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女子飾品紋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2020-12-20 心安歷史說

相比於製作技藝和製作素材,首飾的圖案更能顯示出中華文化的積澱。一個時代女子首飾流行的紋樣,不僅僅是這個時代人們審美的趨勢,也是一種心願的表達和時代思想的影射。中華民族對於具象事物的表現和抽象觀念的表達是非常豐富的,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首飾紋樣非常豐富,一直到今天還在給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無窮的靈感。今天我們主要看一看明清時代首飾的紋樣極其代表的意義。

龍鳳紋樣

龍鳳紋樣一直是皇家最高統治者的象徵,歷代傳承,並且為我們所熟悉。龍是神話中的瑞獸,也是神靈的化身,自古以來,龍的形象一直為皇帝專有,並且得到民眾的膜拜。有意思的是,雖然龍本來是不存在的,是一種抽象的神物,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之中,它的形象一直在不停地豐富和轉變。另外,鳳作為一種神鳥、吉祥之鳥,也常常出現在龍的身側,在藝術創作之中,鳳雖然不代表權力和政治,但卻和美好、愛情相關聯,是幸福的象徵。

龍是蟒蟲之長,而鳳為百鳥之王。在中國封建時代,龍代表著天下太平而鳳代表著大吉大利,這正好切合了統治者的願望。所以龍鳳結合的圖案,在漢代以後,我們就常常能從后妃的服飾、飾品和用品上面找到。到了明清時期,龍鳳圖案依舊是後宮妃子喜愛的圖案,代表著莊重和美好並存,而在民間,鳳這種圖案也作為一種祝福和願望常常出現,比如在《金瓶梅》之中對潘金蓮的描寫就是「頭上珠翠堆盈,鳳釵半卸」。而在《紅樓夢》之中,也有對王熙鳳所戴飾品鳳紋樣的描寫「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而民間對於龍紋樣還是禁用的,因為龍紋樣代表著絕對的皇家權威。

在明清後宮,龍鳳共同出現的首飾,常常是最為莊重的,大多是皇后出席重大典禮時所佩戴的飾品。明永樂三年的《明會要》記載,當時規定皇后的鳳冠為「九龍四鳳冠,上飾翠龍九金鳳四,正中一龍銜大珠一,上有翠蓋,下垂結珠,餘皆口銜珠滴。」

人物紋樣

人物圖樣是個很普遍的主題,一般來說,人物選擇具有故事情節的人物,展現的基本上是當代著名戲劇之中的經典場景;也有帶有美好寓意和願望的人物圖樣,比如金榜提名、狀元及第之類;另外還有童子圖,這是明清時代最為典型也非常流行的紋樣之一。

前面兩種圖案我們比較好理解,在宋代戲劇發展伊始到明清時期達到巔峰,這些讓人們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或者性格鮮明的人物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首飾主題。而童子圖反映出來的正是中國人多子多孫的希冀,中國人對於香火的傳承十分重視,而在當時的生活條件之下,很多孩童因為醫療條件惡劣而夭折,所以人們迫切希望可以多子多福,後代延綿不絕。另外,中國人非常注重家族觀念,家族的壯大和脈絡的傳承一直男子生來就背負的重大人物。所以無論是皇家還是民間,對於天真可愛的童子形象是十分喜愛的,平時在床上用品或者是新婦的新裝之上,我們都能看到童子的圖案,並且常常與蓮花圖案結合在一起。這不僅僅代表著「連生貴子」,也有保佑子孫平安之意。

佛教圖案

佛教之所以會成為中國歷代統治階級非常喜歡、並且著重推廣的宗教,因為佛教宣揚的觀念更易於統治者對於民眾的管理。在漢唐時期,佛教在我國的發展達到了巔峰時期,同時,佛像藝術開始出現和風靡,佛像圖案逐漸出現在了女性的飾品之中。對於人們來說,佛像莊嚴而慈祥,菩薩清秀而恬淡,符合當時人們的審美且寄託著人們祈求平安圓滿的人生願望。

除了佛像之外,我們最常在明清飾品之中看到的佛教圖案就是「卍」字紋。「卍」其實代表著太陽或者火的一種符咒。印度佛教常常將其作為標誌,最常出現在佛像的胸部,寓意著吉祥和萬德。另外一種常用的意象就是佛手了,佛手本來其實是一種植物果實,因為和菩薩的手勢極為相似,所以也擁有了宗教的色彩,並且改名為佛手。佛手圖案有的時候是單獨出現的,有時手中也有珠玉等裝飾。因為佛手發音與「福壽」非常相近,「指」又和「子」相近,所以佛手在附有宗教色彩的同時也有了福壽安康、多子多福之意。另外因為佛手紋樣也常常和如意的紋樣用在一起,因為在僧侶講經之時,佛手和如意都是他們所用的重要法器。

花鳥魚蟲

中國人對自然界的熱愛體現在方方面面,花鳥魚蟲亦是明清時代女子飾品最為常見的題材。古人剛開始養花草是為了妝點生活,成為生活之中的一大樂趣。而儒家思想的傳播讓許多花卉有了更深的含義,可以隱晦表達出人們對道德倫理以及個人修養的看法。從花的顏色和香味之中看出花品,又從花品之中看出人品。到了明清時代,花卉飾品多少能表達出女子的喜好和性格。

因為明清世道首飾工藝的精進,我們所熟悉的梅蘭竹菊等花草圖案表現地更加栩栩如生。對於花卉,工匠們一直秉承著寫實的原則,花瓣和葉脈都要表現得越為精緻越好。而在花草之上的蟲鳥則更增添了一番趣味,這些意象也往往帶著美好的祝福之意。

比如我們常見的蝙蝠圖案,就是「福」的寓意。蝙蝠圖案其實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盛食器上,到了明清時期更被視為福澤祥瑞的圖案。蝙蝠習慣於倒掛而棲,即有福到了之意,與其他圖案組合在一起時同樣是吉祥幸福的象徵。

魚、鳴蟬、蟈蟈、蝴蝶、蜻蜓等也常常作為題材出現在花草四周,展現田園風光。值得一說的就是魚了,魚是人類最早的食物之一。古人發現魚多子多孫,並且和「餘」同音,況且民間還有「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傳說,故而魚這個紋樣自遠古時期就常常作為飾品紋樣,並且作為吉祥代表延續至今。

總結

明清時期因為人口暴漲,市民階層的擴大,所以世俗文化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從這個時期女子的飾品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生動的世俗文化,這些貼近生活的紋樣反射的是女子對於幸福生活的期盼,廣泛流傳於社會各個階層。

在明清時期流行的這些紋樣圖案,是在不斷積累前朝豐富的圖案裝飾與創造中,發展起來的更加具象的飾品文化,又將吉祥紋樣推至頂峰。明清時期圖案多帶以吉祥、喜慶的寓意,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無限擴展,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幾乎成為裝飾的唯一主題。

參考資料

揚之水——《中國古代金銀首飾》,故宮出版社

南京市博物院編——《明朝首飾冠服》,科學出版社

故宮博物院編——《清宮后妃首飾圖典》,故宮出版社

張莉君——《百工錄·首飾花絲藝術》,江蘇美術出版社

杭海——《妝匣遺珍:明清至民國時期女性傳統銀飾》,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相關焦點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④|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蝙蝠」,在漢字中諧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納吉之意。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如果要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的話,蝙蝠一定是少不了的。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紋樣既寫實又誇張,單純洗鍊、粗放古樸,不視細節修飾,也沒有個性表達,表現的是異常簡潔單純的粗輪廓粗線條的整體形象。是一種粗輪廓的寫實,不拘泥於細節,構成一種古拙的風格,呈現出中華本土的藝術審美傳統。「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作為象徵「福」的吉祥物,蝙蝠在明代已經普遍流行,清代帶有蝙蝠形象的各種祥圖案更是屢見不鮮。
  • 東成紅木:紅木家具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本是一個漢字,有人計算達300多中寫法,常見的有「百壽圖」。但由於人們的觀念,不僅字意延伸豐富,字體也變化多端,主題仍表達「五福」之一,壽排首位。吉祥圖譜有「五福捧壽」等;除此之外,還以諧音、假借等手法,創作出許多壽的吉祥物,其中有萬古常青的松柏、壽可千年的龜鶴、食之延年的靈芝、仙桃、枸杞、菊花、五彩繽紛的綬鳥,還有生活中反映自然情趣的貓戲蝶等。在壽的文字圖像中已變成了吉祥符號;除此之外,還有組合圖案。如萬字符和壽字組成「萬壽圖」;如意與壽字組成「如意壽字圖」;如意與壽組成「如意萬壽圖」;蝙幅和壽字組成,「多福多壽」、「五福捧壽」等紋圖。
  •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大刀-協助拍攝
    指以含蓄、諧音等曲折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吉祥圖案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明清時,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它們所要表達的只有四個含意:富、貴、壽、喜:貴是權力、功名的象徵;富是財產富有的表示,包括豐收;壽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則與婚姻、友情、多子多孫等均有關。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為認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標誌之一。明清絲綢吉祥紋樣的題材十分廣泛,。花草樹石、蜂鳥蟲魚、飛禽走獸、無不入畫。貌似平凡,其中不乏真趣與深情。
  • 清朝滿族女子服飾圖案:吉祥如意,自然之美
    (明黃色彩雲蝠團壽紋妝花緞女綿袍·清無論是服侍、家具還是飾品的紋案,都是當代文化的一種體現。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了象徵著吉祥如意的圖樣,到了明朝時期,因為手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之中都可以看到這類吉祥寓意的紋樣。到了清朝時期,人們對于吉祥如意的理想追求更甚,生活之中的每一件用品的紋樣,必定有著吉祥的寓意。在古人眼裡,女子擔負著傳宗接代的重任,所以在已婚婦女的服侍或者婚嫁用品上,處處可見象徵著多子多福的紋樣。
  • 古風如意紋刺繡教程,傳統的吉祥紋樣,就應一針針的刺繡出來
    我們傳統的古風紋樣,向來是紋必有意,意必吉祥。而我們喜歡刺繡的小夥伴,除了會為自己繡些小物件,應該就是給身邊最在乎的人,「繡」出自己的心意了吧。那麼簡單的傳統古風紋樣就相當合適,既簡潔大方,又充滿吉祥,真真讓人愛不釋手。
  • 玉必有意,意必吉祥
    玉器行裡有句行話,叫做「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的寓意來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下面我們來談談幾種常見的玉器的寓意。 1.佛公: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常取材於大肚彌勒佛造型,是解脫煩惱的化身-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闊達樂觀。
  • 有工有意有吉祥的古法金器美哭了
    今年年初刮過一陣古法手鐲潮流風, 風起必有因,必有走向。前兩個月權威色彩機構發布2020年春夏流行色, 古金黃在列。這種啞光醇厚的復古暗金黃色,帶著高貴溫潤溫暖的神韻而來。在細節修飾上,古法黃金用許多鏨金、鏨刻,花絲等工藝,使黃金飾品擁有更豐富的層次感,細膩精緻。而在設計上,古法黃金借鑑了很多傳統文化元素,讓黃金飾品在外形更加飽滿外,更具有文化內涵和精神意義。這種古老制金工藝出自宮廷造辦處,專供皇家貴族製作金飾、金器。
  • 一戶侯侯曉鋒玉雕彌勒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這句古話也不知是從什麼時間、什麼人口中說出來的,漸漸地就成了所有琢玉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流傳到今天,依然沒有過時。「意必吉祥」,吉祥,便是幸福與美好,便是端方與純良。溫潤、潔白、端莊、肅穆,玉文化的內涵從未改變。中國人骨子裡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的現世生活的平安與喜樂,通過精心雕琢的玉器得以全方位的展現。
  • 讀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本《昇平樂事圖》中吉祥寓意
    由於我沒研究清代女子髮式,所以無法從髮式判斷她們年齡身份,從神態和情節看,應該是大姐姐或者年齡稍大的侍女陪伴嬉戲。吉祥紋樣藉助同音字的諧音寓意,運用相應的形象或文字,巧妙地組合成一幅完美的紋圖,簡潔明快,詠物傳情。一向被認為具有福瑞、祥和、通達、順利的美好意義。可以說紋樣必有意,凡意必吉祥。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雕塑,紋樣裝飾效果
    製作者運用吉祥圖案和用語迎合消費者心理,有象徵富貴的牡丹。象徵愛情的鴛鴦、早生貴子、天下太平、多子多福、千秋如意、壽山福海等.香爐上的海水江崖紋表現的是波濤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巖石,寓意「壽山福海」。這種紋樣不只在瓷器上表現,清代的龍袍下擺也多有此圖,蝠象徵「福」,桃寓意「壽」,含吉慶有餘之意。
  • 童騁: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
    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童 騁紋飾,又稱紋樣,「紋必有意、意必吉祥」,在我國民俗圖樣中比比皆是圖1 吉祥八寶之一組(1)(圖片源於網絡,誠致謝意!)圖2 吉祥八寶之一組(2)(圖片源於網絡,誠致謝意!)
  • 明代古瓷片紋樣藝術
    二、意必吉祥——內在情感的主觀表達從古瓷片標本中我們不難發現,瓷片上的主題圖案與吉祥紋飾有著密切的聯繫,俗謂「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由於民窯擺脫了官窯圖樣的限制,在創作上更加自由,所以明代青花紋樣的題材也更為廣泛。
  • 中華傳統紋樣之花鳥昆蟲紋樣
    紋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貫穿於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流程,貫穿於人們生活的始終,反映出不同時期的風俗習慣。從原始社會簡單的紋樣到奴隸社會簡潔、粗獷的青銅器紋飾,再到封建社會精美繁複的花鳥蟲魚、飛鳥走獸、吉祥圖案紋樣,都凝聚著相應時期獨特的藝術審美觀。 下面和我一起欣賞令人驚嘆的花鳥昆蟲紋樣!
  • 你不了解的肚兜:不同的紋樣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幾種你見過嗎?
    民間女子對肚兜紋樣的形、神方面都相當注重,既突出描摹外在美、又注重內在寓意的表達,比如以梅蘭竹菊的紋樣來表現「高尚情操」,以石榴和壽桃的紋樣來表現「多子多壽」,以蓮和魚的紋樣來表現「連年有餘」。這些都是傳神的將中國傳統吉祥紋樣通過肚兜來展現的典型例子。有這麼種說法:內衣體現著女人愛情的曲折、朦朧、神秘、瘋狂和欲說還休,然而女人內衣的變換過程,是她對情感歷程的訴說或傳達。
  • 古代傳統紋樣裡,人家曾是C位擔當
    蝙蝠紋是中國傳統寓意紋樣,有單獨蝙蝠紋和以蝙蝠紋組合的圖案。如一隻蝙蝠飛在眼前,稱為"福在眼前",蝙蝠和馬組成了"馬上得福",到了明清,蝙蝠紋更是得以大規模應用。下到平民百姓家的「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到家:
  •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15秒讀懂59種翡翠寓意
    自古以來,人們佩戴珠寶首飾、收藏玉器奇件,就是為了表達美好祝願、期望吉祥福瑞,俗話說:「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器翡翠中常見的代表健康長壽的形象有:桃、花生、茄子、葫蘆、樹葉、菊花、松樹、蝴蝶、鶴、鹿、龜、緩帶鳥、壽星公、壽字……(3)吉祥福瑞除了健康長壽,我們也都希望自己以及親友能夠福瑞長伴、吉慶長隨。
  • 傳統寓意紋樣——幾何紋樣
    回紋傳統寓意紋樣。由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的幾何紋樣。寓意吉利深長,蘇州民間稱之為「富貴不斷頭」。回紋圖案在明清的織繡、地毯、木雕、瓷器和建築裝飾上到處可見,主要用作邊飾或底紋,富有整齊、劃一而豐富的效果。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引申為堅固、永恆不變、闢邪趨吉、吉祥如意的象徵,「卐」常以四端向外延伸或由多個「卐」字構成四方連續圖案,寓意永無止境和萬福萬壽綿長不斷之意,也叫「萬壽錦」。如意紋如意是指一種器物,梵語稱「阿那律」,如意起源於「爪仗」,即痒痒撓,其自用方便、無需求人,故被稱之為「如意」。
  • 磚雕圖案的書法文字和幾何紋樣
    其中,比較富有代表性大型磚雕影壁百壽圖」(如圖2所示)和「省分箴」, 都是書法意蘊俱佳的磚雕藝術珍品。這些書法文字不僅能夠作為一種獨立的裝飾圖案出現, 還能夠結合其他圖形共同組成吉祥圖案。如「壽」字常與五隻蝙蝠組合出現,寓意為「五福捧壽」;「壽」字還常與田字紋結合使用,有「萬壽無疆」的吉祥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