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報導|「百工」之「術」與「魂」——中國傳統工藝復興

2021-03-01 講座圖書館

  聽音頻 看文字

講座主題:「百工」之「術」與「魂」

                        ——中國傳統工藝復興

主講嘉賓:王敏(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

講座時間:2017年10月14日上午9:30

【報導之一】

「百工」之「術」與「百工」「魂」

撰寫:郭武松

2017年10月14日上午,上海圖書館舉辦了「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系列——「『百工』之『術』與『魂』——中國傳統工藝復興」講座。邀請的是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王敏教授。

王院長介紹,「百工」是指中國古代管理營造的官職,以及手工業和手工藝人的總稱,出自《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他指出,當日講座中的「工藝」是工藝項下的傳統工藝中的手工藝。當日的主題也與文化部等三部委2017年制定的旨在促進中國傳統工藝的傳承與振興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相呼應。

王院長從材料、工藝、造型三個方面分析工藝,即百工之「術」。

材料包括自然物、合成物,自然物又分為動物、植物、礦物;具體有木、牙、角、翡翠、紙、絲綢等。人對材料的認識分為發現、認識、定義三個階段,定義即象徵性的社會意義,如寶石、玉、金銀等被人賦予社會意義。材料與地域或時代有一定關聯,如產石、產竹區,從彩陶到青銅器。工藝部分的介紹包括工藝技法、工藝分類、造物原則。工藝技法根據不同的材料,分為雕、鏤、刻、削、染、縫等。工藝的種類分為陶瓷工藝,如彩陶、瓷繪;金屬工藝,如鑄造、鏨刻、景泰藍、花絲鑲嵌、鐵畫工藝;雕刻工藝,如黃楊木、白楊木、石刻、硯刻、玉雕工藝;織染工藝,如纖維、印染、刺繡、漆器工藝;繪製工藝,如年畫、剪紙、皮影工藝;草編工藝。我國古代的造物原則是,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造型包括功用、外形、裝飾。「百工」所代表的工藝特點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多,材精工巧。

最後王院長介紹了百工之「魂」,內容是天人合一,物我相應;氣韻生動、遷想妙得;緣物自然,因材施藝;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也介紹了人類創造力的三個方面包括科學、藝術、工藝。

講座末尾,有聽眾提問,在日本見到有手工藝人復刻日本古代作品,用在當代人生活之中,試問是否可在中國也如此做。王院長回答,非遺保護確實面臨問題,如傳統工藝怎麼跟現代生活相結合,包括功用或精神方面;但並非完全復原古代作品,更多的是在今天的環境下,今天的生活中,運用今天有的材料,發現今天的美,借鑑傳統的工藝方法,創造今天的工藝作品,服務現代人的生活、滋潤現代人的精神世界。

【報導之二】

「百工」之「術」與「魂」

——中國傳統工藝復興

撰寫:馬懿齡

傳統工藝的振興、工藝美術的復興,復興的是民族的文化自信,振興的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創造力。這需要真正依託當代社會、依託家庭生活主體,從文化培育、立法保護、產業規劃、設計轉化、國民教育、學術建構等不同層面展開,重塑傳統工藝的當代價值。2017年10月14日上午,上圖講座適時推出「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系列,請來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院長王敏教授開講「『百工』之『術』與『魂』——中國傳統工藝復興」。

提起「復興」的話題,似乎總是針對那些曾經輝煌而現今又面臨危機和困境的事物。而提起復興中國傳統手工藝的話題,在許多場合下,又總有些復古或擬古不化的嫌疑。因為手工藝作為歷史形態的工業基礎已存在了幾千年,但是這種基礎今天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工業發展的需要,中國近百年的產業史實際上就是手工藝基礎向現代工業基礎轉換的歷史。在這樣的歷史轉型當中,傳統手工藝的基礎必然被漸漸抽薄,並且退居非主流的地位,成為產業歷史舞臺上的配角。從現象上看,有的手工藝品種面臨消亡或已經消亡。在這種情形下,如果籠統地提復興傳統手工藝則顯然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但是,如果不單從產業的視角而從文化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或者說從傳統手工藝的不同層面以及從人的需要的多樣性來看這個問題,則復興傳統手工藝不僅必要而且可能。當然.復興不等於復古,而是結合現代社會和人們的各種需求,從傳統手工藝文化中提取合理的基因,注入或融入現代生活的肌體中去,使之獲得更生和發展,獲得新的面貌和新的形態。

手工藝文化體現了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它是中國人審美情感和造物哲學的重要載體。我國的歷史文化有多深厚,手工藝所表現的內容和形式就有多瑰麗。通常上古神話、民間傳說、歷史人物故事都是手工藝經久不衰的表現主題,各個民族的日常生活情感同樣在手工藝中有鮮活的反映。古典家具、陶瓷、刺繡、髹飾、雕塑、花絲鑲嵌等每一種手工藝,不論是其技藝特色、匠作則例,還是造型和裝飾語言,都累積了多少代人的創造力,都可以追溯其遙遠的歷史。

總之,「工藝美術」已重回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目錄,「手工藝學院展」走出校門登上國際設計周的舞臺,這是一系列積極的信號,工藝美術要發展還有許多具體的工作要做,包括民間工藝美術的活態發展與保護利用、行業工藝美術的產業轉型與市場多元發展、當代工藝美術的技藝傳承與藝術創新等等。建構當代中國文化,工藝美術當有所為,也將有所為,讓我們為之共同努力。

 

  語 錄  

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傳統工藝,蘊含著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智慧和實踐經,有助於涵養文化生態,豐富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揚精益求情的工匠精神。

(記錄:馬懿齡)

相關焦點

  • 福州線面永泰李乾等福州特產製作工藝亮相《絲路百工》
    《絲路百工》第二季將重點展示福州線面等多項福州特產製作工藝。以手藝製作時的聲音為切入口,敲、打、磨、錘、淬……13日亮相的《福建文化記憶·絲路百工》第二季宣傳片,將不同的勞作聲編奏成了一支韻律感十足的樂曲,千變萬化又千迴百轉,呈現了力量之美、勞作之美、智慧之美,展現了製作團隊對民間技藝的深刻把握,對傳統文化的赤誠熱愛。
  • 中國傳統道術——五術,不是迷信,是文化
    五術即五種道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繁雜的道術的主要分類。五術源自《易經》,是解釋宇宙萬事萬物的術法,是中國古人修行、求知宇宙未知的術法分類總稱。五術,即山(仙)、醫、命、卜、相五種道術,這可不是迷信,五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分割不出的一部分,是中國古人幾千年研究人和宇宙的術法精髓。那你對五術真的了解嗎,我給簡單介紹一下。
  • 催眠之魂、道、術第八屆中德催眠連續培訓項目第一次集訓第二天簡報
    催眠之魂(理念)魂:人內在的管理者。《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這話大致翻譯出來是說:一個人核心在於魂魄,若失去了「魂」,「人」又如何能長久的存在呢?作為一名催眠諮詢師,其職業生命一樣存在著「魂」,這魂就是來自催眠諮詢師對催眠的理解、傳承、發展以及臨床操作中心態的培養。在課堂上,施老師身體力行的展示了作為諮詢師在催眠臨床中怎樣以「空」的狀態去面對來訪者,又怎樣用溫暖的抱持、耐心的傾聽對待來訪者。催眠之道(理論)道:此道非自然之道而是前輩實證、歸納出的催眠運行之道。
  • 徵集 | 第二屆「千錘百鍊·徽州百工」全國攝影作品展
    居家物什、生活之器、禮俗用品……由手藝帶來的是物化的徽州,但它不世故,不庸俗,處處透露著鄉間民情,悠悠過往。從其間,看得出過去數百年來的徽州生活,並讓人感受到無比溫暖又精益求精的徽匠精神。徽州百工,傳承的是一份勞動技能;徽之匠心,彰顯的是一份職業精神。
  • 固民族精神之本,鑄校園文化之魂——以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於丙凱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 第三屆「千錘百鍊·徽州百工」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
    居家物什、生活之器、禮俗用品……由手藝帶來的是物化的徽州。但它不世故,不庸俗,處處透露著鄉間民情,悠悠過往。從其間,看得出過去數百年來的徽州生活,並讓人感受到無比溫暖又精益求精的徽匠精神。徽州百工,傳承的是一份勞動技能;徽之匠心,彰顯的是一份職業精神。
  • 創業創新民間力量——東陽:「百工之鄉」從頭越
    大力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變。積極鼓勵先進企業做強做大,扶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引導傳統家庭工業向現代企業轉變,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  ——摘自《中共浙江省委關於紮實推進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決定》  我要投票  「百工之鄉」從頭越  東陽素有「百工之鄉」之稱。
  • 英中語言家協會舉辦《中國傳統評書欣賞漫談》講座
    中國僑網1月14日電 據英國英中網報導,近日,UCAL英中語言家協會《語言與百科》舉辦了《中國傳統評書欣賞漫談》中華文化遺產知識講座。《中國傳統評書欣賞漫談》講座分為三部分:評書的歷史、現狀及欣賞技巧。
  • 榫卯是中國傳統木作行當之魂
    文化學者羅楊先生指出「榫卯是中國傳統木作行當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一凸一凹之巧,一陰一陽之妙,凝聚著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粹」。京作硬木家具隱藏著一代代能工巧匠薪火相傳的榫卯技藝和手工秘籍,使京作硬木家具中暗含著榫卯這門古老的技藝擺脫了簡單的物質的存在,進而成為一項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榫卯技藝的挖掘、整理與研究並非易事。
  • 宜蘭市保留舊城傳統文化 紙藝傳承7月起跑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宜蘭市「烏肉糊紙店」是宜蘭縣僅存的糊紙店,第三代傳人蔡奇男雖然精通糊紙藝術,但他坦言傳承不易,宜蘭市鄂王小區將在7、8月舉辦宜蘭舊城傳統紙藝傳承講座、體驗活動,盼能讓民眾一窺早期的傳統與文化。
  • 第三季「絲路百工」12日起上線 記錄福建老手藝和老器物
    由國家文旅部立項、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福建省圖書館和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民間工藝紀錄片《福建文化記憶·絲路百工》第三季12日起正式上線。「絲路百工」採取記錄的手法,從人物故事中品味勞作之美,感受先人的科學智慧,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和文獻性。
  • 會議報導 l 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的技術講座在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
    Park近期技術講座報導  在此前的9月27-28日,由精密科學儀器安徽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掃描探針顯微術學術交流會(SPM2019)」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功舉辦。現任韓國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中國區原子力顯微鏡的產品推廣與應用工作。
  • 北語開設中國文化英語講座 助留學生了解傳統文化
    羅馬尼亞留學生帕克斯特吃過中飯,徑直走進了三號教學樓的階梯教室,準備參加一個「與眾不同」的講座。這就是北京語言大學開辦了六年之久的「中國文化英語系列講座」。該講座雖然是以向留學生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為主,但是並不會讓他們產生「距離感」,因為,在課堂上全程講授中國文化用的是英語。
  • 【MBA睿德大講堂精彩回顧】企業管理的「道」和「術」——中華傳統...
    11月22日下午,MBA教育中心邀請了華爾寧波分公司CEO錢模星先生做客廣工MBA睿德大講堂,作《企業管理的「道」和「術」——中華傳統文化引領下的企業管理實踐》主題分享。本次講座由奚菁教授主持。講座伊始,錢總從如何管理經營企業提出五大省思:(1)過去20年的成功方法能否在未來20年中複製;(2)不等變死、亂變找死,轉型升級路在何方;(3)家族企業如何完成順利交接班並實現永續經營;(4)如何完善企業治理機制?人治VS法治;(5)企業治理的目的與意義究竟是什麼。由此,引發在場學生思考,開始了對企業的管理與長期發展這一講座核心內容的闡述。
  • 開放世界PS4遊戲《對馬島之魂》正式上市 宣傳片欣賞
    日本武士題材的開放世界PS4遊戲《對馬之魂》今天(7月17日)正式上市,索尼官方發布了本作的上市宣傳片,一起來看看吧:  《對馬之魂》上市宣傳片:【遊俠網】《對馬之魂
  • 《讓人怦然心動的宿舍整理術》專題講座
    (一)講座簡介以「斷舍離」為指導理念的宿舍整理術。
  • 問學稷下: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道」與「術」——山東理工大學的...
    作為一種具有高等教育職能的機構,大學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的成均和上庠,到了有著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之稱的稷下學宮時期,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在優秀傳統文化逐漸回歸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下,如何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努力探索的命題。
  • 以傳統文化為魂 打造國際化「美食之都」
    由此及彼,我們不禁想到,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亞洲首個「美食之都」,作為川菜的發源地和發展中心,成都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經過不斷傳承發展後,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成都美食也必須堅持承前啟後、開拓創新,以文化為魂,產業為根,才能在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使「美食之都」這張城市名片更加閃亮。
  • 遇見好書:《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大學之魂 短短幾句 描出了大學的名片寥寥數字 道出了大學的靈魂 校訓 大學文化傳統的精神符號 講述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領略大學文化精神傳承 遇見好書 推薦 《大學之魂-中國大學校訓故事
  • 繁體字是為中華傳統文化之魂
    時常感受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不管何種境遇,總可以時時受著傳統文化精粹的薰陶而坦然地度過一切!真的是太豐富了,有文王演易,老莊悟道,孔孟顯學,魏晉精神,漢唐氣象,琴棋書畫,京劇武術,數也數不完。一提到國風,第一浸潤我心田的,當然與這些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就是我最鍾情的豎排版繁體字,積澱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中國特有,博大精深!我出生在一個非常偏僻的鄉村,小時候就對文字就特別的敏感,在沒上學之前還很小的時候,看到那時家家正屋大都會貼口號對聯,經常看字就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