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曉濤 審核 | 樂一
新冠肺炎疫情可稱得上是近些年爆發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疫情。面對這種疫情,在疫苗沒有研製出來之前最有效的方法,無過於嚴格的隔離。但是嚴格的隔離必然會造成經濟發展的停滯,有許多國家都把經濟發展看得無比重要,甚至比民眾的生命更重要,於是在這一場疫情爆發期間,可以看得到有許多國家根本就沒有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最終導致感染率一日更比一日高。
同時也因為新冠肺炎病毒太過狡猾,其潛伏期長,但是致死率並不高,這也是許多國家都輕視新冠肺炎病毒的原因。有的國家看到新冠肺炎病毒的致死率不高,於是便想出了群體免疫的解決方法,但是這個代價非常大,那麼疫情什麼時候能夠結束?鍾南山:疫苗最早要到秋天才會有!
群體免疫代價大
6月6日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進行了直播,回答了許多民眾所關心的問題,其中就涉及到了自然群體免疫。
自然群體免疫就是要讓一個國家的大部分人都感染善新冠肺炎病毒,然後等這些人痊癒以後,這些人的身體就會產生抗體,從而就不再懼怕心臟肺炎病毒。
鍾南山院士是表示這種方法往往要感染一個國家60%-70%的人,而且嚴重的還會造成3000-4000萬人死亡,因此自然群體免疫的代價非常大,我國也難以接受如此大的代價,最終要解決這一病毒,還是得靠疫苗。
疫苗最早今年秋天便可使用
我國是最早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幾個國家之一,在最近也已經有了極大的進展。鍾南山院士在這一次直播中也提到了我國疫苗研究的進度。
鍾南山院士表示最早在今年秋天或者年底的時候,便可將疫苗作為應急使用,並且如今中國已經有6種疫苗處在臨床實驗當中。
這一消息的出現,振奮人心,畢竟自然群體免疫的方法的代價實在太大了,相比起來大範圍接種疫苗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今天,有許多貧窮的國家都難以抗擊疫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國家的民眾一個接著一個被感染。於是這些國家大都盼望著疫苗的研製成功,只有疫苗的出現才能在根本上消滅新冠肺炎病毒。
希望我國的疫苗能夠研製完成,並且我國貫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疫苗研製完成後,必然會支援國際抗擊疫情。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參考信息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