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作者 言浩

    韓國瑜的人望持續在增長,每個民意調查得到的數據,民眾支持喜愛韓國瑜的百分比,都遙遙領先其他政治人物。有民眾指出:因為韓國瑜的言語簡單直接,屢屢道出人民在內心鬱悶甚久的真心話,臺灣大多數的其他政治人物,不著邊際的信口開河,只見到他們去各處剪彩。

    最近韓巿長接受媒體專訪,他說:「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政權,若繼續阻攔高雄市與大陸的城市交流,就是既愚蠢又無聊。」

    話中有話,蔡當局在阻攔高雄與大陸城市交流?未見媒體報導,但是不久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曾南下高雄單獨與韓市長會談,之後舉行記者會,陳主委 在記者會上自以為幽默的說,他的名字代表了「陳」水扁在任上的時候,「明明」就是要促成兩岸三「通」。他們私下會談時,陳明通是否傳達了蔡英文阻止高雄市與對岸交流的命令,就不得而知了。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 「尊重韓國瑜曾說過『經濟100、政治0分』,若韓市長能落實政見,才是人民的期待。」蔡英文的發言人回嗆:「韓國瑜應儘快回到市政上去,儘早落實他的政見。」

    韓國瑜任市長一個多月,主打 「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接連刷新紀錄、兌現了觀光與外銷的初步承諾。2月9日高雄金銀河燈會開幕,這活動今年因「韓流」備受矚目,各地遊客紛紛湧入高雄,創下了空前的紀錄:年節期間捷運、輕軌、旗津渡輪單日運量皆破歷年紀錄;崗山之眼、駁二藝術特區等景點人數也創下歷史新高。當地許多大媽邊笑邊說: 「把高雄弄這麼熱鬧,害得我們回高雄都塞車,到處都是人擠人。」

    網友留言:「人潮就是錢潮!樂在心中!」 「以前高雄誰理你,現在什麼都是高雄。身為高雄人的驕傲,讓大家都看見高雄」、 「那就把韓總送到臺北來,高雄就不塞車啦!」

    更重要的高雄市政發展,是加強推動與大陸個城市的交流,蔡當局對此不同意,出手阻礙高雄市的振興經濟計劃?

    韓國瑜在訪問中公開質問蔡英文:「兩岸問題是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也是最大挑戰,誰都逃脫不了。不要九二共識、不愛『中華民國』,又不敢『臺獨』,請問2300萬民眾何去何從,你要帶我們去哪裡?身為領導人要很清楚地告訴民眾,難道臺灣人民沒有覺醒嗎?我們這一條船已經沒有方向了,這條船沒有羅盤了,載著2300萬人的這條船不知道要開去哪裡,然後還要讓兩岸之間搞得很緊張。這樣算負責任嗎?」

    韓國瑜接著說,民進黨政權有重要的兩大目標:反核、「臺獨」,民進黨在「立法院」已掌握絕對多數了,卻不在推動「臺獨」,莫非所謂的「臺獨」是裝腔作勢,是假的?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呼籲,本來在高雄拼經濟,不必講這些,但是對於臺灣2300萬民眾、我們的兄弟姊妹們,這是很重要的課題。請問,民進黨要帶2300萬人民去哪裡?我個人的立場很清楚:九二共識就是兩岸發展最重要的定海神針,請問蔡英文,你的兩岸政策是什麼?」

   這是個老問題,兩年半過去蔡當局始終不做正面答覆。只用: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善意、堅持臺灣 「主權」等等空話來應付;蔡英文、吳釗燮有關大陸的談話,粗暴不見任何「善意」,明裡暗裡推動「去中國化」、減少與對岸的各種交流的舉動,未曾稍歇。

    他們逃避、推託、不正視兩岸關係,認為這樣做就可以卻確保現在擁有的地位和權力?「九合一」選舉結果,應該給民進黨一個清楚的教訓:一味逃避兩岸問題,使得臺灣的經濟日以困頓,民眾手中的那張選票就不會再投給你了。然而蔡當局不這麼想,敗選後不做任何檢討反省,我行我素,全黨上下定蔡英文為一尊,支持她繼續領導,競選2020年連任。

    韓國瑜在訪問中拋出兩岸關係有如「你儂我儂」的新論述,引起臺灣社會的熱烈討論。「你儂我儂」是一首老歌,內容是說一塊泥做成兩個泥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此來描述兩岸關係,卻也與事實頗為相符。但是臺灣的「獨派」肯定不同意。

    兩岸關係必須要有穩定、和諧的發展,這是多數臺灣人民一直在迫切期待的美好願景。(言浩 曾任聯合晚報主筆 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兩岸政策如同水中撈月
    據臺灣媒體報導,11月14日,民進黨2012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蔡英文與臺灣動物保育聯盟代表見面,承諾推動臺灣成為友善動物地區,臺大中文系女生閻森瑤當面嗆蔡英文:「你不在我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名單內,我只打算投給馬英九或廢票」,蔡英文臉上頓時罩了一層霜,場面一度尷尬。媒體會後問她,馬英九哪裡比較好?
  • 蔡英文困於兩岸政策分歧的現狀
    蔡英文困於兩岸政策分歧的現狀 2015-05-27 15:23:09在兩岸關係一直是民進黨的「罩門」,以及上次大選後他們正式承認「敗在兩岸政策」的形勢下,蔡英文此一宣布是用來扭轉其政策劣勢的重大舉動。  然而,她並沒有在民進黨內獲得一呼百應的效果,反而民進黨內各種意見紛紜。原本「維持兩岸現狀」就不是靠幾句口號,而需要兩岸之間取得起碼的雙邊共識。蔡英文在這方面的欠缺,眾所周知,所以她的上述宣布,迄未被輿論解除疑慮,甚至民進黨內還出現火上加油的情況。
  • 蔡英文兩岸政策鬼打牆 臺商受害
    在馬當局時期,臺商反映的問題,不是透過兩岸協議,就是透過臺當局政策或海基會來協助解決。但蔡當局上臺後,味道全變了,臺商反映問題,蔡當局卻有心無力,甚至於在春節包機上,增加臺商返家過年的困難。兩岸關係的味道也變了。蔡英文在就職典禮的講話,在這一年半多時間中,不斷地出現,蔡英文也不變強調,這是自己釋出最大的善意。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李登輝在卸任前極力向陳水扁推薦蔡英文,蔡得以擔任「陸委會主委」,搖身成為陳水扁兩岸政策的核心幕僚。在4年「陸委會主委」任內,蔡英文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遺餘力地鼓吹「兩國論」及「一邊一國論」,千方百計地阻撓和破壞兩岸關係,為兩岸「三通」設置重重障礙。
  • 港媒:防空頭支票 美國就兩岸政策敲打蔡英文
    港媒:防空頭支票 美國就兩岸政策敲打蔡英文 2015-03-24 11:32:22分析認為,在蔡英文籌備訪美之際,施藍旗暗批蔡英文仍未能制訂切實可行的兩岸政策,絕非偶然,應是美國政府藉此「警告」蔡英文,切勿如四年前那樣拿著「空頭支票」訪美,否則就是白走一趟、自討沒趣。  文章摘編如下:  施藍旗表示,民進黨要展現了解「九二共識」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而不是閃躲;臺灣民眾有權利知道民進黨一旦贏得明年「大選」後,如何處理兩岸關係。
  • 獲正式提名 蔡英文兩岸政策老調重彈
    去年1124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大敗,蔡英文民調大幅滑落,2020連任之路岌岌可危,但她卻利用兩岸關係的僵局,對北京採取強硬態度,打出維護主權、反對一國兩制的旗幟,讓低迷的民調觸底反彈。儘管小英的民調緩步回升,但對於冰封的兩岸關係如何破冰,卻是提不出建設性的政策。
  • 臺媒:蔡英文兩岸政策大餐何時掀鍋蓋?
    人民網5月27日電 臺灣今日新聞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前扁辦主任陳淞山在5月初觀察表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真正的兩岸大餐根本就還沒出爐,到目前看來依然是如此,即使6月要赴德國、英國,已公開的行程也顯示,談論兩岸政策不是優先考慮,那又要等待到何時呢?
  •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越來越背離民心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3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與民進黨都曾把過去國民黨8年執政期間的兩岸政策,指為「傾中賣臺」,但當他們上臺前後均稱要在兩岸關係上「維持現狀」時,即證明他們過去對馬英九、國民黨的指控,都是歪曲污衊。不僅如此,他們上臺後的兩岸政策,已愈來愈為民眾所擔心。
  • 大公報:蔡英文兩岸政策未能說服北京和華府
    大公報:蔡英文兩岸政策未能說服北京和華府 2015-09-16 14:08:10,其言下之意,即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恐怕也未能說服華府。  在蔡英文訪美之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羅素、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分別發表講話,強調美方重要利益是在兩岸關係穩定,並說「構成『臺美關係』密切合作的重要元素是兩岸關係的穩定處理」。這是在告訴蔡英文,如果要得到美方的支持,則必須展現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與大陸方面搞好關係。
  • 公開與大陸學者互動 蔡英文兩岸政策「動起來」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李非教授和吳子嘉的理解一樣,也認為蔡英文此舉是受謝長廷舉辦「香港論壇」的影響,也由此可以看出,民進黨不得不面對兩岸交流的現狀,不得不做出更多務實的調整。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具有相當的實力,從2012年「總統」選舉的敗選中,她也很清楚,想要進步就不能再依靠模糊的兩岸政策。
  • 臺媒:蔡英文能否提出有利的兩岸政策是重點所在
    中新網2月28日電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在民進黨中執會會議中宣示2015年為全面改革準備年,蔡英文6大改革中仍無各界關切的兩岸政策看法,僅在被詢問時回應準備好了就會說到做到。臺灣《旺報》28日發表文章稱,蔡英文貴為民進黨「大選」候選人,除了針對當前臺灣現況提出針貶及改革方案,對於曾經為臺灣經濟發展貢獻己長的臺商,是否亦能感同身受,提出有利於臺灣的兩岸政策,讓臺灣真的能走向世界,將是民眾審視蔡英文作為候選人的重點所在。
  • 蔡英文對兩岸政策會一拖到底 副手人選仍是謎
    環球網8月16日消息,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和副手人選仍在「臆測階段」。臺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質疑,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應該會一拖到底。外傳臺「財政部」前部長林全可能出任副手,蔡英文辦公室15日表示,「不證實、不否認、不知道」。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即將公布「十年政綱」,兩岸政策部分將壓軸。
  • 周志懷:蔡英文兩岸政策已經固化 陷入困境
    蔡英文「雙十」談話提及兩岸關係時,重申「四不」,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日前接受臺灣《聯合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經固化,對兩岸關係的「承諾為虛、空談為實;對話為虛,對抗為實」。他並表達對兩岸關係不信任危機可能加深的擔憂。
  • 鍾厚濤:民眾接連抗爭凸顯蔡英文兩岸政策危機
    蔡英文之所以還未開始享受「蜜月期」就無奈進入「艱困期」,背後隱藏著多重原因,既與臺灣整個社會轉型尚未完成有關,又與蔡英文執政規劃無方有關,而其核心關鍵點則在於蔡英文玩冥不化的兩岸政策。  蔡英文雖然在就職演講中提出,將依照所謂「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條文處理兩岸關係,這較以往的確略有進步。
  • 蔡英文:民進黨兩岸政策應考量政治現實(圖)
    資料圖: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近來再度引發話題,臺灣媒體RTI報導,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12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民進黨有自己的堅持跟一貫立場,但政治畢竟有現實面,必須透過和各方緊密對話,找出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立場。民進黨日前發布「對中政策」,引起不少討論。
  • 時評:蔡英文為什麼不敢說清楚兩岸政策?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日前發表評論說,若以最嚴格的選舉標準來檢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近日言行,很顯然地她絕對不及格。姑且不論她是否意圖以「維護兩岸現狀」來掩飾其真正的兩岸立場,蔡英文一再以「維護兩岸現狀符合主流民意支持」來迴避質疑,就暴露出其自大的傲慢心態。
  • 兩岸政策被多方敲打 蔡英文:我會好好處理
    蔡英文在桃園市為民進黨「立委」輔選【環球網報導 記者徐亦超】臺灣「大選」進入最後衝刺期,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12日表示,「市長層級還可以迴避九二共識的題目,但『總統』就不能迴避」。民進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回應稱,「這是柯市長的看法,但柯市長也肯定我有能力可以處理這個問題」。
  • 陳先才:評蔡英文「兩岸政策非重要和急迫性」
    華廣網6月2日訊(作者 陳先才)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表示,民進黨現在還有很多事要做,兩岸政策並非重要和急迫性。陳菊登陸後,民進黨內部如前「立委」李文忠等人,紛紛要求民進黨立即舉辦兩岸政策大辯論,而民進黨籍縣市首長已然要掀起「登陸」熱潮。蔡英文此番表態,某種程度上是對上述訴求和跡象的直接回應。
  • 蔡英文遭批"空心菜":兩岸政策搖擺不定
    人民網5月19日電 民進黨面臨黨魁改選,蔡英文對決郭泰麟,形同大鯨魚對小蝦米。穩居優勢的蔡英文,仿佛天使在人間,任憑外界紛擾,她總是拉東扯西、實問虛答。此舉或能讓她順利回鍋主席,但卻已讓外界對她能否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打上問號。
  • 馬英九反問蔡英文兩岸政策:能不能主張不獨?
    馬英九反問蔡英文兩岸政策:能不能主張不獨?陳小願 攝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2012年「大選」失敗後,這次捲土重來,昔日對手、馬英九昨天接受電視專訪時肯定蔡英文「拿香跟拜」,他不會覺得有什麼侵犯;但他反問蔡英文如何維持現狀?她能不能主張不「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