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3大歸因模型,營造最佳的溝通效果

2021-02-22 易觀數科

「Omni-channelCommunication 全渠道溝通」系列文章一共分為三個部分:

本文是「全渠道溝通」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將通過歸因模型來分析全渠道溝通的效果,來幫助您和您的團隊完善全渠道溝通策略。2020年,全渠道溝通是當今市場營銷的新寵,但並非每個營銷人員都知道如何正確且適時地應用它。對於不同類型的公司,其相適應的歸因模型也不同,如何根據自身公司選擇合適的歸因模型?今天就帶你探索多種歸因模型,制定最適合你的歸因模型,營造最佳的全渠道溝通效果。

 

如今,客戶能夠通過多個接觸點與品牌進行線上或線下的交互。全渠道溝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機會,但同時,多渠道的複雜性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幸運的是,目前擁有的工具已能夠衡量營銷工作的效率,確定推動銷售業績的關鍵因素。通過歸因模型,可以將銷售歸因於貢獻最大的市場營銷。這樣,就能夠決定如何分配將來的資源,以最大程度提高投資回報率。

 

卡拉在社交媒體上的廣告中偶然發現了您的網站。她在網站上進行瀏覽之後,訂閱了您的通訊渠道。接下來的一周內,她收到您的一封電子郵件,然後撥打電話詢問了幾個問題,最後直接返回網上商店進行在線購買。

接下來我們將分析三種不同類型的歸因模型,單點觸控歸因模型,多點觸控歸因模型和數據驅動歸因模型。

將功勞歸功於轉化路徑上的一個觸摸點,沒有複雜的計算,易於實現且投資最少。然而,這大大簡化了全渠道客戶旅程,並可能導致嚴重的誤解。

全渠道歸因示例:功勞將全部分配給社交廣告,因為它作為首次接觸點吸引了卡拉。

優點:關注渠道中的營銷活動,有助於發現吸引新客戶的營銷內容。這最好在較短的銷售周期中使用,因為它可以快速進行活動宣傳以吸引大量受眾。

缺點:缺少對中後期營銷活動的關注可能會導致最終消費的客戶減少。

全渠道歸因示例:卡拉對網站的直接訪問獲得了全部功勞,因為它是到達銷售點前的最後接觸點,是卡拉進行購買之前的關鍵轉折點。

優點:如果改善購買前的接觸點是公司的明確目標,那麼該模型可以明確最終接觸點,並以此進行優化從而促進消費。

缺點:缺少有關推動客戶旅程的信息,以及推動客戶消費的各種情況。

單點觸控的簡單性使數據分析產生了空白,而多點觸控通過在客戶旅程中增加更多步驟來彌補這一差距。在客戶旅程中的單個觸摸點之間平均分配功勞。假設多次接觸同一接觸點,例如多次直接訪問網站,則每次訪問的相應功勞會累加以顯示觸摸點價值。

看重於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接觸點,各分配40%的功勞,其餘20%則平均分配給其他接觸點。

全渠道歸因示例:社交廣告作為首次觸摸,而直接訪問網站作為最後觸摸,各自獲得40%的功勞。剩下的接觸點是電子郵件和呼叫中心,各佔10%的功勞。

優點:該策略把客戶興趣點和促成消費的渠道結合在了一起,是兩個單點觸摸歸因模型和線性歸因模型的組合。

缺點:稀釋了中間接觸點的價值,可能會忽略關鍵轉化點。

數據驅動歸因模型旨在解決上述所有模型的局限性。

1)算法歸因模型:通過預測算法來分析數據,以確定哪些渠道、活動和關鍵字對轉換的影響最大。通過識別整個用戶旅程中經歷的步驟,增加客戶轉換的可能性,並給予發揮作用的接觸點相應的轉換功勞。

2)機器學習技術和數據分析:以此處理轉換和非轉換流量的數據,確定用戶旅程中的每次點擊要分配多少信用,解釋客戶在轉換前所經歷的每個接觸點的重要性,並確定在轉換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營銷行為和可以推動銷售的接觸點。

3)實時調整:根據各渠道花費的時間進行調整,並根據結果進行功勞劃分,以為每個營銷渠道提供加權得分。

全渠道歸因示例:功勞得分是基於用戶旅程數據以分配的。社交廣告吸引了卡拉的興趣,因此獲得20%的功勞。而電子郵件讓卡拉與所有連結進行交互並花時間閱讀詳細信息,因此獲得40%的功勞。呼叫中心獲得30%的功勞,因為討論時間很長,且問題得到了解答,由於Direct僅用於購買,因此只獲得剩餘的10%的功勞,且卡拉並沒有花太多時間瀏覽該網站。

優點:數據驅動被認為是最好的歸因跟蹤模型之一,因為它通過數據快速識別無效渠道而消除了很多猜測。除此之外,該模型能夠顯示哪些數據流是最有價值的(或最沒有價值的),允許品牌相應地分配他們的營銷預算。

缺點:需要大量的高質量歷史數據。

營銷人員需要計算各種營銷活動的投資回報率,確保每項活動都能對客戶的旅程產生適當的影響;如果沒有,就需要迅速將重點轉移到另一條途徑。選擇最合適的歸因方法可以幫助更好地衡量營銷活動,並更好地定義關鍵轉化點。但是多種歸因模型的應用會因公司目標而異。接下來,我們將通過流程圖,幫助您選擇正確的歸因模型。

 

1、步驟一:

公司規模大小

從公司規模大小的劃分出發,分為小型(0-99),中型(100-999)和大型企業(1000+)三個類型。以公司規模和預計數據流量為基礎,提高利用率,避免投入不足或投入過多。

 

2、步驟二:

1)溝通渠道的數量(小型公司)

溝通渠道的數量可分為單個或多個。當公司僅使用單個溝通渠道時,其總活動量相對較少,發生重複計算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少,此時就更適用於單點觸控歸因模型。然而,當使用多個溝通渠道時,多觸點歸因模型將更利於開發一套多渠道歸因的解決方案。

如果已經具備能夠儲備並分析大量高質量數據的能力,則可以應用數據驅動歸因模型來精準分配功勞和提高溝通效能。若未能具備這種能力,則最好選擇多點觸控作為主要的基礎歸因模型。

 

3、步驟三:

1)銷售周期的時間範圍(使用單個溝通渠道的小型公司)

以銷售周期的時間範圍來確定對應的單點觸控模型。如果時間範圍較小(<30天),則意味著觸點互動相對較少,因此首次接觸歸因模型就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如果時間範圍較長(30-90天),那麼買家很有可能與你公司在各種渠道上的營銷觸點互動了很多次,但是由於僅僅是單個溝通渠道,營銷接觸點相對有限,因此最終接觸歸因模型會更適用。

2)品牌發展戰略的類型(擁有多個溝通渠道的小型公司,未能儲備大量高質量用戶數據的中型公司和大型公司)

通過定義品牌發展戰略的類型,如定位不確定型,穩當型和激進型,來對應合適的多點觸控歸因模型。定位不確定型對應線性歸因模型,穩當型對應時間衰退歸因模型,激進型對應基於位置歸因模型。

不同的歸因模型適合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公司。正如優點和缺點所描繪的那樣,它們的結果可能永遠不會100%準確。但是,您可以不斷地測試模型,積極地進行比較,而從不是僅選擇一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註:本系列分享譯自 EXPONEA 官網的《Omni-channel》,經譯者胡凌宇翻譯、整理而成。

易觀方舟通過全量實時採集用戶屬性與行為數據,連通內外部數據源,打通用戶運營觸點,為企業各個部門提供從數據採集、分析、應用到智能用戶運營閉環的數據管理平臺,目前已經覆蓋銀行、證券、品牌零售、電商、教育等多個行業。易觀方舟可以幫助企業整合用戶數據資產,建立用戶數據分析體系,通過用戶精準分群實現用戶精細化運營,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數據決策依據,提升決策效率,以數據驅動企業精益成長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智能用戶運營

你「在看」我嗎?

相關焦點

  • eMarketer:85%的營銷人員在使用數字歸因模型
    據eMarketer的預測,在至少有100名使用多個網絡營銷渠道的美國公司中,85%在2018年使用數字歸因模型。預計到2020年將有88%的企業使用歸因模型。
  • 4個方面解析:歸因分析模型
    這就導致各個部門的數據都看起來挺好的,各個渠道都高估了自己影響力,而實際效果則可能是折半,如果單獨使用這些歸因模型並且把他們整合到一個報告中,你可能會得到」翻倍甚至三倍」的轉化數據。適用於:單一渠道,或者已知某個渠道的價值特別大。4.
  • GA中的機器學習元素連載(三)用歸因模型讓流量渠道之間擦出火花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Google獨有的數據驅動歸因模型是如何利用機器學習實時處理海量渠道數據,並精準衡量營銷效果的。       現如今,消費者會通過各種渠道反覆接觸到品牌或者產品信息。       也許各位會立即想到使用歸因模型來分析。以Google Analytics為例,常見的歸因模型有7種:最終互動歸因、首次互動歸因、最終非直接點擊歸因、線性歸因、時間衰減歸因、根據位置歸因以及最終AdWords點擊歸因模型。無論採用上述哪種歸因模型,都只能根據固定靜態的規則將歸因功勞分配到各個接觸點上,而且這7種歸因模型也僅能考慮轉化路徑。
  • 深度解析廣告歸因模型,從此看懂渠道轉化So easy~
    一般來說,在採用最後一次觸達模型時,會加上一個時間窗口期,譬如根據 7日轉化、14日轉化等不同維度的數據來綜合分析。這種歸因模型適合轉化路徑少、投放周期短的效果廣告,特別是直接以成交來評價廣告效果的廣告形式,下文我們講到的亞馬遜廣告歸因邏輯就是採用了這種模型。
  • 數據分析模型:歸因分析
    01 了解歸因分析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和業務的發展,廣告投放相關的業務也隨之興起。那麼廣告投放的效果評估也就隨之而來。這時,就用到了歸因分析。02 渠道歸因(站外歸因)渠道歸因是目前市面上比較廣泛的歸因應用場景。圖中舉例說明了一個渠道歸因的大致流程和思路:用戶分別瀏覽了「Youtube」「Google」和「Facebook」後下載了 App,通過歸因分析來計算三個廣告的貢獻。
  • 歸因分析指南v1.0
    把問題簡單化,往往能用幾句話簡單描述的就是最佳答案。理想的歸因(這裡引用宋星在數字營銷的一些觀點)指的是全面歸因,希望能夠窮盡這些所有對人決定購買施加的所有外部因素。這裡包括了線上、線下,還有我們預想不到的其他因素(夢境之類的)。明顯,目前技術手段是做不到的。退一步,全面歸因做不到,那麼,線上全面歸因,全是數位化,能否實現呢?
  • 巧用裝修,營造小戶型的「大」空間感,能做到這4點,你就成功了
    巧用裝修,營造小戶型的「大」空間感,能做到這4點,你就成功了非常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還能抽空點開本文,這是一種緣分,更讓小編感到榮幸!今天要著重跟大家介紹一下小戶型裝修技巧,幫助那些空間小的夥伴們,簡單提升自家空間使用率,助你打造小戶型中的「大空間」。
  • 人際溝通中的歸因偏差——甩鍋or背鍋?
    這首歌其實在進行心理學上一項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歸因」,即為某一結果找原因。人為什麼需要歸因?(有趣的是這個問題本身也在尋求歸因)正如在科學領域,人類不斷地探索宇宙中的複雜現象背後的原因、規律那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對社會現象、對自己以及他人的行為進行揣測、解釋、歸類。這些行為主要有兩層動機。
  • 了解談判的35個溝通模型,學會溝通變現,讓你的每一句話都值錢
    五百強企業高世界管、「領英」專欄作家盧山,在其著作《每句話都值錢——優勢談判的35個溝通模型》中,詳細分析了人們日常溝通中出現的各種常見問題,闡明溝通的幾大邏輯,並根據自己豐富的職場經歷和切身感悟,總結出35個高效實用的溝通技巧,可以幫助你避開表達的陷阱、突破談判的困境、設法解決溝通的短板,讓你在對話博弈中輕鬆獲勝,實現溝通變現,讓你的每句話都值錢
  • 巧用「成敗歸因」理論,消除孩子自我否定觀念
    3.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有的父母因為自身的原因,會對孩子要求過高,給予孩子很大的期望,常常會要求孩子達到這樣那樣的目標,孩子會因此會產生不正當的壓力,強大的心理且會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有時,父母的期望可能會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不斷激勵孩子前行。
  • 家長巧用「歸因理論」,助娃找到自我認同感
    同時家長也比較無奈,因為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只能用一些簡單的鼓勵話語來激勵孩子,有些情況下家長的語言能夠對孩子產生作用,但有些情況下卻依然無濟於事。第一:案例分析閨蜜的孩子最近剛剛開始幼兒園小班的課程,正處於適應幼兒園的階段,老師就主動找閨蜜溝通她兒子的情況了。
  • 谷歌分析中的營銷歸因分析功能(翻譯自谷歌分析的playbook)
    通過營銷歸因建模,你就能為促成一次銷售的所有因素分配價值。如果善加利用,它能幫你為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但是你知道應該使用哪個模型,或者應該如何分配價值嗎?在本手冊中,我們將探討通用的歸因模型並且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谷歌分析中開始歸因建模的想法。你將學會如何快速構建、定義、對比各種模型,從而從你的營銷方案中獲得最多的收益。
  • FOHF研究之相對價值私募基金外部業績歸因方法初探
    而後,用五個傳統因子對相對價值策略指數做歸因分析,構造了相對價值策略因子,並加入五個傳統因子構建了傳統因子與策略因子的歸因模型。 l 實證分析:以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資料庫裡相對價值策略類別下的存續三年以上的58隻私募基金作為樣本,分別用傳統因子、傳統因子與策略因子的兩套歸因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我們發現兩套歸因模型都能夠有效的解釋相對價值私募基金的業績,特別是用傳統因子與策略因子共同構建的歸因模型有更好的分析效果
  • 管理技術之溝通技巧——溝通模型
    因為傳話是比較初級的溝通方式,路線單一,人一多,口一雜就容易變味。【簡介】溝通模型(communication model)用於解釋溝通過程和分析溝通形式(即解釋信息傳遞過程)的一種過程和結果模式。一般把溝通過程分為五個因素:信息、發送方、接收方、渠道、信息反饋。
  • Virtual Onsite 如何營造最佳面試效果?保姆級別Zoom使用指南快收藏!
    Zoom)的使用方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許多公司採取線上面試,允許眾多求職者在家通過視頻與HR Manager / Teams 等面試官連線溝通。Zoom在此期間不斷推送許多新功能來滿足遠程辦公,遠程教育,遠程面試的需求,其提供的虛擬會議環境能夠幫助求職者運用視覺輔助提高Presentation效果,讓你充分展現自己的個性。
  • 決策與判斷:直覺與偏差—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是關於人們如何進行「因果歸因」的心理學理論,也就是對行為和行為的結果產生的原因進行解釋。正如期望效用理論那樣,歸因理論被認為是決策中的規範性理論(關於個體如何行為的理想化理論);但與之不同的是,歸因理論同樣針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提出了一個描述性模型。
  • 當代芭蕾舞劇《睡美人》營造魔幻童話效果
    當代芭蕾《睡美人》營造魔幻效果在一個巨大的氣球中,公主翩翩起舞,由特殊材質和燈飾製成的衣服營造出藤蔓纏身的奇特效果——當代芭蕾舞劇《睡美人》近日在上海大劇院上演,用魔幻的視覺效果講述童話故事此次來滬的《睡美人》曾獲得「蒙特卡洛國際舞蹈論壇」頒發的「尼金斯基最佳編導獎」和義大利評論家協會頒發的「最佳舞蹈演出獎」。更多票務信息請點擊>>>
  • SHAP——Xgboost的歸因新境界
    所以,今天就來談談XGBOOST的可解釋性,給大家介紹一個很厲害的歸因方法SHAP,來證明一下我的科技公眾號的身份。(不是這個話題是我兩周前就想寫的,一直拖,每周末都說要寫,每周末都沒寫。直到這個周末,為了解決我的拖延症,和室友立下誓約:如果這周不發公眾號,我就給她50美元。嗯,我來了!
  • 疫情下的生命對話與反思|避免錯誤歸因的災難
    其實歸因錯誤不僅僅來自於孩子。新冠疫情,是歸因錯誤的收集站,也是學習歸因問題的標本庫。抗疫在路上,歸因正確與錯誤,會極大地影響這次抗疫進程,人們要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價。疫情突然,進展迅速,因果演化周期縮短,這是一個珍貴的學習模型,媽媽覺得是時候跟你說說歸因問題了。
  • 巧用射影定理解決雙勾股模型問題
    巧用射影定理解決雙勾股模型問題我們在學習直角三角形相似時,一般都會歸納出特殊比例關係式,將之稱為射影定理。當然,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得先做好,如下圖:連接OF,OH,OD,首先在Rt△OGF中,利用垂徑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OG=3,於是BG=2,然後在Rt△OBH中,使用射影定理求出HG=√6,然後分別觀察△OCD和△ODG,它們是一對有著公共斜邊的直角三角形,雙勾股模型出來了,可列出等量關係式OC+CD=OG+DG,不妨設CD=x,於是可得到方程:x+2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