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讓更多的水產養殖從業者了解和學習屬於我們國家獨有的中草藥知識,特此開展此一專欄,分別就中草藥在水產養殖的特點、作用、及常用種類等作簡要的介紹,以供參考。
一、中藥的有效成分:
中藥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有效成分)都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一種中藥往往含有多種成分,不同的有效成分往往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它們之間可以產生相互作用、如協同作用、制約作用、對抗作用等。
中藥的有效成分含量與品種、生長條件、採收時機、炮製加工、貯存條件和時間等因素都有關係。
二、常見的中草藥有效成分:
1、生物鹼:存在於植物體中的一類除蛋白質、肽類、胺基酸及B族維生素以外的含氮鹼基的有機化合物,具有顯著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藥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的藥理作用;
生物鹼的主要類型有:
A、有機胺類:麻黃鹼、益母草鹼、秋水仙鹼;
B、吡咯烷類:古豆鹼、千裡光鹼、野百合鹼;
C、吡啶類:菸鹼、檳榔鹼、半邊蓮鹼;
D、異喹啉類:小檗鹼、嗎啡、粉防己鹼;
E、吲哚類:利血平、長春新鹼、麥角新鹼;
F、莨菪烷類:阿託品、東莨菪鹼;
G、咪唑類:毛果芸香鹼;
H、喹唑酮類:常山鹼;
I、嘌呤類:咖啡鹼、茶鹼;
J、甾體類:茄鹼、浙貝母鹼、澳洲茄鹼;
K、二萜類:烏頭鹼、飛燕草鹼;
L、其它類:加蘭他敏、雷公藤鹼。
2、黃酮類:主要藥理功能為止血,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活性和抗炎鎮痛的功能;
3、多聚糖:簡稱多糖,可促進動物體的免疫功能,激活補體,誘導幹擾素的產生等作用;
4、苷:又稱糖苷,是中藥草中分布非常廣泛的一大類複雜的有機化合物,不同的苷類,藥理作用也不相同;
5、揮髮油:又稱精油、芳香油,可促進血液循環,具有抗菌消炎、驅蟲等功效;
6、有機酸:可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力;
7、鞣質:又名單寧,具有止血和解毒的功效;
三、水產養殖中常見的中草藥:
1、大蒜:
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藥。大蒜有效成分為大蒜素,為黃色油狀液體,有強烈的蒜臭,是一種植物殺菌素。
大蒜素,學名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大蒜素是一種廣譜抗菌藥,具有消炎、降血壓、降血脂等多種生物學功能。另外,大蒜素用於畜牧和水產養殖,可以明顯提高生產性能,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率,增加養殖效益。
新鮮大蒜頭中無大蒜素,而有一種無色無臭的大蒜氨酸,在大蒜酶的作用下,大蒜氨酸變成大蒜素及二硫化丙烯基而發揮作用。有止痢、殺菌、驅蟲及健胃作用。常用於防治腸炎病、爛鰓病、錨頭鰠病等。
2、烏桕:
別名:臘子樹,又名油子樹、木子樹等,落葉喬木。以果、葉入藥。含有生物鹼、黃酮類、鞣質類、有機酸、酚類等成分,主要抑菌成分為酚酸類物質。有殺菌、消腫作用,在酸性條件下能溶於水並在生石灰作用下生成沉澱,有增效作用。烏桕葉可防治魚類爛鰓病和白頭白嘴病。
將1公斤烏桕葉乾粉(或鮮葉4公斤)用20公斤2%生石灰水浸泡,並煮沸10分鐘,pH應在12以上,全池遍灑,使池水成6.25ppm濃度(烏桕葉的量),可防治爛鰓病、白頭白嘴病。
每50公斤或1萬尾魚種,用烏桕葉乾粉半斤,混合在餌料中或製成藥餌投喂,連餵 3-6天,防治爛鰓病。
3、檳榔:
為棕桐科植物檳榔的種子,含生物鹼,以檳榔鹼為主,為驅蟲的有效成分。檳榔鹼對絛蟲有較強的麻痺作用,使蟲體癱瘓,失去其吸附於腸黏膜的能力;又由於本品的擬膽鹼作用,能增強胃腸蠕動,有利於蟲體排出。但要注意的是,檳榔對魚體有較大的刺激性,需要注意用量問題。
4、南瓜子:
葫蘆科植物,含南瓜子氨酸,為驅蟲的有效成分。南瓜子氨酸對蟲體有先興奮後麻痺的作用,由於興奮作用可使蟲體縮短,活動顯著增加,甚至引起痙攣性收縮。南瓜子與檳榔合用,表現明顯的協同作用,使蟲體迅速停止活動,完全癱瘓。
5、艾葉:
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莖葉或新鮮全草。主要含側柏酮、側柏醇、杜松烯、水芹烯、VA、VB、VC、KCL、鞣酸等物質,具有理氣血、逐寒溼、止血等作用,可提高魚體免疫力,抑殺病菌,消炎。
由於艾葉具有特殊馨香味,可作為飼料添加劑,促進動物生長,提高生產性能,節省飼料等。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下期分享!
內容源自安桂水產,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公眾平臺!
廣告投放| 文章投稿 |其他合作
精品原創文章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