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將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 COVID-19

2020-12-11 丁香園

2 月 11 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舉行了例行新聞通報會,會上他宣布了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的正式名稱:

2019 冠狀病毒病

英文縮寫 COVID-19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商定的命名指南,我們必須找到既不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又容易發音,並且與該疾病相關的名稱,」譚德塞博士強調,「妥善命名很重要,有助於防止使用其他可能不準確的或汙名化的名稱。它還為我們提供了今後任何冠狀病毒疫情的標準命名格式。」

譚德塞博士在新聞通報會上,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世衛組織和全球工作進展做了發言。

他已經向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通報了情況,秘書長同意調動整個聯合國系統的力量抗擊疫情。

同一天,世衛組織設立了聯合國危機管理小組,這一小組有助於世衛組織重點開展衛生應對措施,其他組織則可以利用其專長處理這場疫情對社會、經濟和發展造成的更廣泛影響。

世衛組織於日內瓦當地時間今明兩天主持了一次由世界各地 400 多名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但譚德塞博士也估計這次會議的主要結果並不能解決我們面前的所有問題,他說:

「預期主要結果是,就我們需要提出的問題以及我們將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商定一份路線圖。

這正是世衛組織宗旨所在。本組織將匯聚全球力量,協調應對。這是多邊主義的精髓,對世界至關重要。」

譚德塞博士表示,第一支疫苗可能在 18 個月後才能投入使用。

「開發疫苗和療法需要時間,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是束手無策。我們現在可以採用許多基本公共衛生幹預措施預防感染。所以,在籌劃長遠安排的同時,我們今天必須全力使用現有各種武器對付這一病毒。」

世衛組織上周發出呼籲,希望募集 6.75 億美元,用於支持國家開展防範和應對行動。

同時他認為,疫情防控過程中會出現機會之窗。他表示:「機會之窗出現時,必須趕緊努力。我們要對全世界說,應認真把握面前的機會之窗。

這個機會是中國在武漢和其他城市採取的嚴厲措施提供的。

但我不認為這種狀態會持續很久。所以,我們必須利用這一機會之窗。如果我們抓不住這一機會,病例數就可能會飆升,進而帶來極為昂貴的代價。我想沒有人會想要那樣的結果。我們必須同仇敵愾,戰勝這一共同的敵人。」

在此次論壇上,譚德塞博士演講呼籲各國科學家用他們的集體知識、見解和經驗來回答那些尚無答案的問題,並找出可能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需要問的問題。

他強調:「底線是團結,團結,團結。在樣本和序列的共享方面尤其如此。為了戰勝這場疫情,我們需要根據公平公正的原則,公開和公平地分享。世衛組織仍然致力於讓有需要的人公平獲得衛生產品,我們將努力確保獲得衛生產品始終是所有研發努力的一部分。

出版物、專利和利潤現在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阻止疫情和拯救生命。」


本文內容整理自:世界衛生組織(ID:worldhealthorg)

責任編輯:費菲

題圖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相關焦點

  • WHO為何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解釋說,冠狀病毒有很多,這種命名方式將為將來提及新的冠狀病毒疾病提供一種格式。她說:「病毒名稱是由國際病毒學家小組命名的,他們研究病毒分類法。」 「但最為重要的是,要為這種疾病起個所有人都使用的名字。」
  • WHO為何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who|冠狀病毒|新型冠狀...
    參加日內瓦研究與創新論壇的專家將在今明兩天討論疫情的這一方面和其他許多問題。nature網站的評論對此,nature網站發表評論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的這個正式命名,將取代過去幾周中針對該新興疾病的各種表達方式。此前的名稱中,多包含新型(Novel)的描述,但是,由於這樣的病毒還會繼續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因此這種冠狀病毒不會長期保持新穎。
  • 剛剛,WHO正式命名新冠病毒所致疾病為COVID-19,並稱疫苗最快還需18...
    策劃&撰寫:伶軒在蔓延至25個國家,超44000個人確診後,新冠病毒所致疾病有了正式命名,COVID-19。北京時間2月11日晚,WHO(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冠狀病毒疾病2019),其中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
  • 新冠肺炎獲正式命名COVID-19,鍾南山「希望」疫情4月左右結束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又有了新的進展。在昨晚的世界衛生組織會議上,新冠肺炎疾病被命名為「COVID-19」。同時,鍾南山接受了媒體採訪,對「最長潛伏期 24 天」、疫情高峰、何時結束、治癒率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 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新華社日內瓦2月11日電(記者凌馨 劉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在世衛組織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譚德塞宣布,「我們現在將這一疾病命名為『COVID-19』」,它是2019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簡稱。
  • 新冠肺炎英文名COVID-19 疾病和病毒命名有講究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李雯)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英文名為「COVID-19」,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宣布這種病毒的英文名為「SARS-CoV-2」,但相關負責人強調「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  那麼,傳染性疾病和病毒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出席新聞發布會。在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記者表示:「我們將這個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個名字COVID-19來源於corona(冠狀)、virus(病毒)以及disease(疾病)三個詞,而19則代表這個疾病出現的年份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在2019年12月31日上報至世界衛生組織的。
  • 新冠病毒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命名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WHO給新冠病毒起了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已經擴散至25個國家,確診4萬多人後,它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官方名字——COVID-19。2月11日晚,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上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Vi」為「病毒」,「D」為「疾病」。
  • WHO給新冠病毒起了正式官方名COVID-19,這很重要
    2月11日晚,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上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Vi」為「病毒」,「D」為「疾病」。「現在,2019nCoV所致疾病有名字了」 | WHO官推有人會覺得,給病毒起個名字有那麼重要嗎?
  • 從WHO給新冠命名看傳染病命名的學問
    WHO將新冠肺炎正式命名COVID-19後,目前該疫情已有3個名字。新冠疫情為何頻頻改名?WHO傳染病命名又有哪些原則?撰文/張田勘(專欄作者)編輯/吉菁菁新媒體編輯/陳炫之當地時間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狀),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年份,中文意思為「2019
  • 名稱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被命名為「COVID-19」
    光明網訊 2月11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記者會上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病毒」,「Vi」為「病毒」,「D」為「疾病」。至此,在中國引發大規模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正式名字。
  • 新冠病毒被命名「COVID-19」,疫苗或18個月上市!
    在持續兩天的論壇裡,專家們將檢討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方法,重點圍繞新冠病毒傳播以及可能的治療方案進行探討,並分享有關新冠病毒可能病源的研究成果。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11日上午論壇開幕發言中,呼籲各國全力以赴,制止疫情蔓延。
  • 世衛命名新冠肺炎COVID-19 疫苗或18個月就緒
    世界衛生組織牽頭召開的全球研究創新論壇11日在日內瓦揭幕,冀望商定新冠病毒研究路線圖,同日世衛組織還宣布將新冠病毒引發疾病的英文名稱命名為「COVID-19」。雖然雲集全球400餘位(線上和線下)科學家乃至公共衛生機構和部門、新冠病毒研究捐資方等各界人士,但論壇閉門舉行,未對媒體開放。圖為論壇茶歇期間與會代表交流暢談。
  • 世衛組織將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央視新聞消息,此英文縮寫象徵著這是在20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WHO正式命名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 疫苗有望18個月內問世
    儀器信息網訊 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記者會上宣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正式宣布,將可感染的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病毒」,「Vi」為「病毒」,「D」為「疾病」。
  •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究竟有何含義?
    不過對於這種全新的病毒,我們可能習慣簡稱為「新冠」,而世衛命名新冠病毒為「COVID-19」。世衛命名新冠病毒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布通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將正式被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
  •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原標題: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新冠狀病毒為「COVID-19」,新冠肺炎簡稱為NCP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究竟新冠病毒是 COVID-19 還是 SARS-CoV-2?消除偏見從命名開始!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我們最該做的一件事便是消除偏見。當地時間 2020 年 2 月 11 日,為期兩天的「科研路線圖: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在瑞士日內瓦開幕,該論壇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傳染病防控研究合作組織」共同舉辦。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 新冠病毒被命名為COVID-19 世衛組織給出了解釋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新冠病毒被命名為COVID-19,世衛組織給出了解釋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當地時間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 新冠肺炎英文名修訂為COVID-19,中文名稱保持不變
    國家衛健委下發通知: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稱保持不變。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修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國衛醫函〔2020〕7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成員: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