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1月5日,北京市召開疫情防控第202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近期,北京及全國多個城市相繼出現入境人員在結束14天集中觀察後確診並引發本土病例的突出情況。為防範超長潛伏期感染者所引發的疫情風險,確保首都防疫安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決定對入境進京人員實施「14+7」健康管理措施。
具體而言,入境航班由海關檢測發現人員、物品或環境陽性的,以及14天集中觀察期間,檢測發現人員、物品或環境陽性的,對同航班入境人員在14天集中觀察期滿後,增加7天居家或集中觀察;對海關入境環節或集中觀察期間檢測未發現陽性的入境人員,在14天集中觀察結束後,嚴格落實7天健康監測。期間不得參加各類集體活動,不聚餐、不聚集,並按社區要求報告健康狀況。
而對於國內其他口岸入境人員,自入境之日起滿21天方可進京。入境未滿21天確需進京人員,應在抵京前72小時內通過「京心相助」小程序主動報告個人信息,抵京後補足7天健康監測。如系陽性人員、物品或環境的同航班人員,申請並符合居家觀察條件的,補足7天居家觀察。不符合居家觀察條件的,補足7天集中觀察。
此外,根據徐和建介紹,將對入境進京人員進一步加大檢測力度。實行人物同檢。北京海關在入境人員雙試劑核酸檢測基礎上,對飛機內環境進行採樣檢測,對飛機內物品及入境人員隨身行李進行抽樣檢測,將發現窗口前移。
同時,加大檢測力度。對集中觀察人員第3天和第7天時採集鼻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14天期滿時採集鼻咽拭子、糞便標本及環境標本進行核酸檢測,人員標本要由兩家機構開展平行檢測交叉驗證,在滿足「三樣本陰性」(兩家檢測機構人員標本陰性+環境標本陰性)要求後方可離開;對14天集中觀察期滿後進行7天居家或集中觀察、7天健康監測的人員,期滿時採集鼻咽拭子、糞便標本及環境標本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的方可解除健康管理措施。
在當日發布會期間,北京市疾控中心再通報一例新冠肺炎最新確診病例。該病例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於隔離期間被確診,當前已由120負壓救護車轉運至地壇醫院,臨床分型為普通型。經流行病學調查,初步判斷其無密切接觸者。相關部門已對其居住等場所進行消毒。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表示,我市局部聚集性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河北省石家莊等周邊地區也出現疫情,外防輸入壓力依然較大,全市防控工作絲毫不能放鬆,須嚴格落實四方責任。
據了解,當前北京市核酸檢測信息統一平臺大規模核酸檢測功能已發布上線,為順義、朝陽等重點區域快速開展核酸檢測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重點區域大規模核酸檢測累計啟用395個採樣點,動用醫護和保障人員近4萬人,完成採樣264萬人次,累計檢測259萬人次。
「今後將對集中隔離人員的檢測方式調整為通過採集鼻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田濤表示,其中包括,對入境進京的集中觀察人員按照首都嚴格進京協調機制的規定進行;對入境進京人員的密接人員的檢測管理,參照入境進京人員管理規範執行,包括本土密接;對次密接人員,在集中隔離當日要採集鼻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集中隔離和健康監測期間出現症狀及時檢測。
「對於元旦期間出現的防控不力的典型問題,各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履職盡責,從嚴開展社會面防控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查漏洞、補短板,全面消除風險隱患。加強通報曝光,對防控措施不落實的要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對問題較多、反覆發生、整改不到位的地區要嚴肅追責問責。」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監督組辦公室主任肖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