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會打工的!」偷電瓶的周某把這句話帶火了,對於這句話,對於這句話,很多人都是笑笑,不會當真。
可是,南康的小周卻認為這句話說的很對,並且也付出了行動——堅決不打工,最後成了「打流浪」。
父母寵愛
小周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格外疼愛,可以說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還是娃娃的時候,小周想要什麼,父母就會給什麼,如果一時得不到,小周往地上一躺,然後哇哇大哭,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小周越來越放肆,上小學的時候,小周只能算調皮搗蛋,可是到初中的時候,小周開始叛逆,小周在南康某個中學讀初三的時候,周圍的同學都在備戰中考,小周不一樣,他在網吧裡盡情的打遊戲。
(網絡配圖)
那段時間,小周的父母會去網吧找他,想把他帶回學校,一開始,小周還會說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讀書對他來說太難了。後來父母來網吧找他的次數多了,他漸漸煩躁,開始呵斥父母,衝著父母發脾氣。兩公婆被小周氣著了,情急之下,打了小周一巴掌。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也耐心說教了,可還是沒能把小周帶回學校,於是,在上完初中後,小周就踏入了社會。
怕苦怕累
沒有上學,就學一門技術好了,學好了技術就不會吃虧。
秉承著這個想法,小周的父母把小周送到了鏡壩一個家具廠學習做家具,小周拗不過父母,只好去試試。
小周是學徒,一開始只是做一點簡單的事情,一個月後,師傅開始教小周學習做家具。家具廠的裡的灰塵很多,空氣裡瀰漫著木頭的氣味,每天搬運床頭櫃、床板,忙的時候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很快小周就開始偷懶,像逃學一樣逃離了家具廠。
好吃懶做
和小周同齡,一樣不上學的人有的去了廣東進廠打工,工廠的活兒不會很累,待遇也不錯,小周的父母和小周溝通,讓小周一起跟過去。
小周躺在床上,竟然說:「我才不要去打工,在那麼遠,而且還要看別人的臉色,我就算要做事,也要做老闆!」
這次小周的父母真的失望了,老闆哪有那麼容易做的,打工也不願意,學徒也不願意,不知道小周到底想做什麼。
「誒,他的兒子真的是懶絲特骨哦!恩今就知道打流浪!」小周的事情很快傳開的,周圍的人都知道小周好吃懶做了。
後來,小周也沒有成為老闆,而是結識了一群朋友,這群朋友和他一樣,整天無所事事,不是在家躺著,就是在網吧打遊戲,還學會了抽菸喝酒,晚上沒什麼事情就和那群朋友騎著自己的改裝摩託車在東山北路「炸街」,成了南康人口中的「打流浪的」。
終於悔恨
「打流浪」幾年後,小周長成了大周,心智終於慢慢成熟了。
「現在想想自己之前不肯讀書,不肯當學徒,又怕苦,真的想抽自己一個耳光,現在什麼也不會,想打工都沒人要了,以後討老婆都討不到,有時候站在蓉江河邊,都想跳下去。」小周站在芙蓉大橋上,終於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網絡配圖)
看到南康還有很多「打流浪」的後生,小周搖搖頭:「等到他們成熟了,就會後悔現在『打流浪』了!」
▍內容來源:南康微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