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
因「山坡找網」受到社會關注的
範天蘭搭乘G2868次高鐵列車
從昆明出發前往重慶
今年高考
範天蘭以理科644分的成績
被西南大學錄取
即將開啟大學生活
她感嘆:「多年的寒窗苦讀,
終於有了一個好結果。」
範天蘭拿著通知書在之前尋找信號上網課的地方慶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範天蘭的家在海拔2500多米的雲南省會澤縣娜姑鎮爐房村那紅山村民小組。為了避風,範天蘭的父母將房子蓋在了一道山梁下,小院內一側是土木結構的二層建築,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場所;另一側是幾間土坯房,關著家裡養的牛和羊。
今年2月,為了降低疫情給教學造成的影響,範天蘭就讀的東陸高中組織老師和學生上起網課。家裡的手機信號忽強忽弱,她常常要爬到屋旁的山坡上,裹著大衣,在風雪天氣中聽課。
實際上,範天蘭家並非沒有網絡覆蓋,只是山梁的阻隔讓房屋裡的信號很弱,走出家門後信號就強了。她的學習場景被傳到網上後,被人稱為「山坡找網女孩」,不少網民送上美好祝願:「願你吃過的苦,照亮你前行的路。」
範天蘭並不怕吃苦,她怕的是跟不上課程進度。後來,運營商給她和其他困難同學捐贈了手機,贈送了流量。範天蘭還聯繫了班主任,「請他幫忙把網課內容錄下來傳給我,我下載下來學,確保不會遺漏什麼內容。」
範天蘭在家附近的山坡上網課。(資料照片)
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每一個假期,範天蘭都會為自己制定詳細的作息表,每天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十一點多,假期都被學習佔滿。
功夫不負有心人,範天蘭考取了西南大學。她期待這一刻已經太久太久。範天蘭和姐姐範天珍求學的艱辛,有時甚至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經常要找親戚朋友借錢,拆東牆補西牆。」姊妹倆的母親王雲仙說。
儘管條件艱苦,但王雲仙和丈夫範正全不服輸,在家裡養了70多隻羊、3頭牛和1匹馬,在2015年實現脫貧。「不讀書就沒有出路,我這輩子是苦夠了,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兩個女兒都上大學。」王雲仙斬釘截鐵地說,砸鍋賣鐵也要把兩個孩子供到大學畢業。
2017年以前,通到範天蘭家的土路還沒有修好,出行還是羊腸小道,走到最近的小學要5個多小時,走到最近的初中則要2個多小時。「兩姊妹有時候跟我抱怨,讀書辛苦,不想讀了。我就把她們帶到地裡去,跟著我幹農活。」王雲仙說,這個「笨辦法」堅定了孩子好好讀書的心。
範天蘭(右)和姐姐一起在家做飯。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在範正全的回憶裡,從祖上至今他們已經在那紅山上住了五代人。今年6月,他家作為隨遷戶搬進了會澤新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整個小區佔地1170畝,高樓林立,道路寬敞,一共安置了8萬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近6.3萬人。
範天蘭的嫂子帶著兩個孩子住進了新家,一家人其樂融融。「我真羨慕侄子、侄女,可以在家門口上學校。」範天蘭笑著說,過去住在山上,根本沒有機會上幼兒園;上小學、初中都要步行好幾個小時。
距離範天蘭的新家不遠,就是會澤縣專門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子女入學而建設的鐘屏小學。學校還建有圖書館、足球場,以前只能在電視機裡看到足球場,如今山裡的孩子也能在草坪上奔跑。
「我讀的就是西南大學的公費師範生,大學畢業後我想當一名老師。」範天蘭說,自己不僅要努力提升家庭條件,讓父母安享晚年,還可以儘自己的一份力,幫助困難家庭的學生,讓他們也能通過教育改變命運。
(原標題《那個在山坡上找網的女孩,上大學了!》。編輯陸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