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臨近,大家關心的年終獎個稅減免政策來了。
投資界12月28日消息,昨日,財政部稅政司發布《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財稅〔2018〕164號),對於全年一次性獎金等多項個稅優惠政策進行明確。
簡言之,對年終獎2萬元的納稅人來說,在新規則下應納稅額從原來的1895元降到了600元。
年終獎優惠稅收2022年前不變
164號文明確,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對於在取得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個人工資收入低於5000元的,可以先從全年一次性獎金中減去「當月工資收入低於5000元的差額」,就其餘額按上述辦法查找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稅款。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舉個例子,稅改前,某公司高管小晨2017年獲得10萬元年終獎,年終獎繳納個稅的算法為:100000÷12=8333元,8333元適用原稅率表的20%稅率,小晨年終獎應交稅100000*20%-555=19445元。
若2019年小晨同樣拿到10萬元年終獎,其年終獎繳納個稅為,100000÷12=8333元,8333元適用現行稅率表的10%稅率,小晨年終獎應交稅100000*10%-210=9790元。
如此計算,小晨個稅改革後,年終獎少繳9655元,減稅近萬元。
據中國基金報測算,有2個區間的年終獎個稅減稅幅度很大,分別是1.8萬到3.6萬,減稅幅度近70%。年終獎3萬,按照老方法需要繳納2895元個稅,新的個稅方法只需要繳納900元,減少1995元或69%。
另一個是10.8萬到14.4萬,減稅幅度近60%。年終獎14萬,過去繳納方法需要33995元,新的個稅繳納方法只要13790元,減少了20205元,減少幅度接近60%。
第三個減稅力度較大的是5.4萬到10.8萬,減稅幅度近50%,10萬年終獎減稅近1萬。
每逢歲末,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年終獎,但今年也有很多人感慨:「什麼年不年終獎的,能不被裁員,就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其他稅改優惠政策
除了個人稅改利好外,企業也有好消息。
2022年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所得不計入當年所得
根據《通知》,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對於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兩次以上(含兩次)股權激勵的,應合併後按以上公式計算;2022年1月1日之後的股權激勵政策另行明確。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佣金收入的政策
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屬於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後,併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個人領取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政策
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符合《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103號)規定的,不併入綜合所得,全額單獨計算應納稅款。其中按月領取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季領取的,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按每月領取額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年領取的,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帳戶資金,或個人死亡後,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的年金個人帳戶餘額,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對個人除上述特殊原因外一次性領取年金個人帳戶資金或餘額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
解除勞動關係、提前退休、內部退養的一次性補償收入的政策
(一)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二)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三)個人辦理內部退養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號)規定計算納稅。
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的政策
單位按低於購置或建造成本價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符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7〕13號)第二條規定的,不併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差價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職工實際支付的購房價款低於該房屋的購置或建造成本價格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外籍個人有關津補貼的政策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以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選擇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1994〕2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籍個人取得有關補貼徵免個人所得稅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54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籍個人取得港澳地區住房等補貼徵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2004〕29號)規定,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但不得同時享受。外籍個人一經選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自2022年1月1日起,外籍個人不再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應按規定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文章來源:投資界)
(責任編輯:DF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