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是什麼?蔡英文表示沒有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作者 馬淑靜

    臺「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在訪問節目中預估:2025年臺灣的電費將大漲33%,每度電從2.55元漲到3.39元(新臺幣,以下同),33%是預估的最大值,將逐年調漲,並不是一次到位;每月使用三百度以下的民生用電不會調漲,所以逾七成五的家庭不受影響,這是在同時照顧民生與電價穩定。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反駁:指「經濟部」低估電費上漲的幅度,實際上大概要調漲45%。不久前有媒體報導,蔡當局與外資洽商在臺灣開發風力發電,外商予取予求,若是都按照他們的要求,未來臺灣以風力發電取代核能發電,臺灣的電費將漲到每度5.5元;漲幅超過100%。沈部長宣稱:「這種傳聞都是流言蜚語,是在扭曲、抹黑執政當局。」

    孰是孰非做老百姓的只好在那裡等著,到了2025年收到電費帳單,才能真相大白。

    第四核能發電廠停停建建了二十多年,最後終於完工,馬英九不願意引起綠營的反對,決定封存不予啟用。蔡英文上臺來之後,做了廢棄核四廠的決定,她也曾建議將核四廠改建為天然氣發電廠,是典型的強不知為知、外行硬充內行。

    這一樁反反覆覆的核四興建案,已淪為國際笑柄。國際仲裁法庭判決臺灣電力公司賠償美國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一點五八億美元。沈榮津說:「這是前長官(指馬英九、江宜樺)所做的決定,我予以尊重,臺灣電力公司已於2014、2015年間,透過提列較高額度的工程款項因應,因此仲裁結果對臺電今年度的損益沒有太大影響,也不會衝擊電價。」

    臺「監察院」俗稱「拍蒼蠅院」,通過報告糾正「行政院」及「經濟部」,指他們;執行核四政策的過程中迭次反覆,造成重大變動,如運轉中核電機組完成大修後,長期處於停機狀態,導致資源浪費、「能源轉型」未經完整評估等,予以糾正。

    「經濟部」發布新聞稿自我解釋:已充份向「監察委員」說明了能源政策務實評估,臺電公司提報改採資產維護管理至今,保存未來資產設備轉售及再利用的最大價值;同時確保系統設備安全與可用下逐年精簡核四廠人力,配合除役自主化等業務需求,辦理核四人力轉置,調整及優化人力配置,避免核能人才與技術留失,並非「經濟部」蓄意讓機組長期處於停機狀態。但是「監察院」仍通過糾正調查報告,「經濟部」深表遺憾。

    「經濟部」向「監察院」做的說明,外界沒見到全文,無法置評。但是整個核四廠的興亡過程耗費了五百多億元,完全浪費了臺灣人民的血汗錢,這筆帳要怎麼算,該由誰來負責?

「監察院」是一個沒有實際權力的機構,發出一份公函糾正某個部會,誰也不會因此去吃官司,政務官員繼續做他的官、事務官員奉命行事,沒有責任。 「監察院」的內部還有藍綠之爭;就在這個「糾正案」記者發表會上,又有三名「監委」上臺,他們代表民進黨的立場提出「不同意見書」:錯誤的是核四的規劃以及興建,而非封存;這個「監察院」調查結果不僅有倒果為因之嫌,其動機也讓人匪夷所思。

    民進黨發言人也發表聲明:「監察院」調查報告沒有約詢做封存決策的馬英九、江宜樺;核四封存後、有兩年的時間,馬英九並沒有任何配套作為。蔡英文上任後,提出新能源轉型政策與替代電力的計劃,因應核四封存後的相關影響。「監察院」曾對核四的興建工程,如偷工減料、施工質量不佳、輕忽核安、經費暴增乃至官員收賄等問題,進行過調查,共有6次糾正及2次彈劾。另外,「原能會」也對核四廠工程17件重大違規事件,總計開出2290萬元的罰款。

     這個政黨已經執政快三年了,還一直在做指責前任當局、推卸責任的事。民眾亟欲知道的是:蔡英文的新能源轉型政策、以綠能替代核能發電的具體計劃是什麼?只粉飾太平的預估2025年電費會漲價33%,不言其他。七年之後臺灣的供電情況會是怎麼個情況?綠色能源供電佔多少比率,燃煤發電、天然氣發電的比率會在50%以下嗎?

    一律都說不出來,只連番不斷的罵馬英九、國民黨,老百姓就會問:「你們是不是根本沒有一個能源政策?」(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洪秀柱批蔡英文能源政策:若臺灣缺電 怎麼點亮臺灣?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18日提出綠能政策,外界質疑電價可能因此調漲,蔡英文19日上午進一步表示,執政後基本上不會調漲電價。對此,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認為,能源是非常嚴肅的話題,大家應該要理性面對,她也批評,「蔡主席一直說要點亮臺灣、點亮臺灣,若臺灣缺電,用什麼方式來點亮臺灣?」
  • 蔡英文能源政策遭打臉:過去一年氣、煤增加高汙染增多
    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8月2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在電視政論節目中痛批民進黨在整合能源政策中,只有一個概念叫反核。陳文茜指出,2016年、2017年,在整合能源政策裡增加最多的就是天然氣,以及煤炭。  「815」大停電事件之後,掀起蔡英文能源政策的討論,陳文茜近日在政論節目中,狂轟濫炸民進黨。
  • 江宜樺:蔡英文當局能源政策不切實際 應保留15%核能
    臺灣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批蔡英文當局能源政策不切實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6月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當局堅持非核家園,臺灣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批評,蔡英文當局能源政策「不切實際」,在臺灣目前能源結構及替代能源發展成熟度的現實條件下,如果2025年不能做到核電歸零,應該考慮核三廠延役或啟動已完工的核四廠。
  • 蔡英文談供電「口誤」 臺網友諷:整個能源政策都是口誤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9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7日接受電視臺專訪,談論「2025非核家園」政策,並提到供電問題,蔡英文以Gogoro電動車裡面的2顆大電池舉例,指稱經過她計算,「可以維持一個家庭至少5到6天用電量」,遭外界猛酸數學爛。對此,蔡英文當日晚間在Facebook稱自己「口誤」犯錯,網友卻不買帳,反諷「整個能源政策都是口誤」。
  • 民進黨能源政策「核去核從」?
    如今蔡英文上臺,「反核」歷史再度重演。臺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表示,臺灣的石油、天然氣都必須仰賴進口,核能是目前臺灣產業發展最大的電力依靠,而且成本最低,臺灣根本沒有廢核的條件。若民進黨當局硬要激進廢核,恐怕不僅會影響本土企業信心,還會造成外資撤離、觀望。實際上,外資已開始大舉撤離臺股。在5月份的前兩周,外資在臺股共計出售了26億的股票。
  • 臺商批蔡英文能源政策打腫臉充胖子:別逼企業遠走他鄉
    ­  臺商批蔡:能源政策別打腫臉充胖子,別逼企業遠走他鄉。(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熱浪襲人、限電紅燈亮。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周五(11日)將當面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直陳,能源政策不能「打腫臉充胖子」,蔡當局應該立即啟動並聯停機的核一、二廠2部機組,同時慎重考慮核電並讓核四商轉。
  • 蔡英文執政2年選民夢醒了:臺灣能源政策除了民粹還剩什麼?
    如果說,蔡英文執政前還只是單純的政治口水仗,那麼蔡執政後臺灣老百姓的日子更糟了,不但電費漲價,4月份供電也將進入緊張狀態。今天,撩叔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已經被現實踩得一塌糊塗的民進黨當局能源政策。現狀——4月下旬隨時可能缺電賴清德日前強勢重啟的核二廠2號機3月底再轉,結果一天就跳機。
  • 蔡英文口誤6小時用電量說成6天 網友罵:整個能源政策都是口誤
    華夏經緯網5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7日接受電視臺專訪,談論2025非核家園政策,並提到供電問題,蔡英文以Gogoro電動機車裡面的2顆大電池舉例,指稱經過她計算,「可以維持一個家庭至少5到6天用電量」,遭到翟本喬、朱學桓等人猛酸數學爛。對此,蔡英文當日晚間在臉書稱自己口誤犯錯,網友卻不買單,反諷:「整個能源政策都是口誤」。
  • 蔡英文挑起族群對立 選舉政策自相矛盾
    針對蔡英文近日提出的「農業政策」,香港中評社10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的農業政策自相矛盾,沒有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急就章。同時還用這樣的政策攻擊當臺當局,挑起「族群對立」,這和4年前謝長廷的老路有何區別?評論摘編如下:蔡英文近日又開出選舉支票。
  • 王昆義:蔡英文的農業政策犯了邏輯錯誤
    針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提出的農業政策,臺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昆義教授今日在臺灣《旺報》發表文章指出,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已成為全球化時代的常態,而臺灣也沒有本錢可以達到她所謂的「自給自足」狀態,放棄價值高的產物而去種植低價值的能源作物,更是犯了邏輯上的謬誤。
  • 蔡英文當局「空心」能源政策遭諷「用愛發電」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7日晚召開「執政決策調會議」,拍板「電業法」修正方向,強調展現「邁向非核家園」及「啟動能源轉型」的決心。不過與「空心蔡」一貫作風相同,這一次的能源政策調整依然呈現空心狀態,究竟方法為何?效果如何?蔡未給與充分說明。
  • 拋核四政治核彈東施效顰 邱毅批蔡英文「政策白痴」
    拋核四政治核彈東施效顰 邱毅批蔡英文「政策白痴」 2011年03月25日 13:4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賴清德為能源、環保政策求得媽祖3支上籤
    臺灣近月來的空氣汙染讓蔡英文當局的能源、環保政策備受關注,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為此在臺南大天后宮求了3支上籤。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3日報導,賴清德於今日回臺南市娘家,前往祀典武廟、祀典大天后宮參拜。大天后宮主委曾吉連提及全臺民眾都關心的能源危機,賴清德為此向媽祖求籤,求得3支上籤。
  • 林濁水:蔡英文政策搖擺 賴清德沒有蜜月期
    對於「英全體制」民調偏低,前「立委」林濁水認為,蔡英文要負較大責任。他說,小英管太多細節未著眼大戰略,且太過在意社會反應以致政策搖擺,雖然賴清德支持度5到6成不算低,但沒有蜜月期「並不甜蜜」,只在及格邊緣,民眾對賴是在觀察。
  • 施政三年,蔡英文還是沒有認清自己
    多項近期發布的民調顯示,島內民眾對蔡英文這三年的施政表示不滿意、不合格,對當局未來的施政沒有信心。但蔡英文自己並不這麼認為。在5月20日當天,她首次舉辦就職周年記者會,用所謂「十大進步關鍵詞」來標榜自己的成績,自詡「三年有成」,還堂而皇之地稱「不計毀譽,帶領臺灣前進」。
  • 臺媒:蔡當局偏執的能源政策 讓臺灣更黑暗
    臺媒:蔡當局偏執的能源政策,讓臺灣更黑暗。(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815大停電不但是臺灣18年來最黑暗的一天,更讓人驚心的是,從領導人到「行政院長」、「部長」到臺灣中油公司董事長的反應與檢討,無視問題的根源在能源政策,太堅持理念卻輕忽風險,依然執著「我們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今天的事件只會讓我們的決心更堅定。」
  • 臺媒體人:蔡英文當局政策已跟老百姓脫節 2020年很可能被推翻
    對此,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表示蔡英文「施政保守」,導致臺灣民眾對她失望。而且蔡英文現在權力並不穩固,更沒有派系在支持她,2020年很可能被推翻掉。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24日報導,蔡英文、陳菊和「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受邀青創總會主辦的社團高峰會;陳菊在致詞時宣稱,蔡英文領導的行政團隊為臺灣「改革」做這麼多,但「做甲流汗嫌到流涎」(閩南語,指很努力的工作.但別人不接受);蔡英文已把臺灣做到80分,大家要支持,不要嫌棄沒100分。
  • 蔡英文"非核家園"政策遭批:臺灣人用肺發電,贏了!
    10日,島內資深媒體人黃創夏說,蔡英文當局上上下下都知道問題出在哪,禍首就是持續攀高的火力發電廠所製造的汙染排放。他更是諷刺表示,臺灣人用肺發電,霧霾超越大陸,臺灣贏了!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日報導,蔡英文上任後力推「非核家園」,擬通過尋找替代能源、提升發電效率,讓臺灣在2025年不必依賴核能發電,還曾表示燃煤發電是一種會影響空氣品質的發電模式,但是科技可以幫助解決問題,重申當局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目標與決心。
  • 能源困局阻臺商回流腳步 蔡英文摧毀臺灣經濟
    中國臺灣網10月1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資深媒體人黃創夏直言,在蔡英文領導下,臺灣能源電力已成無解難題,即便國際情勢讓臺商有最好機會回流,但只能面對最差勁的未來能源困局,「蔡英文摧毀了臺灣經濟」。
  •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
    他們私下會談時,陳明通是否傳達了蔡英文阻止高雄市與對岸交流的命令,就不得而知了。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 「尊重韓國瑜曾說過『經濟100、政治0分』,若韓市長能落實政見,才是人民的期待。」蔡英文的發言人回嗆:「韓國瑜應儘快回到市政上去,儘早落實他的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