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早餐好好吃,好好吃早餐,睡眼惺忪也能做出來的極致美味:吐司蛋 EGG IN A HOLE
外層烤得金黃微焦的吐司,裡頭鑲著一顆完美太陽蛋,張嘴一口咬下,奶油和黑胡椒的香氣撲鼻而來,酥酥脆脆的麵包體,與流出的熱熔融半熟蛋汁混在一起,既酥脆又綿密的口感頓時讓你精神滿滿。難怪人人都說早餐不能不吃,因為早餐夠美味,一整天的完美度可就先提升了一半。
堪稱歐美早餐經典款之一的「吐司蛋」不只是吐司夾顆蛋而已,原文為「Egg-in-a-hole」意即在洞裡的蛋,作法與意思同樣簡單易懂,便是在吐司裡挖個洞,填入雞蛋便完成了。
而這道遍及大街小巷,人人都擁有獨家食譜的吐司蛋,最初有個「戴著帽子的蛋」的名字,最早出現在波士頓廚師學校校長所出版的烹飪教科書中,書中寫道:先用餅乾模在吐司麵包的中心挖個空,再放上一顆煮熟的蛋,就像是一頂帽子平穩地置於吐司中央。
這是個相當簡便的教學步驟,甚至不用超過一百字的說明,難以成為一道「料理」,卻擁有最令人著迷的簡單美味,食譜也因此流傳至今。
雖說做法簡單至極,Egg-in-a-hole卻也曾在19世紀後期消失過一陣子,原因在於雞蛋的產量稀少,特別是在城市地區生活的人們,幾乎沒有機會在院子飼養雞群,因此並非人們普遍能取得的早餐食材組合。
而後隨著流行文化的崛起,它一次又一次地以不同的名字出現在人們身邊,如鳥巢(bird'snest)、籃子裡的蛋(egg-in-a-basket)、獨眼傑克(theone-eyedJack)、洞裡的蟾蜍(atoad-in-a-hole)等。
在紐約,常常能在早午餐店裡看見它的身影,風味的組合也跟著有了變化,撒上濃鬱的起司以及色彩鮮豔的烤番茄,或是搭配煎得焦香的培根、香腸或羽衣甘藍,無論它擁有多少個名字或味道組合,標誌性的美味經典卻是永遠不變,依然擔任刻畫起人們早晨美好回憶的重要角色。
這周末若想來場有趣的早午餐聚會,卻又不想大費周章準備,不妨以最簡單的吐司蛋當主角,再依照個人喜好來點小變化,搭上鮮榨柳橙汁、或來杯可可牛奶,也能有個既美味又好玩的周日早餐時光。
吐司蛋的小秘訣:
在吐司洞裡頭放入適量奶油,等奶油融化後再打入蛋,大約一分半鐘雞蛋底部便會達到最佳熟度,一定要先等雞蛋底部凝固才可以翻面,否則蛋黃可能會破掉使蛋汁流到吐司上,就會變成吐司煎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