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產期2周才入院待產,坐月子成了「空月子」,孕媽痛哭悔不迭

2020-12-20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懷孕的媽媽都有一個表現,滿腦子都是寶寶,儘管他們還沒出生,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兩家人的心。為了寶寶的健康,十月懷胎期間,不管再苦再累,孕媽都能咬牙堅持,正如一位寶媽所描述的那樣:我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

儘管如此,每年仍有不少孕媽由於種種原因,最後不能與自己的寶寶相見,只能幹坐「空月子」。

超預產期2周才入院待產,坐月子成了「空月子」,孕媽痛哭悔不迭

有些女性懷孕之後戰戰兢兢,總感覺寶寶會出問題,但也有些女性天生膽子大,什麼都不在乎,小娟就是這樣一位孕婦。

也許是身體素質好,她懷孕之後並沒有那麼嚴重的妊娠反應,除了比較能吃之外,與過去並無明顯變化。

「懷孕多舒服呀,不用上班,每天還有那麼多好吃的。」小娟將懷孕視為一種特殊的度假,不僅不排斥,反而樂在其中,所有見過她的人都說,從沒遇見過這麼快樂的孕媽。

然而,樂觀過了頭也是一件壞事,糊塗的小娟將自己的預產期都記錯了,過了整整兩個星期才入院待產,結果還遇到難產,孩子沒能保住。

好好的月子變成了「空月子」,小娟只好每日以淚洗面,短短半個月瘦了12斤!

孕期無小事,這些方面別犯糊塗,預產期這樣算才對

懷孕是從最後一次月經後的第一天開始算的(簡單認為是40周,280天),預產期也是一樣,它有一個簡單口訣的「月份減3,日期加7」。

假如你最後一次月經的日期為9月15日,那麼預產期差不多就是來年6月22日。

當然,根據每位孕媽身體素質的不同、胎兒生長發育程度的不同以及其它不可抗力,預產期往往沒有計算得那麼準確,提前或者延遲都屬於正常現象。

婦科醫生表示,預產期本身就是一種預估而已,大家不必過分糾結其準確時間,只要寶寶健康,一切都不是問題。反之,明明知道胎兒身處危險,卻還拘泥於預產期沒到,那才是愚者行徑。

用很經典的一句話來形容:一切以實物為準。

意外坐「空月子」,這些方面要注意,影響二次懷孕

1)、產婦的心理狀態

辛辛苦苦十個月,結果孩子沒了,懊悔、憤怒、悲傷,這些極端情緒交雜在一起,讓不少坐「空月子」的產婦心態崩潰。

現代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效應,當一個人「心存死念」的時候,他的身體也會邁向「消亡」。

產婦想不開,一直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她們的身體也會針對性出現問題,無論是恢復性還是免疫力都快速下滑,極大延長康復的時間。

2)、產婦的飲食標準

有些老人會因為孩子的問題遷怒於兒媳,不關心她們月子期間的飲食,家裡做什麼,就讓產婦吃什麼。

我們可以理解老人的行為,畢竟出現這樣的狀況,憤怒也是人之常情,但絕對不承認她們那樣做是正確的。

女性生娃之後,身體會出現巨大的虧空,雖不需要天天大魚大肉去進補,但必要的營養補充少不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如果吃不好,產婦就會出現體弱多病、免疫力差、二次受孕困難等病狀,容易留下病根。

3)、短期內不要夫妻生活

男性別不把「空月子」當月子,說白了,就算孩子沒能順利出生,也相當於女性生了一次孩子。正常月子應該有的注意點一樣都不能少,夫妻生活要避免。

給產婦時間,讓她們把身體養好了,二次受孕也簡單一些,否則很難保證她們懷孕的成功率以及第二個寶寶的健康安全。

總之,要想避開「空月子」,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要隨時關注寶寶的動向,遇到不熟悉的變化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懷孕不是工作,做錯了可以隨時回頭修改,每次都是單程道,希望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寶媽們,你們有過做空月子的經歷嗎?你們是如何走出來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孕期好不容易熬過36周,孕媽卻沒等到寶寶降生,而是坐了空月子
    文|西紅柿媽媽「空月子」?很多女人都坐過空月子,這種煎熬的心情,比死都難受。孕媽王女士說:36周+4天,懷孕快生了,本以為要熬出頭了,很快就能見到寶貝了,結果等來的卻是個「空月子」。發生這種事,任憑誰都想不通,她哭鬧了很久。
  • 孕媽媽何時入院待產最合適?情況不同,入院時間不同,孕媽要有數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臨近預產期,一邊盼著孩子早點出生,一邊又恐懼生產遇到的情況,又不知道該何時去醫院待產,真是既興奮又憂慮。
  • 懷孕時,孕媽什麼時候入院待產比較好?狀況不同,入院時間也不同
    孕媽狀況不同,入院時間也不同其實在一些身體比較正常的孕媽媽,是不用提前入院待產的。在孕41周之前,如果你的身體沒有出現一些臨產的症狀,也沒有任何的妊娠併發症,在產檢時胎兒發育一切正常的話,孕媽媽也不用提前入院待產,因為自己的身體並沒有出現什麼特殊的不適。但是這個時候卻要提前做好入院待產的這個準備。
  • 入院待產,需要帶上哪些物品?這份詳細待產包清單,孕媽照著準備
    數據顯示,僅有5%左右的孕媽能準確地在預產期生娃,而絕大多數的孕媽,實際生產時間會與預產期有較大出入,一般在前後2周左右。編輯:邱寫寫分娩臨近,孕媽們不光要忙著數胎動、做胎監,還有一件事同樣重要,需要在預產期來臨前完成,那就是待產包的準備。
  • 超預產期5周,準媽還在家「待產養胎」,取出孩子後醫生無奈搖頭
    導讀:超預產期5周,準媽還在家「待產養胎」,取出孩子後醫生無奈搖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超預產期5周,準媽還在家「待產養胎」,取出孩子後醫生無奈搖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何時入院待產,才是最佳時期?
    入院待產,越早越好嗎? 如果孕期有定期產檢,並且沒有發現妊娠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胎兒等不適的情況下,那麼則不需要不要過早入院。 入院時間太長,醫院的環境容易造成產婦精神緊張,待產時間越久,易導致疲乏勞累,不利於產程的進展,容易導致產程懈怠。 然而,入院太晚也不好,特別是經產婦,產程進展迅速,來不及送醫院在院外分娩,得不到專業人員的護理,衛生條件沒有保證,不管對胎兒和孕婦來說都有生命危險。
  • 胎兒發動孕媽入院待產,順產和剖腹產產婦各會有哪些經歷,早了解
    胎兒發動孕媽入院待產,順產和剖腹產產婦各會有哪些經歷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是在醫院生,因而需要孕媽在生之前,先辦理住院手續入院,然後醫生才能安排後面的檢查和接生。入院後,一般醫生會先安排孕媽做入院的常規檢查,並且會再次根據孕媽末次月經和b超檢查核對孕周數,簡單了解孕媽孕期的情況,諮詢孕媽對分娩方式的意見,確定最終的分娩方式。1.
  • 臨近生產,孕媽何時入院待產最好?出現這3種情況,要及時去醫院
    意味著以後要有一份更大的責任在身上,所以孕媽們每一個都是偉大的。懷孕的時候孕媽們每天都是相當小心的,生怕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損害了寶寶,好不容易熬到了快要生產的時候,又有一個更大的難題迎來了。這個難題就是孕媽什麼時候開始進入醫院進行待產是最好的呢?好多孕媽對此都不是很重視,覺得自己快要生了就趕緊去醫院不就行了?其實這個對於自身還有寶寶的健康都是很沒有好處的。
  • 孕晚期,什麼時候入院待產?若有3種情況,最好及時入院待產!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比較好?孕晚期,什麼時候入院待產?若有3種情況,孕媽趕緊去醫院生孩子孕晚期,什麼時候入院待產?若有3種情況,最好及時入院待產!其實預產期並不是寶寶到來的一個確切時間,只是預計了生產的時間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並不是說預產期在哪天,寶寶就一定會在那天出生。
  • 待產包裡這2件東西容易被忽略,多準備一樣,孕媽少受一份罪
    孕婦從養胎到生產再到坐月子是個艱苦的過程,待產包準備是否充分也可以看出來對孕媽的關心程度。通常待產包裡的東西都是千篇一律的,因為在孕婦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所以都是很有針對性的。即便如此,準備過程中也需要格外重視。
  • 孕媽什麼時候入院待產合適?有這3個症狀就去,太早也不好
    文|淘媽前幾天見了馬上快到預產期的小娥,她說她想起生孩子就覺得特別害怕,為了避免出現任何意外,她決定在預產期的前一周就入院待產。這樣的話,如果出現什麼情況的話,醫生能夠及時的應對,胎兒也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 「卸貨」前最後一個月,孕媽別做3件事,避免到頭來坐「空月子」
    很多人對於懷孕了解的並不多,即使是身為女性有些也並不清楚,就例如孕晚期危險係數高這件事。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到了孕晚期只需要等待時間「卸貨」就可以了,殊不知孕晚期胎兒危險係數並不比孕早期低,多少孕媽辛苦懷胎9個月,到頭來卻做了個「空月子」。
  • 臨近預產期,什麼時候入院待產比較好?若有這些情況,別忽視了
    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所以說孕37~孕42周之間。寶寶隨時都會降生。孕媽彤彤,離預產期還有一周的時候就去醫院待產了。因為是第1次懷孕又生孩子,也沒有什麼經驗。又怕寶寶提前出生,手忙腳亂再出什麼意外,就想著提前去醫院待產。結果沒去住兩天就感覺待不下去,因為在醫院待產的時候,她比在家裡還要緊張。每天接觸一些陣痛、待產的孕媽媽。
  • 12月生孩子的孕媽注意了,跟著二胎寶媽準備待產包,省時省心省力
    需要注意的是:1、進醫院只能一個家屬陪產,且需要在入院前一天做核酸檢測。2、核酸檢測可以在手機上預約,當天拿號當天檢測,一般第二天出結果。3、證件讓陪產的人拿著,因為入院後孕媽們需要做胎心監護等一系列檢查,無法自行去辦理手續。二、媽媽用品一般的日常用品:紙巾、棉柔巾、餐具、吸管杯、拖鞋、衛生巾、牙刷、牙膏、毛巾、洗臉盆、襪子、小衣架。
  • 孕媽挺了9個月孕肚,最後卻經歷「空月子」,得知原因後悔莫及
    幾天過去,小周感覺實在是太奇怪,才跟家裡的人說起了這件事,大家聽了都感覺非常擔心,馬上帶著小周去了醫院。一套檢查下來,小周的檢查結果出來了,看著檢查報告上「宮內死胎」四個字,小周面色蒼白,冷汗直冒,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小周用最後的力氣詢問醫生,醫生表示很遺憾,寶寶已經無力回天。
  • 孕期,出現這種情況孕媽要及時就醫,不然胎兒可能會有危險
    只可惜,有些寶媽與寶寶無緣,最終只能徒留一個充滿懊悔、自責的「空月子」。寶媽靜心養胎8個月,到頭換來一場空周姐今年31,已有8個月的身孕,前些年她和丈夫忙著家中生意,生娃大事去年才提上日程。這個孩子的到來讓全家盈滿喜悅,她每天小心翼翼,強忍住孕期的種種不適,十分辛苦。
  • 孕晚期不建議提前住院,這些原因很客觀,孕媽什麼時候入院好呢?
    不知道你是什麼時候住院待產的,是到了預產期就住院了,還是等「發動」才趕往醫院呢?懷大寶我是發動後去的醫院,二寶因為是私立醫院,住一天交一天的錢就可以了。我是提前了一天,辦理了入院手續,當天凌晨生產的。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的是一位產婦預產期是10.16日,到了17日開始有腹痛現象,趕到醫院後,醫生表示未達到住院條件,建議回答待產。可這位女士離開醫院2小時後,就在附近的酒店產下一名男嬰。看到這裡有不少網友很氣憤「為啥不讓住院?這還好在酒店生了,這要是在大街上、路上,出了事兒醫院負責嗎?」
  • 孕媽什麼時候該去醫院待產?一胎二胎時間不一樣,孕媽要弄清楚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位產科醫生發出這麼一則視頻:最近連續接生了2個差點把孩子生在路上的媽媽了,這兩個孕媽都是二胎懷孕。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危險的分娩,其中的原因就是孕媽們沒搞清楚自己去醫院待產的時間,以為和一胎一樣,不會太快,不過最後幸好產婦和寶寶都沒事。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對於多數孕媽來說,生孩子猶如走一遭鬼門關。生孩子雖然緊張,一胎媽媽一般是有點徵兆就會去醫院待產。
  • 孕媽辛苦懷胎7個月,最後卻坐個「空月子」,全家哭成淚人
    可是不是每個孕婦都是那麼幸運的,有不少孕媽辛辛苦苦懷了幾個月的孩子,到頭來卻坐了一個「空月子」,這是怎麼回事呢?7個月,到頭來卻坐個「空月子」,全家哭成「淚人」麗麗和老公是經別人介紹認識的,由於婚後,老公想要以事業為重,所以就一直沒有要孩子等到幾年後,老公的事業也算小有成就後,兩人打算要孩子了,可是,越是著急麗麗的肚子卻沒有動靜。
  • 孕37周做完B超,醫生說:「這個冬天會很暖」,是暗示什麼嗎?
    所以最後溫馨提示那位網友,不要過度解讀醫生的話,醫生檢查過程中與孕媽媽的聊天,只是為了舒緩孕媽媽的緊張感,利於檢查順利進行罷了。進入37周,屬於孕晚期,是男是女均已定型,這時孕媽媽要做的不是過度猜疑,而是為分娩生產生產做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