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地產史,1992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
在上年年底《關於全面進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見》下發後,這一年成為許多房企的創立元年,「92派」登上歷史舞臺。
就在支持改革開放和國家建設的洪流中,港資企業嘉華集團進駐內地,投身中國城市化建設;位於東湖路上的嘉麗苑,即是嘉華集團在上海的起點。
「我的時代在背後,突然敲響大鼓。」在嘉華集團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標準參與城市化建設的同時,80年代出生的鄧宇聰遠赴美國求學,2011年,歸國後加入嘉華集團旗下發展房地產業務的嘉華國際(以下簡稱「嘉華」),現今為業務及營運總經理。
嘉華國際業務及營運總經理鄧宇聰
作為家族成員的鄧宇聰,肩負傳承與創新的責任,對每個項目的規劃及完成過程始終充滿激情,更有自己獨到的眼光、想法和務實態度,秉承「品精質優,穩健進取」的企業宗旨,不斷探索、創新和突破。
同頻國家戰略,聚焦兩大城市群將近三十年的時光裡,嘉華在內地開疆拓土,始終將目光牢牢鎖定在長三角與珠三角,先見與引領,貫穿在嘉華的每一步歷程、每個發展項目。從國際標準的住宅開始,近三十年來,嘉華參與上海的高速發展,見證了這座國際大都市的日新月異和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業務涵蓋高端及優質住宅、甲級寫字樓、酒店、高端服務式公寓、特色商鋪及文創產業園區等,360度覆蓋城市生活,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共同成長。
鄧宇聰表示,在配合城市整體規劃發展的同時,嘉華始終以創新獨到的手法進行項目規劃,除以優質用材和設計,精心打造高品質人居環境外,希望為產品賦予更多內涵和新穎體驗,順應城市發展及產業升級的步伐和趨勢。目前,位於淮海中路的上海嘉華中心已發展成為集團在中國內地的重要業務基地。
上海嘉華中心實景圖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進入內地開始,嘉華幾乎全程參與了中國房地產騰飛的三十年,將近三十年的時光中,很少有地產商像嘉華一樣,執著而旗幟鮮明地聚焦在中國版圖上兩大世界級城市群——經濟發達的長三角與珠三角。
「目前,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加之地域人才匯聚,讓我們對內地的經濟大環境充滿信心,集團也將持續在長三角與大灣區深耕發展。」
嘉華國際業務及營運總經理鄧宇聰
大學就讀於美國並獲得企業創業及經濟雙學位的鄧宇聰,對當下的經濟形勢充滿信心,他表示:「近年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舉足輕重,集團積極在長三角重點城市布局,業務發展版圖已經從上海拓展至南京、蘇州等地。」
嘉華早於前幾年已進駐南京市場,最近更成功投得南京重點區域—河西新城大型綜合體項目,這將成為嘉華未來於南京的重點發展項目。同時已在蘇州積極部署,其中結合高鐵新城生活區域的特點和定位,以及周邊完善的配套設施,開發獨具特色的現代輕奢型精品住宅,滿足城市發展帶來的新需求。
堅守,血液裡流淌的多元基因和其他產業不同,房地產是盛放生活的容器,基於對行業本質的深刻理解,嘉華從多元的角度思考與探索,打造新經濟形勢下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空間,包羅萬象。1955年由呂志和博士創辦的嘉華集團,核心業務涵蓋房地產、娛樂休閒、酒店、建築材料,是一家多元發展的跨國公司,旗下擁有銀河娛樂集團有限公司和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兩家香港上市公司。
血液裡的多元基因,滲透在嘉華的房地產版圖中,不僅延展出住宅、寫字樓、酒店公寓、特色商鋪等多元化的品類,更處處閃現著文化藝術、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等多種元素與產品及服務的融合。
鄧宇聰介紹,「隨著消費升級和商業形態變化,我們一直在尋求創新和突破,希望為城市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現代工作、生活和休閒體驗,助力升級城市生活品位。」
上海嘉華中心商業部分實景圖
由鄧宇聰精心策劃的位於建國西路的嘉御裡,便是集團多元交響的集中呈現:傳統與潮流、藝術與生活、文化與自然、海派與歐陸……區別於傳統商業盒子式的集中排布,在這裡,藝術健康、生活方式等多業態商戶被安放於開放式的街區中,如PAIN CHAUD純正法式麵包旗艦店、上海首家UCCA Kids尤倫斯兒童藝術旗艦館、全球家居精品H.N.LIN空間美學館等。
建國西路嘉御裡實景圖
鄧宇聰希望打造一個商業氣息不太濃的嶄新空間,一種沉浸式的購物體驗,不拘泥於一覽無餘的空間結構,人們在這裡發掘、探索,真正感受「逛「街的樂趣。在他看來,商業空間提供的遠不止於商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百年搖曳的梧桐樹影、永不拓寬的街道、藝文蘊藉的建築,都是這種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建國西路嘉御裡實景圖
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下,鄧宇聰認為場景感的商業模式可以和線上形成互補:「通過打造數位化、藝術感、具創意的時尚空間,融合城市歷史文化特色,賦予新的時代元素,帶來休閒、放鬆、愉悅的新穎體驗。」
創新,走在時光之前在地產界,商業與藝術的結合併不鮮見,藝術作為商業的點綴、附庸、背景,是這種「結合」的常規模式。嘉華開創性地引進了一座美術館,顛覆藝術作為配角的商業模式,開創了一條專業、專注的「從藝」之路。新近落成的盈凱文創廣場,位於蘇州河畔,以其新穎別致的設計、精緻優雅的空間和綠色環保先進理念,在市場上令人耳目一新。在這裡,嘉華與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合作,引入後者在中國的第三座美術館——UCCA Edge。
盈凱文創廣場效果圖
被問及為何要在高端商務空間內植入美術館,有過多年海外經歷的鄧宇聰說:「國外美術館通常建在市中心,我們希望在上海的城市中心打造一座美術館,建立藝術與生活的親密關係。」
作為靜安區政協委員,這個八零後企業家以青年人的熱忱關註上海「一江一河」建設,並提交《關於提升蘇河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度的建議》。援引英國泰晤士河沿線、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等世界級濱水空間,他建議在蘇州河畔建設有影響力的公共文化設施﹐配合點狀的如美術館、工作室、公共圖書館、文化精品酒店、小型劇院劇場、主題博物館等﹐形成文化、創意、時尚的集聚效應﹐吸引人流持續逗留。
盈凱文創廣場空中露臺效果圖
11月12日,在雙軌交匯的地鐵上蓋盈凱文創廣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The Edge Ball藝術盛會;2021年,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藝術展也將在此舉辦——一切正向著鄧宇聰提案中的方向演進,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場館嵌入城市空間,蘇州河畔,成為藝術盛事的發生地。
The Edge Ball現場實景照片
鄧宇聰認為,創新是與未來的一場賽跑,而可持續則是守護未來的必由之路。基於這一觀念,嘉華積極參與城市更新,在上海「64條永不拓寬馬路」的武夷路,將飽含工業時代印跡的舊廠房打造為時尚特色文化創意園區,秉持對歷史的尊重和保護,延續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賦予老建築以新的活力,將更為精彩的開放空間還之以城市。
嘉華武夷路項目效果圖
厚積薄發,畢多年功力於一城幾年前,嘉華捐資上海交通大學以支持建設 [嘉華大數據中心] 。對於新產業的關注、對於可持續的不吝成本,多年來的經驗與實力,將在新取得的南京綜合體項目集中呈現。「品精質優」、「穩健進取」的嘉華傳統,貫穿在集團向長三角進軍的路上。
對於城市的選取,嘉華亦遵循著「精」和「優」,從上海出發,集團的長三角版圖已拓展至其他具發展潛力的城市,進駐多年來佔據江蘇省GDP榜首、全國前列的蘇州;重頭戲則落位自古以來長期佔據南方中心的南京。
鄧宇聰對南京的印象是人才濟濟,活力無限。如果說老城區鐫刻著金陵王都的六朝底蘊,定位高科技產業的河西新城則擔負著數字經濟時代產業聚集的使命,阿里巴巴、小米、網易、滴滴等一大批網際網路頭部企業相繼落戶於此,而嘉華南京新項目——嘉華國際廣場就位於河西新城南部核心區域。
嘉華國際廣場西臨 「魚嘴」金融集聚區,東接生態中央公園,一條景觀河從中穿過。作為南京河西CBD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鐵上蓋,整個項目由6個獨立地塊組成,可建總樓面面積達47.7萬平方米。規劃集高端辦公樓及總部辦公、國際五星級酒店及酒店服務式公寓、高端公寓、現代時尚潮流商業、文化藝術中心、高端住宅區等為一體,總共七個業態之多。嘉華傾注近三十年時光在高端住宅、商業、酒店、公寓、藝術空間等多元化產品的經驗,在此厚積薄發,以多元化綜合體的形式集中呈現。
「多年來,嘉華在國內成功開發運營各類型項目,此次有機會結合多種業態,把公司過去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資源整合到南京綜合體項目裡面去,也將會為團隊的經驗和智慧提供一個全面實踐的機會。「
鄧宇聰介紹,在城市中心擁有自然資源與自然景觀,這個項目從基因上就區別於傳統,是一個包羅生活、生產、生態的「三生」之地;同時,多元綜合的豐富性也讓它打破商業綜合體的常規布局。「我們將與全球知名的高科技產業巨頭合作,打造以人工智慧等數字科技為主的產業生態平臺;並引進全球Top100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為市民提供精彩紛呈的藝術享受。」
專業性與專業態度是對抗時間的又一訣要。嘉華邀請世界知名建築師事務所Un Studio擔任總體規劃和建築設計,全球知名設計集團Benoy擔當商業設計顧問,巴馬丹拿公司擔任項目執行建築師,加上國內設計精英團隊,如同濟設計院及EID等,希望充分利用景觀資源,結合業態,有序合理地布置,精心打造一處輻射整個片區甚至是南京市的開放空間,吸引人們來這裡遊玩、休閒、消費和體驗,「它將是吸引人的、親切的、有活力的場所。」
「這個項目從策劃階段開始,便是基於面向未來,設定高定位標準,我們希望它是超前的,引領的,與城市發展的脈搏一起跳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鄧宇聰非常有信心,這個融經濟、科技、文化、生活、生態環境為一體的國際化高端城市綜合體,未來將成為河西CBD乃至南京市的又一個城市地標。
從1955年成立到現在,嘉華集團已經走過65周年的歷程,這是一個經得起時光長河衝洗的企業,深刻懂得如何屹立在潮流之上、行走在時光之前。儘管地產上半場曾走過爆發式增長的快周轉之路,然而由城市及建築屬性決定,地產行業的本質是長線發展,在科技與時代的飛速發展與變化中打磨「長盛不衰」的產品,需要一個有底蘊的企業,一種閱盡千帆的長遠目光與遊刃有餘的穩健氣質。
站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時代潮頭,南京綜合體項目是嘉華過去近三十年參與內地城市化建設的精彩結晶,也是集團未來長三角戰略的一個全新裡程碑。嘉華將繼續響應國家發展策略,積極參與並推進經濟建設;致力持續拓展上海、南京、蘇州等地的優質項目,作為城市建設者的同時,伴隨城市的發展共同成長。
未來嘉華亦將持續關注科技、藝術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為品牌注入更多數位化、年輕時尚、具生活品味的特質,力爭行業裡脫穎而出、獨樹一幟,為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而努力。「達到行業裡的高標準,並站在未來的角度思考現在,不斷創新求變,共同推動行業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誠于堅守,勇於創新,在鄧宇聰眼中,時光無畏,未來可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