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日前,「藝韻成長 擁夢啟航」——青島永安路小學與美育結對農村學校青島平度市舊店鎮酒館小學的美育聯誼成果匯報演出在青島大劇院歌劇廳舉行。青島永安路小學660餘名學生100%登臺演出,民樂合奏、詩詞朗誦、合唱、舞蹈等形式豐富的節目,展示了學校美育的豐碩成果。現場永安路小學與酒館小學合奏的葫蘆絲曲目《荷塘月色》更是把藝術展示演出氛圍推向高潮。本次活動的舉辦標誌著青島市中小學「藝動城鄉」農村學生走進大劇院活動正式啟動。2017青島市「藝動城鄉」活動將歷時一年,屆時將有來自全市42所城市與農村中小學結對美育聯誼學校的2萬多名學生走進「金碧輝煌」的青島大劇院向全社會展示城鄉學校一年來藝術教育取得的豐碩成果。 青島市李滄區人大副主任、李滄區教體局黨委書記韓川德、李滄區政府副區長劉春花、李滄區政協副主席戴玉環、李滄區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趙德森、李滄區關工委副主任張樹茂、青島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李彥、李滄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楊增遠、李滄區教體局主任督學李旭東、中國海洋大學基礎教學中心副院長、藝術系主任、青島交響樂團副團長、藝術總監、首席劉玉霞、青島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副處長趙雲風、李滄區文新局副局長錢宗武、青島科技大學藝術中心副主任何麗、李滄區教體局副局長孫文潔和李滄區教體局副主任督學孫麗霞等出席匯報演出。 本次演出,青島永安路小學設置了聞聲尋美,朗讀誦美,律動舞美,才藝展美四個版塊,全校660餘名學生全部上場參與匯報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整臺演出,無論是舞蹈還是朗誦,或者是小話劇,其背景音樂全部是永安路小學的學生現場演奏,展現了學校器樂演奏的強大實力。永安路小學還積極與中國海洋大學進行聯繫,並達成藝術教學的合作意向,由中國海大提供民樂團訓練、指揮等專家支持,幫助指導學校打造民樂特色,並在教學與課題研究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在開幕式上,同時舉行了「中國海洋大學藝術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據了解,永安路小學在智育與美育教育方面多年探索、教授、傳承,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開展了「追夢永安 藝韻成長」為主題的美育系列活動。學校分年級學習葫蘆絲、豎笛等樂器,全校60%的學生都通過校內免費學習掌握了兩門器樂,80%以上的學生一門樂器達到或相當於國家五級水平。 青島永安路小學校長姜月英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教育的成功,全在于堅持和細化,「永安人」不斷追夢前行的關鍵在於以「藝韻行遠」為文化追求,執著於踐行六個「一」的教育主題:一手好字人人會寫、一種樂器人人掌握、一項運動人人參與、一曲歌舞人人傳唱、一路書香人人分享、一心向上促使人人向善向美。在今天這樣的舞臺上,學生們可以盡情歌唱、盡情舞蹈、盡情運動,向他們朝夕相處的老師、關懷備至的家長及關心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展現他們的成長足跡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今天,這裡所有的掌聲和鮮花都屬於他們,這是對他們一起合作、一起表演的鼓勵、讚美和最高評價。她希望,每一位永安學子在「藝智相融,信雅一生」辦學理念引領下,在永安這個舞臺上一起創造、一起揮舞,一起分享,在明朗的陽光下向著快樂健康起航!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學校又將成為「中國海洋大學藝術教育學院教學實踐基地」,相信有了高校的助力,永安的藝術教育必將走向新高度。 李彥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為加強和改進全市中小學美育工作,推動全市城鄉中小學校美育均衡發展,自2015年開展了「藝動城鄉」全市城鄉學校美育對口幫扶活動,以青島市中小學生藝術團為核心,積極鼓勵全市美育特色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結對結對子,開展藝術課程教學,藝術師資、藝術社團建設等學習交流與幫扶活動,帶動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普及與提高。全市「藝動城鄉」城鄉美育結對學校先後開展了「樂動城鄉」「舞動城鄉」「戲動城鄉」等系列活動,對提高農村薄弱學校美育工作水平直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深化「藝動城鄉」品牌活動,今年,青島市教育局撥專款推出了「藝動城鄉」農村學生走進大劇院活動,對邀請結對的農村學生在青島大劇院同臺舉辦藝術成果展示活動的「藝動城鄉」聯誼學校給予提供劇場支持。 據介紹,針對農村地區美育教育薄弱的現狀,永安路小學與平度市舊店鎮酒館小學結成美育聯誼學校,派出專業老師定期到酒館小學指導孩子們學習葫蘆絲吹奏,幫助農村的孩子掌握一門樂器;兩校學生也結成夥伴關係,頻繁交流,在美育學習方面共同成長。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此次展演活動中,酒館小學葫蘆絲樂隊學生也登上了大劇院的舞臺,展示了兩校美育聯誼的成果。 青島永安路小學於1999年被評為青島市李滄區首所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歷經多年的教育實踐,逐步確立了走藝術教育之路,鑄「藝韻永安」教育服務品牌的辦學思路。學校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李滄區首所品牌學校、青島市年度品牌學校、青島市德育品牌學校、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素質教育先進單位、青島市教學示範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多次承辦國家級現場會,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媒體,多人次執教山東省、青島市級公開課,並出版《藝韻永安》一書,逐步形成了「藝韻教育」的文化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