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神經心理評估量表無論在神經科臨床,還是在科研評價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使用頻率日益增加。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心理與行為神經病學學組經過多次討論修改,最終形成《常用神經心理認知評估量表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總結整理了不同神經心理認知領域臨床常用測驗的使用情況。關於痴呆的神經心理測查,共識主要介紹了以下幾種評估方法。
痴呆的神經心理測查
1.簡易精神狀態篩查(MMSE)量表
MMSE由Flostein等於1975年設計並推出,是用於篩查老年期痴呆的量表。用MMSE量表檢查出來的患者,症狀也相當明顯,MMSE不是對痴呆患者進行早期診斷的敏感量表。
MMSE評估的具體項目共分為11項,包括時間定向、地點定向、即刻記憶、注意和計算、近記憶檢查、物體命名、語言複述、語言理解、閱讀理解、句子書寫以及圖形描畫,這11項內容計分總和為30分。MMSE能夠區分不同類型的痴呆症。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的定向、時間和地點得分顯著降低,回憶分數與路易體痴呆患者、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相比也更低。然而,沒有證據支持該測試作為一個獨立的一次性測試能夠識別出易患AD的高風險人群。
評定標準:根據患者的學習經歷和年齡劃分痴呆標準,即文盲評估總分≤17分,小學評估總分≤20分,中學評估總分≤22分,大學評估總分≤23分,達不到此分值者,均被認為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害或障礙。
2.長谷川痴呆量表(HDS)
HDS是1974年日本長谷川和夫制定的簡易臨床智力量表,主要用於痴呆的診斷。1994年,該量表經過進一步修訂被稱作改良長谷川痴呆量表,簡稱HDS-R。
評分標準:HDS-R共有11個測驗項目,總分32.5分。≥30分為智能正常;20~29.5分為輕度智能低下;10~19.5分為中度智能低下;<10分為重度智能低下;<15分者可診斷為痴呆。
臨床應用發現,用HDS-R測查出來的痴呆患者,其症狀大都已經比較明顯,因而不能作為早期痴呆的敏感性診斷量表。
3.Hachinski缺血指數量表(HIS)
HIS專門用於痴呆的病因鑑別,區分患者是血管性痴呆還是AD。1975年由Hachinski制定,國內版本採用由量表協作研究組(樊彬等)於1988年修訂的中國常規版。
分測驗:HIS由13個項目組成,1~3為起病急慢及變化,4~6為情志方面,7為軀體不適的主訴,8為情感控制力,9~11為既往病史,12、13為神經系統症狀及體徵,總分為0~18分。
評分方法:有Hachinski與Rosen兩種計分法,但臨床常採用Hachinski計分法。
Hachinski法總分評定:滿分18分,≤4分屬於AD;≥7分屬於血管性痴呆。
4.蒙特婁認知評估(MoCA)
MoCA量表是Nasreddine等根據臨床經驗並參考MMSE的認知項目設置和評分標準而制定的對輕度認知功能異常進行快速篩查的評定工具。
MoCA量表由12道題組成,測試的認知領域包括:注意與集中、執行功能、記憶、語言、視空間技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量表總分30分,英文原版的測試結果提示劃界分為≥26分。
5.臨床痴呆評估(CDR)
CDR是經信效度檢驗、作為疾病嚴重性評定的廣泛應用於亞洲人群中的全面測評工具。從診斷角度講,CDR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的痴呆診斷相一致。此量表具有良好的區別痴呆輕微程度的鑑別力。
該量表從6個方面測量患者的認知功能和行為能力,包括:記憶、定向力、判斷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社交能力、愛好以及個人護理情況。
在5點量表(5點量表為0、0.5、1、2、3分,即無損害到嚴重損害的5級評估)中,0分為不是痴呆症,1分是輕度痴呆,以此類推。
疑似痴呆症(CDR評分0.5分)被定義為輕微的持續健忘,2個或2個以上認知區域的輕微問題。
輕度痴呆(CDR評分1分)可表現為因近期回憶達中度困難而幹擾了日常活動或表現出輕度健忘,提示在3個或更多的其他認知領域輕度到中度的損害,這也可能包括,患有該程度認知損害的患者需要他人協助其個人衛生。
中度痴呆(CDR評分2分)是嚴重的記憶喪失或中度失憶,在3個或更多的其他認知區域嚴重受損,也可能包括需要他人協助個人衛生或穿著。
嚴重的痴呆(CDR評分3分)包括嚴重的記憶喪失,只有記憶碎及對人的定位,不能做出判斷或解決問題,不具備獨自在家或獨立外出的功能。不能進行個人護理,經常失禁。
6.畫鍾測驗(Clock Drawing Test)
受試者按照指令畫1個時鐘(通常是11:10)。任務完成後,主試手畫一個同樣時間的時鐘。患者被要求複製圖像。按以下類別將錯誤歸類:遺漏、執拗、旋轉、錯位、扭曲、替換和補充。在此活動中對記憶力、注意力、動力、精力、頭腦清醒和優柔寡斷等行為和性格表現評分。
執行功能受損的患者通常在第一個任務中得分較低,但第二個任務完成較好。換句話說,他們將無法生成自己的例子,但在複製任務中完成較好。
對兒童的研究表明,繪畫能力在一個可預測的序列中發展——從簡單的封閉幾何圖形,到開放(三維)形狀,到分割的人類圖形,最後是完整的人類圖形。這個發展序列在評估患者的繪畫能力時是很有用的,因為他們可以很好地畫出簡單的幾何圖形,卻很難繪畫更複雜的幾何圖形或普通物體。
7.行為神經評估全量表(BNA)
BNA包含24個分測驗來評估注意、記憶、言語、視空間功能、執行功能和實踐功能。包含總分和各分測驗分數。年齡在除外視空間和實踐分測驗上有顯著影響,總分與MMSE評分具有高度正相關。同MMSE一致,BNA對痴呆患者高度敏感。並且研究表明BNA與MMSE有同樣預測變量,但是BNA提供了更多的陰性預測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