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作風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於一些部門長期以來養成的機關病、衙門風的慣性使然,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如果工作人員思想意識方面出了問題,就會引發庸散、懈怠之風故態復萌。
無論是「年前症候群」還是「年後症候群」,其本質都是一樣的:一些工作人員在正常工作日理應秉持的嚴謹、踏實之風,已經蕩然無存。這種懈怠、懶散之風,既是對辦事民眾的極不尊重,更極大降低了行政效能。
臨近年關,部分工作人員的「年前症候群」開始「發作」:還沒到假期,狀態卻已「放假」,經常把「過了年再說」掛嘴上,讓辦事群眾心裡添堵。「籤個到,點個卯,年前上班走一走瞧一瞧。」——這種現象似乎被部分工作人員默認為「慣例」。「每年一到這個時候,部分窗口工作人員就出現工作不在狀態的情況,影響很不好。」西南某市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李某坦言。(2月4日《人民日報》)
春節,是國人一年中最期待的隆重節日,它也給了人們放鬆身心的良機。在一些政府部門、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看來,春節長假的「休閒效應」,似乎有著向節前、節後兩頭延伸的趨勢。無論是「年前症候群」還是「年後症候群」,雖然有著節前、節後之別,但在辦事民眾眼中,其本質都是一樣的:一些工作人員在正常工作日理應秉持的嚴謹、踏實之風,已經蕩然無存。這種懈怠、懶散之風,既是對辦事民眾的極不尊重,更極大降低了行政效能。
明明年前能辦的事,偏要推到年後辦;本該堅守的崗位,如今空空如也……即便人在崗位,對民眾訴求也是敷衍塞責,凡此種種「年前症候群」亂象,當事人無一例外都拿「過年」說事,並以之作為推脫職責、應付民眾的擋箭牌。似乎只因為要過年,諸多「不在狀態」的作風鬆弛現象,都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無論是從相關工作人員的法定職責而言,還是按照有關年節放假的規定來看,可有哪一條明確,年前、年後的正常工作日時段,可由工作人員「隨機、自由」支配,甚而將辦事民眾拒之門外?
平心而論,近年來機關作風建設有著實質性的改觀,這些長足的進步,廣大民眾都有著切身的感受。很多公共服務機構,特別是窗口單位工作作風的轉變,種種親民、便民、利民之舉,都令民眾如沐春風。但同樣需正視的是,解決作風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於一些部門長期以來養成的機關病、衙門風的慣性使然,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如果工作人員思想意識方面出了問題,就會引發庸散、懈怠之風故態復萌。
有鑑於此,有關部門有必要掀起一場針對年前、年後作風弊端的整治風暴,以蕩滌這股不正之風。關鍵是,推進作風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對違規違紀者嚴厲問責,以增強工作人員的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進而促使廣大工作人員嚴於律己,做到年前站好最後一班崗,年後精神抖擻正點到崗。
來源:人民日報
往期回顧
宜昌:圍繞「六個好」貫徹落實省紀委全會精神
【宜紀要聞】一場在「奔跑」的學習 ——西陵區基層組織接力學習省紀委全會精神
【但願宜昌無此事】政府剛給村民發放1萬元危房改造補貼,村幹部就要回6000
蔣超良:一刻不停歇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宜紀要聞】枝江既談心談話又解決實際困難/猇亭學報告學黨章知識測試活動大PK
【曝光臺】河北省隆化縣、遼寧省康平縣……中央紀委公開曝光的八起典型案例涉及到這些地方
黨員領導幹部有權利做這件事,但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