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省招考院對高考山東卷的語文和數學這兩科的試題進行了官方解讀。由於今年山東高考英語以及文理綜合均使用全國卷,為此,本報記者在第一時間,特邀省實驗中學和歷城二中的7位名師進行試卷解讀。
語文選材、命題思路有所突破
通觀今年的試卷,試題材料關注了社會和個體,內容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思想。
試題注重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今年試題設計既突破了往年以「整合篩選信息」為主的形式,又有新的提升。如第8題B和C選項的設計,不是單一的對文章信息的理解與整合,而是針對論述文的文體特點,從論證方法上考查考生對作者思路的理解與分析。考生要想很好地作答就不能僅僅立足於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更要理清文本的語段甚至整體的脈絡,完成「由局部而整體,由整體而局部」的閱讀理解過程,考查的是「真理解,真分析」的功力。
數學注重考查基礎知識
試題注重考查高中數學的基礎知識,並以重點知識為主線組織全卷,在知識網絡交會處設計試題內容。如在六個解答題中,每題所涉及的具體內容都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考查內容,使得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考查達到必要的高度。
今年試卷更加強調「能力立意」,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從問題入手,把學科的整體意義,用統一的數學觀點組織材料,對知識的考查側重於理解和應用,尤其是綜合和靈活地應用,以此來檢測考生將知識遷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從而檢測出考生個體理性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進一步學習的潛能。與往年比,在整體難度、題型和試題的設問等方面均保持穩定,但又不落俗套,在問題情境和考查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創新。如文理第3題選材來源於真實生活,利用統計數據設計簡單的統計圖表,考查考生對統計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英語題材接近生活充滿正能量
解析人:歷城二中英語學科組長 王燕
今年英語全國卷繼續重視語言運用能力考查,試卷難度較去年稍有降低。語篇選材詞彙皆為3500詞彙中較常用詞彙,結構複雜句子較少,幾乎沒有英語俗語表達。總而言之,整套試題,難度適中,題材接近生活,且處處充滿正能量:
聽力:是學生熟悉的場景,詞彙量及詞難易程度適中;
閱讀理解:四篇文章題材較為廣泛,充滿人文關懷,題目考查以事實細節、推理判斷為主,整體難度低於去年;
七選五:是篇說明文,題目中規中矩。其中有一超綱詞彙「cryptography」,是文章的關鍵詞之一。
完形填空:以記敘為主,主要考察學生故事情節的分析能力。
短文填空:介紹了自己在成都作為熊貓大使的經歷,涵蓋了中國元素,推廣了中國文化。
短文改錯: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基礎知識。
書面表達:要求學生寫信請外教幫忙修改申請書和個人簡歷,題目看似陌生,但實際上是考生熟悉的求助信。如果能夠看清這點,適當發揮,就能很好地完成寫作。
物理電學實驗暗含數據分析
解析人:省實驗中學高三物理教師 沈明
今年山東理綜首用全國卷,物理部分整體難易適中,計算量略大,比去年全國卷簡單。與山東卷相比,全國卷考查範圍和考查形式有一些變化,更強調考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運算能力,題目設置更加靈活。試卷的幾個突出特點:第一,題目難度差別較大,有梯度;第二,繼續體現經典物理模型的回歸;第三,電學實驗仍然比較創新,其中暗含了數據計算和分析,考查了學生的思維縝密性;第四,有些題目沒有配圖,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幾何想像力。
化學重視考查實驗探究能力
解析人:省實驗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長 陳雁紅
今年理綜化學試題與近三年全國卷相比風格有所改變,難度下降,與往年山東卷相似。今年試題延續全國新課標高考試題多年來命題的原則,以生產、生活及科研中的化學現象為問題情境,以考查考生學科能力為命題立意,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重要的學科思想和方法,並重視對考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總之,試題注重對中學化學知識點的覆蓋,突出雙基,難易適中,沒有偏題、怪題。
生物對應變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解析人:省實驗中學高三生物備課組長 徐穎
總的來說,一方面,今年的生物試題延續了往年全國卷的命題風格,突出對生物學科素養的考查,重點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掌握;另一方面,試題靈活性有所提高,對考生的應變能力和知識的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山東卷相比,表現為以下四個特點:第一,難度不大,但重基礎、重表達;第二,圖表信息通篇出現較少,且不複雜,信息呈現方式以簡練文字信息為主;第三,遺傳題重點考察遺傳學基本原理及靈活應用,沒有過多涉及複雜的變形和繁瑣的計算;第四,選修難度有所提升,在立足於課本的基礎上考查了考生對相關知識原理的靈活應用。
政治與時事熱點緊密聯繫
解析人:省實驗中學政治教研組長 張懿
今年全國卷與往年相比,仍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與時事熱點緊密聯繫的「高大上」風格,但總體難度略有下降,更加接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複習重點,非常接地氣。雖是多年之後再次重考全國卷,但其實今年的全國卷與往年山東卷的考查方向和著重點差別並不大,尤其與學生平時的練習更是十分接近。具體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選擇題避開計算題型,並且部分題目因存在錯誤題肢而降低幹擾性;其次,主觀題的問題指向明確,所涵蓋的知識範圍比較明確;再次,題目與材料對應的難度仍比較大;最後,設問較新穎,使用「批駁」「探究」等。
歷史側重考查表述與理解能力
解析人:省實驗中學歷史教研組長 魏明
2016年高考文綜Ⅰ卷歷史試題精心選擇史料,搭建問題情境,立足知識和能力考核目標設計提煉問題、組織答案,突出對學生歷史學科目標能力的考查要求。
第一,全國卷試題落腳於歷史主幹知識和階段性特徵的考查;第二,全國卷試題注重考查學科素養與學科思維能力,突出「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的考查,強調知識的綜合性,考查的不僅是歷史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還有對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綜合考查;第三,全國卷試題側重考查「闡釋和描述事物」,也就是表述能力,以及「論證和探討問題」也就是理解能力的考查,保持試題的開放性。
地理解題不能囿於定勢思維
解析人: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展豔
今年全國卷的地理試題依然保持其原有的特點,聯繫實際接地氣,知地明理重邏輯。總體來看,試題難度較去年全國卷有所降低。第一組選擇題難度不大,這也是整套文綜試卷的第一組題,非常利於考生在開考之初穩定情緒,正常發揮。
而與往年的山東卷相比,試題的靈活性、綜合性更強,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必須運用試題中的信息,結合平日所學和生活實際,通過獨立分析思考才能正確解決問題,而不能囿於定勢思維和所謂答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