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為什麼叫海南,海南古時候叫什麼,海南歷史的由來

2020-12-20 戰國霸王

海南省,簡稱瓊,省會海口,位於我國的最南端,是我國的經濟特區,北邊以瓊州海峽和廣東省劃界,西邊隔北部灣和廣西、越南相對,東邊隔南海與臺灣對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與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0.35%,其中海南島3.39萬平方公裡,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944.72萬人。

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為揚越之南裔。

春秋戰國時本島或為百越地,在本島西部有部落組織儋耳國。

秦朝時期,在南方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並將中原幾十萬人遷徙其地。其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秦漢之交,秦龍川令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南越國勢力遍及海南島。

西漢時期,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等率師平定南越之亂,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儋耳郡,後又罷珠崖郡,下詔放棄珠崖郡,設置朱盧縣,隸屬交州合浦郡。

在西漢時期,從漢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設縣,至漢元帝初元三年罷棄,前後歷時65年,海南島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的。

東漢時期,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後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

三國時期,吳國在雷州半島設立珠崖郡,領徐聞、朱盧、珠官3縣,屬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

西晉時期,省珠崖郡,併入合浦郡,屬交州。

南朝宋時期,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南朝梁時期,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置崖州,統於廣州。

隋朝時期,海南島共設珠崖郡、臨振郡兩郡,屬揚州。

唐朝時期,改郡為州,設崖州、儋州、振州、萬安州、瓊州等5個州共22個縣,統屬嶺南道管轄,海南簡稱瓊就是來源於唐代的瓊州,後屬南漢。

宋朝時期,設一州和三個軍,瓊州領五縣,南寧軍領3縣,萬安軍領2縣,吉陽軍領3鎮。

元朝時期,在海南島設置瓊州路安撫司,隸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後來隸屬海北海南道、廣西行中書省。

明朝時期,海南設瓊州府,領崖州、儋州、萬州,歸廣東布政使司管轄。

清朝時期,於海南設置瓊崖道,由瓊州府、崖州直隸州組成。

中華民國時期,海南島的建置仍襲清制,置瓊崖道,直隸於廣東省。

1950年5月,海南島宣告解放,海南特區併入廣東省。

1988年4月13日,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

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共轄4個地級市,分別是海口市、三亞市、三沙市、儋州市;15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5個縣級市,分別是五指山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東方市,還有4個縣、6個自治縣。

相關焦點

  • 海南師範大學(海南師範學院-海南師範專科學校)歷史沿革
    1949年海南師範學院獨立辦學原海南師範學院參見海南:「瓊臺師範學院(……)歷史沿革」1950年私立海南大學(部分)、匹謹中學、瓊南中學、私立瓊海中學併入海南師範學院私立海南大學參見海南:「私立海南大學
  • 為什麼海南沒有海南雞飯?
    有人頂津津,有人推薦文東記,大多數人信誓旦旦打包票,堅稱好吃到流淚的海南雞飯一定來自自家附近的小販中心(food centre)。在吃飯這件事上,人總是自己味覺經驗的囚徒。海南雞飯,源自中國海南島,卻為何成為新加坡地道的名菜?一碗好的海南雞飯,到底是啥樣的?
  • 未來請叫海南是國際之都!
    省政府近日印發的《海南省人口發展規劃(2030年)》透露,綜合考慮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出臺規劃明確把海南規劃成大人口大省2020年常住人口為996萬左右,2030年為
  • 「海南雞飯」為何會成為新加坡代表菜,在海南當地可不叫海南雞飯
    電影《海南雞飯》便是一部以海南雞飯為線索的美食電影,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海南雞飯了。電影裡的主人公珍用祖傳秘方製作出獨特的海南雞飯,在新加坡開設了一家海南雞飯餐館,並打響了海南雞飯的名堂。現在海南雞飯不僅名馳中外,還成為新加坡的美食代表,因為《海南雞飯》這部電影,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海南雞飯這道美食,但也讓一些不明所以的人誤以為「海南雞飯」在新加坡才是正宗的,但海南雞飯的起源如同其名字,就是起源於我國海南省文昌市。
  • 海南大學的海濱在海南中學問道
    曾經,我家住在距離海南中學幾百米的小區,我和海藍幾乎每周都會散步穿過海師大到海中門口,仰望一下訴說著歷史滄桑的海中大門,再折回頭離開。總覺得,這個肇始於1923年的九十多歲高齡的海南中學充滿神秘感。但是沒有契機,也就沒有貿然探訪。終於,今天,受有關方面信任與委派,來海南中學參觀學習,真是有些忐忑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最強「海南大全」來了!以後再也不用擔心被問海南有什麼了!
    小編吐血整理以後再有人敢問你海南有什麼請把這條微信甩給他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這裡都有!當然,你也可以叫它《海南百科全書》!每一個都會讓你大飽眼福所以說,哪裡需要什麼出國行?海南的地標性建築說到海南的標誌性地標從歷史建築、現代建築到風景名勝
  • 馳名中外的海南雞飯,究竟是起源於海南還是新加坡?
    一提起海南雞飯,可能很多人就會流下不爭氣的口水,我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海南雞飯實在太好吃了!不僅雞肉鮮甜香嫩,而且米飯還是那麼的油香四溢,一吃就停不下來。海南雞飯不僅在國內很出名,而且在國際上也非常具有知名度,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這些東南亞國家,隨處都可見賣海南雞飯的店,特別是在新加坡。
  • 美食遊之海南小吃遊,海南小吃大全
    海南好玩的地方非常多,好吃的同樣也很多,下面給大家推薦下海南本地的名特產豬腸粑這「豬腸」配「粑粑」的組合真是讓人難以理解。其實這所謂「豬腸粑」與「豬腸」可謂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稱其為「豬腸粑」的原因,僅是因為該甜點的形狀酷似「豬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獻的活目錄」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他久居臺灣,卻從未有一刻忘記海南故土,以特殊的方式,展露著赤子之心、桑梓情懷,他被人稱為「海南文獻的活目錄」,他叫王會均。這麼多年來,僅他捐給海大的圖書已近千冊。
  • 海南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瓊州學院-瓊州大學)歷史沿革
    1.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瓊州學院-瓊州大學)歷史沿革1993年通什師範專科學校、海南省通什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瓊州大學(專科)海南省通什教育學院參見海南:「通什教育學院(……)歷史沿革」2006年瓊州大學)創建(合署)......1981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師範學校(大專班)獨立辦學,改建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師範專科學校......通什師範專科學校、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師範專科學校參見海南:「通什師範專科學校(……)歷史沿革」1988年海南黎苗族自治州師範學校更名為海南民族師範學校2006年海南農墾三亞中專併入瓊州學院
  • 海南暗黑小吃叫「雞屎藤粿」,遊客聞名禁口,本地人卻視為美味
    三亞旅行,除了欣賞椰風海韻的迷人海島風光,散布於三亞大街小巷的海南特色美食,也絕對不容錯過。品嘗一個地方的小吃,可以體驗當地人的飲食特色,也能深入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最地道的三亞風味,不僅在各種高檔餐廳裡,更藏匿在街頭巷尾的小店小攤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2014年是中馬建交40周年,以及海南與馬來西亞檳城結為友好城市一周年。  而在歷史上,中國與馬來亞(含今天的馬來西亞)的關係可謂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在琳琅滿目的微信公眾號中,與海南息息相關的公眾號同樣車載鬥量。拿起手機,在微信公眾號搜索一欄輸入「海南」二字,出現的公眾號數不勝數。它們或是為受眾講述海南人文歷史,介紹海南自然景觀,又或者是充當「服務員」的角色,為在海南生活、旅遊的人們提供衣食住行之信息,令人愛不釋手。
  • 方樹青:懷才不遇來海南 對海南一直心懷感恩
    善良的海南人,寬鬆的發展環境,給了他留下來的理由。  從1992年起打出「海口特區人才培訓中心」旗幟的方樹青今年46歲,安徽人。他是個有心人,至今還保留著1988年3月28日第一次來海南渡過瓊州海峽的船票、在海口三角池湖光旅社的住宿票、1988年在海口街頭買到的李德成詞曲的《海南夢》宣傳紙……這些別人看來不起眼的舊紙承載著他青春的追求和奮鬥的艱辛。
  • 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命名由來 一路向南問天闊_黎母
    海南也有一條「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向北入海的長河,但不叫北渡江而叫南渡江?對此,海南詩人徵軍吟詠「靜靜的南渡江的波流呀,蘊藏著父母們的淚雨……」為什麼它「蘊藏著父母們的淚雨」?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決定設立海口江東新區,於是,南渡江東岸掀起了大開發大建設的新熱潮。
  • 海南周刊|歷史不能假設——海南解放70周年隨想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可以思考,在思考中捕捉規律,再創造新的歷史。假若我們大膽假設: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推遲一個月渡海,海南晚一兩個月解放,會是什麼樣的局面?這是多麼危險的歷史節點!假若我軍主力部隊推遲一個月渡海,海南的命運也許從此改寫。碧海藍天下,臨高角解放海南紀念塑像莊嚴宏偉。這座名為「熱血豐碑」的雕像,主體由勝利吶喊的兩名戰士人身組石像構成,一名渡海作戰的解放軍戰士高舉鋼槍,寓意渡海作戰勝利完成,一名瓊崖縱隊戰士高擎紅旗,寓意瓊崖革命23年英勇鬥爭紅旗不倒。
  • 發現海南之美丨海南森林客棧 最具海南特色酒店 深度體驗海南海島...
    風正帆滿海天闊,弄潮破浪看海南。2020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方案實施的開局之年,鳳凰網海南頻道順勢而為,於12月26至28日舉行「觸摸自貿港 共享新機遇——第五屆發現海南之美鳳凰全媒體海南行」採風活動。海南森林客棧覆蓋全海南,深度體驗海南海島之旅對於未來的發展脈絡,馮清雄格外清晰,他計劃將森林客棧覆蓋到海南每個市縣,同時將國內外時興的經營經驗帶回海南,結合海南的實際
  • 為什麼說海南是東北第四省?海南人泣不成聲:我太難了
    這一南一北的,貫穿4600公裡,跨越35個維度,溫差將近40度的兩個地方,那可是八八六十四桿子也打不著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呢?每當春節臨近的時候,在海南的街頭總會出現一些特色的菜式,什麼蛤蜊燉大粉條子,帶魚韭菜餃子……沒錯,東北人又「回來」過年了。
  • 海南「方言」知多少
    邁話(漢藏語系-漢語-粵方言)邁話在海南崖縣的歷史也有七八百年,使用邁話的人其祖先可能是宋初從廣東來海南做官和經商的移民。據說這個村子原來養過許多馬,所以叫「富馬」或「附馬」。1985年春,我們在東方八所調查附馬話,據介紹,附馬村人數最多的文姓人是當年文天祥家鄉的部眾,因抗元失敗由江西遷徙到海南,定居在昌化江出海處附近,至今已有27代了。當時全村只有一千多人。村民所使用的語言與當地的黎語、村語、軍話都有很大的差別,經初步調查分析,認定它是一種漢語方言,但摻有不少村語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