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波特認為:性格是加以評定的人格,人格是不加以評定的性格。
執筆:陳芳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性格主要是一個人對待人、事、物的一種穩定態度,以及所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性格已經形成變基本穩定,但並非不可改變,而是具有可塑性的。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個人的性格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呢?其實是從還在母親腹中就已經開始了。
妍妍懷孕之後胎動特別頻繁,而在胎動的幅度也比其他孕媽媽大很多。起初妍妍害怕孩子出了什麼問題,還特地和丈夫去醫院檢查了一下。檢查結果顯示,寶寶一切正常,夫妻二人這才放心。
後來即將臨盆的時候婆婆來家裡照顧,聽說了這個情況,笑起來說:當時懷孩子爸爸就是這樣,最後生出來的時候可太淘氣了,孩子出生估計也是個淘氣包,可有你受的了。
開始妍妍並不在意,只當是婆婆開玩笑。
可是後來孩子出生之後,妍妍才知道婆婆說的簡直是至理名言。孩子不僅愛哭,聲音還比一般的小朋友大,這讓妍妍頭都大了,不僅每晚都睡不好,還怕吵到鄰居,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有專家認為,孩子在腹中會受到5-羥色胺基因,單胺氧化酶,甲腎上腺素分泌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會對孩子性格產生影響,且這種影響是不易改變的。
1、胎動幅度大——暗示孩子比較調皮
這類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常常進行全身心的運動,並且運動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在腹中就很活潑好動的孩子,出生後自然也是充滿活力,十分調皮。
2、胎動幅度小——暗示孩子性格溫和
寶寶在肚子中也會有動作,但是幅度不會太大,而是輕輕地動,而且十分緩慢。這樣的孩子在腹中都知道替媽媽考慮,出生之後性格自然會比較溫和。
3、一到晚上胎動就頻繁——暗示孩子內向敏感
事實上,在胎兒的世界中是沒有白天和黑夜的。這類寶寶在媽媽吃飽喝足之後就會開始活動,特別是在媽媽晚上處於休息的時候尤其愛活動。
但是在晚上的時候,孕媽基本已經熟睡,即使寶寶在腹中活動可能也很少感應到,這樣寶寶得不到回應,就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這類寶寶通常性格會比較內向敏感。
從孕期開始(先天環境):
1、 隨時保持樂觀心態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中很容易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如果媽媽情緒不佳,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將這種情緒帶入到自己的第一感受,這樣孩子出生也很容易帶有這些情緒。
因此,媽媽在懷孕期間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寶寶也能感知到這種情緒,孩子出生就能帶有媽媽這種樂觀的性格。
2、儘量多與寶寶對話
這是很多媽媽都會做的事情,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在腹脹不孤單,而且也是雙方一種感情的溝通。孩子出生之後也會更有自信和安全感,同時長期的交流對寶寶的語言能力也有一定的助力。
等孩子出生後(後天因素):
1、以身作則:自己做好榜樣力量,給孩子一個模仿的對象,因此作為父母應該把自己最好的方面展現給孩子,讓孩子接受積極正面的力量。
2、良好的家庭氣氛:一個家庭的環境、氛圍都是對小孩最好的教育。家庭環境和諧,那麼孩子也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變得熱情、大方。
3、充分把握教育內容: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通常都是以自己的意願來進行的。因此在塑造孩子性格的時候,必須把握好培養的內容,讓孩子能夠理解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教會他分辨正確和錯誤的性格,這樣孩子在外面受到別人的影響,也能夠及時過濾掉錯誤的信息。
1) 哭聲洪亮
無關孩子性別,有的孩子出生之後聲音洪亮,但是有的寶寶卻聲音微小柔弱。
通常孩子出生的時候聲音特別大,就意味著孩子是個淘氣的性格。這是因為寶寶啟動肺部功能就是從哭聲開始的。
哭聲大的寶寶,說明肺部充盈較多的空氣,寶寶在掌握呼吸能力的時候更快,也能更快的熟練呼吸的技巧。而且寶寶在性格上也會更願意去探索,在生活中也會更不拘一格。
2)經常有目的地哭
這種行為也是孩子性格外向的表現之一,他們一旦哭泣往往有以下兩個原因:
【幸孕說】
孩子的性格確實有天然形成的部分,但是後天是具有可塑性的,父母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才是孩子性格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