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訊 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記者會上宣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正式宣布,將可感染的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病毒」,「Vi」為「病毒」,「D」為「疾病」。這已經是本次新新冠狀病毒擁有的第三個名字。
據儀器信息網了解,此前在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COVID-19暫時命名為「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由於繞口難念,造成媒體和公眾的不變,沒有得到大範圍應用。就在前幾日的2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發布了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NCP」。
據悉,病毒的命名是一個大學問,需要考慮科學性、傳播性、持久性、發音、歧義及避諱等諸多因素,國際上專門成立了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這樣一個機構,負責給各類病毒做分類和起名字。連番修改名字,也足以看到全世界對COVID-19的重視程度,希望此次命名能夠給疫情相關新聞和防控信息傳播帶來便利。
本屆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是WHO發起召開的,旨在達成一個研究者和捐資者一致同意的研究路線,推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控制工作。會議共雲集了全球400餘位(線上和線下)科學家乃至公共衛生機構和部門、新冠病毒研究捐資方等各界人士。據國外媒體報導,WHO在會上還宣布針對COVID-19的首款疫苗有望在18個月內準備就緒。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