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條泥巴路下雨天難出行 網友盼硬化

2020-12-20 人民網安徽頻道

原標題:安徽一條泥巴路下雨天難出行 網友盼硬化

  「現在村莊都有水泥路,為什麼我們沒有?一到下雨天就沒法出門,孩子上學也不方便。」近日,一名安徽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發帖稱,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儘快硬化道路,讓百姓可以雨天安全出行。

  中共宿州市委辦公室對此作出回復表示,網友反映的失修路段位於泗縣泗城鎮古汴河北岸,屬政策性貸款人居環境改善項目。目前,該項目未正式啟動,加之近期陰雨天氣造成路面積水,影響了群眾出行。針對網友反映的問題,泗縣決定對該路段實施清理填埋,滿足群眾日常出行需求,同時,積極協商相關部門正式啟動項目,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網民留言】

  現在村莊都有水泥路,為什麼我們沒有,一到下雨天就沒法出門,孩子上學也不方便。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儘快硬化道路,讓百姓可以雨天安全出行。

  答覆意見:

  網友您好!看到您在人民網的留言,我們十分重視,將反映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現回復如下: 經查,您反映的失修路段位於泗縣泗城鎮古汴河北岸,屬政策性貸款人居環境改善項目。目前,該項目未正式啟動,加之近期陰雨天氣造成路面積水,影響了群眾出行。針對您反映的問題,泗縣決定對該路段實施清理填埋,滿足群眾日常出行需求,同時,積極協商相關部門正式啟動項目,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如您還有其他相關問題,可聯繫泗縣泗城鎮分管負責人進行諮詢、反映(電話:13965337731)。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網民留言】

  我是本省安慶市太湖縣105國道旁邊廣大住戶,太湖縣政府借105國道加寬為由,對道路兩邊廣大住戶大拆特拆,以擴大縣城,開發房地產賺取利益,不顧廣大群眾自身利益,造成上千戶失業,流離失所,一再返貧,不能安居樂業,後果不堪設想,特此留言省書記。在百忙中,至電到太湖縣縣政府更改路線,或就地安置,路北面是小山腳,修路造價極低,路南面是小田地,也比拆屋強百倍,萬民訴求,萬望更改路線,萬民所盼。

  答覆意見:

  尊敬的網友,您好! 您於2017年10月11日在人民網留言,反映G105太湖段改建工程線位和拆遷安置等問題,太湖縣委已安排G105太湖段改建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予以辦理。現將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G105太湖段改擴建工程主要是未來緩解現有交通壓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改善路網結構、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城鄉統籌發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等項目前期工作都是經專家評審和有關部門批准建設,並委託工程設計單位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關於工程建設涉及到的拆遷安置等工作,縣政府制定了《G105太湖段改建工程項目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安置方案》(太政辦秘(2017)17號文件),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上述文件規定的拆遷安置補償標準和原則執行。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如果您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與G105太湖段改建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繫。聯繫人:阮生亮,聯繫電話:13705565351。

  【網民留言】

  阜陽非參公的事業單位,編辦批覆全額財政撥付,實際只給人員經費的50%。每周上白班6天,夜班1~2個,下夜班基本上都是連軸轉,還沒夜班費、加班費,說是統一一刀切的。

  答覆意見:

  網友您好,您在人民網反映「夜班費加班費問題」,阜陽市委高度重視,及時安排市人社局辦理。現將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針對網友反映的問題,市人社局於9月29日、9月30日、10月9日、10月10日多次電話聯繫網友,其手機均關機。11日再次撥打網友電話,雖已開機但無人接聽。因網友留言反映信息過於簡單,無法判斷其具體工作情況,故無法給予針對性解答。請網友與市人社局政策法規科聯繫,電話:0558-2262818。

  【網民留言】

  淮河非法釆沙真的很多為什麼上面檢查那些釆沙船就知道了,真的希望政府能徹查。

  答覆意見:

  網友您好,您在人民網留言反映「淮河非法採砂問題」,阜陽市委高度重視,及時安排潁上縣委辦理。現將辦理情況回復如下:潁上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淮河非法採砂問題,成立了由縣公安、海事、河道、水務等部門參與的治砂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開專項整治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為確保執法工作順利開展,為水政監察大隊增加7名隊員,新購執法船1艘,另購2艘船分別晝夜堅守在關屯鄉和魯口孜鎮,為打擊河道非法採砂提供保障。10月1日-9日,在巡查中發現21艘採砂船、2艘接貨船和2艘運輸船,共銷毀52臺柴油機、16臺電機、11臺起稿機、11間操作室、1臺油壓泵和1個吊機操作間。下一步,潁上縣將加大宣傳和打擊力度,建立長效機制常抓不懈,並按照屬地管理的要求,落實行政地方河長負責制。同時,加強與周邊縣市的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行為。

  【網民留言】

  我是包河區官塘村居民我們這裡現在徵地拆遷,我們當時按照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領了獨生子女證,到但現在說,當我們的孩子若年齡達到大年時,就同其它雙孩戶一樣,不能同時享受大年和獨生子女證。

  答覆意見:

  網友: 您好!您在人民網留言,諮詢官塘村拆遷補償政策。包河區回復如下: 經了解,官塘村被拆遷戶有獨生子女的,在安置時有以下兩種方式:年齡未達大齡青年的(男不滿22周歲、女不滿20周歲,且未婚),持獨生子女光榮證可以申請增購15平方米;年齡已達大齡青年,可增加30平方米產權調換。上述兩種安置方式不可重複享受。 此外,集體土地上拆遷房屋補償安置,是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進行的,即經審核符合安置的人口,均可享受安置。您如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諮詢轄區駱崗街道(電話: 63351357)。 感謝您的留言。

  【網民留言】

  我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人,我屬於,韓村鎮小湖子村村民。我們村的自來水廠建好幾年了,可水質不好。開始用那年,出來的水都是黃色的,沙子太多,不能吃,只能用來澆菜地。 本以為用水就清了,可這好幾個年頭都過去了,現在的水質還是很渾濁有細砂子。

  答覆意見:

  網友,您好!看到您給省委書記的留言後,市委督查室及時交辦督辦,濉溪縣進行了辦理。現回復如下: 經了解,該自來水廠取用的是第四系土層水,含水層有粉細砂層,水廠長時間停電或維修停運時會造成短時間出現面砂,有水質渾濁現象,正常通水後則很快消失。經現場放水查看,顯示水質清澈,並無渾濁現象,存放2小時後,瓶底略微有點面砂。經調查,您住在小湖村張青莊東頭,位於供水管道末端,您在工人村經營飯店,家中經常多日無人用水,造成供水管道盡頭有面砂淤積,在首次放水時會出現短時間渾濁。根據濉溪縣農飲水質檢測中心檢測報告顯示,該自來水廠所供自來水渾濁度及肉眼可見物均未見異常。

  【網民留言】

  我來自於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鳳凰山食品開發區田莊社區,我爺爺奶奶今年80多了,奶奶糖尿病、高血壓,爺爺老胃病,老兩口常年吃藥,他們沒有任何收入,除了每個月的幾十塊錢的農村養老金。我爺爺奶奶有兒女5人,老兩口和幾個兒女都是戶口獨立分開,他們的吃藥、生活全靠兒女負擔。我想問一下,我爺爺奶奶屬於貧困人口嗎?他們的戶口和幾個兒女早已經分開,他們屬於貧困人口嗎?

  答覆意見:

  網友,您好! 看到您給省委書記的留言後,市委督查室及時交辦督辦,相山區進行了辦理。現回復如下: 田莊社區貧困戶的識別是按照個人申請、駐村扶貧專幹入戶調查核實、社區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二公示一公告」的程序進行。您所反映爺爺奶奶有5個子女,他們具有贍養老人的義務。針對您的疑問,相山區工作人員進行了電話回訪,解答了關於貧困戶識別的程序,您對解答表示認可。

  【網民留言】

  舒城縣第二中學於今年九月份搬遷至新址,在校學生約有6000多人,學校在沒與家長事先溝通的情況下主觀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坐公交車上學,不準用私家車接送。緩解道路的擁擠是必不可行的,但此政策是不可取的,在沒爭得家長同意情況下的強制誰為孩子的安全負責。

  答覆意見:

  網友您好: 10月10日,您給省委書記留言,反映舒城二中強制學生坐公交車上放學問題,六安市委要求舒城縣調查了解,現將舒城縣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舒城二中於2017年9月遷入新校區,南臨龍舒西路、北達桃溪西路、東靠華蓋路、西至陶因路,佔地面積240畝,總建築面積88000多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360餘人,學生6300多人。由於師生人數較多,上放學時段道路交通擁堵。 2017年9月29日,舒城縣召開由交通局、教育局、規劃局、城管執法局、公安局交警大隊、公交公司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現場調研會,主要解決新校區師生上下學的交通不便問題,具體措施有: 1、從10月9日開始,縣公交公司將現有的公交3路延伸為公交301路和302路,同時開通了通往二中新校區的定製公交D01路、D02路、D03路,五條公交線路主要沿著龍舒路、梅河路、桃溪路、花橋路、三裡河路方向通行。早晨發車時間為6:10—6:30,下午上學發車時間為13:10—13:35,上午放學最後一班發車時間為12:00,下午放學最後一班發車時間為18:00。 2、為解決公交車輛停放問題,舒城二中的南門和東門附近開闢了兩個臨時停車場。10月10日上午,舒城二中新開了通華蓋路的東大門,所有乘坐D01、D02、D03路公交車的師生,可以經過此門乘坐公交車。 3、自2017年10月10日起,東起龍津大道,南起南溪路,西起萬佛路,北起三裡河路(含上述路段)範圍內,嚴禁大貨車駛入。 4、縣交管部門在完善學校周邊交通標識、標誌的基礎上,新增了警力,維護學校周邊交通秩序。在上放學時段對舒城二中周邊道路進行了臨時交通管制。 5、為了確保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以及步行上學的學生上放學時段的道路交通順暢,舒城二中通過多種形式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提升廣大師生的交通安全意識,並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的方式,建議學生儘量乘坐公交車上下學,不提倡家長用私家車接送孩子上下學。

  【網民留言】

  滁州市人民政府南側的市政府廣場,每天晚上20:30-22:00都有人利用高音喇叭在聯繫廣場舞,聲音特別大,嚴重影響附近居民休息和小孩學習休息,可以跳廣場舞,但是聲音太大,不能只為自己,不為別人。

  答覆意見:

  尊敬的網友:您好!您於2017年10月8日在人民網給省委書記留言反映市民文化廣場夜間廣場舞噪音擾民的問題,滁州市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立即責成南譙區委認真調查處理。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市民文化廣場工作人員在近期夜間值班過程中未發現有人利用高音喇叭聯繫廣場舞一事。南譙區城管執法局對市民文化廣場夜晚秩序堅持日常例行檢查,對廣場上各種娛樂活動進行規範管理,對檢查中發現的個別廣場舞噪音過大和超時娛樂的現象已及時進行宣傳教育,目前廣場夜間秩序較好。 二、反饋網友 南譙區工作人員電話聯繫網友,一直無人接聽。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與支持!如有不清楚的地方,請與南譙區城管執法局聯繫。 聯繫人:王振 電話:13965991626

  【網民留言】

  阜陽市潁州區袁集鎮袁集街道上的公路2014年修的,現在這個路已經坑坑窪窪。給人民的出行帶來不便,街上有袁集小學,袁集中學,還有幼兒園。這條路是阜南縣朱寨鎮,張寨鎮,黃崗鎮去往阜陽市的必經之路。每天都有好多車過往。最窄的路面只能過兩輛車,非常堵,還有大車過來過去,很不安全。

  答覆意見:

  網友您好,您在人民網給省委書記留言反映「阜合產業園區袁集鎮道路問題」,阜陽市委高度重視,及時安排阜合產業園區管委會辦理。現將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經查,網友反映的道路為潁州區縣道X045袁集段,因阜陽南高速出口設置治超站,大量重型超載車輛繞道該段道路通往阜陽市區,道路局部損壞嚴重。目前阜合產業園區已採取限寬和限高等方式限制超載車輛通行,同時道路維修工程招標已完成,施工單位為安徽智睿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將儘快組織施工單位進場進行道路維修。 關於網友反映是否可繞過袁集街道修路以疏導車流問題。按照園區規劃,車輛自南向北經由朱三路-巢湖路-華山路通行,可避開袁集鎮街道。目前因徵地拆遷未完成,華山路剩餘約120米未建設,巢湖路(朱三路-華山路)圖紙設計已完成,暫未招標。下一步,阜合產業園區將督促袁集鎮加快拆遷進度,儘快完成相關市政道路建設,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網民留言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人民網觀點】

(責編:蘇恆、關飛)

相關焦點

  • 九江:下雨天的泥巴路 讓人很不爽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九江晨報 記者丁熠星報導:昨日,九江迎來了一場冬雨,雨天出門本來就不太方便,而對於鑫海領域及周邊的居民來說,讓他們更心塞的是門前那一條黃泥路。  「因為路正在整修,有很多泥土,一下雨,路就變得十分難走。」一位居民表示。
  • 農民熱盼「村村通」,剛修好卻成了「傷心路」,啥原因?
    的確,在很多農村,直到現在,在下雨天出門,很難實現腳上完全不佔泥,或多或少都要走一段泥土路。    這其中,多數村子都已經有了水泥路或者柏油路,但只是村裡的主幹道進行了硬化,一個村子可能有一條通往外界的硬化路。每家每戶的家門口小胡同,則還是土路,遇到下雨天,一出門還是避免不了走「水泥路」。
  • 揭陽這條道路驚現晴天「沙塵暴」,原來是泥巴路
    近日,揭西縣部分居民向我們反映,灰寨鎮通往金和鎮新龍公路坑窪難行,沙土飛揚,晴天「沙塵暴」,雨天泥漿水,給周邊群眾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到底情況怎麼樣?同時過去壓根看不到路的。有居民說,每天一出門,回來就是一身沙塵,特別是開摩託車,更是無處可避。當地居民:大車、小車,機動車等過都是這樣子的。你看搞得我全身都是灰塵。晚上洗澡好,出村莊來回的路上全是灰塵,一天洗澡洗幾次啊,很嚴重的。
  • 一段泥濘上學路終得硬化,漢臺區七裡辦事處借二三裡發聲為民解憂
    交通壓力大,泥路通行不便還有安全隱患2020年4月17日,華商報-二三裡報導了漢臺區七裡辦事處季豐村與鄰村烈火村交界處一段泥巴路多年未能硬化的問題,該處地處兩村交匯處,該路段又屬於渠坎路,歸屬於石門水庫管理局,多年來協調工作一直未能達成一致,道路遲遲得不到硬化。
  • 黃色泥巴路的香氣
    灰濛濛的天,黯淡的底色,整個基調都是陰沉的,橫臥著的便是我小時候常住的太婆家的老房子。墨色的山,蜿蜒的小河,泥土堆砌的牆,門前一條半米寬的泥路,路的一邊是土牆,一邊是桑田,沒有什麼青磚黛瓦的古韻,不浮誇,不張揚。但我就是愛它,愛它的恬淡,愛它的沉默。穿過記憶的洪流,任無數雙記憶的大手把我碾成輕塵,重回那段歲月。
  • 開州區正安街道硬化入戶路7.9公裡,方便群眾出行
    本報訊(記者 熊瑛)「入戶路修到了家門口,不但方便了我們出行,還方便農用物資、農副產品運進運出。」10月30日,記者來到正安街道白樺村5組,村民陳寶桂帶著記者一邊參觀他家門口的水泥路,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硬化入戶路,這是我鎮『點心工作法』中的『立諾踐諾法』。
  • 泰安探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上高鄉教委宿舍業主出行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見習記者 金文茜近日,有壹粉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情報站反映,靈山大街修了一年多了,但進上高鄉教委宿舍小區的路卻沒有,經過這裡,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小區騎電動車的已經摔倒好幾個了。
  • 600學生出行「無路可走」
    近日,網友向都市新聞熱線96811反映,雲巖區馬王巷70號的金鴨小學門口路段道路泥濘,600多人的小學生上學進出「無路可走」網友稱「以前聽說貴陽有個地名叫爛泥溝,我看現在這裡才是名副其實的爛泥溝。」
  • 居民出行困難 門前泥路何時能修好?
    本報記者 劉翔 實習生 辛雨童 「我們小區這條路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近日,平橋區建材港附近心安小區居民反映,小區的道路未硬化,全是泥路,尤其下雨天泥濘難行,每天走在這條路上讓人苦不堪言,出行極為不便。
  • 「小康路上的代表」紫金柑坑村:人大代表勇作為 村民告別泥巴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紫金縣敬梓鎮柑坑村村民三個月前出行的真實寫照。在紫金縣人大代表黃運添的大力推動下,柑坑村啟動了入戶巷道建設工程,5公裡的村道於今年11月底實現了硬底化,村民告別了走泥巴路的歷史。
  • 原先出趟門一身稀泥巴,如今硬化路通到家門口
    「這種情況我們當時就有所考慮,打魚河村的道路改造,在修建村級公路時我們將這些路一併實施,並按照實際裡程給予了驗收。」區農路辦科長廖偉說。產業有了更好的發展「以前不說運送產品,就是到場鎮趕集都要走很長一段爛路,下雨天回來一身的泥巴。」談起公路建設,打魚河村村委書記宋世勇說,聽說要修水泥路,村民們都很高興、支持、配合。
  • 下雨天出行應該注意什麼
    下雨的天氣是我們最不想看到了,尤其是我們這些上班族們,當然農民伯伯是很希望多下點雨水的,也好有一個好收成的。那麼我們在面對下雨的天氣出行的話,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吶?車速放慢行駛:如果下雨的天氣我們去上班的話,就會發現路上會有好的積水,這時候的路面是很滑的,所以我們在騎車子的時候就要緩慢的行駛,不能夠快速的行駛,這樣會有危險出現的,同時自己也會因為速度快了而摔跤的,下雨天摔跤的話是很難弄的,身上也會使溼答答的,這樣多不方面呀,如果不及時換衣服的話也會感冒的。
  • 嶽西古坊:眾志成城拓寬致富路
    人民網訊 縱橫交錯的通村水泥路,宛如一條條玉帶在山間飄揚,連通每一戶人家。行走在古坊鄉前進村的水泥路上,遠望峰巒疊嶂、巍峨壯觀,近看農家新居裝修一新,產業發展朝氣蓬勃。嶽西縣交通局負責人介紹說:「我妻子曾經在前進村工作過,昔日窮山溝裡的泥巴路已變成寬闊的水泥路,土坯房也換成了一棟棟新樓房,村民們富起來了,有時間一定叫她再來看看。」
  • 落實提效 徵戰2020|串聯起15個村16萬多平方米的「幸福路」
    坑坑窪窪的泥巴路在影響鄉村整體環境面貌的同時,也成為制約鄉村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如何讓鄉村散發往日的風採,實現四通八達的道路網,讓群眾不再「討厭」雨天,真正的將脫貧致富、鄉村振興通到家門口,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孔村鎮在開展鄉村戶戶通工程建設上,走出了孔村步伐,打通了村民幸福路。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業興。
  • 視頻|肥城:疏通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 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
    「以前我家門口是條不足兩米寬的小道,雜物堆積、坑窪不平,每次下雨天出門都很糟心,如今,咱自家門口的這條小路也被列入了農村「戶戶通」硬化工程,現在平坦又乾淨,我打心眼裡高興。」汶陽鎮西徐村村民侯大娘說。市交通運輸局積極推動工程建設進度,全力疏通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打通群眾出行的「最後一米」。在道路建設過程中,肥城市堅持以硬化促淨化、突出綠化帶美化、以亮化提品質的原則,採用水泥、瀝青、石板、鵝卵石、磚石等多種方式硬化,因地制宜,突出區域特色,形成一村一特色、一路一亮點的美麗鄉村風景線,讓美麗鄉村建設更有內涵。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本報蒙山訊 (記者/康安 通訊員/盧志勇)走進蒙山縣文圩鎮河村,一條條平坦潔淨的道路上,果農們正拉著一車車黃燦燦的砂糖橘前往收購點。收購商忙著過秤、登記、支付,果農們接過錢,樂得笑開顏。「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
  • 你的孩子敢走泥巴路嗎?
    可是剛下車時,兒子就要抱,我很吃驚,問為什麼不自己走,又沒有下雨。兒子說「爸爸,地上有泥巴」。惹得爺爺奶奶大笑不已,我卻內心有一種不安。 兒子從出生到現在,一直在城裡長大,習慣了出門柏油馬路,回家電梯地板的生活,認為那才正常。「有泥巴」在他心裡認為是不正常的,泥巴路是不能走的。
  • 村支書捐了混凝土,鄉親們擼起袖子扛起鍁 數十年修路夢,7天圓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平陰縣安城鎮張天井村西南方,原本有一條窄窄的土路,它串聯起了全村幾乎所有耕地,卻因泥濘難行困擾了幾代村民
  • 山區經常下雨,導致交通出行受阻
    陝南地區處於秦嶺深處 ,常年雨水不斷,一旦下雨,導致土質路面淤泥路段打滑,無法出行。 我村民小組處位於陝南山區,經常下雨,排除安全隱患、修繕通組公路迫在眉睫 。通組公路為村民自籌修建,許多地方應加固防護措施,因為於投資有限。
  • "優化"線路居民出行更不便 居民盼恢復原940路公交線
    「公交線路調整後我們反而要多倒一趟車,出行很不方便。」更讓家長們擔心的,是採育公交場站所處位置極為空曠,周邊並無高大建築物,早晚出行一片漆黑,即使有車經過,依然很難看清等車人的面貌。「採育公交場那地兒偏僻,晚上一個人坐末班車非常危險,為了孩子安全,大冬天,也要騎著三輪車去二裡地以外接孩子。」