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源流:玉堂孫氏

2020-12-14 宗譜尋根

玉堂,二字,皆指學識之士、顯貴文士。金-元好問《息軒秋江捕魚圖》詩之三:「玉堂人物今安在?紙尾題詩一慨然。」宋-梅堯臣《寄維揚許待制》詩:「歐陽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詔傳星流。」

玉堂孫家皆指濟寧玉堂孫氏。

據《濟寧玉堂孫氏族譜》記載,祖籍隸山西,祖居洪洞,明代洪武初,移民外遷。史料記載:「我祖當年出遷時,堂兄弟十八位,循照移民慣例,攜眷聚集在洪洞之郊大槐樹前,分手告別。分手前為留紀念物,眾議砸鍋分鐵,各留一塊,以此為記。 遂遷徒至河南,分別數人,又到山東後,其餘分別在夏津、聊城、陽穀、鄆城四縣定居。」

相傳玉堂孫始遷祖和鄆城孫馬廠欽公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遷來的叔兄弟十八中的兄弟倆,玉堂始遷祖是長支,馬廠是二支。

濟寧玉堂孫氏家族興盛的轉折點來自於家族成員孫擴圖。在他之前,其父輩、祖父、曾祖父只是一般的秀才,都沒有做官,他是第一個通過科舉振家進入仕途的人。其子孫玉庭,乾隆年間的進士,官至兩江總督、體仁閣大學士。

濟寧玉堂孫氏從平民布衣到縉紳之家,成為了中國北方的名門望族,在清代的200多年裡孫家四代累官。為清代北方士族第一家。巍科顯爵,號稱「山左之冠」。

濟寧玉堂名號源於清朝大官孫玉庭,因玉堂醬菜名揚四海,謂之濟寧玉堂孫家。

濟寧玉堂名號源遠流長,淵源頗深,說來話長,這得先從濟寧的地理位置、環境背景講起。

濟寧背依水泊梁山,前俯微山湖;地連河南、安徽、江蘇,水牽京津、蘇杭。自打京杭大運河穿城開通之後,這裡就成了江北著名的水陸碼頭,商賈雲集。加以這裡地理環境優美,留下了江北小蘇州的美稱。到了明清,復升為直隸州之後,更是成了魯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當時濟寧非常繁華:「濟寧州、賽銀窩,生意興隆買賣多;南門口枕著運糧河,交通方便行商多。」玉堂來歷要從玉堂醬園的創始人戴阿大說起。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戴阿大在南門口買下了一方寶地,開起醬菜鋪。開店鋪講究字號戴阿大圖吉利,按天幹地支推算,選中未時(按天幹地支解釋未時為玉堂),便取名玉堂,又因他原籍蘇州,故名姑蘇戴玉堂。從此,聲震國內外的玉堂醬園便在濟寧運河岸邊誕生了。

後來姑蘇戴玉堂慘澹經營,每況愈下,加上當時貪官汙吏的勒索,沉重的額外稅徵,到了1807年就不得不將經營近百年的醬園拍賣。濟寧的大藥材商冷長連,聯合有恩於自己的時任兩江總督濟寧人孫玉庭,以千兩白銀買下了姑蘇戴玉堂。由於戴家賣店不賣字號,故孫冷合營後的字號改變為姑蘇玉堂。買下後,冷長連親自來醬園主事。他潛心研究,反覆嘗試,吸取戴家的經驗及教訓,留江南風味之長,取地方風味之優,短短幾年,就研製出了幾十種集江南風味、地方風味之優的醬菜,使姑蘇玉堂名聲大震。到光緒三十二年,冷家抽出了股份,從此,玉堂醬園就由孫家獨家經營。

濟寧孫氏也開始以玉堂孫氏之名,逐漸名揚四海,名聲在外。

孫玉庭乃乾隆四十年進士,官至兩江總督,多有政聲。其長子孫寶善亦官至兩江總督,三子孫瑞珍為戶部尚書;其孫孫毓溎,寶善之子,道光二十四年狀元,官至浙江按察使;其孫孫毓汶,瑞珍之子,任軍機大臣、刑部尚書;重孫孫楫,官至順天府尹。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濟寧玉堂孫家不僅祖孫四代在朝為官,而且都是舉足輕重的大官。卓越來源於平凡,孫家的昌盛是有原因的,一個好家風至關重要。玉堂孫家四代人出了一個管學大臣,兩個大學士,一個總督,兩個巡撫,一個按察使,其他還有道員至府縣官員38人。從科舉考試的角度說,玉堂孫家四代人出了一個狀元,一個榜眼,五個進士,九個舉人,41個貢生和秀才。所以有人評論說:「山東名門望族,莫過濟寧孫氏,代代衣金腰玉,四世名列清史,家門之盛,北方士族,罕有其匹。」

濟寧玉堂孫家既然這麼多做大官的,家產當然也少不了。據說老濟寧有幾句順口溜:「半城財富是孫家,半城大院是孫家,半城文章是孫家,半城人才是孫家」。另外根據資料記載,在光緒年間濟寧玉堂孫家在濟寧周邊擁有的土地多達四萬餘畝,關於玉堂孫家老濟寧流傳著「騎馬不踏外姓路,馬飢不吃外田草」的說法。

世事滄桑,時過境遷。玉堂孫家清朝的強盛已成為歷史舊事,但玉堂流傳的醬菜工藝依然令人稱道。

與玉堂有關的末代孫氏後人分布在全國各地,長房長孫孫沂現在瀋陽,末代玉堂經理孫篤丞之子孫序東現在南京,另外上海、石家莊、濟寧、臺北等地也有孫氏後代。他們大多是工程師、醫生、教師或普通職員,絕少經商者。

時至如今,濟寧孫氏家族歷經了近兩個世紀的沉澱與繁衍生息,孜孜不倦、繼往開來;在有著狀元世家美譽的同時,其後代子孫也正以先世祖輩的歷史業績為標榜,承載肩負起先輩所賦予的歷史責任,在所在各個工作領域中刻苦奮進並有所創新,延續著其家族鼎盛繁榮時期的詩禮家學、譜寫著其家族自強不息的輝煌篇章;成就著其家族世世代代如古運河水一般川流不息、激蕩流淌的時代功績。

參考資料:百科

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學習家譜知識。我就是我,尋根問祖,傳播孫氏家譜文化,傳播正能量。

相關焦點

  • 孫氏家譜、孫氏族譜、孫氏家譜文獻目錄
    孫氏家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孫氏家譜。《新唐書·經籍志》載有南朝賈希鏡所著的《孫氏譜記》15卷,也許是能夠見其名的最早的以「譜」命名的孫氏家譜。唐宋兩代孫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家譜文獻。     自宋元以後,平民家族修譜之風開始盛行,至明清時期達到高峰。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孫氏族譜基本上都是這一時期編修的。
  • 孫氏聚集地:浙江孫氏
    5、會稽孫氏,始祖:孫國賢。遷徙:孫國賢,為後唐明宗三司使招討大將軍,餘姚孫境始祖孫嶽之十九世孫,高高祖孫嵩,入贅嵊縣(今天浙江嵊縣)招嶺陳氏,是為嵊縣東鄉孫氏始祖,傳十二世至孫鏗之仲子孫國賢,明初由嵊縣珠溪遷至會稽(今天浙江紹興市)孫端村之前樓,卜宅定居,是為會稽孫氏始祖。
  • 名人家族譜系——孫氏始祖傳承至孫眉與孫中山兄弟倆
    田書也因在此次戰爭中立下奇功,被齊景公封在安樂,並賜姓孫氏,此後田書也稱孫書,成為樂安孫氏的始祖。樂安孫氏也成為中國孫氏中最輝煌的一支。樂安孫氏的三世祖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兵家至聖」——孫武。其所著《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成為中國最早最傑出的一部兵書。
  • 六安忠貞堂孫氏八修宗譜序
    孫氏為中國大姓,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年1月20日發布的《二〇一九年全國姓名報告》,人口數在2000萬以上10個姓氏是: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人口少於2000萬多於1000萬的姓氏有12個: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梁。
  • 《慧眼識鄉村》系列(2):柏廟村孫氏文化園
    隨後孫武彥與柏廟族人一起進入祠堂拜紀孫氏先祖。下午,孫武彥與中山大學河南校友會、孫氏研究會的有關專家、學者舉行了「中山先生與河南」的座談會。省、市、區有關領導、河南華夏文明促會秘書處人員及一行臺灣同胞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 孫氏聚集地:蘭考縣
    豫北衛國孫氏和豫南楚國孫氏是中華孫姓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孫姓在豫境內各地區的分布相當稠密。以下是蘭考縣孫氏聚集地分布情況。城關鎮馬站村孫氏。傳說,宋代泥馬救康王時,泥馬馱著康王到此地,因馬累,在此站了片刻,故此地取名馬站。後高、孫、楊、賈等姓遷此建村,名馬站村。城關鎮孫樓村孫氏。明初年間,孫姓在此建村蓋樓,故名孫樓。城關鎮王孫莊村孫氏。
  • 孫氏榮耀:孫氏家族出了這麼多名門望族!
    如《常熟孫氏宗譜》載,孫吳會知常州時,該家族便由休遷到常州,元朝中期再遷琴川(今江蘇常熟)。《沙州孫氏支譜》載,元末時,其族人中一支由休寧遷江蘇陰華墅,再遷泗港(今江蘇常熟)。遷居無錫的有港下孫氏、孟裡孫氏、義村孫氏等(詳後)。遷居江陰的有四河鎮之南的斜河孫氏和黃橋孫氏。還有遷南通、漣水、連雲港諸地的一些支族和遷居湖南的韶山孫氏。
  • 「孫家邊孫氏娘家」之謎
    那麼,孫氏娘家果真在江寧孫家邊?康熙果真為孫氏「御筆寫下了『承先啟後』四個大字」?筆者研考的結果是否定的。康熙御賜曹家墨寶據考,康熙御賜曹雪芹家的墨寶只有兩件:一是據康熙《上元縣誌·曹璽傳》載:「丁巳(康熙十六年)、戊午(康熙十七年)兩年陛見,陳江南吏治,備極詳剴,賜蟒服,加正一品。御書『敬慎』匾額。」
  • 孫氏太極拳簡介
    無極式是太極拳的根,因此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從根子上就不同。此外,孫氏太極拳的立意是作為孫氏武學的三大基礎之一,是孫祿堂構建的天地人三元武學體系中的一元,這更是武氏太極拳所不具備的。所以,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在技能基礎、核心效能與立意上都存在著質的不同。這也說明當年孫祿堂先生在研究過郝為真的太極拳後,並沒有傳承郝為真的太極拳,而是創立了自己的太極拳。
  • 孫氏族譜大全,孫家人必看!
    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目前孫姓在中國人口數排名第十二位。在中國歷史上,孫權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曾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氏來源一、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 高清圖:孫季康在津喜收六徒弟 「孫氏」花鳥畫薪火相傳
    張春儒、張建軍、於江平、黃易非、姚成林、宋贊等六位弟子按中國傳統拜師禮儀,與孫季康先生正式確立了師徒關係,成為「孫氏」花鳥畫的第三代傳人。他說,如果說在我國多地已形成一個以孫其峰為宗師的寫意花鳥流派,孫季康當為最肖其畫風者。衣缽相傳,如影隨形,自古皆然。在畫法上,突出用筆,追求筆勢的蒼辣和渾厚;雖以墨法和色彩為次,卻也不乏著色明麗之作。當代花鳥畫,以畫花卉者為多,而兼能禽鳥者為少。畫禽鳥者,以靜態之禽鳥為多,能捕捉禽鳥活潑的生命動態者少。
  • 孫氏聚集地:新野縣
    新野縣部分孫氏分布如下:新野王集孫廟孫氏,始祖原名孫紹坦,從明朝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移於河南新野,與新野磙子埠口孫氏同屬宗脈,家族中流傳「天賜福祿壽,喜樂道德言;仁義禮智信,全家保平安!」新野孫氏一支,洪武二年〔1369年〕從山西洪桐大槐樹遷至河南新野,始祖至八代失考,九代祖孫詩,由十七世祖重修族譜,依次為詩,思、燦,志、夢、殿、文、清、悅、應…我爺為汝子輩,父為業子輩,我為炳子輩。
  • 查氏頭條:查氏家族簡介
    姓氏源流源流一出於姬姓,屬於漢族姓氏,春秋周惠王時(公元前676 --前652年在位),伯禽(姬姓)的後代、魯國(今山東境內)魯莊公之子姬延被封為桓系子爵,食採於查邑(古譜寫作「樝邑」,隸濟陽),因以地為氏。
  • 試論閩臺粘氏的源流、分播及其族親交往
    關鍵詞:粘氏 源流 分播 交往   福建粘氏和臺灣粘氏肇源於金,同是東北女真族的後裔。他們一脈相承,具有相同血緣,祭祀共同祖先。在族群的繁衍過程中,粘氏族人經過幾次重大遷移。金元時期受政治因素影響,不斷遷移,至元末粘氏先祖博溫察爾為躲避戰亂自山西遷至東南一隅的福建泉州。
  • 向氏慶榮公源流考
    關鍵詞:慶榮公 上系 下系 源流考 向慶榮,字端光,學名向雲生,南宋辰陽太守向文皋八世孫,元朝名將向大陽之孫,生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四月十八日辰時,歿於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享年 96 歲。
  • 大案紀實之「孫氏兄弟」涉黑案
    除了孫氏三兄弟外,有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有人因此精神失常。而在當年在城市晚報《長春孫氏兄弟涉黑案開審曾稱殺人沒事上面有人》等報導中,孫氏三兄弟則被描繪成十惡不赦的兇頑。此案原本地市及以下公檢法「思想認識」都不足,不認為孫氏兄弟是故意殺人和什麼黑社會。
  • 孫氏太極拳的基本步法與身勢
    身步二法是孫氏太極拳基本功之一例,其精微宏闊至簡至妙、與道同符,其勢水靜流急、暗潮洶湧,其效能為其他各拳派所不具備。
  • 臺灣孫氏 割愛suning.com背後的域名故事
    孫姓,漢語拼音為「sun」,因此孫老先生和兄弟一起在1997年創業時,註冊了域名suning.com,意為「孫氏成長中,也有太陽升起」之意,並取諧音,將公司命名為「三英電腦公司」,suning.com作為三英公司的企業域名。當易名中國聯繫到孫老先生時,孫老先生坦言,創業了十幾年,現在公司在臺中和太平也都有分店,自己已經年過花甲,也不想再在事業上投入太多心神。
  • 集美大學宿舍旁現明代古墓 為集美孫厝孫氏祖墓
    集美孫厝的孫氏後人修葺祖墓 大學宿舍旁驚現明代古墓家住孫厝的老人孫同意告訴記者,墓地為明朝時所建,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是家族合葬墓,葬的是孫氏祖先孫孟復和夫人葉氏。  老人說,此墓幾經波折,上世紀五十年代因挖坂頭水庫被填埋,到2006年重新被挖開,因為周邊建設,2010年時又被掩埋,最近才「重見天日」。
  • 她是欽天監算出的太孫妃,丈夫登上皇位卻被廢入冷宮,一生何辜
    在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就是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她丈夫的爺爺,求問欽天監這個太孫妃出自何地,欽天監算出了一個地方,而這個居住範圍就正好是她的家鄉一帶。於是她便這樣被選入宮中了。她進宮之前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一步登天嫁給皇室,難免會受寵若驚。這種身份地位和生活條件的差別,也讓她最開始很不適應,於是一言一行都非常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