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開封:只知道銅鍋和鴛鴦鍋?看看戰國時期的火鍋怎麼吃!

2020-12-18 開封玩樂攻略

一到冬天就只想在窩在家裡,能出門相見的朋友都是生死之交。寒冷的天氣裡,火鍋仿佛是救命靈藥,慰藉了每一個孤單靈魂。

都說沒有問題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火鍋的魅力完全抵抗不了,幾天不吃就想得慌,不止國人為之瘋狂,火鍋也是外國人心中中華美食的NO.1!

古代的火鍋

關於火鍋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

國家博物館藏品 西漢青銅器

國家博物館中展示的西漢青銅染器,就是火鍋的原形。它分為三個部分,最下面有燃料加熱,蘸料是直接放在上面的鬥裡。

當年的蘸料叫做「染料」,需要用手指從鍋裡把肉夾出來吃。而從別人鍋裡偷拿出食物吃掉的行為就叫做「染指」。

到了三國南北朝時期,在《魏書》裡記載,魏文帝使用「五熟釜」,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是世界上最早的鴛鴦鍋。而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家用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

到了唐宋時期,關於火鍋記載就更為詳盡了,唐朝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吃火鍋的場景。

唐宋時期的火鍋更像現在廣東打邊爐

銅鍋涮羊肉的發源,據說是忽必烈行軍軍隊的一種烹食方法,所以在國外又稱之為「蒙古火鍋」。代代相傳,到清朝又豐富出幾十種蘸料。最讓人胃口大開的重慶火鍋,其實是上世紀2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

現代的火鍋

火鍋文化發展到如今,代表北方的銅鍋涮羊肉和代表巴蜀地區的麻辣火鍋成為最主要的兩大流派。

銅火鍋的吃法是將羊肉、蔬菜、豆腐等食材用沸騰的清湯涮熟後沾調料食用。吃銅鍋涮肉,必須吃手切。

銅鍋忌諱吃重味。銅鍋不講究湯料裡多少多少味佐料多少多少種中藥,兩段蔥三片姜,最好用泉水,大部分用桶裝水,再多了沒有。大鍋咕嘟起來之後,湯頭清澄,這也是驗肉的根本。

重慶菜又叫江湖菜,上世紀20年代,大量的物資用走水運,屠宰好的肉被運走,內臟則留在了江邊。船工、貨工就在江邊把內臟徹底清洗之後煮著吃。

內臟腥氣重,需要用大量的香料遮味。麻椒、辣椒的加入,特別下飯,幾口葷腥就能讓勞動人民吃飽,是重慶火鍋的功勞。

勞工都在一個鍋裡涮著吃,經常找不到自己的肉,就出現了九宮格火鍋,一人一個格子,再也不怕肉丟了。

滿鍋香料,用牛油煨著,不香才怪!香料的分子較大,需要一直加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才越來越香。講究的館子,一鍋底料上桌前至少需要炒制整整一夜。

如果開始煮食物,食物的香氣都會留在鍋裡,這也是明知是「口水鍋」,重慶人依然趨之若鶩的秘密。

重慶火鍋不適合涮羊肉,經典涮菜有毛肚、黃喉、黃鱔、腦花、鴨腸、郡肝等,素菜有菌花、豆苗等。

嗜辣的重慶人,在推廣重慶火鍋時,鴛鴦鍋是最後的妥協了。

日新月異的「奇葩」火鍋

為了滿足現在人刁鑽的胃口,近幾年各種改良火鍋層出不窮。有不少看著都像是「黑暗料理」,略略選出一些,讓大家看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前些天上海一家火鍋店推出了一個謎一樣的新款火鍋,除了抹茶+榴槤牛奶鴛鴦鍋這種蜜汁搭配,還有名字長到記不住的「芋頭青稞鹹蛋黃肉鬆牛奶鍋」,產品經理是魔鬼嗎……?

這可能是略略見過最

芋頭青稞鹹蛋黃肉鬆牛奶鍋|微博@上海香天下火鍋

牛糞火鍋,聽名字就要嚇一跳了是不是!又名牛癟火鍋,是貴州的特色美食,但其實並不是真的牛糞,至少有兩點區別:一併沒有真的拉出來,二還有牛的部分消化系統在,「牛糞」並不孤單。好吧,可能聽上去也沒有好一點……

和牛屎火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羊屎火鍋 拍攝/王璞

臭臭鍋,傳說中火爆全臺灣的特色火鍋,顧名思義就是鍋底裡有臭豆腐,且味道極其濃鬱。據說有些還會加上大腸,臭上加臭,美味加倍。略略嚴重懷疑這跟拿滷煮當鍋底沒啥區別。

臭豆腐火鍋|nmplus.hk

不獵奇的特色火鍋

不想吃那麼暗黑料理的火鍋,又想換換樣,串串香火鍋和毛肚火鍋是最好的選擇!串串香火鍋是成都「麻辣燙」的變體,吃起來一口一串,一頓飯能吃多種多樣的菜品,也不怕肉掉進鍋裡不好找,尤其受年輕人的歡迎!

毛肚火鍋起源比麻辣鍋還早,源於清末民初,重慶碼頭和街邊下力人吃的廉價實惠的街頭大眾飲食攤上的「水八塊」。

水八塊全是牛的下雜(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擺在幾個菜品不同的碟子裡,食攤泥爐上砂鍋裡煮起麻辣牛油的滷汁,食者自備酒,自選一格,站在攤前,拈起碟裡的生片,邊燙邊吃。

不用跑到四川那麼遠,開封的甄牛肚就能你吃到最好的味道!甄選1200斤以上的黃牛牛肚,傳統水發製作,味道醇厚脆香,最關鍵的是牛肚品質好,乾淨實惠,4毛一根你敢信?

剛上桌的時候就能看到每一片牛肚都特別乾淨,片很大、分量足。被湯汁浸泡過的牛肚味道更豐富,各種滋味濃縮在牛肚中,分分鐘爽上天。

還有嫩滑牛肉,滑到根本夾不起來!重慶火鍋的代表繡球菌和豆芽,新鮮的食材帶來最好的口感,十分解膩!

相關焦點

  • 重慶人為了阻止外地人吃鴛鴦鍋,連鬼故事都講得出來
    雖然現在年輕人去吃火鍋,為了豐富口味或照顧不吃辣人士,都習慣性點鴛鴦鍋,但在巴蜀之地,很多有經驗的老人是不會吃鴛鴦鍋的因為鴛鴦鍋也稱「陰陽鍋」,有人思念去世的親人,就會在半夜時分找一個陰氣匯聚之地,支起一口鴛鴦鍋,如果去世的那個人同樣思念他,便會現身一起來吃。
  • 想問乾隆:一年吃200多次火鍋是一種什麼體驗?
    火鍋這種吃食方式最早能追溯到戰國時期,那時候人們「擊鐘列鼎」而食,這是一種祭祀方式,人們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然後分食。《周禮》的作者和成書年代已經湮滅在歷史的長河,我們也只能從傳世的斷章中暌違一二:戰國時期木炭製作技術已經成熟,人們用木炭取暖、煉丹、冶銅器,當然,還用來「恰火鍋」~ 西漢時期的精緻火鍋
  • 天津人吃的不是火鍋叫涮羊肉,地道銅鍋,看看老天津衛都點了哪些
    天津人吃的不是火鍋叫涮羊肉,地道銅鍋,看看老天津衛都點了哪些這天一冷,就想吃個火鍋啊暖暖身子,例如今天下了那麼大的雨,不吃頓熱乎怎麼行。在咱們天津,吃的那可不叫火鍋,它叫涮羊肉。用的是銅鍋,而不是電火鍋,記得小時候家家都有一個大銅鍋,那個時候哪有這麼多飯館啊,想吃涮羊肉,就自己在家涮唄。它和九宮格火鍋,麻辣火鍋有很大的區別,只吃清湯滋補鍋底,那才叫一個香!鍋底只用了,大蔥,薑片,大料,偶爾加個棗啊,枸杞,也就差不多了,涮出來的羊肉,原汁原味的,就是鮮。相比麻辣鍋底和各種料碟的四川火鍋,我覺得我還是最喜歡這個本地老味兒,同道的小夥伴請舉起你們的手。
  • 吃了這麼多的火鍋,你知道南方火鍋和北方火鍋的區別麼,這麼大!
    又到了一年之中最想吃火鍋的季節了。在這寒風凜冽的冬季,坐在熱氣騰騰的餐桌前,吃上一鍋飄香四溢的火鍋,那幸福感簡直是無法比擬了。大家都吃了這麼多年的火鍋,不知道有沒有總結下在不同地方吃的火鍋有什麼不一樣的麼?相信大部分人只要見到熱乎乎的火鍋大部分注意力恐怕就都在火鍋上了,哪還有人去在意區別在哪裡。那麼,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這南方火鍋和北方火鍋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 火鍋——中國人「第二條命」,種類多,吃了就會愛上
    火鍋起源火鍋的誕生,可有的來說了。據考證可能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疑似用於火鍋的器皿。在三國曹丕代漢稱帝時則出現了用於火鍋的銅器。在東漢出土的文物中,則有一種用於加熱、溫酒的器具,名為「鬥」,也很可能是涮鍋的前身。
  • 最難忘的美食和歷史:原來火鍋和三國時期有淵源,你了解嗎?
    ,直到商周才作為君主祭祀的神器,而在魏晉時期,這種銅做成的火鍋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得起,因此這種火鍋在當時並不流行,直到南北朝時期,才用來涮牛羊等食物,隨多年發展,科技經濟水平進一步發達才形成今天的火鍋。
  • 最早的火鍋為什麼在中國?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吃鴛鴦鍋了
    火鍋現吃現燙,辣鹹鮮,油而不膩,解鬱除溼,適於山川之氣候,今發展為鴛鴦鍋,麻辣、清淡各別,各取所需,根據個人的喜歡加不同的湯料、食物。可以說,火鍋如今已成為全民皆喜的「餐飲」了,不過,還是會帶有濃濃的地方特色。重慶人吃火鍋,鴨腸和毛肚是少不了的,而成都的火鍋,若是點辣鍋,那上面絕對會飄一層青椒。那麼,古人吃不吃火鍋呢?
  • 吃重慶火鍋和北京銅鍋的必點清單
    四川、重慶火鍋麻辣重口,吃的是鍋底和食材的搭配。北京銅鍋清湯味鮮,吃的是炭火與食材的本味。那麼川渝火鍋和老北京銅鍋的必點菜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盤點一下。老北京銅鍋川渝麻辣火鍋的必點菜清單:1、 鵝腸&鴨腸嫩滑與爽脆的完美結合,爽口的開胃葷菜。
  • 單身狗吃火鍋,點了心心念念的鴛鴦鍋
    遠遠就聞到了火鍋味道!但隨後卻 加倍熱情地開始為我服務了 (我看著有這麼慘麼……) 牛油豬肚雞鴛鴦鍋底雖然是一個人,還是點了心心念念的鴛鴦鍋鍋底裡的 豬肚和雞肉量很足 不得不說,其實這又是另一道豐盛的菜!
  • 又到了吃火鍋的季節了,在家裡吃火鍋,選對鍋可是很重要的哦
    又到了吃火鍋的季節了,在家裡吃火鍋,選對鍋可是很重要的哦吃火鍋,最首要的就是要有鍋。火鍋,hot pot——其實,只要是底部燃火,火上架鍋,就是火鍋了。至於是使用什麼樣的鍋,用的是何種燃料——從古至今產生了諸多變化。
  • 吃了這麼多年火鍋,你知道到底有多少種鍋嗎?最後一種重口味~
    你吃過什麼樣的鍋?歡迎在benmew評論區討論~一。麻辣鍋底麻辣鍋起源於火鍋之都重慶。有九宮格、牛油鍋、清油鍋等幾種風格,鍋底紅紅火火,香味四溢,大大增加了人們的食慾。2。鴛鴦鍋底您一定熟悉鴛鴦鍋,這是為那些想吃火鍋,但不是很能吃辣。
  • 中國人的火鍋情結:給我一套鴛鴦鍋,我可以涮吃整個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而中國的火鍋客更是可以豪邁的說一句:給我一套鴛鴦鍋,我能涮吃整個阿基米德!現代人對於火鍋的熱愛,可以說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不論是嚴寒還是酷暑,火鍋店裡總是人潮湧動,杯盤狼藉。有心的人總會問個為什麼。火鍋有什麼特別之處?火鍋魅力為何如此大?火鍋真的是當代人的專屬熱愛麼?火鍋軼事據考證,戰國時期就有火鍋了。
  • 吃火鍋除了麻辣鍋和鴛鴦鍋,還有其他選擇,你喜歡哪一種?
    吃火鍋除了麻辣和鴛鴦鍋,還有其他選擇,你喜歡哪一種?不要以為只是四川和重慶才有火鍋,其實全國人民都喜歡吃火鍋,南方人喜歡吃麻辣,北方人喜歡吃肉,南方常見的就是麻辣鍋,鴛鴦鍋,九宮格,北方常見的就是銅鍋,主要是涮羊肉。但是除了這些火鍋,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火鍋!
  • 鴛鴦鍋 海底撈 都已經不足為奇 看看這四種獨具一格的風味火鍋吧
    隨著冬天的步伐,天氣開始一天天轉冷,而在冬季裡,和親朋好友圍坐於香氣四溢、熱氣騰騰的火鍋之前,可以說是冬日裡的一大享受。除了隨處可見的鴛鴦鍋、麻辣火鍋、羊肉火鍋還有這四種比較特別的火鍋,也可以說是享譽一時的特色美食。
  • 花樣繁多的火鍋種類,全國各不相同,吃火鍋你最愛哪種?
    火鍋雖然作為四川的美食,但是全國各地都因當地口味不一樣有另類的做法。例如北京的涮羊肉火鍋,廣東的海鮮火鍋,湘西的狗肉火鍋等等等。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火鍋的原料種類,你們最愛哪一種呢?涮羊肉:顧名思義就是以羊肉為主,一般來說使用傳統的炭火銅鍋最風味,涮羊肉的蘸料配方較為特殊,北方人食用較多。酸菜白肉鍋:通常以五花肉和自漬的酸白菜為主,蘸料和涮羊肉一樣。
  • 為什麼火鍋裡老北京銅鍋最正宗?
    下面就帶大家來看看吧! 銅鍋涮羊肉是老北京地道的火鍋吃法,它對器具和食材的選用非常講究:銅鍋、清水、涮鮮羊。吃起來就一個字兒:「純」!
  • 「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火鍋的那些事兒,你知道嗎?
    「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這句話用來描述火鍋那是最合適不過了。一說火鍋,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呢?是四川火鍋?重慶麻辣火鍋?還是我們和朋友一起時最愛點的鴛鴦鍋?相信不管什麼鍋,火鍋都是我們大家喜愛的食物。那麼對於火鍋,大家了解多少呢?話不多說,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的火鍋吧。
  • 重慶有個鴛鴦鍋,不是火鍋,本地人:這是我們的特色菜
    一說到鴛鴦鍋,尤其是在重慶這地,大夥的第一反應是,這是火紅湯和清湯拼在一起的火鍋吧。也不難怪,說到重慶想到的就是火鍋,直到我前段時間去了重慶的一個地方,才知道不僅僅是火鍋才能叫鴛鴦鍋。作為本地的東道主,我朋友帶我去吃了長壽區的特色菜。一進門,我朋友就用重慶當地的方言跟老闆來一句:「來一份鴛鴦鍋,一份正常辣,一份微辣。」我當時就心想著,「嘿,兩個人怎麼就點了兩個鴛鴦鍋。一個火鍋夠好多人吃了。」當菜上桌時我才發現,此鴛鴦鍋非彼鴛鴦鍋。
  • 不一樣的火鍋除了辣,你還能夠吃到潮汕的鮮牛肉,廣東的營養菌湯
    說到中國人最愛吃的美食,那麼就應該是火鍋了。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四川火鍋,重慶火鍋,老北京銅鍋。以上說的幾種都是我們平時經常吃的,也是最為受歡迎的。但是,除了以上的這幾種,還有同樣是很好吃的,其它類型的火鍋。那麼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去體會一下潮汕牛肉鍋,以及雲南的菌子鍋。
  • 《全國火鍋地圖》帶你吃遍東西南北
    隨著冷空氣如期而至,氣溫越來越低,愛好美食的你是不是也急需一份全國的火鍋地圖來續命?話不多說,今天一起去吃遍各地火鍋。火鍋是我國獨創的美食之一,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那時多以陶罐為鍋。到宋代時,火鍋的吃法在民間變得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