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城陰陽魚,個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東城陰陽魚。
閒來無事突然心血來潮想看一下有哪些歌是寫北京的。打開酷狗音樂看了一下,光是歌名為《北京》的歌就有很多。一首歌能否長久的傳承,除了旋律是否好聽,歌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歌的曲子再好聽但如果作詞沒有深度的話都會讓人覺得沒有味道。下面我把所聽到的這些與北京城有關的歌曲做一個匯總。
有的歌曲雖然名字含有北京或與北京有關的地方,但是通篇看不到一點與北京有關的歌詞,這樣的歌曲就不做收錄了。我將這些歌曲分為如下幾類描述:描述北京的發展、描述北京城的風景、描述北京的人文、描述在北京的情感經歷。
01描述北京發展的歌曲
《北京歡迎你》首推《北京歡迎你》,這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倒計時100天之際,由北京奧組委推出的一首由100名歌星演唱的奧運主題歌,林夕作詞,小柯作曲。
這首歌採用民謠形式,不但用熱情的音符表達北京奧運到來時人們喜悅的心情和對北京奧運客人的歡迎之意,還表現了華人音樂人熱情歡迎世界各地的友人到北京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積極姿態和真摯感情。此外,在音樂電視裡這首歌曲還融入了北京很多地標景觀,具有了濃厚的北京特色。選景不但體現北京的面貌,還展示北京乃至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
通過2008年奧運會,北京這座古都以全新的面貌向全世界展現,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發展和日益強大。
《北京的橋》
蔡國慶的成名曲,1990年北京春節晚會曲目。歌曲誕生的九十年代,正是北京飛速發展的年代。環線、立交橋、CBD等一大批新名詞出現,有人用「巨大的工地」來形容當時建設中的北京。現在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當時確實代表了北京的發展。
歌詞裡描述了十七孔橋、高梁橋、金水橋、盧溝橋、三元橋、安貞橋等,以及立交橋和過街天橋,形象而藝術地歌頌了當年北京的新風新貌。
《北京 Long Stay》
由袁泉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旋律輕鬆歡快,歌詞朗朗上口。MV中袁泉背著一個小包拿著相機逛著北京城收穫著幸福與開心。歌詞中描繪北京的地方如下:
密雲裡看見晴天
朝陽公園夕陽最美
南鑼鼓巷的夜常飄著爵士樂
柳蔭街上楊絮飛
後海無浪人如潮水
三眼井五顆松七賢村九仙廟
還有很多地方等著我去探險
《北京城》
徐子洺的《北京城》的曲調有很濃重的京味兒,二胡伴奏讓歌曲的民族風更加強烈。既表現出北京城歷史的輝煌,又表現出當今祖國繁榮發展的景象。摘取歌詞如下:
輝煌的故宮,蜿蜒的長城,重簷的鼓樓,數不盡名勝;
林立的高樓,便利的地鐵,閃爍的霓虹,不夜的城市。
02描述北京城風景的歌曲
《讓我們蕩起雙槳》
作為從60後到90後的幾代人兒時最熟悉的歌曲之一。這首歌1955年就創作出了,當時是作為影片《祖國的花朵》主題曲,喬羽先生作詞,劉熾先生作曲。我感覺任何一首兒童時代的歌曲都難以超越《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境界,在每個人童年的內心打上深深的烙印,讓我們一生難以忘懷。讓我們重溫一下歌詞:
讓我們蕩起雙槳
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
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聽著歌仿佛置身於北海公園,能夠感受到水面,能夠感受到白塔,也能感受到周圍的一草一木。
《故鄉是北京》《故鄉是北京》創作於1987年,由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的國家一級作曲家姚明作曲,著名藝術家閆肅老師作詞,最初由李谷一老師演唱。朗朗上口的歌詞描繪了北京城的風貌,加上京腔京味兒的曲風,讓歌曲風靡全國。
歌詞寫出了北京城的風貌,也寫出了每一個北京人對京城的眷戀。
天壇的明月,北海的風 ,
盧溝橋的獅子,潭柘寺的松。
唱不夠那紅牆碧瓦太和殿,
道不盡那十裡長街臥彩虹 。
這些都代表了幾代人對京城的情懷,正如歌中所說:走遍了南北西東,也到過了許多名城,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
03描述北京城人文的歌曲
《北京城》
演唱者趙凱的《北京城》創作於2006年。這首歌曲風明快,典型的現代流行歌曲曲風。來看部分歌詞:
頤和園夏日的波光,
那年的船上,
有一段口琴代替了誰划過的木船槳;
四合院兒的奶奶補衣裳,
用歲月作針腳貼身安詳,
我偶爾聽見雪糕車的叫賣,
冬雪秋雨來去多匆忙。
《探清水河》
這首是北京小曲,流行於北京市海澱區火器營村的敘事歌,講述了清末民初發生在火器營村的一個類似孔雀東南飛的愛情悲劇。創作年代是清末民初的時候,這首小曲在沉寂了多年後,由郭德綱再次拿出,重新風靡民間,也讓清水河再次進入了民眾的視野。在歌曲流行後很多朋友都到清水河去遊玩,去探尋曾經的往事。
《北京小妞》
聽過這首歌並看過同名電影的朋友一定和本人同屬一個時代。《北京小妞》於1991年上映,講述的是金京是在流氓的威脅下,剛剛得到的捐款被流氓搶走。金京於是向一位神秘的老者學習了神功,用此神功她不僅大顯身手抓了不少非法分子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這個影片,雖然已經不屬於這個時代,但是可以從影片中看到老北京的人文風貌。該片的主演曾經是青澀的「小妞兒」如今已屬不惑之年,她就是和吳奇隆有過一段短暫婚姻的馬雅舒。歌詞如下:
北京小妞果然風流,
人小志大不犯愁,
北京小妞果然風流,
路見不平就敢鬥。
只知春夏不知秋,
美好的一切我追求,
英姿颯爽闖世界,
不到頂峰不回頭。
歌詞雖短,卻寫出了北京姑娘的「局氣」。
《前門情思大碗茶》同《故鄉是北京》一樣,姚明作曲,閆肅作詞,李谷一演唱。歌曲發行於1996年,獲得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
該歌曲的創作背景來源於在北京前門火車站喝的大碗茶。有一年,一批返城的知青回到北京,閻肅下了火車,走在前門火車站,炎熱的天氣讓前門樓前的一個露天小茶鋪顯得格外親切,簡單的一個大案板,擺著一溜兒大茶碗,黃黃的茶湯,一口翻將在肚,又解渴又便宜,透著一股子親切勁兒。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劉曉慶在節目上翻唱這首歌,當時劉曉慶穿著一身馬褂,戴著瓜皮帽,手裡拿著摺扇,形象一副清朝公子的打扮。當時她唱的也很好,唯一一個瑕疵是在一個秀摺扇的動作中不小心將摺扇掉在了地上。
高高的前門
仿佛挨著我的家
一蓬衰草
幾聲蛐蛐兒叫
伴隨他度過了那灰色的年華
吃一串兒冰糖葫蘆就算過節他一日那三餐
窩頭鹹菜麼就著一口大碗兒茶
曲調悠揚婉轉,歌詞親切,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兒時街邊兒的茶水攤。
《鐘鼓樓》
何勇,魔巖三傑之一,中國搖滾樂的代表人物。1994年香港紅磡那場名為「中國搖滾新勢力」的演唱會將魔巖三傑帶到了中國搖滾的巔峰。
可惜曾經的三傑最後張楚「死」了,何勇瘋了,竇唯成仙兒了。但是何勇的音樂成就是不可磨滅的。這首《鐘鼓樓》描繪了在北京城的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也描繪了京城的美。
單車踏著落葉看著夕陽不見,
銀錠橋再也望不清 望不清那西山,
水中的荷花 它的葉子已殘,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燈談判。
04描述在北京的情感經歷
《北京一夜》首推《北京一夜》,陳昇的經典曲目之一,創作於1992年。這首歌裡面加了京劇的唱腔,這是一首流行樂與國粹京腔的完美典範。
陳昇當時去北京的百花街錄音棚給電影寫配樂,但他與編曲人李正帆卻始終不能找著感覺。碰巧一天兩人在路邊吃涮羊肉,當時陳昇已經想好要打包回臺灣了,一邊懊惱一邊用閩南話哼出「為何在北京」,像極了英文的「One night in Beijing」的發音。坐在一邊的李正帆大叫好,而陳昇卻以為他開玩笑罵道,「去死吧」,最後在李正帆的強烈要求下兩人回錄音棚將簡單的幾個小節轉化成一首經典之作。
《北京 北京》汪峰創作於2007年,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片頭曲。這首歌引起了太多生活在北京的人們的共鳴,無論是北京人,還是外地人都對這首歌深有感觸。汪峰滄桑的聲音與優美的曲調完美融合。歌詞中的隱喻意味十足,深受人們喜歡,給人們強大的心理感受,真實唱出北漂一族的心聲。
後來出現了很多描寫類似情境的歌曲,和《北京 北京》比起來就顯得如同白水,具體有哪些歌我就不列舉了。
《北京秋天的黃昏》
小柯創作。雖然描寫了分手的痛楚,但是整體曲風稍顯明快,仿佛是對一段感情的內心獨白,雖然刻骨銘心卻已經釋然。
《北京愛情》
同樣是小柯創作,作為《北京愛情故事》的片尾曲。小柯的歌聽起來總是讓人感到深邃,很容易被帶到歌中的情境。歌曲開頭和結尾都寫到:又是個霧霾的北京,2014年的時候正是北京霧霾比較嚴重的時候,那時候霧霾的天氣確實讓人的情緒很低落,聽著歌也能夠勾起那時的一些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