四五」大幕將宏大開啟,巴林左旗亦將再一次滿載希冀出發。
  • 遵義十大特色美食
    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之用,不對您構成任何決策建議   哈嘍,大家好,我是美食客道棧,又到與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每天帶你們走進不一樣美食世界和熟知更多的美食知識~遵義是黔北古城,歷史悠久,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有千百年的歷史積澱,民族融合,積澱著豐富的美食,嘗一嘗,品一品,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民族性。遵義的特色菜是什麼呢?
  • 生物與農業科技學院(食品科技學院)服務地方農業產業專家團隊(一)
    而李春濤老師,以他多年的不懈努力與堅持,向大家表明了他的初心——發展黔北魚類產業。    李春濤教授,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生物系動物學專業,後在西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習獲得資源動物學專業碩士和水生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是遵義師範學院「百名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貴州省赤水河流域環境保護與山地農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赤水河流域動物資源保護與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貴州省赤水河流域原生態環境微生物研發科技人才創新團隊人才。
  • 習水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黔北麻羊」美食節新聞發布會...
    9月22日下午16:00,習水縣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黔北麻羊美食節新聞發布會在遵義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習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釗,遵義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史忠輝,遵義市文體旅遊局副局長梁卓,習水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維清出席發布會,遵義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許祿榮主持發布會。通報有關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首屆黔北麻羊美食節活動內容、籌備情況。
  • 架起大鍋吃羊肉粉 遵義市民好嗨喲
    選購年貨 第五屆遵義冬至羊肉粉旅遊文化美食節開幕 本報訊 12月18日,第五屆遵義冬至羊肉粉旅遊文化美食節暨高鐵新城大美黔菜年貨節
  • 劉承東:遵義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投資沃土
    遵義是座「紅色文化名城」劉承東說,遵義是革命聖地、轉折之城,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遵義人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苦幹實幹,創業幹事。遵義交通基礎完善,擁有遵義機場、茅臺機場「比翼雙飛」,已開通國內主要城市和香港、新加坡等56條航線。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⑨」全國進步幅度最大!2019年雲南省...
    新聞發布會現場 記者 張瑪睿 攝雲南網訊(記者 張瑪睿)12月29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社會民生建設專題發布會在昆明海埂會堂召開。雲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和向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十三五」期間,雲南各族群眾各方面健康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人均期望壽命主要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和向群介紹,「十三五」期間,雲南省人均期望壽命主要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省規劃建設了119所胸痛中心、115所卒中中心、79所創傷中心和30所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
  • 遵義十大特色美食名單出爐!
    黔北古城遵義歷史悠久,不僅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也在千年歷史中,在民族融合中,積澱了豐富的美食,嘗一嘗,品一品,很有地方特色,也很有民族特點。那麼,遵義特色菜有哪些?你都吃過哪些遵義名菜呢?1、烏江魚烏江魚是貴州遵義特色菜之一,屬於貴州菜、黔菜。"烏江魚"是遵義烏江鎮的一個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飲食品牌,四秀皆宜,聞名遐邇。
  • 遵義小商品批發市場
    遵義太陽園批發市場   建成10多年的遵義外環路太陽園批發市場,已形成規模,每天都有很多市民去這裡批發零售辦公用品    苟家井批發市場   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內的苟家井市場是黔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