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
您好!首先感謝您一直以來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開學在即,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開學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針對性幹預將是恢復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學校如何落實相關意見,家長如何做好學生的後勤安全保障,學生如何配合學校的新要求,都需要認真思考。
據報導,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從學校教學秩序、校園防控、應急能力、責任落實4個方面,指導學校教學、防控兩手抓,全面有序推動教育工作任務的完成,配合全國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一、學生心理問題增多,事故頻發
3月3日,河北石家莊,一名12歲學生,因上網課不積極,被家長嚴厲訓斥了幾句後,一時想不開,從樓上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鄲,一名9歲學生,因未按時完成作業,曾被老師踢出「釘釘群」,從15樓跳下,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4月12日,陝西商洛,一初三女生,從教學樓三樓跳下。
4月13日,安徽合肥,一名15歲學生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吵後,爬出陽臺揚言要跳樓。幸好被派出所營救。
4月13日,江蘇無錫,一名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竟跳樓自殺,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師生衝突、家庭衝突、學業壓力、抑鬱症......這些都是致孩子瞬間崩潰,自殺的典型誘因。
基於今年疫情原因,面對開學,難免有些不適,再加上學習壓力大,才導致這一次一次悲劇的發生。
二、建議家長怎麼做?
孩子們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也是生理髮育的高峰期。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軀體長得健壯結實「無病即健康」,而忽視心理保健,這是一種片面的健康觀念。孩子的心理健康,是為他一生的人格健康奠定基礎的。所以,我們應高度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溝通時,親子間應該堅持說心裡話,平靜地、直截了當地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動。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開展「一對一的親子約會」與孩子進行單獨的親密互動。
2.每天花15分鐘以寬容開放、朋友般的姿態和孩子好好溝通。
3.父母多與孩子一起玩樂,基於安全感、依賴感的陪伴,有利於鞏固親密關係。
4.讓孩子參與簡單的家務勞動,培養孩子擔當、獨立、果斷的品格和創新精神。
(二)引導、鼓勵、排解孩子的情緒。希望家長們能重視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評價一個學生不應完全以成績的好壞定論。繁重的課業任務、過高的期望值,或許會使得孩子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甚至會因考試的失敗產生自卑心理,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苦衷,讓孩子遇到困難時願意向家長敞開心扉。有耐心是解決孩子情緒問題的先決條件,等待孩子情緒的「風雨」過後,再與他細作理論,並鼓勵、支持孩子。
(三)給予獨立空間和民主權利。在學好學科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在緊張學習之餘能夠得到放鬆。適當給孩子&34;,讓孩子在關心和愛中也能夠擁有自我思考的機會和能力,相信孩子在與自己獨自相處的過程中,能夠成為一個越來越優秀和自信的人。
(四)學會與孩子平等交流,做知心朋友。及時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狀態,避免在身體、情感或性情上打罵、壓服孩子,父母更多的時候是應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撫,使孩子在情感交流過程中及時得到明智的指點和引導,達到解除困惑、消除煩惱,健康成長的目的。
三、建議孩子怎麼做?
(一)生活作息維持規律。讓孩子生活作息維持規律,保持生活的穩定性,是孩子心理穩定的重要內容。在家上網課並不比在學校讀書輕鬆,身邊沒有同學反而會覺得枯燥乏味,難以入睡,多夢,易醒都是常見的現象,開學以後要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這對心理健康大有益處。
(二)學會合理髮洩內心的情緒。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時本就內向沉默的性格更加自我封閉,與父母缺乏溝通,有心事也不跟家長說,也不跟朋友說,總覺得「誰都不懂我,說了也沒用」其實不然,要學會合理髮洩內心的情緒,如果學校配有心理諮詢服務中心,可以去那裡尋求幫助。
(三)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大部分學生除了興趣班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愛好,有人擅長小提琴、鋼琴,有人熱愛遊泳、打籃球,但是還有一些學生除了學習幾乎沒有業餘愛好。新學期即將到來,發掘內心感興趣的事,去做,去行動,可以抒發不良情緒,也能鍛鍊身體。
在這特殊的開學季,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快速排解不良情緒,身心健康,在未來的路上能走得更遠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