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l「別處暗房」第五期膠片課程

2020-12-20 別處暗房

時光匆匆,暗房的第五期暗房課程上周末結束了,新的面孔和新的思想在別處相遇,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呢?快來看看吧~

註:本次分享大部分照片來自可愛的學員們

Day1

上午:黑白膠片理論課

下午:膠片外拍練習

準備拍攝器材和膠片

外拍中...

拍攝結束,回暗房衝洗

練習裝卷,準備裝卷

Day2

上午:講解黑白放大基礎知識,熟悉放大機操作。

下午:放大操作,及學員放大作品點評

魔性的試條

感謝緣分讓咱們聚在一起,學習膠片拍攝膠片。膠片也許就是這樣,從按下快門前的觀察和思考,到按下快門後一步步的衝洗,放大,直到實實在在把照片拿到手中。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冗長繁雜的過程,是沒有辦法體會親手拿到照片的感動的。

「別處暗房」致力於為膠片愛好者提供齊全的共享暗房平臺及設施。

如果你既想嘗試,卻又覺得衝洗放大照片步驟複雜、藥品難以配置齊全,

那麼到別處暗房來體驗,看你的膠捲上的畫面到底是經過了那些步驟才得以顯現。

添加微信號,預約一次暗房之旅,你準兒會愛上它。

相關焦點

  • 重陽節膠片攝影&暗房體驗課
    「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正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展出,展期至11月15日。本次展覽包含荒木經惟、森山大道、深瀨昌久、石內都、細江英公的118件經典攝影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為黑白膠片拍攝。膠片攝影以其獨特的韻味至今仍深受大眾喜愛,那麼膠片相機如何拍攝?膠捲如何衝洗?照片又從何而來呢?我們將於10月25日重陽節,推出黑白膠片攝影&暗房體驗課!來和我們一起登高拍攝、衝洗照片吧!
  • 「臺灣綠豆椪」課程回顧
    > 海南禾泰貿易有限公司 」烘焙原料 | 包裝器具 | 中西餐料 | 水吧原料 | 技術培訓《動手做出美味》課程之「臺灣綠豆椪」已經圓滿結束啦!學員們終於如願以償地學會了具有臺灣特色的綠豆椪,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員之間不斷交流烘焙心得,大家都學到了很多東西哦!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本期精彩課程吧!
  • 膠片季
    膠片季。  膠片展、分享會、膠片外拍衝洗體驗活動、DIY手工課程……  這個夏天,我想和你一起再領略一次膠片的魅力。  《顆粒》——膠片攝影聯展  本次HI,FILM!  主講人:鄒巍 「菲林公園」創始人  活動時間: 8月10日 周六 19:00-20:00  活動地點: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間  「報名方式」  本次活動通過 X-SPACE 官方小程序報名  ▽
  • 怎麼拍出有復古膠片感覺的照片,這三款軟體來告訴你
    2012 年 1 月,柯達公司的破產,宣告著「膠片」時代的落幕。但隨著手機攝影的日漸風靡,人們開始懷念膠片相機帶來的復古質感,以及復古膠片帶給人們的另類保存方式。NOMO-最精緻的復古膠片體驗說起 NOMO,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說起它的同門師兄,估計很多人都耳熟能詳。NOMO 與「一閃」師出同門,不但繼承了一閃的復古膠片質感,更為用戶帶來了「堪比真實拍立得」的使用體驗。
  • 八月暗房體驗 | 三影堂廈門
    但膠片相機要如何拍攝?膠捲如何衝洗?照片又從何而來呢?我們將於本月9日、16日,分別推出兩次暗房體驗課!8.9物影成像&黑白照片放大體驗Part 1 ● 物影成像物影成像(Photogramme)是一種古老的攝影手段,在不藉助相機拍攝的情況下直接印相獲得圖像。
  • 過曝、欠曝,膠片怎麼拍才好看
    因為小馬過河出差,停更1個月後,別處暗房又回來啦!本文介紹膠片攝影玩家最常用的彩色負片拍攝特性、樣例來自網絡很多人都喜歡膠片的色彩,手機拍照發朋友圈也要先加個濾鏡,模仿一下膠片的腔調。這篇文章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用膠片拍照,怎麼才能拍出膠片絢麗迷人的色彩。
  • 【攝影培訓】黑白匠人「左爺」手把手教你暗房技術
    原《中國青年報》攝影部暗房高級技師提起「左爺」張左的名字,喜歡黑白膠片攝影的發燒友應該無人不知。這位原《中國青年報》攝影部的暗房高級技師有一句名言——「前期控制,後期把握」,而這八個字也逐漸被奉為黑白攝影界的拍攝準則。
  • 暗房「片」影
    文/片 本報記者 王媛  實習生 楊涵 戴惠卿  顯影、停影、定影、水洗、烘乾……在濟南山大路一棟寫字樓內,28歲的暗房師宗傑正在黑白暗房裡衝洗著膠捲。在紅色的暗房安全燈下,伴隨著計時器數秒的嘀嗒聲,一卷膠捲很快被衝洗出來。宗傑熟練地打開放大機放入底片相紙,經過幾次遮光、放大,一張黑白照片漸漸在藥水中形成。
  • 膠片攝影愛好者的福音!暗房設備LAB-BOX讓你隨時隨地都能衝洗照片
    ,對於出生在數位相機時代的年輕人來說,膠片衝洗成了一種新鮮體驗。為了順應這一趨勢,現在美國出現一款好玩的暗房設備LAB-BOX。有了它,用戶也可以隨意在室內或室外輕鬆上卷和衝洗。裝上膠捲後,用戶可以選擇偏好的方式注入和倒出顯像藥水。 LAB-BOX是市場上唯一可替代暗房的照片衝洗工具,是長期研究和研發工作的結晶,功能強大且設計美觀。
  • 「限免精選」06.12 期 | 獲獎無數的益智遊戲、膠片風格相機應用...
    作者:這裡是挖 App 的全新欄目「限免精選」的 06.12 期。每周的周一,周三和周五,我們會為大家精選一些近期限免的優質應用,幫大家省錢。本期「限免精選」將會為大家介紹:iOS(4):unWorded、Circle Flip Pro、Preset、Feelca TungstenWin & Mac(1):AfterShot Pro 3下面進入今天的「限免精選」。
  • 我是華賽獎得主張宏偉,關於新聞攝影、膠片使用及暗房衝洗,問我吧!
    我是華賽獎得主張宏偉,關於新聞攝影、膠片使用及暗房衝洗
  • 重回暗房:年輕攝影師說膠片更有靈魂
    在1990年代初,第一款新式單反膠片相機就已在策劃之中,其原型機誕生在倫敦斯託克紐因頓地區的一個小工坊裡。現在,它即將投入生產。這款名為Reflex的相機出自一小撥來自歐洲各地的年輕攝影愛好者和設計師之手。在去年一年裡,他們待在一棟維多利亞時期的工業建築裡閉門不出,研製出了一套採用35毫米膠片的全新相機系統。
  • 拿好這款膠片相機 App,用手機也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
    FIMO 是一款膠片相機 App,它模擬了多種膠捲的成像效果,讓你在手機上也能隨手拍出不錯的照片。下載地址見文末FIMO 的主界面模擬了傳統相機,最中間是取景框,右邊有閃光燈和鏡頭轉換按鈕,點擊切換狀態,上面的顯示屏信息會變化。
  • 手機像素過億了,電影畫質4K了,為什麼還要模仿「過時」的膠片?
    用數位技術模擬膠片,不只是加點顆粒那麼簡單說到膠片,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顆粒感」,在一些人看來這種看似粗糙的畫質,反而體現了一種值得細細品味的影像質感。▲ 圖片來自:tipsgeneral因此膠片中被津津樂道的「顆粒感」其實是感光質量不佳的副產物,是過去技術限制下的瑕疵,然而在今天卻成了一種獨特的影像風格,甚至連要通過數位技術來模仿這種風格。正如李安所說,不少數字電影通過模仿膠片風格來追求「電影感」。
  • 拿好《FIMO》膠片相機 App,用手機也能拍出有質感的照片
    FIMO是一款膠片相機App,它模擬了多種膠捲的成像效果,讓你在手機上也能隨手拍出不錯的照片。FIMO的主界面模擬了傳統相機,最中間是取景框,右邊有閃光燈和鏡頭轉換按鈕,點擊切換狀態,上面的顯示屏信息會變化。最下面就是快門按鈕了,像傳統的膠片相機一樣,旁邊還有膠捲的計數器,可以告訴你當前還剩餘多少底片。
  • 動畫「天地無用!魎皇鬼」第五期追加STAFF情報公開
    動畫「天地無用!魎皇鬼」第五期追加STAFF情報公開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19-08-09 11:16:07
  • 富士開幕大展「時間膠囊」掀起攝影復古思潮
    7月24日,由富士膠片舉辦的第二季「Hi,Film!」膠片季系列主題活動正式在上海富士影像共享空間X-SPACE(上海市淮海中路398號)拉開帷幕,續寫第一季狂歡熱潮,為滬上影人帶來知名國內外攝影師聯展、大師面對面及復古攝影體驗等繽紛活動。
  • 攝影師將校車改成移動暗房教室環遊美國
    儘管數碼時代已經毋庸置疑地到來,但膠片攝影仍不乏其擁躉。攝影師Anton Orlov和Ryan Kalem就啟動了一個叫作「Kickstarter」的項目,希望以此來宣傳膠片攝影的樂趣。    Orlov和Kalem的計劃是,將一臺1978年的老式校車,改裝成一個移動暗房,同時兼具影棚和教室功能。
  • 「Dream插畫打卡營」課程測試日記02
    上一篇簡單記錄了「Dream插畫打卡營」的誕生,這一篇想要記錄「Dream插畫打卡營」課程測試的故事。之前有提到,我們邀請測試的同學分別是大陸和臺灣的同學組成,兩邊同學使用社交媒體的不同,運營上我們也是根據兩岸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法。
  • 濟南「暗房師」:重拾塵封在膠捲、底片中的時光回憶
    顯影、停影、定影、水洗、烘乾……在濟南山大路一棟寫字樓內,28歲的暗房師宗傑正在黑白暗房裡衝洗著膠捲。在紅色的暗房安全燈下,伴隨著計時器數秒的嘀嗒聲,一卷膠捲很快被衝洗出來。宗傑熟練地打開放大機放入底片相紙,經過幾次遮光、放大,一張黑白照片漸漸在藥水中形成。宗傑正在工作室窗前整理衝洗的膠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