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獲正式命名COVID-19,鍾南山「希望」疫情4月左右結束

2020-12-11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機器之心編輯部

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又有了新的進展。在昨晚的世界衛生組織會議上,新冠肺炎疾病被命名為「COVID-19」。同時,鍾南山接受了媒體採訪,對「最長潛伏期 24 天」、疫情高峰、何時結束、治癒率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新冠肺炎獲正式命名「COVID-19」,疫苗有望在 18 個月內準備就緒

昨晚,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開新一輪會議,探討有關新冠病毒疫情事宜。會上對新冠病毒肺炎疾病進行了命名,為「COVID-19」,即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的縮寫。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對疾病而非病毒的命名。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還在會議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望在 18 個月內準備就緒。

在會議最新的報告中,WHO 討論了過去 24 小時內世界各地的新冠病毒疫情情況,顯示目前沒有新的國家發現感染者。

在病毒研究方面,報告顯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和蝙蝠相關,特別是菊頭蝠(Rhinolophus)。這類蝙蝠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亞洲其他地區、中東、非洲和歐洲。報告稱,在中國,有超過 500 種冠狀病毒在蝙蝠中被發現。

更需要注意的是,和蝙蝠天然棲息地(洞穴)靠近的鄉村人口血清研究顯示有 2.9% 的蝙蝠冠狀病毒血清抗體陽性率(2.9% bat-CoV seroprevalence),說明人類在蝙蝠冠狀病毒的暴露可能是普遍的 [1]。

然而,此次蝙蝠冠狀病毒從宿主到人的傳播路徑依然不清晰。中國的市場上很少見到蝙蝠,但是蝙蝠可能會被捕獲然後直接送到餐館作為食物 [2]。報告現在的假設依然是:存在中間的動物宿主,從而導致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身上。

鍾南山:預計疫情 2 月中下旬達到峰值,希望 4 月左右結束

昨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接受了路透社的採訪,對廣大群眾極為關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如疫情峰值、何時結束、治癒率等。

鍾南山提到,一些省份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新增病例數量也逐漸下降。同時,對於全國疫情的整體發展態勢,鍾南山表示,基於現有的數學模型、近期疫情發展情況以及各地政府採取的措施,估計疫情峰值將於本月中下旬到來,接著會出現一個類似小平臺期的過渡,然後下降。

關於疫情何時能夠結束的問題,鍾南山表示:「我希望疫情能在 4 月份左右結束(I hope this outbreak or this event may be over in something like April)。」

對於此次疫情期間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如何預防或杜絕類似疫情的再次出現,鍾南山院士認為武漢遏制疫情發展的措施是必要的。同時,他希望此次疫情之後,我國政府應該制定更嚴厲的法律或規定勸誡人們不要再捕食野生動物,而應該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不要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如何感染患者,是否通過糞便傳播,以及所謂的「超級傳播者」是否加劇了病毒的傳播,鍾南山表示,這些問題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他指出,目前政府披露的治癒率很低,只有不到 10% 的確診患者出院,這是因為很多恢復良好的病人仍然被隔離在醫院裡,「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會被再次感染……因此現在的治癒率看起來沒那麼高。」

最後,鍾南山院士提到了 2 月 7 日凌晨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李文亮醫生。他表示,自己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李文亮醫生是中國的英雄,並為他感到驕傲。

鍾南山:「最長潛伏期 24 天」是個例,文章還需經過同行評審

前幾日,鍾南山團隊在預印本平臺 MedRxiv 上發布了《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這篇文章描述了 1099 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患者,也是鍾南山團隊首次提交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其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中位數是 3 天,最短為 0 天,最長可達 24 天」這一結論,引發了極大關注。

昨天,鍾南山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對這一說法進行了回應。他表示,24 天潛伏期只是個例,未發表文章的部分研究信息不應被過分解讀。

「這個『24 天』,1099 名受調查患者中只有 1 例,佔千分之一還不到,所以用一個極端(情況)來以偏概全是不合適的,但(科研)文章的撰寫必須忠實於原來的(實際調查情況的)描述。實際上絕大多數受調查患者的潛伏期是 2 到 7 天,中位數是 4 天。」

同時,鍾南山特別提到,該文章目前在預印本平臺發布,未經同行評審,還不是正式文章。從原則上說,部分數據不能給媒體引用,也不能指導臨床實踐。

WHO 報告參考文獻:

[1] Wang, N., Li, S.Y., Yang, X.L., Huang, H.M., Zhang, Y.J., Guo, H., Luo, C.M., Miller, M., Zhu, G., Chmura, A.A. and Hagan, E., 2018. Serological

evidence of bat SARS-related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humans, China. Virologica Sinica, 33(1), pp.104-107.

[2] Li, H., Mendelsohn, E., Zong, C., Zhang, W., Hagan, E., Wang, N., Li, S., Yan, H., Huang, H., Zhu, G. and Ross, N., 2019. Human-animal

interactions and bat coronavirus spillover potential among rural residents in Southern China. Biosafety and Health, 1(2), pp.84-90.

本文參考連結:

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0200211-sitrep-22-ncov.pdf?sfvrsn=fb6d49b1_2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china-health-doctor/exclusive-chinas-top-virus-expert-says-outbreak-may-peak-this-month-idUSB9N28D09U

http://ca.mobile.reuters.com/article/worldNews/idUSKBN2050VF

相關焦點

  • 鍾南山:疫情有望 4 月前結束 / 蘋果或將發布 AirPod Pro Lite /...
    原標題:鍾南山:疫情有望4月前結束/蘋果或將發布AirPodProLite/GSMA官宣取消MWC2020關愛自己,也關心你。愛範兒×熊貓吃簡訊聯合推出的小程序「疫小搜」上線數天內,我們不斷迭代版本,新增功能。
  • WHO 將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 COVID-19
    2 月 11 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舉行了例行新聞通報會,會上他宣布了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的正式名稱:2019 冠狀病毒病英文縮寫 COVID
  •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原標題: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新冠狀病毒為「COVID-19」,新冠肺炎簡稱為NCP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WHO正式命名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 疫苗有望18個月內問世
    儀器信息網訊 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記者會上宣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正式宣布,將可感染的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病毒」,「Vi」為「病毒」,「D」為「疾病」。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出席新聞發布會。在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記者表示:「我們將這個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個名字COVID-19來源於corona(冠狀)、virus(病毒)以及disease(疾病)三個詞,而19則代表這個疾病出現的年份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在2019年12月31日上報至世界衛生組織的。
  • 新冠病毒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命名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WHO給新冠病毒起了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已經擴散至25個國家,確診4萬多人後,它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官方名字——COVID-19。2月11日晚,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上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Vi」為「病毒」,「D」為「疾病」。
  • 新冠肺炎英文名COVID-19 疾病和病毒命名有講究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李雯)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英文名為「COVID-19」,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宣布這種病毒的英文名為「SARS-CoV-2」,但相關負責人強調「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  那麼,傳染性疾病和病毒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
  • 早財經丨鍾南山:新冠肺炎疫情有望4月前結束,回應「潛伏期24天...
    據長江日報,為救治武漢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降低病死率,李蘭娟院士團隊來漢10天,她帶來的李氏人工肝系統、「四抗二平衡」 救治模式初顯成效,兩名危重症患者轉出了ICU。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新冠狀病毒。據人民日報,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
  • 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新華社日內瓦2月11日電(記者凌馨 劉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在世衛組織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譚德塞宣布,「我們現在將這一疾病命名為『COVID-19』」,它是2019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簡稱。
  • 鍾南山:多位輸入性病例無發燒症狀,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在6月結束
    疫情何時結束?目前疫情防控面臨的問題是什麼?12日下午,廣東省舉行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回應公眾關切。 鍾南山。
  • WHO為何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作者:韓威威、華平 來自:蒲公英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通過社交媒體推特發布了其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英文名稱:COVID-19。
  • 朱嘉明: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
    自十九世紀之後的二百餘年間,不論發生在世界任何地方、因任何病毒所導致的疫情,很快開始不同程度的國際蔓延。所謂的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源於後來被命名為「H1N1」的流感病毒。當時的世界總人口為17 億人左右,此次流感導致10 億人感染,約4,000 萬人死亡,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士兵和平民死亡之和。
  • 「covid-19獻血群」裡好熱鬧!10名新冠肺炎康復者陸續獻血漿
    楚天都市報2月29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張宇)「群裡面都是熱血之人!」2月28日,武漢市第四醫院楊莉、安坤龍、江金宇這三位工作人員的獻血照片一發到「covid-19獻血群」,群裡再次熱鬧了起來。三位獻血者同時捐獻血漿楊莉、安坤龍、江金宇都是武漢市第四醫院「covid-19獻血群」的成員,剛剛過了隔離期的他們,碰巧被安排到同一天在武漢血液中心進行恢復期血漿捐獻。
  • 世衛組織命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另有其名!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世衛組織命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另有其名! 2020-02-14 14:55 來源:新東方英語 作者: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2月11日宣布,將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英文縮寫COVID-19 (Corona Virus
  • 鍾南山:新冠疫情或4月前結束;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可能18個月內完成...
    鍾南山:新冠疫情或4月前結束;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可能18個月內完成;​小米滴滴等數百家中企尋求共574億元貸款 2020-02-12 09:43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院應對策略》中英文版正式發布上線
    央廣網杭州4月12日消息(記者王權 通訊員方序)由浙大二院抗疫專家編寫,攜手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阿里健康和阿里雲共同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院應對策略》中英文版4月11日正式發布上線,在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的GMCC平臺(covid-19.alibabacloud.com
  • 究竟新冠病毒是 COVID-19 還是 SARS-CoV-2?消除偏見從命名開始!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我們最該做的一件事便是消除偏見。當地時間 2020 年 2 月 11 日,為期兩天的「科研路線圖: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在瑞士日內瓦開幕,該論壇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傳染病防控研究合作組織」共同舉辦。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 國家衛健委:修訂新冠肺炎英文名為「COVID-19」(附名稱變遷史)
    儀器信息網訊 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月21日發布通知,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稱保持不變。小編整理了近一個月新冠肺炎名稱變化歷程,具體如下:2月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
  • 鍾南山:疫情有望4月前結束,對病毒還有許多未知
    2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專訪,全程用英文交流。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預計峰值將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做出上述預測是基於現有的數學模型、近期疫情情況以及政府所採取的措施。
  •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簡稱為「NCP」,尚無證據氣溶膠傳播;比特...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簡稱為「NCP」,尚無證據氣溶膠傳播2 月 8 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衛健委發布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