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跑去影城刷熱門電影是不少人的放鬆方式。不少知名影城更是用自己的資源和服務,圈住了一大批電影迷。可最近星美影城發布公告,稱旗下已有近140家影院短暫停業,其星美控股也已停牌超3個月。
這一股星美國際影院閉店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長沙本地的星美影商城受到影響了嗎?瀟湘晨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冬天的凜冽寒意,正洶湧奔來,而在電影市場,《海王》《毒液》等口碑大片也如往年一樣助推著整個大盤數據攀升。不過喜人的大盤數據背後,這個行業的不少領域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艱辛,比如因為經營不善而陷入窘境的星美國際影院。
2018年12月6日,在港上市的星美控股發布公告,稱截至2018年11月30日,星美集團在國內經營約320家影院,其中約140家已短暫停業,而約11家有可能將於不久之後因集團不能支付租金而失去贖回權。此外,集團尚欠運營管理等費用共計約4.59億港元(合人民幣約4億元),其中未付員工工資1.08億港元,未付物業租金2.01億港元。
12月9日,瀟湘晨報記者走訪星美集團在長沙的星美國際影商城(悅方店),雖然影城依然在正常營業,但售票前臺關閉的排片場次時間電子屏,以及購票app上較少的電影選擇,還是讓人嗅到了一絲不安的味道。
探訪
長沙星美影商城照常營業,但人氣大不如前
12月9日,瀟湘晨報記者走訪星美集團在長沙的星美國際影商城(悅方店),當日影城依然是正常營業,影城推介屏上也依然在播放最新上映的《海王》《驚濤颶浪》等電影的宣傳片,不過相比其他影城晚上黃金時間至少有5部左右的熱映電影,星美國際影商城(悅方店)的近幾日排片只有《海王》《無名之輩》《狗十三》3部影片供觀眾選擇,而且當日售票前臺投放影城排片場次時間的電子屏也處於關閉狀態,上面張貼著寫有「機器故障,正在維修中」的字樣。
記者向前臺售票人員詢問部分星美影院停業的消息,該售票人員表示,「並不知情」。記者又電話聯繫上影城相關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回應稱:「影城是正常營業狀態。」至於其他消息,該工作人員以不方便回應為由婉拒了採訪。
記者還採訪了影城隔壁的一家商鋪的服務人員,該服務人員透露:「這半年來,星美的人氣確實不如從前了,以前在這附近逛街的市民一般都會在這家影城看電影,但是這段時間人流量少了很多。」記者還正巧碰到一位觀眾在影城的自動取票機上取票,對星美國際影院經營不善的消息,該觀眾表示並不知曉,「這附近影城蠻多的,幾步之遠的地方就有萬達影城,馬路對面的國金中心商場也有影城,確實競爭也很激烈。」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市民們對於星美的消失不太在意。「我看電影對影城沒有特別的選擇,哪裡可以看電影就去哪家。」某公司白領朱小姐說。
追蹤
星美國際影城一直官司不斷
記者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星美國際影城一直官司不斷。原告方涉及河南鄭州、廣州中山、福建石獅、湖北多省市的物業公司、裝修公司,糾紛內容主要是星美沒有按時交納房租、物業服務費、能源費用,拖欠裝修公司的裝修款等。
今年7月,由於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書,北京海澱法院對星美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開出了數額為100萬元的罰款決定書。北京海澱法院還用微博發表名為《100萬!海澱法院向「星美影商城」開出強制執行最高「罰單」》的文章,表示因影院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而罰款100萬元。此外,上海金山星美百倍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南昌市星美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等都因未履行法院生效文書確定的義務而進入失信名單。
關注
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鍊斷裂?
12月6日,星美控股發布公告,該集團現時尚欠足夠營運資金支持其業務營運。公告中稱,該集團於中國經營約320家影院,其中約140家已短暫停業,而約11家有可能將於不久後因集團不能支付租金而失去贖回權。由於該集團未能向電影供應商支付若干版權費,經該集團管理層積極與主要供應商磋商,已經達成付款共識及維持新片供應。於該公告日期,該集團已收到相關貸款人法律顧問發出的通知函,要求償還合共約4億港元。該集團已就向集團提供額外資金的可能性及可能的解決安排與貸款人進行積極磋商及討論,包括將彼等的貸款或一部分轉化為公司的股權。此外,該公司股份將繼續停牌。
據業內人士分析,星美國際影院在全國出現「閉店潮」的主要原因,就是星美最近幾年大規模擴張,導致資金鍊吃緊,入不敷出加上公司高層管理混亂造成的。截至2018年6月份,公司擁有影城數目365家。而在3年前的2015年中期報告中,影城數目為130家。短短3年的時間裡,星美影院擴張了235家,試圖通過巨大的規模獲得競爭優勢。影院規模的極速擴張,帶來的是公司運營成本的攀升,負債率也隨之走高。
綜合本報記者周詩浩、北京青年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