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孩子就如同白紙一般,想要讓這白紙畫上什麼絢麗的顏色都是依靠父母的管教。一個孩子的修養需要從小抓起,家庭教育很大程度都在影響著一個孩子的性格以及行為舉止。家庭教育的學問很深,需要我們用一生去探索並且學習,慢慢地孩子會變成和父母類似的人或者成為父母想要的模樣。每對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這也和父母的理念有關。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方式,帶出來的孩子也各有各的出色。
不說普通人的教育方式,今天就來說說明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平常我們經常說的教育方式有"圈養"和"散養"這兩種,那這兩種方式帶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呢?其實看看明星孩子的差別就會有一定的了解了,當然這其中的結果可不止是教育方式決定的,比如家庭氛圍,周圍環境,學校教育等等也是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首先談談鄧超的兒子,他選擇的是"散養"的方式,兒子的小名叫做等等,今年9歲了。那麼散養到底是怎麼個養法呢?在等等的成長之中,鄧超十分尊重兒子的興趣愛好,對於他的愛好幾乎都會想辦法滿足,為其提供資源。這對父子的相處模式就像是朋友有一般,一起玩耍,一起做你各種快樂的事情。鄧超有空的時候會就會帶兒子去運動,陪伴兒子打球、騎車、爬山,就算是畫畫他也甘願當作孩子的畫板,他的家裡也專門有一堵專門給孩子塗鴉的牆壁。他的這種方式讓等等儘可能釋放天性,保持童真,等等也成為了一個活潑開朗的鄰家男孩。
再來看看蔡國慶的兒子,小名叫作慶慶,今年也是9歲。慶慶長得非常帥氣,完全遺傳了爸爸的氣質。蔡國慶對兒子選擇的是"圈養"的方式。平時間他對待慶慶非常的嚴格,要求兒子要認真學習,而且兒子能夠自由玩耍的時間遠遠少於同齡人。他很注重慶慶的閱讀,要求他要有讀書的習慣以及興趣,用來修身養性。除此之外,他還培養慶慶畫畫、下棋等興趣。小小年紀慶慶就已經博覽群書,還是圍棋高手,在畫畫和唱歌方面也表現得很出色,妥妥的一位文武雙全的學霸。慶慶的性格看起來也很高冷和成熟,爸爸也為此感到驕傲。
現在看來不得不說這兩個孩子都很優秀,雖然說性格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很多網友也表示這樣體現了教育問題。其實養孩子並沒有什麼標準的模式,只要適合孩子才是最好的。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以及教育環境不一樣,個性愛好也有大的差別。這兩位父親只是根據孩子的特性找到了適合他們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能夠足夠優秀快樂。
那麼怎麼才能夠找到教育孩子的合適的方法呢?其實這也而需要父母慢慢地摸索,父母要多多關注孩子。
1、觀察孩子
要時常關注孩子,搞清楚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根據孩子所感興趣的事情父母對其加以引導。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多誇讚孩子,讓孩子對做一件事情有信心。
2、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和選擇。父母不要給孩子強加上自己的夢想,讓孩子幫助自己完成。強行給他們的道路不一定適合他們。尊重孩子的選擇才是正確的做法,讓孩子充分發揮才可能走往成功。
3、傾聽孩子的心裡話
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需要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樣孩子才會跟你說心裡話以及跟父母分享各種事情。如果父母一直不聽取孩子的意見,或者經常指責,那麼孩子就不會再向父母傾訴。父母聽到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才能對孩子所感興趣的事情和天分加以引導和鼓勵。
教育沒有標準的模式,父母要做更多的是要陪伴孩子長大,了解自己的孩子,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把這優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