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譯者:渺渺 · 未央網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後文簡稱CFPB)在金融科技沙盒領域發展迅猛,並希望藉此去除限制新公司的監管陰影。但其實,沙盒的作用不僅僅是推動創新。
觀察者認為,不只是創業公司需要測試環境。要想成功實施,CFPB沙盒必須克服一個明顯的缺陷,即金融科技公司發展迅速的同時缺乏合適的監管制度來監控風險。
諮詢公司Protiviti的風險與合規管理總監ShelleyMetz-Galloway表示:"金融科技公司在監管要求限制範圍外運營有三大優勢,發展迅速、競爭力強、能夠吸引大量消費者用戶。
CFPB代理主管MickMulvaney對擴大CFPB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的努力表現出明顯的興趣。今年5月份,他提出了沙盒的想法,並一再表示希望調整前任主管設立的金融科技部門。7月份,他宣布僱傭一名亞利桑那州律師,這位律師之前曾在當地負責創建美國首例沙盒,現在主管CFPB新設的創新辦公室,負責沙盒創建。
就像英國已經廣泛運用的沙盒一樣,沙盒帶來的優勢是雙向的。創業公司可在免罰的環境下進行試驗,而CFPB等監管機構能夠了解更多信息,確定公司目前是否處於監管邊緣。
但也有人認為,CFPB承諾在產品測試階段不施加消費者保護規則,這可能會導致金融科技公司出現不必要的不正當行為。
舊金山個人金融網站NerdWallet執行長、CFPB消費者諮詢委員會(現已解散)前成員TimChen表示:"CFPB認為法規過於嚴格而限制了創新,對於這種說法,我並不贊同。"
Chen說道:"創業公司應該建立更好的框架確保消費者不會違法,而不是嘗試利用法律與大銀行業務之間的空白地帶獲利,並且認為自己規模比較小,不會有人追究。這不是創新該有的樣子。"
上周,美國財政部針對金融科技行業發布了一份報告,要求CFPB、通貨審計官辦公室和其他監管機構創建"監管沙盒",以"實現與行業的穩健互動"。
CFPB前主管RichardCordray首次嘗試為金融科技公司實現免罰環境的計劃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已經失敗。該計劃被稱為ProjectCatalyst,CFPB向感興趣的公司籤發"免訴訟"信函。這個想法旨在推進創業公司和監管機構之間的接觸,同時減少參與公司面臨的執法訴訟威脅。
Cordray在任期間,CFPB僅籤發了一封免訴訟信函給網貸機構UpstartNetwork。行業許多人認為CFPB工作不到位,而且CFPB仍在計劃針對金融科技公司提起執法訴訟。
Mulvaney先是終止了ProjectCatalyst計劃,重新命名為創新辦公室,並僱傭了PaulWatkins作為主管,後者之前擔任過亞利桑那州司法辦公室的金融科技方案主管。
Mulvaney在最近的會議上表示,重新開始的計劃"可以幫助正常盈利的合法公司將產品推向市場,銀行領域的創新確實有所保留,因為行業一直以來的規則都是不要做任何有風險的事,確保安全、穩定、合法。"
支持者認為沙盒最大的優勢就是為那些將產品開發凌駕於法律合規性之上的公司提供了便利。
BallardSpahr的律師ScottPearson認為:"CFPB的計劃是讓金融科技公司在受控的環境下測試自己的產品,這樣監管機構可以了解他們的發展情況,並據此給出建議。選擇沙盒方案,公司無需準備充分開發的合規系統,這樣便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來測試產品。"
Pearson說CFPB計劃在Mulvaney在任期間重新籤發之前的免訴訟信函,保護公司免受私人訴訟和執法訴訟的困擾。
Metz-Galloway認為對於知曉自己已違反監管要求的公司來說,沙盒還可以降低監管風險。
她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一般事後才會考慮法律合規性問題。他們的目的就是賺錢,這點與在傳統銀行從業二三十年的人並不同。他們率先表示感興趣,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違反了法律規定,這樣可以向監管機構表明態度,並計劃在不受罰的情況下縮小差距。"
Watkins之前在亞利桑那州開展過一個項目,那裡的金融科技沙盒最近已經開始接受申請,他在CFPB的工作就是創建一個同樣的項目。
金融科技免罰的主要風險之一就是數位化公司使用更新的認購和營銷模式,這種情況下,他們可以擇優挑選自己的客戶群,更容易違反消費者保護法。
喬治梅森大學法學教授ToddZywicki表示:"許多金融科技模式都以使用大數據和新認購方式為前提,如公用事業付款、社交媒體發帖,以吸引傳統金融體系以外的人群。如果一家公司開始使用不同的數據,例如提供高度定製的信貸產品,這種定製產品將很快帶來差異性影響。"
Zywicki表示ProjectCatalyst在Cordray在任期間無法繼續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對公平借貸問題的顧慮。
"將創新從想法變為現實一直都是個問題,"Zywicki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