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之一,甚至將「之一」二字去掉也毫不誇張,就算放到天才輩出的整個唐代來看,他也是毫不遜色的。他給世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很多詩句我們都耳熟能詳。比如:「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等等。
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詩的大意
何謂「錦瑟」?「瑟」是古代的一種樂器,「錦」則是裝飾華美的意思。所以「錦瑟」就是指裝飾華美的瑟。雖然詩名為「錦瑟」,但這首詩並不是專為說這種樂器。了解李商隱的人都知道,他善於作無題詩,他的很多詩是沒有題目的,有的雖然有題目,但其實就是以詩的開頭幾個字為題,並不能代表整首詩的內容,這首《錦瑟》就是如此。
關於「錦瑟」有一個典故。古時候,天上的泰帝手下有一個仙女,名為素女。有一次,泰帝請素女鼓瑟,就是上面講到的錦瑟。這個錦瑟有五十根弦,中國古代的琴一般為五弦或七弦,箏是十三弦,琵琶是四弦,很少有五十弦這麼多的,所以錦瑟彈出來的聲音比所有的樂器都悲哀。正因為素女彈瑟的聲音太悲哀了,令聽了的人無不流淚不止,泰帝就把五十弦改為二十五弦。
從這個典故我們就可以看出,「錦瑟」兩個字是包含了很深的含義和複雜的感情在裡面的,因此第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就讓人引發很多聯想,也奠定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錦瑟為什麼無緣無故是五十弦呢?「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錦瑟的聲音如此悲哀,它的每一根弦的撥動都會引起人們對美好年華的追思。
「莊生曉夢迷蝴蝶」,這又引用了一個典故,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莊周夢蝶」的故事。李商隱在詩裡加了兩個字,一個「曉」,一個「迷」,給這個典故賦予了更加獨特的感情色彩。「曉」是天快亮的意思,「曉夢」就是天亮時分的夢,說明這個夢境很短暫,因為天一亮,人也馬上就要醒了。「迷」是痴迷、耽溺的意思,當他夢見自己化為蝴蝶的時候,十分痴迷這種美好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卻是短暫的、虛幻的,轉瞬即逝。
「望帝春心託杜鵑」,這還是典故。當我們讀李商隱的詩讀多了就會發現,李商隱十分喜歡用典,而且每每用得恰到好處,這也是李詩一個十分鮮明的特色。「望帝」是古代神話中蜀國的君主。他因為做錯了事情,主動禪位給自己的丞相,然後就走了。他人雖然離開了,但一直心系自己的國家,在死後變成一隻杜鵑,天天朝著故國啼鳴,一直叫到啼血。所謂「春心」就是指思念,望帝將自己的思念寄托在杜鵑身上,日日哀鳴。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兩句沒有典故,但也是有來歷的。古人傳說,每當月明之夜,蚌殼張開,以月華滋養珠光。所謂「珠有淚」,在《搜神記》中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意思是說,在南海外有一種鮫人,像魚一樣住在水裡,一直在紡織,他們的眼淚可以變成珍珠。這句詩的大意就是,滄海之上,明月如雪,珍珠在月光下映射出點點淚痕。藍田,即陝西的藍田山,是產玉的地方。「藍田日暖玉生煙」,意思是溫暖的日光照射在藍田山上,玉石籠罩在一片煙靄之中。
末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意思是,這種感情等到追憶的時候才感到悵恨嗎?其實當時就已經惘然了。
把每一句連起來,全詩的大意就是:錦瑟為什麼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讓人追憶那美好的年華。莊周痴迷於夢中的蝴蝶,卻轉瞬即逝。望帝將思念寄託於杜鵑,日日哀鳴。滄海的明月下,珍珠泛著淚光。藍田的暖陽中,玉石升起青煙。這種感情等到成為追憶的時候才悵恨嗎?其實當時就已經十分惘然。
二、詩人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上面只是談了對《錦瑟》字面意思的理解,那麼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古人作詩都是要抒情言志的,每首詩都是有所指的,比如李白的《靜夜思》說的是對故鄉的思念,杜甫的《春夜喜雨》說的是春雨降臨時的喜悅。反觀李商隱的這首詩,引用了很多典故,每句話都蘊含深意、意境優美,讀來讓人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但是到底所為何事、所指何人,作者沒有明說,他人更無法索解。梁啓超就曾說,這首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
對於這個問題,許多詩論家進行了研究,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4種。
第一種,「悼亡」說,認為《錦瑟》是詩人為了悼念妻子王氏而作。李商隱曾經作過很多悼念妻子的詩,其中一首《房中曲》就有詩句說「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說的是,我回來時人已經不在了,但是她彈過的錦瑟還在家裡,錦瑟留存的時間比人的生命還要長久。這兩句詩,就是很多人猜測《錦瑟》是悼亡詩的緣故。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是李商隱讚美妻子的明眸和姿色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是化用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的典故。
第二種,「黨爭」說。熟悉李商隱的人都知道,他年輕時師從令狐楚,在令狐楚的推薦下考中了進士,然後娶了王茂元的女兒。這兩個人,前者是牛僧孺一黨的人,後者則是宰相李德裕一黨的人。正因為此,李商隱在兩黨中都不受待見,仕途十分坎坷。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滄海月明珠有淚」指的是李德裕死在崖州的事。李德裕在黨爭中失敗,被貶崖州,並在此終老。「藍田日暖玉生煙」則是說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令狐綯官至宰相,這句詩就是形容令狐綯仕途像藍田山一樣崇高。
第三種,「青衣」說。青衣,即婢女。這種說法認為,「錦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的名字,這首詩說的就是李商隱與這名婢女的愛情故事。
第四種,「自慨」說,即李商隱借這首詩來慨嘆自己的遭遇。這種說法認為,「莊生曉夢迷蝴蝶」是代表李商隱對仕途的夢想,「滄海月明珠有淚」是李商隱以「滄海遺珠」的悲傷來自喻。
三、悅讀君的看法
以上種種說法,各執一詞,都沒有十分充分的理由和證據。在悅讀君看來,似乎第四種更加可信一些,因為第一、二種說法太過牽強,第三種說法則有演義的嫌疑,所以第四種更加可信。但不管真相如何,都不影響這首詩的經典和卓越,因為我們即便不能理解它的真意,也依然被它深深打動,這也正是它能流傳千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