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稱為「詩仙」。
試問中國人,有幾個不識李太白呢?
兒時讀過的他的詩,現在你還記得多少首呢?
1.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夜,李白寄住在山寺,睡前閒走。
他仰頭一望,看見了滿天的星辰。
頭頂是銀河,散發出奇異神秘的光芒,似乎整個人都被星空環繞。
於是,他揮筆,寫下了「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在靜謐的夜晚,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變得安靜起來。
此等意境,不得不說一句:妙哉!
2.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是李白著名詩篇的其中一首了。
也是在這首詩裡,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
「對影成三人」。
哪三人呢?
酒杯裡的倒影、月下的影子,和喝酒的人。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但是——「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3.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最開始接觸到這首詩的時候,是在初中。
當時還是不懂詩詞的年紀,只覺得書中字體晦澀難懂,不知道背著有什麼意義。
直到長大之後,重讀這首詩。才唏噓不已。
從此以後,出徵離去的人,都有了那個「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的身影。
古來徵戰幾人回?
4.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這首詩中,李白隻字未提「快」字。
但是,看下來之後,就只剩下一個印象——快。
這可能就是詩詞的奧妙之處吧。
像是謝道韞的「未若柳絮因風起」。
形容的是雪。
李白說的是河流。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儘管這桃花潭的水深千尺,但是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意的深厚啊!
這一首詩,讓我們記住了李白的一個好友叫汪倫。
也讓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情意深厚還可以像他這樣表達。
平凡如我們,但是誰又不想在生活中,有一個這樣的「汪倫」呢?
6.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與明月」。
讀李白的詩的驚喜之處,便是你永遠也不知道他會用什麼樣的形容。
給你寄出的,不僅僅是一副簡簡單單的書信。
這其中還包括我對你的擔憂。
以及這一輪明月。
當你孤單寂寞的時候,記得也抬頭看看這天上的圓月。
因為你要知道,與此同時,我也在看著這月亮擔憂著你。
7.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山,千變萬化。
不是說它的形態,但是也是在說它的形態。
山的每個角度,都是不同的。都有新的發現。
鳥,飛到一定的高度,就會看膩了。
孤雲,也僅僅是看著發發呆。
而觀山,才是滿足好奇心的快樂來源啊。
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記得我,小學時,背到這首詩的時候,還把它改編惡搞。變成一句一句的打油詩。
而當我隻身去外地求學,晚上睡不著的時候。
偶爾抬頭看看天,發現一輪圓月。
想起李白的詩,才真正理解了,李白當時的情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9.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是李白慣用的誇張手法了。
三千尺?怎麼會有那麼高?
銀河?怎麼能落下來呢?
所以我們說李白想像力豐富,說他是「浪漫主義詩人」。
仔細研究李白的一生,大抵如此。
1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是小編個人最愛的一首李白的詩。
在這裡由於篇幅受限,所以只摘抄了最開始的一段。
而這段,也是流傳最廣的。
一開始,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也是用的誇張的手法。
早上還是如青絲般的黑髮,晚上就成了雪一般的白髮。
時光流逝飛快。
但是下邊,他又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即使滄海桑田,但是我們要盡情歡樂,不要等到老了空把酒杯對著明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