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30日電 9月30日上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67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國慶中秋節期間保持臨戰狀態,做好應對緊急突發情況準備。強化流行病學調查,一旦出現人員感染情況,第一時間規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科學判定密切接觸人員。
高小俊介紹了首都國慶中秋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安排:
一是把好進出京關口,嚴防疫情輸入風險。
對進出京人員、車輛開展實時監測,及時發布群眾出行指引。
對風險人員持續開展監測預警,重點篩查經各口岸入境進京人員,嚴防境外輸入風險。民航、鐵路、公路客運等部門科學調配運力、動態調控流量,適當控制客座率,嚴格落實登機登車前和途中體溫檢測、健康管理、消毒防疫等措施,落實檢驗檢疫、醫學排查、分流轉送和全流程閉環管理要求。
繼續做好首都機場口岸每日入境人員規模監測調控。加強進京物流通道聯防聯控,全面監測冷鏈食品運輸企業、人員、車輛,從嚴排查管控風險貨物。
二是保持臨戰狀態,做好應對緊急突發情況準備。
加強早期監測預警,各醫療機構加強發熱、腹瀉等症狀監測,對發熱患者嚴格落實「1+3」篩查措施,按照診療規範進行診斷,第一時間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確診、疑似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
做好應急隊伍、物資、車輛等準備,推進三級綜合醫院、區域醫療中心和疾控中心裝備1小時內核酸快檢設備,滿足急危重症患者搶救需要。
遇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強化流行病學調查,一旦出現人員感染情況,第一時間規範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科學判定密切接觸人員。對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按照要求,嚴格實施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三是落實社區防控措施,突出抓好入境進京人員管理。
抓好社區常態化防控,落實核驗、登記等措施,加強社區防控知識宣傳、環境衛生整治、出租房屋和集體宿舍以及外來人員管理,以及來自高風險地區人員、新冠肺炎治癒者和解除醫學觀察人員等的健康監測。
四是加強物資貨源儲備。
加強物資供應和儲備,持續掌握口罩等防護和消殺產品生產儲備情況,高效快速調撥相關物資,妥善保障各項防控工作物資需求。發揮零售藥店監測「哨點」作用,嚴格落實實名登記等制度。持續監測醫用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疫苗等疫情防控藥械生產供應情況和藥店口罩銷售情況。
五是落實重點場所防控措施。
嚴格落實旅遊景區、機場車站、交通樞紐等人流密集區域以及商場超市、批發市場等經營場所疫情防控措施,根據人流量適時採取限流措施,做好環境消殺。
加強對冰凍類、冰鮮類食品倉儲、運輸等溼冷場所的風險防控,嚴格落實人員進出管理、個人防護、消毒等措施。
酒店、賓館落實入住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按75%限流開放演出場所、娛樂場所、電影院,市、區兩級圖書館、博物館等室內公共場所按照防控指引要求做好接待服務,落實分時段預約限流等措施,加強會展、演出等分時段預約、有序排隊和場內外客流疏導;加強等級旅遊景區、商業街、網紅打卡地等人流易聚集的區域、點位等高風險點排查。
各級各類學校堅持現有防控措施不變,本市教育系統師生員工堅持非必要不離京,確需離京的,嚴格履行報備程序,並做好每日健康監測,及時報告異常情況。
六是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有序開放旅遊場所。
落實旅遊場所限流措施,按75%限流開放公園、旅遊景區。嚴格落實誰組織、誰管理、誰負責要求,指導旅行社和相關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合理調控進京旅遊團隊規模,不接受14天內來自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入住酒店和鄉村民宿或進入景區遊覽。暫不恢復出入境旅遊業務。
高小俊強調,將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堅持「三防」「四早」「九嚴格」,嚴格落實四方責任,按照科學、精準、有效防控要求,加強和完善常態化應急防控機制,時刻保持臨戰狀態,堅決防範疫情反彈風險,讓市民群眾過一個健康、平安、歡樂、祥和的假期。(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