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年輕人辭去工作,離開家鄉,成為都市裡的職業餵貓人。
去年8月,內蒙古女孩宇晨辭去穩定的國企工作,離開家鄉,隻身來到上海,只為圓自己的一個夢——成為一名職業餵貓人。
幾個月來,她一手拿著導航,一手夾著標配的「鏟屎」工具,奔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在形形色色的人家裡,為各式各樣的貓咪鏟屎、餵水、填糧。就算春節假期,也沒有休息。
她將自己的職業稱之為「寵物觀察員」。在上海,這個對大多數人而言尚屬陌生的職業,正擁有著越來越多的全職工作者。
腳不停步的春節
今年春節,宇晨沒有回家,整整一個假期,她都奔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拯救著一隻又一隻貓咪的胃。
「忙的時候,要到晚上11點多,我和男朋友都還在一家家的餵貓。」宇晨說。
春節期間,受返鄉潮影響,城市內常住人口數量急劇降低,但寵物的數量卻沒因此而減少。可寄養寵物的空間是有限的,請人上門餵養,成了好多寵物主人的選擇。
巨大市場需求轉化成了驟增的單量,由於客戶太多,一個假期,宇晨幾乎都沒有停下來過。
「真的是從早上做到半夜,回到家裡累的只能癱倒在床上休息,什麼都幹不動了。」宇晨說。春節前,在內蒙古的爸爸曾託宇晨轉運一箱新鮮的羊肉至湖南,等宇晨想起這件事的時候,「感覺羊肉都快臭了」。
最累的是除夕那個夜晚,由於訂單量太大,那個晚上,宇晨差一點就在委託人的家中度過零點。
當晚我處理訂單到晚上11點多,因為不熟悉路,過年期間交通設施又不方便,我只能在一片漆黑的小區中挨個找門牌號。」宇晨說。當晚,回到家的宇晨累的說不出話來。
但是,不管有多辛苦,每當打開門看到委託者家中的貓對著她喵喵叫的時候,宇晨覺得都值了。
比較親人的貓咪甚至會翻出肚皮,向人撒嬌。那一刻就會覺得,它們是在等我,對於這些貓來說,我們就是它們世界的唯一。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宇晨說。
新生的職業
宇晨和其他從業者,喜歡將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稱之為「寵物觀察員」,或「職業餵貓人」,他們從網絡平臺接受來自寵物主人的委託,為用戶提供上門餵貓服務。
這些職業餵貓人的主要任務,是代替外出的寵物主人,保證貓咪的健康和安全。
貓的戒備心和領地意識比較強,環境的變化很容易引發貓的應激反應,對於很多貓來說,獨自生活在熟悉的家中,遠比突然到陌生的環境中放鬆。
職業餵貓人Kimi說。
在成為職業餵貓人前,Kimi已養貓多年。在他的記憶裡,最初的上門餵貓活動,源於朋友間的相互幫忙。
早期,外出的養貓者會拜託身邊的朋友、圈子裡令人信得過的夥伴、或者相熟寵物技師幫忙。但隨著市場需求的越來越大,這項最早以互助和兼職形式存在的服務,已演化為了擁有標準流程的工作。
目前,上門餵貓基礎服務包括:續食、換水、清理貓砂、環境檢查、貓咪基本情況檢查等。
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發布自己的委託,並選擇服務日期,用戶可在服務開始24小時前,選擇將進門鑰匙通過快遞或其他方式郵寄至辦公點。
每天清晨,我們會到公司先拿到當天服務點的鑰匙,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Kimi說。
他演示了自己工作的流程:進門前先帶上口罩、鞋套、對全身進行消毒,並帶好可以記錄全過程的視頻設備。
隨後排查門窗環境以及貓的狀態,為貓補充食物和水,最後清理貓砂並帶走垃圾。
這些操作看似簡單,實則每一步都有講究,一個合格職業餵貓人,絕不會冒然驚動委託者家中的貓咪。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工作,請一個家政阿姨也能完成。但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Kimi說。
只為貓服務
一個最顯著的區別,既是Kimi和宇晨這樣的職業餵貓人,只以貓為服務對象,為人服務的項目,並不在他們的工作範圍內。
我們只提供有關貓的基礎服務,不提供其他種類的家政服務。宇晨說。
事實上,由於委託人多通過網際網路渠道下單,宇晨等人鮮少有面對面和委託人打交道的機會,大多數時候,職業餵貓人所面對的,只有留守在家中的貓。
甚至餵貓人之間的交流也不多。在常規的工作日裡,他們整天都奔波在不同的貓之間,鮮少相聚。「因為忙,我們日常也不太見得到其他餵貓人。即使見面,我們交流的話題也以貓為主。」宇晨說。
但這並不寂寞,反而因為大家有相同的愛好,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會覺得工作氛圍很舒服。Kimi說。
當被問及誰才是服務對象時,這些職業餵貓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貓」。
在宇晨等人看來,對委託人最好的回應,即是照顧好他們的貓。
我們和委託人的關係,有點像是託兒所老師和家長的關係。大多數委託人都很愛自己的貓。他們不會因為我們以貓為中心而不開心。相反,我們將貓照顧的越好,他們就越開心。宇晨說。
「我所熱愛的即是最好的」
大多數職業餵貓人都有過其他工作背景。宇晨此前是某國企員工,已工作3年。Kimi已工作近10年,此前是一家公司的銷售主管。
當有關全職餵貓人的招聘出現後,他們幾乎沒有猶豫,辭掉了此前更安逸或薪水更高的工作,加入了這個行業。
我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貓,他們先看到了相關招聘後發給了我。當時聽說居然還有這樣的工作,我特別開心,直接投了簡歷。應聘成功後,就辭掉了家鄉的工作,來了上海。宇晨說。
相對他們曾經的工作,這份工作顯得並不那麼「主流」:目前的從業者還不多;服務對象以和貓交流為主,鮮少與人溝通;休息日也和其他職業不同。但宇晨等人甘之如飴。
Kimi這樣描述這份職業對他的意義:
以前我做銷售的時候,每天感覺最舒服的時刻,就是下班後,和妻子一起照顧幾隻貓的時間。成為職業餵貓人後,我能感受到這種被治癒的感覺一直延續到了我的工作中。
宇晨講的更簡單,她說:「這是一份我真心喜愛的工作。」
宇晨來上海前,曾和媽媽認真的溝通過自己的決定,她得到了媽媽的全力支持。「她說,只要我能照顧好自己,養活的了自己就好。」
「我現在覺得還不錯,目前收入足以支付我的生活,我很滿足。」宇晨說。
Kimi說,儘管放棄了曾經從業10年的工作,但他改行的決定還是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他們知道我是真心喜歡這份工作。他們覺得,我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