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管理背景下民辦國際學校面臨三大挑戰

2021-02-20 民教之聲

根據《2017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發布的數據,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大陸的各類國際學校(含公辦學校設立的國際班)總量達到了703所,是世界上國際學校最多的國家。

隨著2017年9月1日新民促法的施行,民辦學校被區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進行分類管理,民辦教育行業進入了全面的變革時期。

那麼分類管理新法新政對於民辦國際學校來說影響幾何?本輪改革給民辦國際學校帶來的是機遇還是挑戰?

新民促法第19條明確規定,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因此,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國際學校將會受到影響。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一規定的出現會導致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國際學校不能再辦。

此種認識有失妥當。

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就《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曾明確表示:

「目前我國已經審批設立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沒有一所是營利性的,即使是收取較高學費的民辦中小學也不是營利性的。現有收費較高的民辦學校可以按照辦學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根據各地具體辦法確定收費標準,保持自己的辦學特色,只要符合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法律要求,都可以繼續舉辦」。

這一罕見的官方發聲說明,修法並沒有禁止舉辦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國際學校。

而且,根據新民促法規定,營利性民辦學校與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區分標準在於是否將學校的辦學收益和終止辦學時的剩餘財產在舉辦人之間進行分配,而非學費的高低。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國際學校仍然屬於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國家仍會給予相應的扶持和優惠政策支持其發展。

但是,這種擔憂也不無道理。

此前,很多國際學校實行的是九年甚至是十二年一貫制辦學,同時存在義務教育階段與非義務教育階段。分類管理政策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能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這意味著民辦國際學校在辦學模式上必須有所調整,即將義務教育階段與非義務教育階段剝離開來。

義務教育階段的剝離不僅涉及辦學思路與模式的轉變,還涉及法律、財稅等專業問題,需要謹慎地舉行。

而且,義務教育與非義務教育階段剝離之後,在課程的設計、義務教育與非義務教育階段的銜接等方面也將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

【10月28日-11月4日,香港臺灣】晟華國際教育組織全國幼兒園園長赴港臺考察,全程8天,考察桃園市私立瑞恩帝兒幼兒園、臺北奧斯福爾幼兒園、高雄龍心幼兒園、功文成長幼兒園。


報名及諮詢:

施老師:18712767926(同微信)


長按二維碼  即可查看詳情

根據國務院《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規定,民辦中小學校在完成國家規定課程前提下,可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中小學校要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堅持特色辦學優質發展,滿足多樣化需求。

教育部2017年12月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也要求,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嚴格遵守國家關於教材、教輔管理的相關規定,確保國家課程全面實施。

在境外教材的引進上,2005年《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選用工作的通知》規定,「各地應嚴格在《書目》範圍內選用教材,不得選用《書目》以外的教材,更不得選用境外教材」。

2012年出臺的《教育部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進入教育領域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定「基礎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在完成國家規定課程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民辦學校引進的境外課程需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對境外教材應依法進行審定」。

今年8月公布的民促法實施條例(送審稿)第二十九條規定「使用境外教材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並經合法渠道引進,使用前應當報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從以上規定來看,國家對境外教材的態度逐步趨緩,但其強調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標準的落實,以及引進渠道合法。這意味著,民辦國際學校的教材與課程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與課程引進仍將會受到比較大的限制。

2016年11月24日,上海市教委頒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高中國際課程境外教材審查工作的通知》。

該通知明確指出,今後將對上海以「中外融合」課程形式開展國際課程試點的21所國際高中,和以「拓展型研究型」課程形式開展國際課程的試點高中學校所採用的進口教材進行審查。上海的做法應是強化國際學校教材與課程審查的信號。

新民促法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依法對民辦學校實行督導,建立民辦學校信息公示和信用檔案制度,組織或者委託社會中介組織評估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並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和廣告,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

而且,相關文件還規定,應當明確黨組織在學校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地位,保證黨組織在重大事項決策、監督、執行各環節有效發揮作用,推進黨組織班子成員進入學校決策層和管理層。

可見,為了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活動,無論是營利性民辦學校還是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都將面臨日益規範和增強的內外部監督。可以預見,為維護國家的教育主權,未來民辦國際學校受到的監督和監管一定會日益強化。

文章來源:新校長傳媒

第七期民辦學校分類管理關鍵事項實操準備培訓會

(2018年9月27-28日,濟南)

本次培訓專家將深入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及各地分類管理的實施細則和實施意見

尤其在集團辦學、關聯交易、協議控制、公辦參與、信息披露、審計監管等方面以案例分析形式從法律、財務、稅務、政策等專業角度提供系統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報名及諮詢

施老師:18712767926(同微信)

牛老師:17600135929(同微信)


長按二維碼  即可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第七期民辦學校分類管理關鍵事項準備實操培訓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營利非營利分類管理下民辦學校稅收問題與建議
    編者按 長期以來,民辦學校雖然登記為非營利性單位,但因為其投資辦學、合理回報的特點長期被質疑是「以非營利之名行營利之實」。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頂層設計,可為非營利性、營利性兩種民辦學校設立不同的配套制度,避免出現屬性混同的灰色地帶。
  • 羅媛等: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我國民辦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對策
    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和各地民辦學校陸續開學複課,課題組又於2020年6月初對其中87名校長進行了補充訪談,動態了解疫情期間各地民辦教育扶持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民辦學校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對於已經收取本學期學費的民辦學校來說,也面臨著按照線上課程的收費標準進行學費退費、住宿費退費以及後勤產業收入大幅削減的問題。 (四)民辦職業學校遭遇春季招生慘澹 疫情期間正值職業院校春季招生,各職業學校無法正常開展線下招生宣傳工作,招生工作舉步維艱,加劇了民辦職業學校的生源困境。
  • 國務院:民辦學校按營利與非營利分類管理
    國務院:民辦學校按營利與非營利分類管理 2017-01-19 來源:中國網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18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 【民辦高教】闕明坤:我國建設新型高水平民辦大學的背景、挑戰與策略——以西湖大學為例
    我國建設新型高水平民辦大學的背景、挑戰與策略——以西湖大學為例[J].高校教育管理, 2020, 14(4): 32-41.在此背景下,西方政府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市場化改革,並極力提倡各種社會力量為高校辦學提供支持。到了20世紀90年代,具有自治性、志願性和非營利性等特徵的第三部門興起,越來越多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的社會中介組織參與辦學。在全球教育民營化和新公共管理運動背景下,我國民辦高校也獲得了快速發展。
  • 蘭州市民辦學校實施分類登記管理
    蘭州市民辦學校實施分類登記管理每日甘肅網3月28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武永明)蘭州市教育局日前下發的《關於蘭州市民辦學校實施分類登記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凡是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一體化辦學的民辦學校,非義務教育段選擇登記為營利性的,必須將義務教育段和非義務教育段拆分,分離為兩個獨立法人學校
  • 民辦學校實行非營利性營利性分類管理
    我省非營利性民辦校與公辦校享同等稅收優惠陽江日報訊(記者/劉雲鵬)近日,省政府出臺《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全省民辦學校實行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分類管理。
  • 國際教育「加速跑」這十年,還面臨哪些挑戰?
    到今年為止,接受國際認證的中國的國際學校已經達到了861所,其中外籍人員112所,公立國際班266個,民辦國際化學校達到了479所,並且今年新開辦的民辦國際化學校是65所,這意味著國際學校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在遞增,速度非常可觀。面對這樣的競爭,國際學校也在進行改革。在管理運營、課程創新、國際資源集成、英語能力等方面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和發展。
  • 破冰分類管理 溫州民辦教育改革領跑全國
    全國領跑,分類管理邁入「新時代」溫州作為全國最早探索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試點區,打造了全國民辦教育的溫州樣本。在民辦促修訂後,溫州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為全國各地在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特別是現有民辦學校選登記營利性民辦學校方面做了積極有益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 疫情挑戰下國際學校發展呈現新趨勢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際教育行業面臨結構性調整與轉型。種種不確定性給國際教育行業帶來了極大挑戰。面對挑戰,我國的國際學校不得不調整中外師資配比、課程模式、教學方式,並重新思考未來國際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前瞻性的探索和布局。
  • 全國民辦教育協作創新聯盟年會舉行
    12月6日,全國民辦教育協作創新聯盟第七屆年會在浙江溫州舉行,會議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浙江育英教育集團承辦,主題研討了新環境下民辦教育的發展、挑戰與政策建議。本次會議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結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推進我國民辦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 蒙陰縣民辦幼兒園面臨的三大危機及對策
    蒙陰縣新冠肺炎防疫指揮部規定,核驗達標後,6月8日,民辦幼兒園將陸續開園。  筆者在走訪調研中發現,民辦幼兒園是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辦學機構之一,當前面臨三大危機:  一是資金危機。全面停學讓民辦幼兒園切斷了資金來源,資金短缺成為民辦幼兒園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是幼兒教師流失危機。民辦幼兒園和幼兒教師之間大多籤訂的是短期僱傭合同,資金雄厚的幼兒園為教師發放了生活費,沒有得到生活費的幼兒教師只好另謀出路。  三是幼兒生源流失危機。
  • 十二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在分類管理中應該如何進行戰略決策?
    文源 | 行初子規《民辦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民促法》)自2016年11月7日發布、2017年9月1日正式實施後,絕大部分省市地區對民辦學校分類管理設置了3-5年的過渡期。時至今日,過渡期設置為3年的地區,到今年年底原則上就必須完成分類管理選擇。
  • 走班制下高中班級管理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上海200032內容提要:高考新政頒布後,行政班與教學班雙班並行成為高中學校的班級組織常態,學生班級生活場域的擴大給班級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應聚焦班級管理中所遇到的核心問題,研究、探索走班制下「雙班並行」的班級管理理論與管理模式;加強班主任角色研究,有效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完善以生涯教育和導師制為主要內容的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形成全員育人機制,是當前高中學校應對走班制下班級管理新挑戰的總體思路。
  • 【民教發展】破冰分類管理 溫州民辦教育改革領跑全國
    全國領跑,分類管理邁入「新時代」溫州作為全國最早探索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試點區,打造了全國民辦教育的溫州樣本。在民辦促修訂後,溫州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為全國各地在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特別是現有民辦學校選登記營利性民辦學校方面做了積極有益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 民辦幼兒園實行分類登記管理
    據悉,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重新修訂發布以後,湖南省先後發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湖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民辦幼兒園分類登記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實行民辦學校(包括民辦幼兒園)分類管理,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 中日關係面臨三大挑戰和三大機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未平、地區經貿合作取得重大進展、美國權力交接尚未完成的背景下,作為日本新內閣9月履新以來的首次中日高層面對面互動,雙方不僅再次確認穩定中日關係的戰略基調,更達成了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未來兩國關係能否持續改善與發展,取決於雙方在當前複雜國際環境下的政治抉擇。總體上看,中日關係面臨以下三大挑戰與三大機遇。 首先,戰略互信仍有不足。
  • 「網際網路+」背景下我國稅收徵管的挑戰與應對
    在經濟社會變革的宏闊背景下,我國現行稅收徵管面臨一系列挑戰,但無論是哪一種挑戰,「網際網路+」無疑是一把應對挑戰的利器。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網際網路+」的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在「網際網路+」的大趨勢下,稅務部門要成為「網際網路+ 稅務」實施的「掌舵者」,而非「划槳者」。因此,探究「網際網路+ 稅收徵管」,不僅是當前稅制改革的亟待之需,更是稅收現代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關鍵一環。
  • 福建省國際學校發展現況:民辦雙語奮起,國際部佔比近半
    而民辦K12學校均開辦於2010年後,從中國國際學校市場發展狀況來看,2010年前後正是民辦國際化學校數量突飛猛增的時段,福建地區市場需求也在此期間有所擴漲。民辦及公立國際部/班、國際高中以2003年為節點,至2017年間,均呈不間斷增加趨勢。並且在近兩年,依然有望增加。
  • 陳志文:中國出國留學已到山頂,國際教育面臨四大巨大挑戰
    三、國際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 但能否利用好教育國際化大發展的機會,給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我們還面臨巨大的挑戰: 1、課程與教師:如何本地化、中國化?
  • 秦和:建議落實對非營利性、普惠性民辦學校的財政支持
    在經濟增速趨緩、財政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拓寬教育經費渠道,激發教育活力,更好滿足各方面對公平、優質、多樣教育的需求,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民辦教育面臨大好機遇,同時也遭遇「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邁不開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