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一首詩,無人解其真意,卻依然流傳千古

2020-12-17 詩詞悅讀君

李商隱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之一,甚至將「之一」二字去掉也毫不誇張,就算放到天才輩出的整個唐代來看,他也是毫不遜色的。他給世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很多詩句我們都耳熟能詳。比如:「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等等。

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詩的大意

何謂「錦瑟」?「瑟」是古代的一種樂器,「錦」則是裝飾華美的意思。所以「錦瑟」就是指裝飾華美的瑟。雖然詩名為「錦瑟」,但這首詩並不是專為說這種樂器。了解李商隱的人都知道,他善於作無題詩,他的很多詩是沒有題目的,有的雖然有題目,但其實就是以詩的開頭幾個字為題,並不能代表整首詩的內容,這首《錦瑟》就是如此。

關於「錦瑟」有一個典故。古時候,天上的泰帝手下有一個仙女,名為素女。有一次,泰帝請素女鼓瑟,就是上面講到的錦瑟。這個錦瑟有五十根弦,中國古代的琴一般為五弦或七弦,箏是十三弦,琵琶是四弦,很少有五十弦這麼多的,所以錦瑟彈出來的聲音比所有的樂器都悲哀。正因為素女彈瑟的聲音太悲哀了,令聽了的人無不流淚不止,泰帝就把五十弦改為二十五弦。

從這個典故我們就可以看出,「錦瑟」兩個字是包含了很深的含義和複雜的感情在裡面的,因此第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就讓人引發很多聯想,也奠定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錦瑟為什麼無緣無故是五十弦呢?「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錦瑟的聲音如此悲哀,它的每一根弦的撥動都會引起人們對美好年華的追思。

「莊生曉夢迷蝴蝶」,這又引用了一個典故,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莊周夢蝶」的故事。李商隱在詩裡加了兩個字,一個「曉」,一個「迷」,給這個典故賦予了更加獨特的感情色彩。「曉」是天快亮的意思,「曉夢」就是天亮時分的夢,說明這個夢境很短暫,因為天一亮,人也馬上就要醒了。「迷」是痴迷、耽溺的意思,當他夢見自己化為蝴蝶的時候,十分痴迷這種美好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卻是短暫的、虛幻的,轉瞬即逝。

「望帝春心託杜鵑」,這還是典故。當我們讀李商隱的詩讀多了就會發現,李商隱十分喜歡用典,而且每每用得恰到好處,這也是李詩一個十分鮮明的特色。「望帝」是古代神話中蜀國的君主。他因為做錯了事情,主動禪位給自己的丞相,然後就走了。他人雖然離開了,但一直心系自己的國家,在死後變成一隻杜鵑,天天朝著故國啼鳴,一直叫到啼血。所謂「春心」就是指思念,望帝將自己的思念寄托在杜鵑身上,日日哀鳴。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這兩句沒有典故,但也是有來歷的。古人傳說,每當月明之夜,蚌殼張開,以月華滋養珠光。所謂「珠有淚」,在《搜神記》中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意思是說,在南海外有一種鮫人,像魚一樣住在水裡,一直在紡織,他們的眼淚可以變成珍珠。這句詩的大意就是,滄海之上,明月如雪,珍珠在月光下映射出點點淚痕。藍田,即陝西的藍田山,是產玉的地方。「藍田日暖玉生煙」,意思是溫暖的日光照射在藍田山上,玉石籠罩在一片煙靄之中。

末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意思是,這種感情等到追憶的時候才感到悵恨嗎?其實當時就已經惘然了。

把每一句連起來,全詩的大意就是:錦瑟為什麼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讓人追憶那美好的年華。莊周痴迷於夢中的蝴蝶,卻轉瞬即逝。望帝將思念寄託於杜鵑,日日哀鳴。滄海的明月下,珍珠泛著淚光。藍田的暖陽中,玉石升起青煙。這種感情等到成為追憶的時候才悵恨嗎?其實當時就已經十分惘然。

二、詩人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上面只是談了對《錦瑟》字面意思的理解,那麼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古人作詩都是要抒情言志的,每首詩都是有所指的,比如李白的《靜夜思》說的是對故鄉的思念,杜甫的《春夜喜雨》說的是春雨降臨時的喜悅。反觀李商隱的這首詩,引用了很多典故,每句話都蘊含深意、意境優美,讀來讓人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但是到底所為何事、所指何人,作者沒有明說,他人更無法索解。梁啓超就曾說,這首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

對於這個問題,許多詩論家進行了研究,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4種。

第一種,「悼亡」說,認為《錦瑟》是詩人為了悼念妻子王氏而作。李商隱曾經作過很多悼念妻子的詩,其中一首《房中曲》就有詩句說「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說的是,我回來時人已經不在了,但是她彈過的錦瑟還在家裡,錦瑟留存的時間比人的生命還要長久。這兩句詩,就是很多人猜測《錦瑟》是悼亡詩的緣故。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是李商隱讚美妻子的明眸和姿色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是化用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的典故。

第二種,「黨爭」說。熟悉李商隱的人都知道,他年輕時師從令狐楚,在令狐楚的推薦下考中了進士,然後娶了王茂元的女兒。這兩個人,前者是牛僧孺一黨的人,後者則是宰相李德裕一黨的人。正因為此,李商隱在兩黨中都不受待見,仕途十分坎坷。

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滄海月明珠有淚」指的是李德裕死在崖州的事。李德裕在黨爭中失敗,被貶崖州,並在此終老。「藍田日暖玉生煙」則是說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令狐綯官至宰相,這句詩就是形容令狐綯仕途像藍田山一樣崇高。

第三種,「青衣」說。青衣,即婢女。這種說法認為,「錦瑟」是令狐楚家的婢女的名字,這首詩說的就是李商隱與這名婢女的愛情故事。

第四種,「自慨」說,即李商隱借這首詩來慨嘆自己的遭遇。這種說法認為,「莊生曉夢迷蝴蝶」是代表李商隱對仕途的夢想,「滄海月明珠有淚」是李商隱以「滄海遺珠」的悲傷來自喻。

三、悅讀君的看法

以上種種說法,各執一詞,都沒有十分充分的理由和證據。在悅讀君看來,似乎第四種更加可信一些,因為第一、二種說法太過牽強,第三種說法則有演義的嫌疑,所以第四種更加可信。但不管真相如何,都不影響這首詩的經典和卓越,因為我們即便不能理解它的真意,也依然被它深深打動,這也正是它能流傳千年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流傳千古的一首詩,無人解其中真意,爭議至今沒有定論
    大唐是我國歷史上最璀璨耀眼的一個朝代,出現了兩個盛世,同時也是詩人輩出,佔據了整個文壇的半壁江山,除了個李杜,末期又出了個小李杜,可以說是興盛至極。而李商隱就是「小李杜」中的李,李商隱的才情其實是不遜色大唐的任何一個詩人,他留下的作品中流傳千古的不在少數,比如「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等等。這些詩句相信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吧!
  • 8位最負盛名的唐代詩人,72句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
    在唐朝近300年的歷史中,湧現的詩人有2000多位,流傳下來的詩作近五萬首,下面給大家分享唐代最負盛名的8位詩人創作的72句千古名句。1、杜牧,唐代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李商隱散心時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成流傳千古的名篇!
    儘管多數人會「舉杯消愁愁更愁」,但散心卻讓他們創作出了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名篇。譬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樂遊原》,便是他散心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樂遊原》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一首千古名作,它還被選入語文課本,自小就要求我們熟讀並背誦全文。其最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於感喟深沉,富於哲理,更是人人皆知,被廣泛引用。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白的標籤是浪漫,杜甫的標籤是沉鬱,白居易的標籤是通熟易懂,王維的標籤是空靈,李賀的標籤是奇絕,而到了李商隱身上,卻被掛上了一個「情聖」之名。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
  • 李商隱最經典的10首詩,外加一句流傳千古的名句!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有「杜樊川」之稱。其詩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則以詠史抒懷為主。在詩歌成就上,杜牧創造了晚唐詩歌的高峰。但在官場上,杜牧卻終生失意,屢次進諫,屢被流放。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錦瑟》是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代表作,也是他晚年所作總結一生的詩
    《錦瑟》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縣)人。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補弘農尉。當時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激烈,由於李商隱早年受知於牛黨令狐楚,後又娶李黨王茂元之女為妻,被牛黨視為背恩,長期受到壓抑。
  • 大唐王朝,到底哪首詩詞最負盛名?有一首被稱為「孤篇壓全唐」
    然而他們的詩作,就是大唐最猛的嗎?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那個文化鼎盛詩歌正源人才輩出的大唐社會裡,好詩實在是太多,猛人也實在是太多了。雖說最負盛名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但也並不代表他們的每一首詩就是全唐詩中的一、二、三名。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由於李商隱的詩格調新穎,又趨於隱晦迷離,所以他的詩是難於索解,更難於模仿的。不過有意思的是,李商隱雖然極具個人特色,也幾乎不拾人牙慧,但是卻做了一次致敬式的模仿。他致敬的對象,就是詩聖杜甫。杜甫的詩一直被模仿,但卻很難被超越,但李商隱的詩一出,幾乎以假亂真,忽悠了很多人,成為了一首千古名作。
  • 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
    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蘇軾是宋朝的傑出的詞人,並且他在詩的領域也頗有成就,他的詞和詩都是走的豪放的路線,後人就把他劃為了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且還尊稱他為「詞聖」,蘇軾留下來許多令後人傳誦的優秀作品,其中以詞為代表,最廣為流傳的就是《水調歌頭》了,並且東坡肉也是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道菜。今天小編要說的是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李商隱最冷門的一首詩,題目僅僅一個字,卻蘊含無限感傷
    談晚唐詩壇一定避不開李商隱,他以無題詩、愛情詩和晦澀迷離的詩意為人們所熟知,甚至很多學者為研究李商隱的詩而爭論不休!雖說李商隱的詩很多晦澀迷離之處,但那只是針對其中蘊藉寄託的情感而言,而其表面上纏綿悱惻的詩句卻極受人們喜愛,很多名句都流傳千古至今仍膾炙人口。
  •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到底是寄誰的?妻子還是友人?詩題雖為《錦瑟》,但卻並非詠物之作,而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錦瑟」是指裝飾華美的瑟。瑟乃古代的撥弦樂器,《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
  • 李商隱最著名的一首詩,只有二十個字,卻成為千古傳誦的絕唱
    李商隱,晚唐著名詩人,其詩才雖不及李白,但一生所譜寫的詩篇,有數首也流傳於千古,比如這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他的晚年傑作《登樂遊原》。登樂遊原作者: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句句都以數字開頭,最後五個字從未被超越
    論唐代詩壇誰的詩寫得最好,這個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但論哪位詩人的詩最讓人無奈,那應該是李商隱了。為什麼說他的詩讓人無奈,主要是難懂,卻又美不勝收。因為難懂,不少人想放棄去理解他的詩;因為太美,又每每忍不住拿起再讀上一讀。大概只有李商隱能做到這一點吧。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詩有百解、詞無達詁。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而杜牧的作品貌似曠達不羈,其實又暗喻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 李商隱最悲涼的一首詩,寫盡人生的無常與悽涼,一字一淚
    以前讀詩,喜歡李白的瀟灑、蘇軾的豁達,現在,卻越來越來喜歡杜甫的沉鬱、李商隱的悲涼。特別是李商隱,總讓人心有戚戚焉,大概多經消磨,心境也越來越向義山靠攏,這不是好事,但人生境遇,如何自主?今天就再讀一首李商隱極悲涼的詩——《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據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編年,這首詩寫於大中五年(851),這年春夏間,李商隱的妻子王氏病逝。崇讓宅是李商隱嶽父王茂元在東都洛陽崇讓坊的邸宅。露如微霰下前池,風過回塘萬竹悲。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七絕,悵惘卻不悲傷,流傳千古,依然百讀不厭
    李白朋友遍天下,卻依然重情重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視名利為糞土,卻同情百姓疾苦,「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下面一起欣賞李白很經典的一首七絕,悵惘卻不悲傷,流傳千古,依然百讀不厭。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的謎題
    看,沒有一個生僻字、難解詞,所有的感情都明明白白地呈現在你眼前,可就是讓人看一眼,就忘不掉。「從前慢」,說起來不過輕飄飄的三個字,畢竟在我們這個時代,從西安到成都,綠皮火車14小時,自駕10小時,動車4小時,高鐵3小時,飛機1.5小時,打電話發微信,更是幾秒鐘就能接通、對話。
  • 李商隱極具爭議的一首詩,至今無人能說出含義,但依舊唯美千年
    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流傳甚廣,影響深遠,「佳人」、「明月」,本就是詩人最鍾愛的意象,兩者相連在一起,更是激發了他們的想像,比如李商隱曾以這個故事發散,寫過一首唯美千年的七絕。《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