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志智」雙扶 脫貧圓夢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您好,需要送水是吧?我一會兒就給您送過去。」

「您家裡需要打掃衛生呀,什麼時間?您把地址告訴我。」

……

一大早,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圓夢新居家政服務中心經理多瓊就接到了好幾個預約電話。家政服務中心員工格桑被安排去為顧客做保潔服務,別看格桑如今對工作輕車熟路,當初剛加入家政中心時,她可是打過不少次「退堂鼓」。

不止格桑,家政公司成立時加入的11個人,每個人都退縮過。「了解到大家有畏難情緒,當時的駐社區工作隊隊長卓瑪就跟我們一起去,像打掃衛生間這樣的髒活累活她總是帶頭做。」格桑說,「卓瑪找大家談心,轉變我們的思想,讓我們明白靠自己雙手勞動致富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從2018年5月成立時的11個人,到2019年的16個人,如今家政服務中心已經有了20名員工。「現在我們的家政服務訂單越來越多,每人每月平均可以領到2800元工資,年底還有分紅,這可比搬遷前放牛牧羊的收入多。」多瓊說。

圓夢新居是改則縣第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共安置群眾44戶216人。搬遷群眾都來自牧區,如何讓他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成了圓夢新居駐社區工作隊幹部掛在心頭的大事。

為了幫助圓夢新居的搬遷群眾儘快適應新環境,鼓勵搬遷群眾勤勞致富,搬遷之初,駐村工作隊通過座談、入戶走訪等形式摸清了村情民意,根據群眾普遍缺乏勞動技能的實際,結合市場需求,確定實施了技術要求不高又能幫助群眾增收致富的家政服務項目。家政項目確定後,駐村工作隊一方面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家政服務中心聯繫開展業務,另一方面通過幹部帶頭、談心談話等形式轉變群眾思想觀念,在搬遷群眾中樹起一批自主脫貧、自力更生的典型。

多瓊便是其中一員,作為最早一批加入家政服務中心的員工,他還擔任了社區居委會的組織委員。多瓊說:「通過家政服務中心的引導示範,大家的思想有了很大轉變,主動脫貧的願望越來越強。」

為了給因照顧家庭無法外出的婦女創造增收機會,今年5月,圓夢新居開設了編織技藝培訓班。第三批駐圓夢新居社區工作隊隊長陳飛介紹,社區兩委和駐社區工作隊幹部通過網絡學習毛線編織技藝,再教給社區婦女,編織的毛毯每條可獲利300元。

在圓夢新居社區的洗車場、茶館、超市,隨處可見社區居民奮鬥的身影,不等不靠,勤勞致富的理念已經成了共識。

搬遷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陳飛說:「通過對易地搬遷群眾實施『志智』雙扶,激發他們致富的內生動力,從根本上剷除了滋生貧窮的土壤。」(經濟日報記者 賀建明)

相關焦點

  • 新野縣歪子鎮:舉辦活動樹新風 「志智雙扶」助脫貧
    在全鎮範圍內開展弘揚孝善文化實行以獎代扶助推脫貧攻堅活動,各村成立孝善養老扶貧理事會,對60歲以上的貧困戶,子女向父母提供1000元以上贍養費的,由鎮財政出資,按20%予以獎扶。在各行政村的醒目位置設置「志智雙扶」紅黑榜,每月對貧困戶進行衛生評比並當場發放「紅黑旗」,建立道德正負激勵約束機制;同時紮實開展「同心超市」建設,鼓勵貧困戶通過自身勞動獲得積分,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強化示範帶動助推脫貧成效。
  • 雲南團組織「志智雙扶」剷除滋生貧窮的土壤
    「讀書才是最好的出路」    今年暑假,會澤縣委宣傳部、團會澤縣委組織13名大學生,組成「會澤縣新時代脫貧攻堅講習所——大學生志願宣講團」,到鄉鎮和村寨開展了77場(次)勵志巡迴宣講,引起了極大轟動。
  • 漢中市石門水庫管理局多措並舉助推包扶村志智雙扶工作
    村支書、村主任閆偉通報了全村2020年度產業發展計劃,邱存元對2019年的幫扶工作進行了總結,表示將全力協助村「兩委」落實產業發展計劃,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橫現河街道辦事處主任沈濤對該局紮實有效的幫扶工作表示了感謝,先進典型代表劉自偉表態發言。
  • 【雲劍-2020】改則縣公安局成功抓獲「7•10」電信網絡 詐騙犯罪嫌疑人
    2020年07月10日,改則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改則縣某彩票店老闆劉某報案稱接報後,改則縣公安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安排,成立「7•10」電信網絡詐騙專案組先後奔赴湖北、湖南、重慶展開偵查,在西藏公安廳刑警總隊、網安總隊及阿里地區公安處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和湖南省漣源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的大力協助下,於2020年8月8日成功將「7•10」電信詐騙案犯罪嫌疑人何某和劉某抓獲。並於8月12日押解回改則縣。
  • 「西藏的脫貧攻堅與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正是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黨的正確方針政策指引下,西藏的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得以順利推進,取得歷史性成就。   陳宗榮強調,要全面深入地總結西藏脫貧攻堅經驗,講好中國西藏減貧故事。藏研中心將繼續加強中央涉藏高端智庫建設力度,發揮牽頭協調全國藏學研究作用,進一步創新合作交流機制,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為構建西藏脫貧攻堅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作出應有貢獻。
  • 新野縣漢華街道強化農民學校建設,持續開展志智雙扶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為持續深入開展志智雙扶工作,培養貧困戶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觀念,漢華街道強化農民學校陣地建設,助力脫貧攻堅。一是強化陣地建設。
  • 西藏阿里旅遊很有意思,但也充滿危險,你想過去冒險嗎
    每年都有幾千萬人到西藏旅遊,就是為了親眼看看這個神奇的地方,很多人去西藏旅遊,幾乎都是在青藏線和川藏線周邊旅遊,很少有人去西藏邊境,比如阿里地區。除了距離遠,當地環境不好也是人們不去阿里地區旅遊的主要原因,所以有人擔心去阿里旅遊的危險。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黎平縣溝溪村:志智雙扶準發力
    自脫貧攻堅開展後,各級各部門傾力傾為、志智雙扶、合力幫扶,使得該村變了樣、產業有希望、生活有保障,當地群眾自力更生的幹勁正足、爐火正旺。   數據顯示,2018年溝溪村已實現出列,在2019年計劃減貧的4戶13人中日前已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清零,該村也從此與貧困道別。
  • 西藏阿里,告別最後的「電力孤島」
    今年底,隨著阿里聯網工程正式投運,阿里電網孤網運行和阿里地區及日喀則西部地區長期缺電的問題將徹底解決,使西藏剩餘的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等7個縣用上大網電
  • 西藏今年逾60萬農牧民通過轉移就業開啟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將就業扶貧當作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為了讓西藏農牧區剩餘勞動力實現更充分就業,獲得更高收入,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西藏自治區按照群眾意願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和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 三十萬平方公裡的阿里地區,是這個連搶先保住的
    ,分四路進軍西藏。向西藏進軍康藏方向為主攻,由第十八軍負責。滇藏方向,第十四軍第四十二師第一二六團進駐雲南貢山,配合第十八軍。青藏方向,第一軍組建了600人的騎兵支隊,進抵玉樹地區。8月底,他們終於到達了阿里地區改則縣的扎麻芒堡,一路邊走還邊起名字,很多地名至今還在沿用。到達阿里不算勝利,他們還要在這裡堅持到後續部隊的到來。此時的阿里地區,已經是大雪封山,先遣連的糧草都已經斷絕,參加過南泥灣開荒的李狄三就組織大家打獵為食。沒有住的地方,士兵們就挖地窩子住,不僅地窩子,他們還建築了多處工事,以防藏兵來襲。
  • 中國無人區-西藏阿里 自助遊指南與攻略
    簡介:  阿里地處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共有七縣一鎮,其中獅泉河是阿里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裡的海撥高達4200米,距拉薩1655公裡。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則是屋脊上的屋脊,其奇特的高原風貌勢不可擋地吸引著無數探險者們去徵服它。阿里的瑪旁雍錯湖是「聖湖」,岡仁波齊山是「神山」,在藏民的心中它們是「世界的中心」,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如今的阿里已經越來越成為到西藏旅遊中最熱門,最時尚的一程。
  • 西藏統一電網打通「最後一公裡」 西藏阿里聯網工程4日全面投入運行
    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4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輸變電工程——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全面投入運行。這標誌著西藏統一電網打通了「最後一公裡」,我國國家大電網也實現了大陸所有縣域的全覆蓋。在海拔4300多米的西藏阿里噶爾縣,阿里與臧中電網聯網工程最西端的巴爾變電站正式通電投運。這意味著西藏的仲巴、薩嘎、吉隆、聶拉木、普蘭、改則和措勤7個縣接入了大電網,西藏形成了統一電網,覆蓋了全區74個縣,藏區全部用上了安全可靠的電能。
  • 今年逾60萬西藏農牧民開啟新生活
    數據顯示,西藏農牧民佔全區總人口的68.5%,近240萬農牧民分散居住在5400多個村居。近年來,西藏不少青壯年農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進城鎮,變身產業工人和服務人員。新華社記者詹彥 攝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將就業扶貧當作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為了讓農牧區剩餘勞動力實現更充分就業,獲得更高收入,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西藏自治區按照群眾意願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和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卓拉是日喀則市拉孜縣白列村人,兩年前從偏僻的小山溝搬遷到縣城邊的新村生活,和女兒兩個人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新房。
  • 西藏阿里,世界最初的模樣!
    阿里以它的「七宗最」雄立於西藏西部,那些最極限的美譽都給了它:最西藏、最高原、最神聖、最壯觀、最星空、最野性、最挑戰。下面這22個阿里最美觀景點,能帶給你全部的體驗~NO.1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它綿延於中、印、尼三國邊境,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
  • 中國寶「藏」|西藏農牧民生產經營方式發生歷史性變化
    西藏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村民央拉姆說,「村裡有了合作社以後,牛羊集中放養,我現在做擠奶工,也去茶館幫忙,去年收入差不多兩萬多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西藏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3726家,同比增長58.8%,加入合作社家庭有164749戶,群眾537159名。
  • 中國寶「藏」| 西藏農牧民生產經營方式發生歷史性變化
    西藏改則縣物瑪鄉搶古村村民央拉姆說,「村裡有了合作社以後,牛羊集中放養,我現在做擠奶工,也去茶館幫忙,去年收入差不多兩萬多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西藏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3726家,同比增長58.8%,加入合作社家庭有164749戶,群眾537159名。
  • 文化扶貧 志智雙扶 三峽博物館「重博扶貧印記」活動增強脫貧內生...
    該館還通過派駐第一書記、開展文創扶貧等形式增強脫貧內生動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文博力量。3年巡展4802場用傳統文化浸潤鄉村孩子心靈一座博物館,能為脫貧攻堅做些什麼?在謀劃和推進扶貧工作時,三峽博物館將文化扶貧、志智雙扶作為首要任務,立足館藏資源優勢,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困難群眾激發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幫扶手段中,巡展是開展範圍最廣、覆蓋人數最多的一種形式。「11月,我館巡展隊伍走進酉陽縣浪坪鄉、車田鄉育才初級中學,秀山縣隘口鎮中心校,黔江區金溪鎮中心校,為廣大群眾和師生送去了展覽36場、教育活動23場。」
  • 博愛縣月山鎮:志智雙扶「三味書屋」增強脫貧內生動力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楊紅波 通訊員 章麗莉博愛縣月山鎮黨委政府通過主題黨日、周二扶貧蹲點日、周五學習日等平臺,抓黨建、促脫貧,志智雙扶在黨員及幫扶責任人教育方面新招迭出,不斷強化學習措施,鞏固學習成果,進一步提高黨員及幫扶責任人素質,激發乾事創業的本領
  • 西藏阿里大環線自駕超實用攻略(必看路書)
    西藏阿里大環線自駕超實用攻略(必看路書)前段日子,整理了川藏青藏線自駕旅遊攻略,及進入高原地區需要注意的事項等乾貨,這一期繼續與大家分享難度較大的阿里大北線(也稱大環線)自駕,想去的朋友亦可參考。西藏從來不乏經典的自駕線路,而阿里大北線則是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