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室內溫暖宜人,大好時光正好讀書讀圖,也許是某種因緣吧,在那麼多圖冊翻出《昇平樂事圖》。此乃清宮繪本,共十二開,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本。
我能看的也只是一個pdf格式的圖冊,十二幅圖,沒有一個字的文字介紹,但已足夠吸引。應該感謝這些畫作,透過繪畫傳遞多時空美感體驗,我們才得以能夠以「俯仰往還,遠近取予」的心態去觀照宇宙萬物、自然生命。
昇平,據詞條釋義為:太平昇平之世歌舞昇平。樂事,不用解釋了哦。《昇平樂事圖》描繪了初春時節,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婦女兒童庭院嬉戲的歡樂情景,其中運用了大量的祥瑞元素,傳遞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願。
該圖亭閣臺榭齊備,庭樹石案匯集,奇石林立,細節描繪細膩、考究,設色典雅古樸,嬰戲紛紜,盡顯庭中雅趣,於祥和歡樂中見昇平樂事。
新春年下,仕女們陪伴孩子們在庭院中嬉戲,也許是他們的母親,又或姨娘、奶媽、姐姐、侍女都有可能。由於我沒研究清代女子髮式,所以無法從髮式判斷她們年齡身份,從神態和情節看,應該是大姐姐或者年齡稍大的侍女陪伴嬉戲。
吉祥紋樣藉助同音字的諧音寓意,運用相應的形象或文字,巧妙地組合成一幅完美的紋圖,簡潔明快,詠物傳情。一向被認為具有福瑞、祥和、通達、順利的美好意義。可以說紋樣必有意,凡意必吉祥。
今就專門說說圖中的祥瑞元素,吉祥符號以及已經消失的玩具吧。(由於十二幅圖說起來篇幅過長,所以今天僅說其中一幅,其餘十一幅後面慢慢說。)
圖中,孩子們在庭院玩耍,身後拖著太平有象小花車,手中舉著魚燈,壽桃形的不知是何物,但看下方把手上有佩環,想必是一種搖器,小孩揮動時鈴鈴作響。
此處拖在小孩身後的大象形小車就是由一組吉祥紋飾組成。大象身上載著端坐在蓮花座上的寶瓶,瓶中插有戟和如意紋手持,戟身配萬字紋飾,"卍"字下又配兩枚「壓勝錢」。
整體來說,小孩拖的這組「大象」車它的吉祥紋樣為「太平有象」。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的意思。瓶與平同音。故吉祥圖案常畫象馱寶瓶,瓶中還插有花卉作裝飾。而這幅圖中,寶瓶內插有如意與戟,故而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蓮花淨土」指佛國,佛教的最高境界是「蓮花藏界」,佛坐的是「蓮花座」,蓮花是佛教的聖物。蓮花在中國文化中佔的地位,主要受佛教影響。
蓮花多子,可寄託多子多福之願;蓮花也稱荷花,「荷」與「和」「合」諧音,故有「和睦相愛」之意;蓮花根繁花葉茂,故也表示「本固枝榮」之意;蓮花常有並蒂同心者,所以也有「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
當然,這些不同的吉祥寓意,會以各種不同的圖案內容來呈現,比如,畫中蓮花座,除了佛教聖物的聖潔寓意之外,再搭配小孩手中魚燈,則有「連年有餘」的吉祥寓意。
如意,俗稱「不求人」,原是一種爪扙,形如手指,用以搔癢,可如人意,故稱「如意」。
人們為它創造出彎曲流暢的手柄和靈芝或祥雲形狀的頭部,使之具有觀賞價值,並賦予它象徵吉祥的品格,用它來表示做什麼事情都能如願以償。如意為「八寶」之一,可作饋贈的禮物,也可用於祝壽、賀婚等。
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合戈、矛為一體。它是官階武勳的象徵。在唐朝,凡官、階、勳三方面均達三品顯貴,門外立戟作為標誌,因此「戟門」「戟戶」是貴族的代稱。
」「戟」與「吉」同音,所以它可以表「吉祥」的意義。寶瓶中的戟,與小孩手中所持魚燈寓意「吉慶有餘」。
萬字紋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臘等國均有出現。最初人們把它看成是太陽或火的象徵,以後被普遍地作為吉祥的標誌。
"卍"字在印度的意思是「吉祥的雲相」,是呈現在海天之間的吉祥象徵。中國佛教唐代玄奘等人把它譯為「德」字,強調佛的功德無量,武則天把它定為「萬」字,取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的意思。
佛教認為"卍"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寓萬德吉祥之意。
銅錢是八寶之一,象徵富貴。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壓勝錢」,這種錢是為了佩帶玩賞專門鑄成錢幣形的闢邪物。常鑄有各種吉祥語,如「長命富貴」「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鬥等。古人認為用紅線串起來,佩戴可以驅趕妖魔。
寫到這裡已經夜裡12點半了,太累了,算了,這篇就不說圖中失傳的玩具了,關於玩具回頭另起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