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撰稿,晚上在酒吧當脫口秀演員,這是28歲美國姑娘卡莎·帕塔爾的生活。雖然在常人看來,科學家和脫口秀演員反差極大,但帕塔爾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它們之間的差別沒那麼大。」
卡莎·帕塔爾
4年前,帕塔爾創建了「首都華盛頓科學喜劇會」,定期舉辦「科學喜劇」表演。她和其他一些科學界同行搖身一變成為脫口秀演員,用講笑話、說雙關語等方式逗觀眾開心,在幽默中加入科學元素,這種「用知識講段子」的方式成為華盛頓脫口秀界的一股清流。
帕塔爾來自一個印度裔家庭,在波士頓大學讀碩士期間,她加入當地一個喜劇俱樂部,參加了脫口秀課程,很快開始登臺表演。「我有一種微妙的幽默感,很多人不會把我和一個脫口秀演員聯繫在一起,因為在不熟的人面前,我是個安靜內向的人。聽說我在表演脫口秀,很多人會大吃一驚,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經常不按常理出牌。」
在表演脫口秀時,帕塔爾會講一些家庭和個人的趣事,也會拿自己的印度裔身份開玩笑,但她更愛講科學笑話,希望以科學喜劇的形式激發觀眾對科學的熱愛。她會拿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火箭失敗說事兒:「幾年前,SpaceX發射火箭,火箭離開地球大氣層時爆炸了……但按NASA的說法,這不是失敗,而是一次『非正常』發射。這麼說的話,我上周去了一場『非正常』約會,我的約會並沒有失敗,因為男方根本沒出現。」
怯場從來不是帕塔爾擔憂的問題,她在高中時有豐富的演講與辯論經驗,自己寫演講稿,多次贏得全國性演講比賽。她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寫出原創的搞笑段子,「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逗人樂的方式有很多,我自己更喜歡有點真實性的段子。」為此,帕塔爾每周都會花時間練習和測試新段子,她還在博客上以喜劇的方式記錄最近的新聞和自己的經歷。
卡莎·帕塔爾在表演脫口秀。
作為脫口秀演員,帕塔爾很受觀眾喜歡。她有三個哥哥,小時候,他們沒少搞惡作劇耍她,帕塔爾覺得他們可能是最難取悅的觀眾。如今,哥哥們都聽過她的脫口秀,而且都被逗樂了。
「生活會把你帶向很多意想不到的方向,脫口秀很有趣,我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我願意接納。」她說。
卡莎·帕塔爾曾在TED演講。
帕特爾不是唯一一個表演脫口秀的科學工作者。30歲的香農·奧德爾正在申請美國康奈爾大學韋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神經醫學博士,她在紐約舉辦了一場名為《科學醉了》的脫口秀表演。在她看來,科學和喜劇有很多共同點,「兩者都要觀察世界,並與觀眾分享觀察的結果。」
奧德爾說,笑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交友和構建社交網絡時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當你和他們一起笑時,人們在這種環境中會更容易接受科學知識。」
在臺上表演的香農·奧德爾。
除了脫口秀,奧德爾還利用自己的專長,以視頻形式向網友展示大腦在各種刺激下會發生的變化,從遭遇分手、見到小貓,到喝酒後的狀態,這個視頻的點擊量達到了50萬。
「對科學家來說,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談論他們的研究再好不過了,他們畢竟是科學領域的專家。」奧德爾說,雖然不是人人都能以喜劇的方式來呈現,「但把科學變得娛樂化一些是有價值的,只要不犧牲科學的嚴謹性就可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