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媽媽會發現,寶寶在別人懷裡總是非常不安穩,又哭又鬧,而只要自己一抱過來就立馬安靜。為此有不少人都會有類似疑問:為什麼寶寶一出生就知道誰是媽媽?難道母親和寶寶之間真的有心靈感應?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寶寶通過什麼來認識媽媽
相信媽媽們都知道,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視力很差,幾乎看不清東西,哪怕靠的很近也糊的不行,依靠這種視力識別相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寶寶們是怎麼精確識別出媽媽的呢?
1.通過聲音識別
其實還在胎兒期間,寶寶們就已經有了聽力,他們可以聽到媽媽的心跳聲、說話聲。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寶寶對媽媽的聲音越來越深刻。當寶寶在媽媽懷裡,聽著她的聲音和心跳,就會特別有安全感,也就不會哭鬧了。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公益短片,一個小寶寶一直哭鬧不止,無論是爸爸、爺爺、奶奶來抱都沒用。直到一個男人過來抱,寶寶才停止哭泣,甚至還開心地笑了起來。原來,母親出了意外,她的心臟捐給了這個男人,寶寶聽到了熟悉的心跳就安靜了下來。
2.通過氣味分辨
和其他動物一樣,人類的嗅覺也可以用來分辨人和事,而小寶寶更可以通過氣味來分辨是不是自己熟悉的人,更重要的是新媽媽身上也有比較特殊的味道。相信接觸過新媽媽的人會發現,因為還在哺乳期,所以身上會有一股獨特的奶香味,而寶寶們就可以通過這種味道來確認是不是媽媽。
當然聞味道也有翻車的時候,因為哺乳期媽媽身上都有奶香味,所以如果是另一個新媽媽來接近寶寶,那麼也可能會被誤認為是自己的媽媽。畢竟人類的嗅覺不如狗狗,識別能力還是有限的。
3.通過眼睛區別
雖然視力不好,但是寶寶並非完全看不到。事實上即便是剛出生的寶寶也能看到東西,並且能記住看到的人和事。雖然因為視力問題,寶寶無法看清媽媽的臉,但是可以看到基本的輪廓;此外寶寶也會記住媽媽衣服的顏色。
有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讓新媽媽一直穿某種顏色的衣服,而當其他人穿著同樣顏色的衣服時,寶寶會非常開心。這也就表示,視力也是寶寶識別媽媽的方法之一。
不能只讓寶寶「單相思」,
媽媽也要主動點
雖然說在母子/女關係方面,寶寶都非常主動,但是媽媽們也要配合一些,加深彼此的關係。
1.儘早肌膚接觸
寶寶剛出生的一個小時內,體內的應激激素會觸動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此時他們的記憶力、嗅覺也會非常敏銳。所以此時媽媽們一定要抓緊時間,讓寶寶趴在胸口上,進行肌膚之親。不要小看這個舉動,他會讓寶寶充分感受媽媽的皮膚、體味,以便增強自己對媽媽的記憶。
2.高質量的陪伴
相較於其他辦法,陪伴永遠是最好的選擇。雖然母親和寶寶有著不可磨滅的血緣關係,但是如果長時間分離,那麼再好的關係也會變淡。所以想要和寶寶一直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就需要給他們高質量的陪伴。下面就給大家說一說高質量陪伴寶寶的方法:
a.一起讀書
給寶寶讀書是非常良好的習慣,不僅可以豐富他們的知識面,還是非常好的互動方式,更重要是可以培養良好閱讀習慣,讓寶寶受益一生。
b.陪玩遊戲
和寶寶拉進關係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他玩遊戲。經常在家裡陪寶寶玩遊戲,不僅可以弱化親子間的嚴肅氛圍,還能培養彼此的友誼。比較推薦的遊戲是捉迷藏、猜謎語、搭積木等等。只有能和寶寶玩到一起,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關係。
c.用心做美食
想要搞定一個寶寶,就要先搞定他的胃。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在給寶寶準備食物的時候,大多中規中矩,只要營養足夠、能填飽肚子就行。而如果媽媽們願意多花點時間,給寶寶準備美味又好看的食物,那麼必然會拉近和寶寶的關係。
d.一起睡覺
無數經驗表明,誰和寶寶睡覺,他就和誰比較親。所以在寶寶上學前,不妨多和他們一起睡覺。寶寶其實很缺乏安全感,急需要媽媽的陪伴和呵護,而一起睡就是最完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