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演員的戲劇人生②:當我成為「外賣騎手」 段子就好笑起來

2020-12-12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蔡師傅初次接觸脫口秀是在零幾年,地點也很特別,是在一家不知名的網吧中。

國人對於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的初印象大多來源王自健的《今晚80後脫口秀》,或者之後讓李誕、池子走紅的《吐槽大會》。但早在1990年,香港演員黃子華就從西方將這種表演藝術引入華人社會,並取名「棟篤笑」,因為當時中文並沒有「stand-up comedy」的任何譯名。

有趣的是,「棟篤笑」在20多年後成就了另一位脫口秀演員。要不是蔡師傅在無意中翻看到黃子華的視頻,也許不會有他後來與脫口秀的淵源。時至今日,黃子華依舊是蔡師傅最喜歡的脫口秀演員。

從Jc到蔡師傅

2014年,身陷創業壓力的蔡師傅開始迷上脫口秀,並將其作為釋放壓力的方式。

當然,彼時蔡師傅也是為頗具表達欲望的文藝青年。生活中諸多的不如意,感情生活的起伏,以及事業的停頓,急需一扇窗口去釋放。2016年,蔡師傅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脫口秀愛好者,每個人準備了幾分鐘的內容,選了個咖啡廳完成了自己的「脫口首秀」。「我記得當時來了20多個觀眾,都是表演者找的朋友——我找的最多,我起碼請了10多位朋友來撐場子。」

沒有梗,不好笑,只是表達觀點,這是蔡師傅對3年前自己表現的評價。當時蔡師傅的脫口秀藝名還叫「Jc」,是Joe Cai的縮寫,來源於他的英文名和中文姓。在沒有樣板、沒有教材、沒有場地,甚至沒有演員的20016年,成都脫口秀市場起步一度十分艱難。

但比成都脫口秀市場更讓蔡師傅洩氣的是,不管是來自廣西的地域黑梗,還是與前女友的俗套劇情,這些「入門級」的段子,都沒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反響。本地的脫口秀演員羅丹曾在一篇文章評價到蔡師傅「姿態高」,甚至在冷清的演出結束後直接退出了演員群,「不知道是在氣自己,還是氣觀眾」。

成年人總要為生計奔波,脫口秀不僅不掙錢,有時演出的來迴路費都要倒貼,所以蔡師傅的脫口秀生涯曾一度暫停。但擱淺不下對脫口秀的喜愛,又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現在過載俱樂部的主理人。「從2017年秋天開始,我一邊組織演出,一邊自己也上臺練。」蔡師傅說這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因為他再不上場,真的就沒有演員了。

蔡師傅的轉變似乎是從2018年開始的。在那一年,他開始認可自己脫口秀演員的身份,正式將藝名改為「蔡師傅」,段子也變得愈發好笑。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開始「炸場」。在同行的脫口秀演員看來,蔡師傅「段子」變得好笑的標誌性事件是,他開始講述自己外賣騎手的經歷。

從脫口秀演員到外賣騎手

蔡師傅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從脫口秀演員到外賣騎手的「傳奇」經歷。因為這兩種身份反差太大,因此不少的媒體找到蔡師傅,將其作為噱頭和新聞點。「我不喜歡這樣。」蔡師傅頗有些無奈。

今年8月,蔡師傅以開場嘉賓的身份亮相了一場脫口秀商演。值得一提的是,那場演出的神秘嘉賓是李誕。蔡師傅在接受一家媒體的採訪時提到了這段經歷,對方反問:那你第二天還要去送外賣嗎?蔡師傅回了句當然,之後出現了類似「前一天與李誕同臺,第二天還要送外賣」的標題。其實,無論是脫口秀還是文章,觀眾總喜歡這樣的反差。

蔡師傅開始送外賣是在2017年底,創業留下的資金虧空,以及脫口秀前景的黯淡無光,都是要面對的現實。送外賣辛苦,但總歸收益不錯,蔡師傅很快月入過萬,還獲得了「鑽石騎士」稱號。而其中的奇葩經歷,正好成為脫口秀的素材。

「有一次送餐路上,接到顧客電話,對方是個女生,說:『我看地圖上,你怎麼離我越來越遠啊?』聲音還有點委屈。我一下慌了,我前女友分手也是這樣說的,你好像離我越來越遠了。」蔡師傅講到這裡時也會微微停頓——因為他知道觀眾會笑。

相關焦點

  • 脫口秀女演員吳鳳蝶:段子源於生活,有共鳴才好笑
    2016年在上海看過一場脫口秀演出後,便喜歡上了這種表演形式,並一頭扎進了這個行當,成為了一名脫口秀演員。如今,她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有更多人加入脫口秀行業,並且把它當成事業去做。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不苟言笑的人,卻是成都脫口秀圈子裡為數不多的女脫口秀演員。吳鳳蝶原本在一家公司擔任服裝品牌管理培訓師,2016年被外派到上海工作。一天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上海的脫口秀演出信息,連看了幾場演出後,她對脫口秀產生了興趣。「就覺得很有意思,演員們也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當時我就萌發了想上臺表演的想法。」
  • 脫口秀「一姐」思文:格致悲涼的生活,煉寫好笑的段子!
    她成為脫口秀「一姐」,並不只是「睡了首席編劇程璐」這麼簡單,更多的是咀嚼生活的殘酷,把它們寫成段子,再輔以女性視角打開。在剛播出的《脫口秀大會》2上,她又創造了「兩行獨立的淚水」梗。她說自己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閨蜜選擇了大款,她選擇了沒房沒車的程璐,「但我不後悔,每次想到這些,我都會流下兩行獨立的淚水。」
  • 脫口秀演員月入1500,這是「段子」還是現實?
    最初,幾乎和所有的脫口秀演員一樣,他在一個微信的小程序上點擊了「我要上臺」,上傳了自己的段子,就開始了自己「開放麥」的表演……圖說:何廣智在《脫口秀大會》中的表演 網絡圖所謂「開放麥」,差不多就是脫口秀交流和訓練的俱樂部。在這裡,任何人都可以創作,並通過長期磨練成為脫口秀演員。
  • 成都脫口秀素描:假如生活和你開玩笑 你就講個段子給它聽
    2天裡,8場單口喜劇、2場sketch(短劇),2場樂隊演出,2場脫口秀拼盤。成都脫口秀演員上了主力去熱場,武漢、重慶、西安的脫口秀演員來客串,《吐槽大會》第三季成員呼蘭、2016年中國脫口秀戲劇季冠軍石老闆等10多位國內知名脫口秀選手坐鎮。
  • 脫口秀演員:冒犯自己是最好的
    白天,他們各自在職場上打拼;入夜後,他們褪去身上的職業光環,和素未謀面的人擠在一間小屋裡,分享著各自的人生故事。他們中有脫口秀新人,也有已經講了好幾年的「老油條」。在一些明顯講「垮」了的片段後,臺下還是會傳來一兩把突出而洪亮的笑聲。「演員最需要的就是觀眾的笑,觀眾笑得越開心,演員就越自信,觀眾比演員更重要!」場下的一位觀眾小謝說。
  • 想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你只需要……
    「有沒有創作過帶蘇州特色的段子?」「作為蘇州人我要說,並沒有,挺可惜的。」以上無釐頭問答就來自上8月15日情調蘇州「一日店長」活動現場。本次活動,我們邀請了蘇州本土脫口秀品牌「來噻喜劇」的常駐演員韓大狗作為新任「店長」。
  • 脫口秀大會:李雪琴與老闆兩情相悅,這是我今年聽最好笑的梗
    之前還寫過張博洋,這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脫口秀演員。但是,也很遺憾,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張博洋沒有退賽,他被淘汰了。我也接受不了。後來,我又很喜歡那個眼睛帶星星的浙傳鍾漢良豆豆,喜歡聽他講外婆如何撩公園裡的老大爺,他那眉飛色舞的樣子,鐵定是外婆真傳。但是,也很遺憾,豆豆也被淘汰了。
  • 楊笠被舉報,思文的段子被當反面教材,女脫口秀演員到底怎麼了?
    之前思文靠著講婚姻那些事火了起來,很多人都質疑她:「把夫妻之間那些事搬到檯面上來說,這樣真的好麼?」看到思文離婚了,這些人便得意洋洋:「我就說吧,她這樣有人要才怪呢!」從思文到楊笠,相信大家不難看出,這一屆的觀眾對女脫口秀演員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內容一般就說人家沒有天賦,內容尖銳有觀點輸出,他們又覺得自己被冒犯到了。脫口秀演員是否該將身邊的故事當成素材?
  • 《脫口秀大會》前六5個來自東北,加沈騰羅永浩,東北人太好笑了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完美收官,這個決賽我給滿分。3個小時的節目真的讓人笑裂了。6個演員沒有一個「垮」的,領笑員比選手更好笑,最搞笑的還是那個無釐頭的頒獎典禮,非常過癮。這才是喜劇,誰拿冠軍重要嗎?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過、笑過。
  • 像脫口秀演員一樣,幽默說話
    幽默的天賦少有,而豁達的人生態度可以訓練。以下4個方式可以讓你的語言幽默起來:一、幽默=悲劇+時間這個公式背後的邏輯是:經過時間的發酵,總有一天我們能夠用一種抽離、調侃的眼光重新看當時的困境。當你能過坦然地將自己的痛苦講給別人聽,別人能放心地從中感到優越感和幽默。雙方都能笑出來的時候,你也就豁達了。梁海源曾經講過一個買和田玉被騙的段子。
  • 線下脫口秀演員:段子背後都是孤獨,追夢艱難卻執著
    2018年6月9日,他參加了北脫舉行的招新大會,在這次大會上,他遇到了他的面試官,也是後來手把手帶他入門的資深脫口秀演員,田壟。肖然講了三分鐘的原創段子,並且成為當場面試者中的最高票得主。而比肖然早一年入行的脫口秀演員沈清也用「偶然」形容自己與脫口秀的相遇。
  • 線下脫口秀:小劇場中的喜劇人生
    「其他的無所謂,我都能給你教出來。」田壟說,「只要你不是來玩票的就行。」從「北脫」到C+,脫口秀既是田壟的職業生涯,也是生活樂趣。曾經有一個其他俱樂部的脫口秀演員,在演出時講過這樣一個段子:「你們(觀眾)今天來是為了消遣,但是此時此刻我正在上班。你們其實是在看我上班。」田壟不太喜歡這個段子,即使它在彼時彼刻的場景裡聽上去很好笑。
  • 「斜槓女孩」的段子人生
    她們,分布在中國大大小小的脫口秀劇場,她們,不屬於從業的大多數,幽默的表現形式不一,卻把生活過成了不同於普通人的精彩段子人生。 2017年,普拉斯從成都體育學院畢業,結識了一個叫做蔡師傅的外賣小哥,當時他正在過載俱樂部兼職講脫口秀。蔡師傅說,普拉斯身上有種懟人的氣質,言語間的攻擊性,令聽者抓牆上癮。「蔡師傅邀我入夥,我問這能帶給我什麼,當然什麼也沒有,他上下打量我一番,開玩笑地說道『至少能讓你出門』。」 蔡師傅所在的過載俱樂部的演員都是兼職,他們歡迎所有的演員。
  • 用段子笑點稀釋生活痛點:中國脫口秀十年,它真的「紅」了嗎
    「當你坐在這裡,看著臺上的表演,聽著段子,忘了沒交房租,忘了沒還房貸,忘了跟男女朋友吵架……能從現實生活中逃離出來,享受一段短暫的純粹歡樂的時光,那我們就沒白折騰。」美式喜劇短視頻平臺「混逗騾」的創始人張海洋這段話概括起來,就是「幽默是剛需」,它可以通過共鳴幫我們消解掉一部分生活的殘酷,即便它只是片阿司匹林。
  • 脫口秀演員池子的傲慢與偏見
    圖/@_一條更新 在楊笠的「普通又自信」「男人的底線」段子之後,有一名男性脫口秀演員急得跳腳了。他發微博指責楊笠的作品「不是脫口秀該有的樣子」,並在受到網友的批評之後,放出了一段脫口秀視頻以作回應。鑑於觀看這場一點都不好笑的「脫口秀」(不好笑還算脫口秀嗎?)需要承擔較大的精神損失,我決定舍飯取義,來吐槽這長達14分鐘的車軲轆話。
  • 《脫口秀大會3》結束了,但喜劇綜藝好不好笑的爭議還沒完
    有的選手能讓人歡呼雀躍,但看完就忘了;有的段子則可以反覆回味,何廣智就是如此。周奇墨同樣屬於此類。雖然「三進三出」讓人覺得他「行業OG」的概念有點名不副實,但「現在就是很後悔」「又要復活我嗎」等信手拈來的現場「接梗」能力,著實能看出他的實力所在。
  • 如何評價《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第七期?和各位脫口秀演員的表現?
    首先,這期的house段子都好過淘汰斯文那期。我覺得寫段子就是需要這種真實經歷的共情。Rock現在專注走暗黑人設了,段子也還可以,就是老挖掘陰暗面的樣子。小卉淘汰感言真的很好看,清新!她喪喪的氣口也是獨一份的。不過有時候相得益彰,但有時候想弄點表演,表演痕跡會太過明顯,跟本身氣質格格不入。
  • 當一個脫口秀演員決定接受心理諮詢
    脫口秀是個舶來品,對於國內普通觀眾來說,它就是講講笑話,逗大家哈哈一樂的表演——爭辯脫口秀表演和馬三立相聲之間的高下,沒多大意思。對於從業者來說,脫口秀無需定義,如何「好笑」也只是個技術問題。困擾並激勵每個喜劇演員的深層動力,是他的表演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意義在哪裡?焦慮、煩惱,起自思考。
  • 「脫口秀女王」思文:幽默的不是我,是生活
    不停地會有人留言說,「導演組真是瞎了眼」,「別再說你是陝西人給我們丟臉了」,「你知不知道你長得很噁心」……我從來沒有在生活中遇到一個人如此評價我的相貌,想不明白為什麼一上臺我就變成了一個長得噁心的人,我看了一下視頻,確實也挺噁心的,不能怪人家。我心想,脫口秀演員真是太難了,既要講得好笑,還要長得好看。
  • 杭州搞脫口秀的都是什麼人?設計師、銀行櫃員、咖啡館老闆……
    我的朋友李俏,是一個愛看戲劇的觀眾,去年年底,抵不住朋友圈的刷屏,終於買票去看了一場脫口秀的演出。「80元,我還是第一次在民宿裡看演出,事後主辦方還給我們觀眾和藝人一起拉了個群,希望大家能提提建議。」李俏的建議有點「狠」,「一點都不好笑。」怎麼個不好笑?「有個演員是北方人,他就換湯不換藥用了個關於老人的段子,把地點換成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