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都城百年遷徙8次,歷史被周武王篡改,紂王是真的殘暴麼?

2020-12-18 白話說歷史

商朝都城為躲黃河屢次遷徙,紂王殘暴竟是一種天賦?

要說起大商朝,很多人都多少有一些了解,當時在位的是夏朝最後一位帝王:桀,要說桀,人家那可是壞蛋的祖宗,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反正各種能想到的負面詞就可勁往上按,準沒錯。要是放到現在,也是跟薩達姆,卡扎菲之流有一拼。老百姓被折磨慘了,受不了呀,於是在大約公元1600年,發兵造反,把桀給咔嚓了,就這樣歷時500多年的夏朝宣告破滅。

大商王朝就此建立,開國皇帝就是湯,所以有商湯這一說法。

這商朝取代了夏朝,那皇都應該不變的,當時的皇都位於中原,地勢平緩,風調雨順,你說這多好的地方,可人家偏偏就遷徙走了。其實也能理解,習慣或者說習俗?反正無從考究,之前大夏還在統治的時候,商朝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據說那個時候他們就經歷了大約8次的遷徙,而部落的首部則至少遷徙了5次。

那個時候搬家跟現在不一樣,沒有搬家公司,沒有汽車啥的,每次都是大動作,而他們自己估計也累的夠嗆,所以到了最後就不幹了,安穩的駐紮在「殷」,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安陽。

那肯定有人問,這好端端的搬家幹嘛?傳言有兩種,其一就是為了躲洪水,當時商朝還在中原,那附近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按說既然是母親河,應該不會難為自己的孩子呀,估計是人家脾氣不太好,那個時候的黃河的確容易泛濫,總是放水淹孩兒們。再加上那時候我們沒什麼好方法駕馭她(水利工程),可不就得讓著她麼。當然了這種說法比較牽強一點,如果真要是洪水泛濫的原因,那你搬家能搬多遠?到頭來還是在中原一代晃悠,你走到那不還是在母親的懷抱裡?再說了,按傳言算一算你走了以後大約200多年沒發洪水,那你這孩子得多討人厭?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皇位的爭奪,這種說法就比較靠譜了,因為當時的商朝王位爭奪算是比較厲害的,他們採取世襲制,父子或者兄弟之間來完成交接,當然這兩種方法還是父子之間更好一點。比如說,我要死了,王位傳給我弟弟,到時候我弟弟要是死了,他肯定想傳給他兒子,那我兒子肯定不幹啊,保不齊就舉兵造反了,那哪成?

所以說,擱誰佔著王位肯定是往自己直系後代裡傳,別人不服就明爭暗鬥。鬥來鬥去,王位變動過大,那皇都肯定也是按著王位繼承者所在的地方來定,所以才造成了遷都比較頻繁的現象。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皇都頻繁牽動以至於風水不好,殷商竟出了紂王這暴君,按說商朝的先祖,堯、舜、禹、湯他們可都是被稱為古聖先王的,隨便說出一位大家都是翹起大拇哥稱讚,那紂王應該繼承他們的優良基因才對,不說讓你多聖賢吧,最起碼兢兢業業的為民為國總該能做到吧,可人家偏偏跟祖上不一樣,怎麼壞怎麼幹,雖然其中有奸臣和妲己的因素,可是你要心腸好能被他們所迷惑?歸根結底還是自身的毛病,這估計也是他的天賦,因為正常人肯定想不出也做不出他幹的那些事。

直到周武王出現,討伐紂王,民聲所向,一路所向披靡,直接幹到商朝大本營,紂王無奈:以後沒法玩了。乾脆臨死前再瘋一次,玩就要玩大一點,一把火把皇城鹿臺燒了,這一舉倒是開創了先河,成為史上第一個玩自焚的皇帝。而伴隨著他這種無視環保主義的做法,有著600年歷史的商朝徹底覆滅。

雖說紂王殘暴是事實,但也只是根據史料記載以及後人傳說為據,最新的考古研究發現,紂王勇猛參戰,抵抗蠻夷,卻被武王抄了老家,不得已才放火自焚。真真假假具體的史實我們無從考究,畢竟歷史掌握在勝利者的手裡,你說是嗎

相關焦點

  • 商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是否真如小說中一樣,亡於紂王的殘暴?
    關於商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最後的結果都是周武王聯合其他的一些小諸侯國攻進朝歌,紂王兵敗自焚而死。關於商朝滅亡的幾種說法最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殘暴說。這個說法的流傳主要是來自小說,說紂王殘暴無比,並且生活極度奢靡,造鹿臺、建酒池肉林。從而惹得百姓怨聲載道,而周武王則是替天行道。這種暴虐的形象再結合小說,被很多人當成是真實的。
  • 商朝為什麼冒著巨大風險先後13次遷都?
    國家遷都的意義卻遠比我們搬家要重要得多,但即便如此,我國歷史上的諸多朝代裡卻仍然數見不鮮。歷史上第一個遷都的王朝是商朝,他為什麼敢冒著巨大的風險做出這種前無古人的事情呢? 滅亡夏朝的便是後來有明確史料記載的商朝,商朝的第一個國君叫商湯。而商湯的名字歷來頗有爭議,因為商朝除了商湯外的其他君王都是以天幹命名,好比戊丁,中丁以及後世經常唾棄的紂王本名也叫帝辛。不過從周朝歷史中發現湯的解釋是「除殘去虐曰湯」,結合湯的事跡來說卻也非常符合。不過這是周朝開創的諡號照此推斷湯可能是後世追加的諡號。
  • 商朝都城朝歌是旅遊勝地,這裡的成語苑,有句成語讓人回味
    《封神演義》講述了武王伐紂的精彩故事,紂王所在的都城就是朝歌,正因如此,朝歌也在文學作品中成為了「暴君」居住的場所。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朝歌不僅真實存在,而且還是一處旅遊勝地。此處有一個著名的「成語苑」,小編說一下,裡面的石頭刻寫著成語,而最後一句成語卻令人心驚。
  • 歷史上的商紂王真的是暴君麼?紂王表示自己很無辜
    歷史上的商紂王真的是暴君麼?紂王表示自己很無辜。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書中的商紂王是大反派,殘害忠良、聽信讒言、窮奢極侈、甚至連親生兒子都要殺害。作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暴君,商紂王表示自己很無辜。那麼歷史上的商紂王就行是什麼樣子的呢,今天就請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真正的商紂王是什麼樣子的吧。紂王真名叫做帝辛,是一個容貌俊美、力大無窮的帥哥猛男,同時也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君主。
  • 商朝:中國歷史第二個朝代,始於成湯終於紂王,到底經歷了什麼
    大家好,我是(歷史小小書生)的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商朝:中國歷史第二個朝代,始於成湯終於紂王,到底經歷了什麼商原來只是夏朝的一個部落,商朝的部落首領契曾經幫助夏禹治水有功,就被封在了商,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
  • 商都在安陽,為何紂王卻在朝歌抗周?考古發現商朝滅亡真相
    牧野位於商郊,《水經注》作者酈道元曾考證「自朝歌至清水,土地平衍,據皋跨澤,悉牧野也」,即牧野是一片開闊地,這也就意味著在軍隊潰敗後,紂王已經無法抵禦周武王的攻勢,絕望之中登上鹿臺自焚而死(也有說法是紂王戰死在前線)。
  • 西安挖出「鎮國之寶」,內容卻顛覆歷史認知,專家:周武王太狡猾
    我們說紂王是非常殘暴的一個帝王,終日沉迷於酒色,而且重刑厚斂、拒諫飾非,被史學家認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暴君,但是這是傳統史學這麼描寫的,歷史上真正的紂王帝辛真的是如此荒謬不堪?
  • 在《封神榜》裡面,紂王殘暴不仁,歷史上真的如此嗎?
    在90年代,一部神話劇《封神榜》的家喻戶曉,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武王伐紂替天行道,還有狐狸精妲己禍亂朝廷,然而,神話畢竟是神話,世上也不可能真的有狐狸精,那麼歷史上的紂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鶴壁淇縣 商朝晚期都城
    是商朝晚期都城、春秋時期衛國首都,兩朝古都。朝歌原叫沬鄉,又改為沬邑。公元前1101年,帝乙即位後改沬邑為朝歌,公元前1075年,帝辛即位後仍襲朝歌為都。雖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質屬於行都(或輔都),商朝首都還是安陽殷墟。朝歌古城位於淇縣城北的淇縣古城遺存,原為古沬邑所在地。商朝後期,武丁由西亳遷沬,建立沬都,是為武丁城。
  • 他的統治下商朝滅亡已成必然,周抵抗暴政,鹿臺成為最終歸宿
    聰明材才智和荒淫暴政的帝王在中國歷史上面都是非常罕見的。或許也正是這兩點,商朝的命運也就此終結了。斷送了五百年來的天下。商朝的最後一位君主的話就叫做帝辛,這個名字你可以能不熟悉。那麼後世別人都叫他紂王。
  • 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是怎麼樣的?真的是無道且殘害忠良嗎?
    比幹的忠心和才能的確是有的,但他的死卻不是如各種史書上說的那樣,紂王無道,殘害忠良,說聖人心有七孔,既然比幹被人尊為聖人,那就挖開看看,甚至還扯到了紂王的妃子妲己頭上去了。這就是後世之人刻意美化比幹,抹黑紂王了,經過幾千年的美化和抹黑,比幹形象越來越高大,紂王的形象越來越殘暴。
  • 商朝覆滅背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紂王成了史上最大背鍋俠
    商朝覆滅背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紂王帝辛成了史上最大的背鍋俠!商紂王因為過於寵愛妲己,而不理朝政而導致商朝最終走向了滅亡。相信這是很多人認為的商朝滅亡的原因。但商朝真正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商朝都城在商朝為官是要看出身的,出身卑微的人即使是再有才華也很難為官,而貴族出身的即使是個傻子也可以為官,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
  • 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真是因為商紂王的殘暴嗎?其實遠不止這一點
    眾所周知,朝歌是紂王時期的商朝的首都,這裡曾經是商朝文化經濟的中心地帶。說道朝歌或者是商朝的覆滅,大家會想到的人物會是誰?當然是紂王、妲己之類的人物。紂王原名帝幸,叫他紂王是因為周王在其死後對他的一個稱號,所以,後人人將帝幸成為商紂王。而古時的朝歌就在今天的河南淇縣。
  • 距今3600年的商朝都城朝歌和周朝都城西岐分別在什麼地方?
    武丁是商朝的第23位國王,在武丁登上王位後,四處徵戰討伐其他國家,吞併弱小的國家,商朝的領土開始不斷擴張。到了商朝中後期時間,又開發了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後來商朝的兩位王,武王和紂王又打的死去活來。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百姓不斷遷移,最後朝歌的位置便很難確定到底是在哪裡。
  • 商朝的都城是朝歌,周朝的都城在西岐,這兩個地方都在如今的何處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和歷史、事實與傳說交織並存的名著,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周朝和商朝,這段歷史距今非常久遠,大多數人對它都不甚了解。其中,有一個問題仍舊困擾著許多人,商朝的都城是朝歌,周朝的都城是西岐,那麼朝歌和西岐究竟坐落在現如今中國領土的哪個地方?
  • 《封神榜》中紂王的歷史評價多高?紂王之後,再無人皇!
    而主角之一的商王帝辛是一個好戰且喜歡美人的殘暴君主,現代的一些影視劇中,紂王被塑造的可以說是惡貫滿盈,但是歷史上有一句話卻是對紂王的評價極高:紂王之後,再無人皇!也就是說,紂王算的上是歷史上最後一位人皇,後世皇帝跟他比不了。商王帝辛,是黃帝後裔,與伏羲女媧並稱天地人三皇,而商王則是人皇。
  • 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戶曉,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是怎樣的?
    不過,這畢竟是小說裡的世界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規模沒有那麼大。古公亶(dan)父又率眾遷徙到了周原,可能是為了躲避戎族的侵襲吧。而且紂王雖然比較獨斷專行,又設置一些酷刑,但是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在位期間多次徵伐,將商朝的疆域拓展到頂峰,他徵討東南夷,開發了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將華夏民族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促進了當時黃河流域先進文明的傳播,功績是很大的,對歷史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 一起來看看在我國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大型戰爭,你都知道那些
    一起來看看在我國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大型戰爭,你都知道哪些第一個就是涿鹿之戰發生在如今的河北涿州地區,相傳這場戰爭大約是發生在黃帝時期的一場戰役。相傳在戰爭之前,東面的蚩尤部落們首先將我們的炎帝部落擊敗,隨後他們便佔領了華夏部落的大片地區。
  • 牧野之戰,最後一位人皇倒下,紂王果真如此殘暴嗎?
    說起最後一位人皇,我想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是誰,但若說「紂王」,我估計我們國家上至80歲的老人,下到剛上學的娃娃,很少有人不知道。提到紂王,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封神演義》裡那個暴君和一個成語「助紂為虐」。書中說他荒淫無道,開篇就講他題詩侮辱女媧娘娘。
  • 商朝為什麼會敗亡?眾叛親離有多可怕,看商紂王就一目了然
    為了早日奪取商朝的江山,周武王想辦法說服了許多商朝的諸侯國和商朝的機要大臣,讓他們站在自己這邊,其中,就有紂王的大哥微子啟,紂王的大夫膠鬲。也正是因為膠鬲,讓周武王知道了商朝防務的漏洞,最終,與周武王裡應外合,一舉擊潰了商紂王,奪得江山。其實,商紂王不是一個無能的君主,他與項羽一樣,都是勇猛無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